波克夏股份有限公司(Berkshire)

   Workshop_N_01_Script 投資講座 __約翰聶夫的投資方法

   [上一頁] [下一頁]

   John Neff約翰.聶夫(偉大的低本益型基金經理人).

    約翰.聶夫是投資專業中的投資專家 , 管理溫莎基金30餘年的優良記錄        讓投資人嘆為觀止 .

   約翰.聶夫能夠面對一般的市場意見 , 逆勢而行 , 是因為他對所投資的公       司瞭解更多 . 他在評估上具有原創性 / 獨立和非常理性 .

   只要待得夠久 , 你就會開始摸清市場的脾氣 . 它既沒理性也不感性 . 它暴       噪乖戾充滿敵意 . 有時它又寬大仁慈溫和友善 . 市場裡有好日子和壞日子       , 有好年頭和壞年頭 . 你沒辦法預測 , 而且它們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反 向而下 . 但你可以學習如何應付它們 , 提高勝算 . 道理很簡單 : 買得便宜 , 便賺得多 .

  在一個非常重要的層面 , 投資人相對於專業人士享有關鍵優勢 . 你可以選      好股票后 , 好整以暇地靜候股價否極泰來 , 不必為每季激烈的績效競賽而 感心慌意亂 , 尤其是在市況敵意濃厚時 . 價值型投資法 ( 實務上應用焦點 放在低本益比 ) 需要一顆冷靜沉著的頭腦 . 這種頭腦從一開始就很少見 , 隨著多頭市場的行進 , 更是日益稀少 .

  擁有堅實盈餘和低本益比的好公司好股票 , 最後一定會得到該有的住意 .      在此同時 , 保持耐性 , 加上一點運氣 , 以及良好的判斷力 , 你將蒸蒸日上 . 這便是投資遊戲的本質 , 長期而言 , 這種投資風格能帶給投資人穫利優勢 .

 投資股票忽上忽下的經驗 , 說明了很重要的一點  : 投資要成功 , 不需靠光      采奪目的股票或多頭市場 . 判斷和堅持信念是我們的先決條件 . 利用判斷力可以找出好機會 , 堅持信念可以在別人爭先恐後往某個方向跑時屹立不搖 .

  富蘭克林 : 勤奮不懈 , 堅忍不拔 , 節檢樸實 , 可以創造財富 .

  約翰聶夫喜歡購買冷門股是天性使然 , 但光是它本身並不足以擊敗市場 .      必須願意在主流智慧都說你錯的時候擇善固執 , 這不是靠直覺本能 , 相反的 , 它往往和直覺本能背道而馳 .

 屹立不搖 / 同情悲苦弱者 / 節儉樸實 / 擇善固執 / 正直誠信 , 加上不守常規的性向和喜好嚴謹的分析 , 這些特質構成投資策略的基石 .

  抄近路經常帶來令人失望的結果 . 太多投資人似乎相信在股票市場中賺錢的方法 , 是冒險跳上動得最快的列車 . 的確各年代的狂潮都有少數股票讓投資人當到甜頭 , 但許多股票後來都消聲匿蹟 . 來得快去得也快 .

  買便宜貨的印象留在我腦中揮之不去 , 除非依我之見股價非常便宜 , 否則      我絕不買股票 .

  市場屈服在群體集思的力量下時 , 類似的群體行為型態也屢屢製造反轉點       , 每一次它們都創造出有利可圖的投資機會 .

  不必靠光鮮亮麗才能賺大錢 , 如果能找到沉悶但賺錢的生意 , 就比較不可      能引來別人競爭 . 此外 , 商品買得好 , 也能賣得好 . 發揮同樣的討價還價本領 , 買股票時能夠買到好價錢 .

  大多數基金管理使用的方法 , 都屬窮追猛趕型 , 而不是搶在投資大眾之前      6 18 個月預判將來的市場風向 . 利用技術面技巧 , 試著預測股票走勢圖中的頭部和底部 , 到頭來往往導致績效不佳 . 這種方法認為根據過去的股價 , 可以研判將來的股價 . 許多基金利用圖形推測將來的股價 , 約翰聶夫覺得技術面方法會引人誤入岐途 .

  依我的品味 , 只要基本面不錯 , 沒人要的東西不會掃我的興 . 所以股票經      記公司的警告 , 反能激起我的好奇 .

  一支股票的價格反映二個基本變數 , 瞭解這一點很重要 . 這二個變數是 :1) 每股盈餘 2) 市場針對每股盈餘支付的價格倍數 . 精明的投資人掌握盈餘的成長和本益比的擴張 , 就能賺到錢 .

  業績或投資人氣轉變 , 可能印爆巨大的影響 , 上漲或下跌 , 視本益比擴張      或萎縮而定  

 一見到可望獲得高報酬率的投資標的 , 就要建立特大號的部位 , 好創一番      大事業 . 我受夠了在後窮追猛趕的做法 , 打安全牌只會投資組合平淡無味 ,分散投資只能得到平庸的成績 .

  我有時會買其他人賣的股票 , 但我不想遽下結論 , 說他們走錯了路 . 在證      明錯誤之前 , 我總是尊重其他的方法 . 換句話說 , 我沒有打一開始就關閉心扉 , 我試著從其他的思想流派中學習 .

  溫莎從不講花俏 , 學流行 , 或者任憑市場決定它的績效 . 不管市場上漲 ,       , 不漲不跌 , 始終採用一種投資風格 . 它的要素是 :

  1. 低比益比 .

  2. 基本成長超過 7% .

3. 收益有保障 .

4. 總報酬率相對於支付的比益比兩者間關係絕佳 .

5. 如果比益比沒有獲得補償 , 不買同期性股票 .

6. 成長領域中的穩健公司 .

7. 基本面強 .

  我在事業生涯中 , 常被貼上標籤 . 在某些觀察家眼裡 , 我是價值型投資人      Value Investor . 其他一些觀察家稱我是反向操作者 Contrarian Investor . 我個人喜歡不一樣的標籤 : 低比益比投資人 Low_price_earnings Investor . 這個名稱簡潔 , 準確地描述了在我主持下引導溫莎基金的投資風格 .

  股市裡有許多低比益比股票 , 原因是它們的盈餘和成長展望引不起大多數      投資人的興趣 . 做為低本益比投資人 , 你必須區別遭人誤解和被人冷落 , 而以低價出售的股票 , 和前景黯淡的股票間之不同 .

  光從價格沒辦法知道兩種或多種股票間的相對價值 , 本益比卻可做為一把      量尺 . 各公司的盈餘不盡相同 . 本益比表達的內涵不只是過去的盈餘 , 也隱含預估盈餘 , 而這又反映對於成長的預期 . 因此 , 到頭來本益比表達的是盈餘的期望成長率 .

  籠罩在一片愁雲慘霧中的股群一向吸引我 , 個中理由非常有道理 : 在目前的 風向橫掃之下 , 一般人往往低估好公司的價值 . 遭人冷落而低迷的許多公司 , 值得給於更好的對待 . 雖然它們的盈餘堅實 , 卻遭陷入群體集思的投資人排斥和忽視 .

  我們不人云亦云抱滿熱門股 , 而是採取相反的做法 . 我們的優勢一直在於耐 心等候遭人忽視的冷門股 , 從價值低估漲到公平的價值 . 我們的目標是找容易增值 , 風險低的股票 , [自欺欺人]的投資法留給別人去運用

 低本益投資法在績效方面具雙重優勢 : 1) 充分參與漲勢 2) 跌勢時穫得保障 .      低本益比股票幾乎不帶任何預期心理 , 股價沒有反映任何期望 .

  知名成長股的本益比通常最高 , 最後 , 它們的業績回歸正常 , 成長率將消失 .      大型成長股有時跌落泥沼中 , 這時我才想撿 .

  溫莎不講花俏的手法 . 就像打網球 , 我只求把球擊過去 , 等著對手犯錯 .       挑選本益比低 , 在市場認清它們的價值時會上漲的股票 , 並盡力讓賠錢的股票損益兩平 . 一般來說 , 我回家時溫莎基金的資產總是比前一天多 , 而且晚上我睡得很好

 本益比很低但成長的公司 , 是引起我們產生興趣的前題 . 低本益比的公司 ,       一年如果成長 7% 以上 , 就會向我們透露生命跡象遭低估的訊息 , 尤其是如果伴隨著引人注目的股利

 實務上 , 盈餘在市場上獲得最多的注意 , 因為盈餘增加會推高本益比 . 由於      攸關未來的股價 , 盈餘的展望往往引起很多揣測 .

  對寄望於高成長率的成長型投資人來說 , 單季盈餘一有滑落 , 可能會帶來嚴 重的後果 . 對高本益比股票而言 , 偏高的成長期望即使只差一吋 , 也可能表示公司實際上差了一哩 . 不管實際的差距多寡 , 光是前景不明 ( 透明度不夠 )就能施于重懲 .

 溫莎可能的投資標的必須有堅實的業績記錄 , 除了有高峰和低谷的周期性      公司 , 我們喜歡單季盈餘持續升高的公司 . 我們找到的是有證據顯示公司將有合理且持久不衰的成長率 , 勢必在回歸理性的市場中吸引投資人的目光 . 成長率低於 6% 或高於 20% 很少能夠中選 . 較高的成長率包含太多的風險 , 不合我們的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