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剪影


 

23-06-2000「香港2000年思維工程研討會」:該研討會主要由「香港思維教育學會」和「香港浸會大學教育學發展中心」合辦。是有關「認知 / 思維」(cognition)理論在實際教育上應用的論文發表會議。曾收讀「思維心理學」或對這方面已有一定認識的同學,可籍此增廣及加深對「認知 / 思維」的認識和了解有關理論應用的在教育上的成效。
 

19-04-2000 電影節座談會「香港電影國際化」:電影生產是結合了電影特有的生產模式和文化、巿場需求、社會環境及生產人的取向等複雜因素。有評論認為香港電影業已變成一潭死水,香港電影要尋求突破,必須走向國際化才會有一線生機。但是為什麼必須國際化?如何國際化?電影事業的國際化對電影創作和社會文化帶來怎樣的沖擊?國際化帶來的是本土氣息的息微抑或是增強? 今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其中一場座談會「香港電影國際化」正是邀請各方專家共聚一堂去探討這個問題。
 

17-01-2000 講座—「物自身,表徵與生命形式 ( object identity, representation & form of life)」:由本校本校的同學兼本會幹事 黎冠輝同學主講 。講者先通過介紹和分析較早時期的思想家對 object identity 的觀念而所導致的難題。然後是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去看「心靈表徵」(mental representation)這概念對該難題的解決有何幫助。最後以「生命形式」和「言說理論」(discourse theory)的概念去討論語言對我們的思想、行為、和生活方式的影響。

 

 

23/12/1999 座談會—「區議會選舉回顧」:由三位年青民主黨區議會選舉參選者 范國威先生、李偉文先生 及 黃鳳珠小姐 出席座談會,和大家分享他們的選舉經驗及趣聞,並分析選舉後香港政壇的最新形勢。

 

 

23/11/1999 討論會—「從施政報告看香港社會」:由本校社會科學基礎課程導師 陳達滔先生 主持討論會,就社會科學角度與同學討論由香港回歸以來的施政報告,從而分析香港現時究竟處於一個什麼模式的社會狀態,以及特區政府施政哲學的種種轉變等。各同學亦可就不同的觀點或見解提出討論,交流意見。

 

 

27/10/1999 講座—「從社會學的觀點看」:由本校社會學課程文化、傳媒與身份之導師 陳緯樑先生 主持講座。討論社會學這門學科的獨特性質。當前社會學界對這個問題還未達成共識。從眾多不同的觀點中,我們可歸納出三個不同的立場:將社會學視為一種科學(Science),一種藝術形式(Art form),或一種人文學科(Humanistic discipline)。在這次聚會中,我們將探討這三種對社會學知識不同的理解,從中思考如何將社會學連結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25/09/1999 南丫島遠足交遊兼食海鮮餐。
 

13/08/1999 講座—「社會變遷與個人主動調適」:由本校社會科學基礎課程導師 陳達滔先生 主持,他以社會學角度探討個人在面對社會變遷時,該如何自處適應。
 

01/06/1999 講座—「邏輯學與社會科學之間」:由本校「邏輯與方法論」課程之導師 林澤榮先生 主講。修讀社會科學的同學最重要是有獨立和批判的思考,邏輯提供了根本的原則去推論命題或確立論證是否正確。用研討方式使同學更加了解邏輯學,務求透過討論,提高同學對此學問的興趣與認識。
 

25/04/1999 講座—「認知心理學」:由本校認知心理學課程之導師 黃健輝先生 主持講座。他帶來數個鮮有人知關於認知心理學的個案,以個案研究(case study)的方式供同學們玩味一番。在自由討論的時間,他更會引導同學討論一下對心理學可能的種種誤解,深入淺出的讓同學在言笑間對心理學這一門現代科學加深認識。

 

 

21/03/1999 「城門水塘野外燒烤」— 本會有幸邀請到本校資深導師 李展華先生 同行。這次活動提供一個師生交流的機會,亦讓同學以輕鬆的心情作學術的交流和探討。
 

09/01/1999 講座—「上網知識」:由本會幹事及網頁負責人、並擁有舉辦同類講座經驗的 葉景輝先生 介紹上網知識,讓同學有機會享受網上滑浪的樂趣。講座中介紹 如何使用本會網頁加強與同學朋友間之溝通、 如何使用本校電子圖書館尋找有用資料、如何在網上搜尋有用網址及如何使用免費電郵服務。
 

09/12/1998 講座—「西方文化炸藥的魅力:尼采漫談」:由本校社會科學學系的導師 李展華先生 主講,漫談尼采的影響 (如對弗洛依德Freud,韋伯Weber,福柯Foucault,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及魯迅等),並就精讀其兩則寓意豐富的短文,指出其中可讓人文及社會科學學院的學生咀嚼之多層意義,從中見出大師風采。在西方文化史中,尼采(F.Nietzsche, 1844-1900)是一顆炸彈。「上帝已死…你我皆兇手」一語道出信仰失落的現代人的精神危機,至今似仍越演越烈。尼采對道德起源和人性的挖掘為西方現代用生理學和病理學方法分析人的行為和心理拓開了道路。他承襲了歐洲文化中的理性思維的傳統,他對意志的作用的挖掘恰好說明了他不讓自己困於現成的思維的傳統,試圖另闢蹊徑,用以解釋尚未解釋的那部分人性。
 

26/10/1998 講座—「道德發展與道德心理學」:由本校社會科學學系的導師、浸會大學的博士研究生  譚家強先生  主講。他會介紹認知心理學派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approach) 及Lawerence Kohlberg 的道德階段論對道德心理學的貢獻、Lawerence Kohlberg的道德理論引來的多方面批評及回響,及指出近期對中國人的道德的研究的道德心理學的理論發展。

 

 

26/09/1998 「赤柱的聖士堤反灣野外燒烤」


 

20/07/1998 講座—「家務分工與兩性關係」: 由本校社會心理學學科的導師、中大博士研究生  陳范美帶女士  主講她在家庭方面的研究。她以夫妻在家庭事務中的分工為例,解釋說明家務分工與夫妻之間相互評價及滿意程度的關係,從而帶出一系列有關家庭的問題及理論的探討。 每個人都渴望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但由於缺乏溝通和了解,很多衝突及磨擦便由此發生,為了避免不愉快事情發生和建立維持美滿的家庭,我們需要學習了解自己及對方的情緒及需要。
 

18/06/1998 講座—「中國政治及行政體制」:由本校的資深中國政治學者  李百權博士  介紹近代的中國政治及行政體制、中國政治改革的方向及阻力。
 

24/05/1998 參觀—「認識圍村」:由本校對圍村歷史有深入認識的學者  張偉國博士  出任顧問帶領同學實地考察這個保留了香港早期歷史文化及原居民生活風俗習慣的活動室。

 

 

27/04/1998 討論會—「研究的方法、實踐與經驗」: 由本校的資深導師  簡定華先生  介紹他的博士論文的研究範圍及方向,其中主要以社會科學的跨學科角度去探討環保的問題。他會論述研究方法的選擇、資料搜集、處理及歸納的經驗、以及論文的結構、擇選研究的題目和進行研究所受的局限及各種困難。
 

20/12/1997 講座—「社會工作者如何應用心理學」:由本校的導師、資深的社會工作者 Mr. Lai Ting-siu  介紹心理學於社會工作中的角色和心理學理論對於實際在社會工作的層面上應用之局限。
 

23/11/1997 討論會—「風險社會的來臨?」: 由本校的資深導師  簡定華先生  解釋他在撰寫中的博士論文如何以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綜合的跨學科研究來了解環保問題。
 

25/05/1997 討論會—「消費模式與身份」(Consumption pattern and identity):由本校同學主持,討論社會結構及個人的自我認知與集體消費行為模式之間的關係。
 

15/12/1996 淺水灣旅行
 

07/07/1996 討論會—「中國城市的工業結構及市區發展」:由  鄺子文博士  主持,以政治政策及社會學的分析介紹中國城市的工業結構及市區發展的特色及面對的難題。
 

21/04/1996 討論會—「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看:對災難的反應」:由臨床心理學家   Ng Kee-on博士  主持,講述災難對個人心理的沖擊、一些普遍被採用作心靈防禦的機制及可能引起的病態。
 

17/12/1995 維多利亞公園旅行
 

24/09/1995 討論會—「從選舉看民意取向及對未來政治之影響」:由本校同學主持,包括討論中方對九五立法局選舉的態度、選舉後的議會運作、從選舉看民意取向及香港的民主發展步伐,又設有問卷調查及錄影帶播放。
 

02/07/1995 討論會—「港台的國家認同問題」:由  王家英博士  主持,分析從台灣學者取得的統計數據來了解台灣人對台獨問題的態度及對國家的觀念;又對比於香港人對國家民族的態度及認同感。
 
 

 

返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