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

吴娟

中国博士后的诞生,要追溯到1985年政治伟人 邓小平与科学巨匠李政道在 人民大会堂那次著名的会面。对于博士后的含义,当时 李政道向邓小平这样解释道 :在大学时,老师出题目,事先知道解法,学生运用所 学知识,把题目答对,可以 拿到学士学位;到了研究生院,老师出研究的课题,以 前没人做过,老师也不知道 怎么解,学生几年中把课题解决了,老师再请同行给予 评价,同行认为正确,学生 就可以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可最重要的是怎么找课 题,找研究方向,这就是博士 后要做的事情。   12年过去了,博士后制度成果丰硕,我国高等院 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了450 个博士后流动站,已有3500名博士后出站,在站博 士后达3200多人。尤为 引人注目的是,近几年涌现出一批颇具开拓意识的博士 后人才,在确立课题和研究 方向时,他们思路活跃,视野开阔,一面瞄准学科发展 的前沿,一面主动将目光投 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寻求科研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   在他们的科研探索中,不可避免遇到一些现实的困 难和矛盾。世界范围的科技 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发展需要越来越大的科技投入,而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还拿不出足够的资金保证投入,与此同时,科技界自身 存在的结构、体制和发展能 力等方面的局限,也使得科技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远 未达到应有的程度及社会的 期望值。   于是,在思考中探索,从困境中突围,成了这些博 士后的自觉行动。调动智慧 ,付出努力,他们为自己的科研拓展了一方开阔的天 地。本文作者追踪采访了其中 几位佼佼者,试图从他们独特的科研历程中,探寻一个 并不难解的奥秘:为什么一 个个现实的难题在他们手中迎刃而解?为什么科研人员 梦寐以求的“自由之境”由 他们变为现实?   聂建国:耐人寻味的“良性循环”   五年前从南斯拉夫留学回来、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 系做博士后的时候,聂建国 注意到国内土木工程研究领域的一大现状:实际工程存 在许多亟待解决的课题,而 一些研究机构、尤其是高等学校所做的研究却与工程脱 节,用不上;然后,一种“ 恶性循环”产生了:本来不足的经费更显捉襟见肘, “无米下锅”,新的研究自然 难以为继。   经费缺乏,严重困扰着众多的科研人员。   于是,聂建国这几年所有的努力,是为了步入一个 他想象中的“良性循环”, 他要为科研争取到足够的经费,不为“找米下锅”而发 愁。   这一思想决定了聂建国的视线投向。他将课题定在 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着手“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研究。为开发出新型组合梁,他 一头扎进实验室里,亲手做 实验,参与每一个构件的制作,常常一身灰土泥浆,不 像博士,倒像个泥瓦匠。聂 建国认为,实验研究极有意义,组合梁、混凝土这些东 西是“不讲理”的,实验中 出现的一些现象,有时理论上也说不清楚,只有在现场 发现了某种现象和规律,结 合以往的理论基础加以分析,才可以想到:为什么会出 现?怎样出现的?经历一次 次实验的磨砺,聂建国的研究变得成熟而切实。他养成 了有别于众多同行的独特习 惯:每个实验自始至终的关键时刻他一定要在场,即使 出差在外,也要求别人等一 等他。   博士后期间,聂建国承担了北京西客站地铁预留工 程、国贸立交桥和山西阳泉 第二发电厂等国家重点项目服务的科研课题,他提出了 叠合板组合梁方案,被采纳 后证明,由他发展的新型组合梁更适合我国国情和现有 施工技术,更简便经济。1 993年为申办奥运会而建造的国贸桥,是北京第一座 “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桥 ”,采用他的方案,交通不中断,施工速度快,建成的 桥又轻巧,但安全度够不够 ?通车前的那个晚上,人们用十几辆卡车拉着下水管道 驶过桥面,测试证明聂建国 的计算结果非常可靠!   而今已身为清华大学副教授的聂建国,显然品尝到 身居“良性循环”之中的那 种甘甜:除了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 项目等课题外,还得到电力 工业部、北京市政工程局和一些建设单位的资助;与此 同时,他的成果在国家重点 建设项目成功应用,除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外,已创造 直接经济效益逾2000万 元!   照聂建国的说法,他走这条路实属迫不得已,在土 木工程这一行,如果不争取 步入“良性循环”,成果永远与工程结合不了,人家就 不会相信你,你就只有面临 被淘汰的命运。   其实,到了今天,“良性循环”带给聂建国的远不 止是经费,而是事业持续拓 展的可能性。下一步他想把成果推广到公路桥、铁路桥 以及高层、超高层建筑结构 中去。未来,他将把研究方向瞄准更高、更新的目标。   唐建国:让“美丽的盆景”开花结果   对束之高阁的科研成果,科技界有个流行的比喻: “美丽的盆景”。言下之意 ,只中看不中用,永远开不了花,结不了果。   相比之下,唐建国很幸运。   在北京大学生物系里,我们见到这位肤色略黑、身 材结实的重庆小伙子。他年 纪轻轻,才34岁,却已是这所一流大学一流院系的教 授和系副主任了。同时主持 一个近20名成员的科研组。   唐建国带着这个研究组,完成了引人注目的基因工 程生产人胰岛素的实验室工 作,解决了我国生物工程药物生产长久以来的一大难 题,目前,胰岛素的中试工作 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新药申报,产业化指日可待,这 一消息对于胰岛素依赖型糖 尿病人,无疑是个巨大的福音。   而对唐建国来说,从实验室到市场,从科研成果到 即将实现的产业化,这一过 程却是那么不容易。胰岛素技术在1993年申请专利 后,以200万美元的股份 入股一家公司,但碍于公司运作方面的诸种因素,中试 工作进展迟缓,甚至相当一 段时间连唐建国也无法介入,无奈之下,唐建国给校长 写信,几经波折,问题才得 以解决。唐建国至今仍有些懊恼:这个过程原本可以更 快一些。   这似乎是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一个常见的困境:技 术发明人控制不了项目操作 ,研究人员与后面的环节脱钩,企业管理中的问题给成 果转化造成不应有的障碍。   在不断摸索之中,唐建国走上一条应用基础研究的 路子。每选择一项课题,成 果转化的可能性已先期纳入他的思考,尽可能地百发百 中,是他努力的方向。在不 久前的一次学术会议上,他提出基因工程的研究应发展 到蛋白质工程上,必须不断 开发出我们自己拥有知识产权的药物,不然总是跟在外 国人后面跑。实际上他的一 系列研究工作就是建立在这个框架上,既可做基础研 究,又可应用到实际生产,产 生巨大的效益,何乐而不为?   两年前肥胖基因首先在美国被发现,唐建国他们盯 住这个热门课题,与儿童医 院的医生合作,已经从中国儿童的脂肪组织里拿到了基 因,并获得了较高的基因表 达率,只待进一步分离纯化,即有望产生治疗肥胖的新 药。一系列的研究,未来的 结果将是一系列基因工程药物的诞生。   如今,唐建国的研究工作已进入到不错的状态:一 边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一 篇篇有分量的论文,一边为手头治血栓的蛇毒、治肥胖 的基因工程药物勾划着蓝图 ,这种状态使他满足。   有人说唐建国的学问做得巧妙,他不否认:我们的 钱非常少,北京大学一年的 经费只占哈佛大学的1%,我们实验室每年只有30万 的科研经费,必须去想用最 少的经费做出最大的效益。   杨长春:不要“三十亩地一头牛”   一名老师带着两三名学生,节省手头不多的课题经 费,争取多发几篇论文,多 积累评薪定级的资本———这似乎是不少科研人员的工 作“常态”,有人自嘲,此 乃“三十亩地一头牛”的小农经济,管他成果有无着 落,撑不着,至少也饿不死。   中科院地球物理所的杨长春不甘于过这份知足常乐 的小日子。在胜利油田主持 国家重点项目时,他针对我国独特的地质构造背景,将 复杂介质模型运用于油气勘 测,这一突破性的见解足以写上两篇引人注目的论文, 但他对此全无兴趣,以致当 年评职称,本该评上研究员的他,却因从未发表过论文 而落选。   但是,他却有能力为胜利油田提供预测参数,在地 质构造异常复杂的井区找到 两口多年不遇、日产千吨的高产油气井:“胜海古2 井”和“胜海801井”,为 我国中、深层油气勘探打开了全新的局面。   有人说,杨长春的选择有点不“常态”,别人倾力 追求的东西他却不稀罕。   杨长春说,搞油储地球物理的人,不为找油找气提 供依据,光是凭空构想离奇 古怪的理论模型有何用?   1991年,杨长春奔着我国东部大庆、胜利等主 力油气田新一轮开发的难点 ,从法国完成学业后直赴中科院做博士后。他的目标是 从基础理论的突破入手,形 成一套勘测油气田的方法技术。他和同伴一头扎进胜利 油田,杨长春把床摆在机房 ,一年七八个月没白没黑地干,大年三十都不走,趿拉 着鞋,吃方便面,人家说这 洋博士一点不洋,土得要死。他和同伴不断用实际资料 去验证研究工作,苦苦干了 几年,终于取得了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改变了传统勘测 方法,完成了一套优于进口 软件的软件系统,且立竿见影,一炮打响。与他同甘共 苦的油田弟兄们直为他叫屈 :这样的人当不了研究员,谁能当?   杨长春被人认识的过程多少有一点特别:他首先被 油田认可,因为他和同伴对 采油事业的痴迷、拼搏和贡献。地球物理所有关领导初 到油田了解情况时惊讶地发 现,杨长春在油田是那样受欢迎,油田老总们毫不掩饰 对他的赏识,油田科研人员 也是没有二话地配合。在杨长春的研究群体里,中科院 的人、油田的人早已不分彼 此。油田领导在各种场合多次说,与我们合作的人很 多,我们一看诚意,二看本事 ,中科院就是我们首选的合作伙伴———一种科研单位 与企业之间罕见的亲密关系 在这里产生了。   最近,杨长春他们刚刚办了一个地球物理公司:准 备为油田提供高水准的技术 服务,靠收入支持科研,他的忧患意识特强:哪天没有 石油,人就该穿树叶了。   他想建立一个心目中的“饲料王国”,让中国的饲 料行业跨入世界的前列。   后记   几位博士后的故事收尾之际,原有的疑问有了答 案。   他们何以突围困境,脱颖而出?   其一,他们不抱怨,不退缩。在这些博士后身上, 老一辈科学家献身科学、报 效国家的远大抱负和勤勉踏实的进取精神得以延续。3 名海外归来的学子,本可留 在国外享受更为优越的科研、生活条件,却甘愿将智慧 播洒于尚不富裕的祖国。   其二,他们思维活跃,富于创新。新一代博士后视 野开阔,知识结构新,对国 际科技发展的动态密切关注,有能力追踪前沿水平,在 学科研究中取得突破性的进 展。   其三,他们审时度势,各辟蹊径。在国家科技投入 有限的前提下,他们不等不 靠,不约而同地寻找科研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为科研 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这种探索,恰恰是今天格外需要的。   不久前结束的十五大上,江泽民总书记在报告中再 次充分肯定:“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 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怎样 将科学技术充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确是摆在科技界 面前一个相当紧迫的命题。   文中所述当代博士后的探索行动,不仅极佳地阐释 了中国博士后的特有内涵, 可以说,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今天,格外富有一层深 刻的启示意义。   希望存在于永无休止的探索之中,衷心祝愿我国的 科技事业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