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克夏股份有限公司(Berkshire)

Method_B_01_Script 投資講座 __基準投資法

  [上一頁] [下一頁]

 美林證卷 ( Merrill Lynch ) 管理客戶資產使用的投資方法 , 是其投管人員      Kenneth Lee (李坎南) 所提創的

 成功的投資並不需要高學歷及高智商 , 也無須憑藉著多金的親戚及內線消息 , 而其本身也沒有甚麼高深的商業手法 . 以投資而成為世界首富的巴菲特認為 : 只要建立一套穩當的理性投資準則 , 並能避免情緒對其之影響 , 就足夠了

 基準投資法 ( Benchmark Investing ) 在於提供投資人理性投資準則 , 來找到價格遠低於實質價值的股票 , 加以投資 . 投資人可以具備自行判斷的能力 ,  不用再輕信那些根本難以獲利的明牌了

 股票投資遠比人們想像中容易 , 只要能夠擺脫對專家的輕信 , 投資人將會發現 , 理性地獨立思考 , 就是投資獲利的不二法門

 有一個投資上的迷思是 , 一般投資人的績效絕對無法超越機構投資者 . 事實上 , 機構投資者在超越市場指數上舉步維艱 , 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市場的一環 . 這比專業經理人的彼此競爭造成了市場的波動 , 而個別投資人卻可從中獲利

 被尊稱為[價值投資法]之父的葛拉姆 , 早有先見之明 : 在股票上場上 , 有太多精明且身經百戰的人 , 同時在市場中鬥智以決一勝負 . 但我們相信 , 這些高明的技巧和付出的努力 , 往往頃向造成彼此中和的見解 , 其結論也不比丟銅板高明多少

 基準投資法秉持著一種信念是 , 股票價格根本無法充分反映公司的真正價值 . 同時 , 它也提出了每個投資人心中應有的疑問 : 能夠用低於真實價值的價格買到股票嗎 ? 基準投資法的目標與巴菲特是一致的 , 也就是若能以相當吸引人的低價買進股票 , 即使沒甚麼大行情時 , 結果也能令人滿意 .  

 在投資人發現股票價格與公司價值存在著顯著差距時 , 就應該適時地買進或賣出 , 來掌握此一價格與價值分歧所產生的獲利機會 .

 學習發掘特定公司真實價值的策略 , 賦予投資人以下幾種能力 :

1) 能夠以最合適的價位買進 , 使下檔的風險降至最低 .

2) 可在股市下跌空間已大時才進場 .

3) 在降低風險的過程中 , 持續且長期性的超越市場表現

 基準投資法能夠堅定投資人的信念 , 因為所有成功的投資者都具備一個共      通點 , 就是能夠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 , 在各種狀況下都能保持耐心及堅忍的毅力 .

 任何投資策略 , 帶給投資人最大的考驗在於 : 若該策略短期表現不盡人意      , 投資人是否能長期堅持下去 . 這種堅持下去的信念 , 往往就是獲得全面成功的關鍵 , 同時其成果也是十分豐碩的

 基準投資法之所以成功 , 在於股票是投資人心理狀態下的產物 , 因此往往      充滿了非理性 , 同時價格也將呈現劇烈的上下起伏 . 這反映了人類心理中固有的投機或賭博頃向 , 身陷其中不免會被奢望 , 恐懼及貪婪交織的情緒所吞食 .  

 由於投資人不理智的情緒 , 往往使得自己成為無法達成預定投資目標的最      大障礙 . 大多數人虧損的主要原因 , 是缺乏一種使自己免受情緒干擾的訓練 , 以致無法控制自己的貪婪與恐懼 . 事實上 , 投資人對真正的獲利方法視而不見 , 卻一再盲目地追逐股市中投資熱潮 , 這種現象使得巴菲特十分憂心 .

 基準投資法將所有的情 , 看法以及揣測 , 完全排除在最重要的投資決策      之外 . 提供投資人一個全然客觀 , 以及有跡可循的方法 , 以建立股票的投組合

 到底股市如何讓一家公司的股價被低估 , 然後只循著不變的規律 , 將股價      推升到合理範圍 , 甚至漲至過分高估的價位 ? 根據經驗 , 無論以何種方式, 市場終究會找到公司的真實價值 . 而且你會發現 , 在股價低迷時擇優介入 , 不但風險相對輕低 , 長期也能獲取極佳的報酬率

 基準投資法可以幫助投資人 , 獲得那些令人崇敬的資金管理者所具備的資      :

1) 獨立的思考能力 .

2) 無礙的決策能力 .

3) 個人的自律能力 .

4) 靈活的應變能力 .

  歐肯定律 ( Occams Rule ) : 認為一個最簡單的解釋 , 往往就可能是最正確      . 不太複雜的想法 , 往往能夠奏效 . 財務知識的核心重點就是歐肯定律 .

 投資大師霍浩斯 : 每個人都想致富 , 但很少人會採取實際的行動

 巴菲特驚人的獨立思考能力 , 得以擺脫股市中所謂傳統智慧的束縛 . 只在      股票最不受市場青睞時加以投資 , 是他建立龐大財產的不二法門

 機構投資者必須十分留意市場對某特定公司的看法 , 是以這些專業人士的研究成果 , 往往具有很高的同質性 , 使他們淪為群眾中的盲從者 , 而無法進行具有創造性地思考 .  

 巴菲特所作的投資決策 , 並不依賴電腦或新穎的理論模式 . 實務上 , 他的      辦公室連一台股票報價機也沒有 .

 巴菲特的賺錢之道 , 在於他的常識 , 耐心以及基本分析能力 . 巴菲特創造      驚人財富的方法很簡單 , 不過就是以合理的價格買進一家傑出企業的股票 , 然後保持堅定不移的信念

 巴菲特在作出投資決策前 , 先計算出這家公司的下檔風險 , 也確定自己有      所謂的[安全邊際] Margin of Safety . 就像工程師在建造橋樑時 , 除了預定的負載荷重外 , 還必須增加結構本身的支撐

 巴菲特認為投資某支股票的最佳時機 , 是在其他投資人瘋狂殺出該股 ,       像一切已無法換回之際 . 那使是最好的企業 , 也會遭逢困頓 . 但在投資前 , 對該公司的深入了解及研究等準備工夫 , 他也絕不含糊 , 然後以耐心等合理 , 被低估的價位出現

 在他投資某支股票後 , 對每天價格的上下起伏從不以為意 . 而且 , 他也不      會擔心整體經濟與股市動向 . 巴菲特耐心靜待市場的演變 , 直到他所深信的價值得以展現 . 股市權威人士的一言一行 , 對他向來毫無影響 . 巴菲特之所以成為偉大的投資者 , 在於[眾人皆醉我獨醒]  Keeps his own independence in the midst of the crowd .

   巴菲特 1956 年以 1 萬美元起家 , 1997 年底以年平均報酬率 26.9%       累積 , 已經超過 1 9400 萬美元 . 如果在 1991 1996 年期間 , 只針對道瓊 30 支成份股 , 使用基準投資法將可獲得 28.2% 的年平均報酬率 . 這個結果不但超越同期的道瓊指數 19.1% 的表現 , 也比巴菲特的 27.1% 年平均報酬率佳

 與其投資於一些小型且不知名的公司 , 承擔過高的風險 , 基準投資法採取的是較為穩健的作法 , 以一些家喻戶曉的公司作為投資組合中的主要成份股 . 例如 : 美國運通 / 迪士尼 / 奇異等公司 , 都曾因總體經濟環境或企業本身問題影響 , 股價受到空頭猛烈打壓 , 而成為引人屬目的投資標的 . 在這些好公司的股價低於其實質價值  ( Intrinsic Value ) , 也就是在其股價低於基準 ( Benchmark ) 時予以投資 , 成為創造財富的絕妙方式 .  

 基準投資法就是 , 當世界上最好的公司 ( 即道瓊成份股 ) 股價偏低時予以      買進 . 然後在其價格上升至原先設定的目標值時 , 就是獲利了結的良機 . 再投資到新發現的低估優異公司股票上

 短視的投機者追求時尚流行 , 造成股票的價格往往與其真實的價值有所差距 . 這個偏差的價格 , 就使基準投資人有了衡量公司價值的機會 , 可以客觀地決定要買進 / 賣出或根本不予考慮該公司的股票 . 任何股票的真實價值 , 反映在基準投資人所計算以及衡量的數字上

 基準投資法母須頻繁地買進賣出 , 也不用去掌握市場的進出時點 . 此一於道瓊成份股中擇優逢低買進的策略 , 1991 1997 年中 , 平均每年只有三個新的投資標的產生 . 基準投資人不但知道個股的最佳買點 , 而對獲利滿足的價位也早就胸成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