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勇涵

  六年的时间不是很长。

  但是对于一名少年而言,短短六年却足以造成很大的变化。

  20岁的曾勇涵,六年前畏怯羞涩、忐忑不安地投向遥远陌生的世界,
如今学成归来,高大成熟,信心十足地谈笑风声。

  曾勇涵是在14岁那年前往澳洲念完中学,之后前往美国莱斯大学攻读
音乐学士,刚于上月回国,便积极筹备将于7月21日举行的独奏会。

  事实上,曾勇涵早在3岁便在父亲曾扬成的指导下开始学小提琴,10
岁考获第八级文凭,13岁即于劳力士音乐比赛中获奖,14岁已考获演奏文
凭。然而,独自一人去到澳洲,难免还是会感到害怕。

  他说:“小时候离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以前在家里什么事都可以依
靠父母,到了那里必须训练自己独立,自己要懂得分辨是非、做决定。刚
开始很不习惯,但是渐渐地就觉得寄宿在学校里能够接触到很多不同背景
的人,很有趣。而且每星期还是有跟家人保持联络,每年一定回家一次,
回来的时候觉得很有亲切感。”

  中学才念到一半就出国读书,曾勇涵当时是听从父母的决定:“父母
认为早点出国会比较好,因为读到中四会考,学校功课压力很大,无法专
心练琴。而且当时拿到奖学金,经济上没有问题,既然有这样的机会,就
去了。”

  他指出,澳洲中学虽然也有许多科目,但是相比之下练琴的时间多了
很多,学校也比较注重音乐。

  大学时期主修音乐,更加深了曾勇涵对音乐的认识。

  他说:“大学时期取得一种思想上的发展。使我明白很多事情必须用
理性的方法了解和分析,才能够感性地把它表现出来。老师在音乐表现方
面很有经验,也令我的技巧进步很多。”

  曾勇涵也参加一些乐队和室内乐的演出,吸取演奏经验:“学校里接
触很多对音乐看法不同的人,也认识到别人对音乐的观念。而我相信,这
些人生经验与音乐方面的表现能力是密切相关的。”

  这些年来曾勇涵看到各种现象,也成熟了许多:“美国是一个高度发
展的商业社会,我发现音乐失去了很多基本的东西,被商业环境和市场行
销策略所掩盖,很多人也忽略了自己的音乐,流于表面化的形象包装,有
时想想会觉得很失望。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还看到有人在不断努力,又觉得
很感动。”

  留美期间,曾勇涵也曾在德州科尔普斯克里斯蒂国际协奏曲比赛中获
奖。

  提起奖项,他淡淡地说:“当时刚好是学校假期,顺便参加比赛,刚
好又得奖了。有机会当然会参加比赛,但是我不会为了比赛而比赛。我看
到很多人为了参加比赛而牺牲了很多练习的时间,我觉得比赛并不是这么
值得重视。学音乐的人应该追求更高的表现,有比赛或没有比赛,我们都
应该持续下去。”

  曾勇涵今年9月即将入伍,目前的计划是继续增加自己的曲目,勤加
练琴,国民服役完成以后,再继续深造。

  他说:“也许会到欧洲国家留学,也许会继续念到博士。更远的事情
目前就还没有计划,不过学音乐的人,一生都在追求进步。正如我爸爸常
说:拉琴是靠提醒的。我会一直提醒自己,继续努力。”

Copyright © 1998
自得其乐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