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笛》


1789年春,莫札特在Leipzig的Thomas教堂聽了J.S.Bach的音樂,一首為雙合唱團的經文歌《Singet dem Hern ein neues Lied》,曲畢,莫札特滿心欣喜地嚷著要借樂譜一觀,因為他覺得可以從中習得許多東西。由於教堂中沒有此曲的總譜,因此,樂隊長Doles拿出各聲部的分譜給莫札特看。

此時,旁觀的眾人看到十分有趣的一景:端坐的莫札特把分譜散置於雙手、腿上、四周的椅子上,全神貫注地掃視這些巴哈的音樂寶藏,直到全部的音符皆印入腦中,方纔如夢初醒地抬起頭來。

莫札特的這次音樂經驗,對於他兩年後譜寫《魔笛》與《安魂曲》,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例如,巴哈的複音藝術(賦格)在《魔笛》序曲中,與奏鳴曲式有著美妙的結合,便是個眾所周知的例子。《魔笛》第二幕的終曲中,塔米諾將通過水與火的試煉,樂隊奏出沈重的c小調和弦,開啟了一段巴洛克式複音音樂。舞台上出現噴火山及瀑布的背景,弦樂四聲部織成莊嚴的音符之流(imitation與嘆息音型為典型的巴洛克風格),兩名守衛以平行八度唱出聖詠旋律,這個旋律便是引自前述巴哈經文歌中的聖詠〈Nun lob mein Seel den Herrn〉。

也許莫札特創作《魔笛》時,兩年前在Leipzig聆聽巴哈的音樂仍縈繞於耳,因此,他甚至譜寫帕帕給諾民謠風的歌曲時,有意或無意地使用了巴哈經文歌中的音樂素材。此即《魔笛》中最耳熟能詳的旋律:

5▕ 1 1 2 2▕ 3432 1 1▕ 4 4 3234▕ 2

它與巴哈經文歌《Singet dem Hern ein neues Lied》一段
soprano的旋律有四小節極為相似。
這兩者的相似,引發了音樂學者K.F.Becker(1840)、M.Friedlander、
(1902)、H.Abert(1919-21)等人的廣泛討論......


參考文獻:
F.W.Sternfeld 'The Melodic Source of Mozart's Most Popular Lied' The Creative World of Mozart p127-36


揉合嚴肅與童趣的《魔笛》,音樂風格也因而有多樣面貌,從序曲的奏鳴曲式與賦格之合成物,到民謠、聖詠前奏曲、拿坡里歌劇的花腔女高音(夜之后),多層的聲響花團錦簇又不失整體感。
劇中有較多的儀式段落,二二拍的祭師進行曲近乎Palestrina風格(C.Rosen),第一幕終曲開頭的三童子重唱,則可視為古典樂派的聖詠。塔米諾通過水與火的試煉時,音響至為澄淨,僅使用長笛與定音鼓,和聲也只有主和弦與屬和弦。


最令我難忘的一句話,出現在第一幕的終曲

獨立蒼茫的王子喟歎:

「無盡的夜,何時妳才會消失
 我的眼睛,何時才能重覓光明?」
此時幕後傳來微弱、斷續的回應:
「就快了...」

在Furtwaengler的詮釋下,低音弦樂的附點音符綿長深沉,
神秘的合唱聲,語氣十分不確定,宛如縹緲於空氣中的一絲希望......
正應了"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著"的心境


粉刷日期1999.5.29

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