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音乐考试

  每年一进入下半年,千千万万个音乐学生即如临大敌,集中全副
精神日夜苦练,应付即将来临的音乐考试。

  7月至9月是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考试的季节。许多音乐学生与教师
辛苦了一整年,就是等着在这一天的考试中,考取高分,晋升下一级。

  被音符“轰炸”得头昏脑胀时不妨停下想想:这样苦苦练习到底
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每年换取一张及格证明书,还是为了尽快完成
八级考试,从此脱离苦海?

  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近几年来对考试方式与内容作出改变,便是为
了改变师长和学生对待音乐和考试的态度。

  皇家音乐学院东南亚区域顾问杰弗里·史密斯(Geoffrey Smith)
说:“我们希望年轻人能够明白学音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基本上,
无论学习什么东西,当考试出现的时候,人们总会把全副精神集中在
应付考试。这是很自然的。但音乐是音乐,我们希望学生能够从艺术
的角度来看待音乐。去聆听不同乐器和乐曲的声响,去运用你的音乐
想象力,去欣赏和认识音乐,使生活变得更有意义。而不要把学音乐
局限于练习一种乐器,然后参加考试。”

  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在世界各地设有海外音乐考试,48年前来到新
加坡,如今也是本地最多人参加的音乐考试。

  学院自1991年起开始逐步修改和更新考试内容,最后一项修改将
在明年完成。

  史密斯说:“新的考试纲要范围扩大了很多,强调对音乐的广泛
认识。例如乐理考试的一个项目要求考生为不同乐器谱写简单旋律。
考生一定要对乐团里的各种乐器都有所认识,才能回答这个题目。新
的听力测验则鼓励学生多听、细听,培养敏锐的听力。重点和过去有
些不同,但只要你能够听懂,它一点也不难。”

  配合全新面貌的考试纲要,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也和本地代理新加
坡交响乐团公司合作,进行一系列辅助和支援计划。

  史密斯说:“改变初期引起很多疑问和不满,目前情况已经稳定
很多。为了不想让音乐教师觉得迷失无助,我们出版了很多刊物、辅
助教材、录音带等等,也举行一些活动,尽量协助教师明白学生的需
要、考试的要求以及正确的指导方法,让教师觉得他们不是在孤军作
战。”

  例如9月间举行的“教育支援研讨会”及“考官讲座”,前者由
伦敦音乐教授主讲,内容包括听力测验和器乐问题作答方式、不同时
代的键盘音乐、如何使学生表现更好等课题。后者由负责鉴考今年度
新加坡考试的三名考官讲解考生的整体表现和优缺点。

  每年举行的“杰出考生音乐会”,集中第一级至高级文凭考试中
表现最佳的考生,给他们一个公开演奏的机会。除了鼓励演奏者,也
有助于让听众排除对考试曲目的抗拒心理,从欣赏的角度来重新看待
这些曲目。

  史密斯指出,目前的辅助活动是以钢琴为主,因为新马一带的钢
琴考生占了整体考生的90%以上。

  他说:“在英国,钢琴考生的比例是50%。接下来我们希望能推
动其他乐器。因为弹钢琴固然是一项很好的活动,但是你要真的弹得
很好,才有演奏机会。演奏其他乐器比较属于集体活动,给人不同的
乐趣。”

  史密斯希望能鼓励其他乐器的学生进一步提高演奏水平:“例如
学校里的铜乐队、合唱团等等,都有很多人都在学习音乐,但他们往
往没有那么专注,经过一段时期就放弃了。考试不是目的,但是参加
考试有助于为他们设立一个目标,具有鼓励作用。”

  过于散漫和太过偏重于某方面,都无法真正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史密斯指出,某些考生过于注重考试,而把整年的上课时间用来
学习考试曲目,这种情形等于是:“学习网球而把第一年的时间花在
把球拍从封套里拿出来。”

  他说:“这样的学生很多,我只觉得他们很可怜。考取很高分数,
却错失学习音乐的所有乐趣,有什么用呢?如果你每天都吃鸡饭,到
了有一天你可以选择不吃鸡饭,你绝对不会再去碰它。”

  根据他的观察,本区域的考生有一个特点就是技巧非常熟练,演
奏却缺乏感情与个性。

  师长对孩子操之过急也是一个有待改变的现象:“从开始学习音
乐到考完第8级,理想的进度是10年左右。我们并不否认天才的存在。
但是强迫孩子在12岁考完第八级考试,如果只是说明他能够弹奏24首
乐曲,有什么意义呢?成熟的心智是急不来的,一首乐曲在12岁或16
岁弹奏,有很大的分别。25岁再回头一看,甚至会发现以前根本就不
知道自己在弹些什么。”

  史密斯说:“作为一种测量方式,考试还是重要的。家长能够为
孩子达到目标而感到高兴,也能够从中知道孩子的学习进度。但是我
们希望能够做到的不只如此,希望能够通过种种努力和改进,真正引
起人们对音乐的兴趣。让考生能够在考试以外学习更多东西,正视音
乐,让它充实你的生命,一辈子受用不尽。”
Copyright © 自得其乐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