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著/整理 陳文琦
2002.4.1.
林家祖先渡海來台灣
霧峰林家,祖籍福建省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 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埔坪林姓有個17歲的小伙子叫林石,隨族親一起渡台,在彰化府大里杙(今台中縣大里市一帶)創業肇基,務農。在林石的努力之下,慢慢的,家道富裕起來。大里杙是漳州人開發的聚落。1786年林爽文起義被清政府鎮壓后,大里杙林姓尤其遭殃。林石被俘病死獄中,日產充公,林家的家業也因而中衰。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林石的長媳黃端娘攜子林瓊瑤、林甲寅自大里杙遷至阿罩霧莊(今台中縣霧峰鄉)。林石的兒子林遜,及林遜的二個兒子,瓊瑤、甲寅,可以說是家道微衰的時期。
遷徙至霧峰定居
臺中縣霧峰鄉北距臺中市7公里,位於草湖溪和它的支流雙溪會口東側,原名阿罩霧莊,為平埔族群的一個地名,是番社泰雅族人生活的地方,有獵人頭祭神之俗,拓墾中不小心就會成為番族神壇前的祭品。所以霧峰的開墾比大里晚。林甲寅撫番有方,長于經商,又入內山伐木燒炭,積累了丰厚的家資﹔土地經營困此卓有成效。几年間林家在近山頂竹圍一帶,擁地二百多甲,雇請了佃戶耕種,年收谷四千余石。為紀念林甲寅開發頂竹圍,后人將這個地方改名"甲寅村"。林家的拓墾事業繼續發展,到林甲寅的子、孫輩,擴張到阿罩霧圳和烏溪以北地區,又以專營樟腦而獲暴利,成為聞名全台的巨富,當林甲寅還在世的時候,他的兩個兒子林定邦、林奠國,就已遷出甲寅村舊宅,興建頂厝、下厝兩處宅第。其規制之恢宏,裝飾之堂皇,堪與板橋林家宅第媲美。霧峰地區則由于林家和雜姓的漳州佃戶的合力開墾,迅速發展成為台中盆地上漳州人的一大農業聚落。
漳籍林姓人家自臺中縣大里市移民至此,從第四代之後分為兩大家,一是以林甲寅長子林定邦為始祖,代出武將。另一支則以次子林奠國為祖,代出文人。林家遷居霧峰之後,在林定邦與林奠國兩兄弟的努力經營之下,慢慢發達興盛起來。成為中部地區數一數二的家族。
林定邦為林和尚所殺
阿罩霧莊因本為番社,番害頻仍,而漢家移民又多為巨族,時有衝突械鬥之事,所以鄉人幾乎個個習武,人民性情較是驃悍。林定邦與林奠國兄弟,重義氣有豪氣,自然成為鄉黨首領。那時,阿罩霧莊鄰近的草湖莊,有位霸雄林和尚,常率眾鬧事,更虜林定邦族人林連招,索取重金,林定邦率季子林文明前往理論,雙方發生口角,林和尚竟殺了林定邦,林文明也受傷被困。定邦之長子林文察年方十九,悲痛異常,本想前去報仇,但因弟被困,只好忍氣吞聲地向對方請求,放回林文明和歸還父屍。事後,林家向彰化知縣提出控訴,沒想到知縣受賄不理,林文察指天為誓:「若不報仇,就不是人」。於是林文察私自追尋林和尚,最後擒住仇家,在父親墳前殺了林和尚,然後到衙門投案,不願累及家人。
林文察轉戰沙場
清咸豐四年(西元1854年),小刀會黨大鬧臺北地區,北路協副將曾玉明認為林文察是位勇士,便保釋出獄,命他回鄉號召鄉勇隨征,從此林文察便轉戰沙場,履建奇功。尤其是對太平天國之戰,他帶著同鄉弟子,咸豐九年(西元1859年)剿建陽;咸豐十年(西元1860年)平建寧、汀州之亂;咸豐十一年(西元1861年)奉詔援浙;同治元年(西元1863年)勇取處州等,終於在同治二年(西元1863年)夏六月,獲福建陸路提督功名,其弟林文明隨軍征戰,也官拜副將。霧峰的鄉勇、佃戶先后數千人參與征戰,以團結善戰著稱,被冠以"台勇"之譽。同治年間林家投鉅資,在大里興建市街,開設商號,重振大里朝氣。而林文察之子林朝棟,便在家鄉阿罩霧莊新起大厝,即今有名的霧峰林家下厝,包括庭園、宮保第、家祠和另一幢大住宅。
林文察卒於太平天國漳州之役
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臺中四張犁戴潮春領導八卦會反清,閩浙總督左宗堂認為林文察熟識鄉里,而且所率部從也以栜東堡和貓羅堡(皆是今日臺中地區)為多,因此同治二年(西元1863年)秋,林文察奉檄回鄉平亂,征戰半年餘,對平戴亂有極大功勞,同治三年(西元1864年)四月,左宗堂以征戰太平天國軍務危急,催林文察內渡,但因戴亂未平,林文察駐軍家中,久久不回。此時,共同剿亂的另一武將,福建糧道及布政使丁曰健,素與林文察不合,便乘機彈劾他縱兵騷擾,履次致書左宗棠詆譭林氏不法,幸而左宗棠未理。在同治三年十月,林文察赴福州第三次與太平軍作戰時,巡撫徐宗幹也為他上疏,將遲來的原因歸於夏秋之際颱風很多,渡洋不易。可惜,林文察因此所帶鄉勇不多,戰力不足,在漳州萬松關被太平軍俘獲,死於漳州之役。卒后贈太子少保銜,諡剛愍,賞騎都尉世職,並准在東大墩建專祠祭之(此祠現已不存在),今臺中公園畔之合作大樓,乃是該祠遺址。
林文明被殺於大堂之上
其弟林文明留守家中,同治五年,家鄉賴、洪等人家控告林家霸占田地,於是丁曰健公報私仇,與彰化知縣凌定國會審,竟在大堂之上殺了林文明,並設計待林家子弟率兵來時,以圍城之罪一網打盡。幸好林奠國長子林文鳳機智,力阻莊人前去,才未造成大禍,而此案便久懸未決,光緒五年,兵備夏獻綸更挾舊恨欲致林家於死地,請省府抄封林氏田產,幸好夏獻綸「適時」去世,巡撫岑毓英來臺,才將此事了結。
林奠國死於異鄉
林定邦的兄弟林奠國,是霧峰林家另一大族,其祖孫三代也是赫赫有名,影響鄉黨甚鉅。
清同治元年,戴潮春之亂開始。淡水同知秋日覲見林家勢大,便請林奠國率鄉勇前去會合。沒想到,秋日覲部下林日成叛變,殺秋日覲投效戴潮春,於是林奠國被迫退守阿罩霧莊。但是莊內鄉勇多已隨林文察內渡,轉戰閩浙,林家勢單力薄,再加上林日成猛烈攻擊,情況相當危急。正當此時,東勢角莊羅冠英率軍來援,起初眾人因東勢援軍多為客家人,害怕會發生閩、粵械鬥,形成內亂,幸好林奠國之子林文鳳曉以大義,使二族人攜手合作,共退大敵。不久林文察率軍返臺剿亂,叔姪二人更是同力殺敵,林奠國也因此被授知府,賞戴花翎。同治三年,林文察奉調內渡,林奠國也隨軍前去,漳州之役兵危,林文察請叔父破圍離去,林奠國原本不從,但終接受命令撤軍,回到福州,林奠國請求總督慶瑞發餉九千兩,作為臺灣子弟兵的遣散費,總督不但不許,而且還索賄兩萬兩,林文鳳請父親答應,早日還鄉。但是林奠國說:「我為國家效命,親自帶領子弟砍殺於疆場,生死都不計較,怎會在意這兩萬兩?但是現在總督將功變成罪,怎麼可以呢?我帶領五佰子弟兵來此,今日卻剩無幾,我還有顏面回去見父老們嗎?」於是,將家中之事交待林文鳳,並命其撫恤鄉勇各家,然後自己留在福州,過十七年而亡,清廷誥授朝議大夫,追贈奉政大夫。
林文欽中試舉人
林家至此,極為悲慘,幸好林奠國的第三個兒子林文欽,性情溫和,不愛習武,喜歡讀書,光緒十九年中舉,為世代武將出身的林家奪得榮耀,成為文武雙全的世家。林文欽不但知書達禮,孝順母親,而且時常幫助鄉人,平時不愛爭名奪利,除了讀書,就是帶著侄子林朝棟合墾山野,經營樟腦業;所經營之地東入番界,西至舊墾之地,北到大甲溪,南至集集大山,幾乎包括了現今臺灣中部,於是家產大增,富甲一方,林文欽因而開始營建家宅,即今霧峰林家頂厝,另外又在家宅後面山麓建萊園,以頤養母親羅太夫人,此皆清光緒年間的事。清光緒二十一年,日人據台,林文欽從此深居簡出,不理世事;但是世代傳下的忠貞之氣並未消失,林文欽之子林獻堂,在日據五十年間,為領導臺灣知識份子從事文化抗日運動,捐錢出力,鞠躬盡瘁。
「目仔少爺」-林朝棟
清末,是霧峰林家抵御外侮,保衛台灣的輝煌時期,也是林家經濟發展的鼎盛時期。林文察的兒子林朝棟是一個典型代表。林朝棟白幼習武,后當中軍統領。因他少時練功傷去一目,人稱"目仔統領"。光緒十年(一八八四),法軍侵犯台灣基隆。林朝棟率霧峰鄉勇二千余人開抵台北幫助劉銘傳堅守獅球嶺,其後又在五堵,將已登陸而向臺北進軍的法軍擊敗,使法軍倉皇逃回海上,大敗法軍,立下戰功,欽加二品街,賞戴花翎。光緒十一年,台灣建省。林朝棟受劉銘傳倚重,委辦中路營務,擢撫墾局長,招撫"山番"。番歸順者數十社。清廷嘉其功,賜勁勇巴圖魯徽號,命統頻全台營務,授全台樟腦專賣之權。樟腦是清末台灣三大出口商品之一,主要市場是德、法、英、美、印等國。霧峰林家的專營,掌握了全台生產和貿易的經營權而獲大利。從一八九一年起,出日量連年大增。一八九四年達三百九十八萬斤,出日值逢一百二十八萬元。光緒十四年,林朝棟以軍功受賞穿黃馬褂。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台灣割讓日本,日軍自澳底登陸,旋攻陷基隆,向台北進軍,當時負責人唐景崧等先後棄守,唯林朝棟力組抗日義軍,率師北援抗戰,台北失后,復駐彰化,後見大勢已去,乃攜眷自梧棲內渡。內渡後,奉旨統頌棟軍駐防江蘇海州,至此雙腳不踏日據下的台灣。對此氣質,連日人也頗欽佩,以至其子雖參加施耐庵事件,而未被殺。林朝棟的夫人楊萍,也曾在杭法戰爭中,率霧峰鄉勇擊敗法軍于大屯山,封一品夫人。
日據時代台灣人的領袖-林獻堂
我們稱為頂厝的林文欽這一房,因為沒有與清廷發生密切的關係,所以沒有人離開臺灣,仍然繼續留居臺灣。從林文欽起,霧峰林家開始接受正統的儒家教育,家族氣質漸由武質士紳轉變為文質士紳。后裔中林朝宗、林朝崧、林朝璇等紛紛中秀才﹔林資修、林資鏗等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 其中林文欽的兒子就是在台灣歷史上很有名氣的林獻堂。
巧遇梁啟超,確立溫和民主路線
林獻堂在日據初期,以十五歲幼齡,奉祖母羅太夫人之命,率全家四十餘口回泉州避難,十七歲時再率全家返台,因此顛頗,而深知亡國之痛,立志復國。清光緒三十二年,在日本奈良旅舍中偶遇梁啟超,兩人雖語言不通(林獻堂不會說北京話),但仍以筆談。梁啟超寫道:「本是同根,今成異國,滄桑之感諒有同情……。」二人激動不已,談到臺灣抗日問題,梁啟超認為中國今後三十年,仍無力幫助臺灣脫離日本,因此抗日者不可輕舉妄動,只能效法愛爾蘭抗英的方法──結識日本中央軍政顯要,以牽制臺灣總督府,緩和對台的控制。從此以後,林獻堂便一直依此方法抗日。清宣統三年,梁啟超曾到林家「萊園」作客,寫了許多「萊園雜詠」詩詞,使得霧峰林家萊園更加出名。
林獻堂抗日活動,是以文化為主,除和蔡惠如、林幼春等組織「櫟社」詩社,常在萊園聚會吟詩,暗中討論抗日之事外,並組織「同化會」,喚起臺胞知識分子。民國三年(西元1914年),他發動了中部縉紳捐款創建臺中州第一高等中學,即今臺中一中,日本學者矢內原忠雄曾警告日本當局說:「這是臺灣民族運動的先聲」;接著民國八年組織「新民會」,以從事臺灣人民啟蒙運動,並要求撤廢「六三法案」;民國九年,林獻堂、蔡惠如等人發起「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向日本政府要求在臺灣設立議會,並給予立法權和預算審查權,雖然經過十四年十五次請願都未成功,但也覺得日本政府焦慮不安;民國十年,又和醫師蔣渭水等人組成「臺灣文化協會」,定期舉辦演講、講習會,並發行書報、文化叢書,以促進臺灣文化進步,喚醒民族意識。日本政府的最後籠絡
一九三五年台灣的政治社會運動趨於沉寂,中日關係日趨緊張,日本國內軍國主義氣勢昂揚。一九四○年,台灣進入皇民化時期,日本為使台人日本化與日本同心協力投入戰爭,故籠絡政治運動領袖,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六日,請林獻堂擔任總督府評議員,一九四四年被「皇民奉公會」台中事務部任為大屯郡事務長,一九四五年任命他為貴族院敕選議員,八月戰爭結束,五十年前清廷割讓給日本的台灣遂由代表盟軍受降的中華民國政府暫時接收。 國民政府來到臺灣之後,林家的地位就慢慢的衰微下去了。
民國時期的望鄉隱士
一九四六年五月第一屆台灣省參議會成立,林獻堂當選省會議員、而且最具膺選議長希望,由於黃朝琴參與角逐,他得到長官公署的屬意,丘念台亦勸獻堂考量公私環境退出競選,遂由黃朝琴當選議長。
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三日,林獻堂以治頭眩之疾赴日,治病是一種理由,實似有難言之隱;林獻堂出身富家豪族,而且是長期民族運動的領袖人物,竟被長官公署列為「臺省漢奸」,也曾遭受武力威嚇的徵米待遇,而土地改革對其家族之地主資產的經濟基盤不無影響。加以他對政府的主張和批評未被接納,在對政治灰心之餘,乃決定脫離是非漩渦,漂泊異國,成為望鄉的遁士。一九五六年九月八日病逝日本東京,享年七十六歲。林家從渡海來臺開墾,歷經滿清、日本及國民政府三個時代。蓽路籃縷、以啟山林
霧峰林家從拓荒的農家小戶,成長為集政、軍、農、商于一身的顯赫家族﹔從習武護身的地主武裝,成長為帶兵打仗的軍事將領﹔從崇尚武質的士紳,到讀書入仕的文質士紳﹔從鎮壓農民起義軍,到反抗外族入侵,參加民主革命,反映了清代台灣移民社會的某些特點,也是台灣歷史上血緣家族發展的一個典型代表。霧峰,如今還是一個充滿生機,而且保留濃厚常規文化的漳人聚落。
附錄:
1. 林資鏗 林資鏗(一八七八至一九二丑),字季商,號祖密。自幼接受儒家教育,涉足軍旅,目睹耳濡父輩浴血奮戰的衛國戰績,培養了愛國愛鄉的情懷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十八歲時隨父林朝棟內渡大陸。不久奉父命回台經營霧峰產業。一九零四年,他乘為父奔喪之機,畢家從台灣遷居鼓浪嶼,并毅然宣布退出日本籍。日本侵略者屢以高官厚祿相誘,遭拒。惱羞成怒的侵略者因此沒收了林家在台山林二萬多甲。林家在台五百多處樟腦作坊、糖鋪悉數荒廢。林祖密終無悔意。一九零七年漳州水災,他捐銀五萬,賑濟災民。他投入鉅資,先后親自主持創辦漳州徑口墾牧公司、后港林場、梅花坑煤礦等實業,花費兩年時間,疏浚九龍江北溪河道。林祖密還以極大的熱情,支持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革命。他于一九一五年參加了中華革命黨。一九一六年收編閩南靖國、護法兩派隊伍,捐銀十萬兩作軍餉,創建起閩南革命軍,參加討袁護法戰爭。一九一八年任閩南軍少將司令。一九二一年調大元帥府參軍兼侍從武官,后又任大本營參議。一九二五年,林資鏗被軍閥殺害,年僅四十八歲。林資鏗的一生,在國民革命史上留下光彩的一頁。
2.
林幼春 林資修(一八七九至一九三九),字南強,號幼春,晚年又號老秋,林痴仙之侄。十六歲初通百家經史。一八九五年后積極投身進步文化運動,成為一名抗日志士。為了爭取民主,光復台灣,他致力于台灣文化協會工作,成為台灣民族文化運動的一名重要人物,曾因『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而被捕入獄。他的詩風慷慨壯烈,各體俱佳,七言古詩尤見功力,梁啟超譽之為『海南才子』。張深切稱之為漢學界『第一才子』,日治時代與胡南溟、連雅堂並稱為台灣三大詩人。代表作《南強詩草》。
3. 林癡仙 林癡仙(一八七五至一九一五),名朝崧,字俊堂,自號無悶道人,林文明之六子。日本領台之初曾漂泊中國多年(1895-1899),返台後約於1901年與其侄幼春、賴紹堯等倡社櫟社,遺民型詩人,代表作《無悶草堂詩存》。 參考資料:
臺灣家族的發展型態 主講:張炎憲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