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比 

 

數位與傳統

比一比

數位第一個課 數位列印

傳統攝影…數位攝影  比一比

 

硬碰硬,比一比:

以下把傳統攝影與數位攝影的優缺點,做雙重的比較,好作為你掏腰包前的參考,協助你找出真正的需要。

一般攝影優點 數位攝影缺點
高品質的相機拍出的影像,解析度(或解像力),色彩飽和度與正確度較高,可做高倍率放大。以 135的規格而言,放大到 10 x 14 吋仍然十分細緻。 影像品質改善快速,但比較上仍然遜色,200萬像素的機種,放大到5x7吋仍有不錯的品質,再放大就差了。

 

相機性能極強,在測光、自動曝光、自動對焦各方面都十分快速準確。

外型方整堅固,尤其是金屬合金外殼,堅固耐操。

大多數機型的自動曝光、自動對焦等都接近傳統的傻瓜相機。少數高級機型功能較強,但仍比不上高級的傻瓜機種。

大多數纖巧細緻,看來都得了骨格疏鬆症。

各種不同類型的軟片…高感度、低感度、正片、負片、高飽和度、標準飽和度…任君選擇。 只有一塊「電子軟片」- CCD,感度只有一種或只能小幅度調整(100 - 400 ASA),但要付出增加雜訊的代價。
交換鏡頭、近攝附件、專用外接閃光燈,讓你達成任何攝影目的的附件應有盡有。 可利用的附件很少。已有可接用系統化單眼反光型相機附件的數位相機問世,如 Nikon D-1, Canon D2000等,但價位都在NT$20萬以上。
耗電低,電池壽命以年計,機械式相機甚至不用電池就可以操作;高級的電子機型,即使沒電,仍然勉強可用。 耗電高,電池壽命以小時計,沒電時完全成了廢物。
彩色沖店四處林立,交件快速,費用低廉。 自行建立整套相片列印系統費用不低,但由於 Digital Lab 的日漸普及,這方面的差距正在拉近中。
以功能畫質與相機價格比較,物超所值。 相對而言,高價低值。
拍攝速度極快,每秒兩格以上的機種很多。 受限於龐大資料的傳送,拍攝速度較慢。雖然快拍功能曰漸加強,但這常是以犧牲解析度來換取速度。

 

數位攝影優點 一般攝影缺點
使用記憶體(Flash memory),可以用了再用,除了初次購置費用,不必時常添購,如果用量很大,十分合算。 使用傳統軟片,每次拍照都得支出軟片費用。
記憶體體積小,便於攜帶與保存,不會變質。 軟片佔的空間較大,對溫度與濕度敏感,須謹慎保存。未使用的軟片需要冷藏,甚至冷凍。
相機背後的 LCD 顯示板可立即觀看拍攝結果,可即時作數位放大,色彩平衡。不滿意可以立即刪除再拍,不浪費記憶體。 軟片沖洗之前,結果不可預知,重要鏡頭需要多拍以免失誤,造成時間與金錢的雙重浪費。
有自動白平衡的功能,對於色溫的偏差及日光燈、混合光造成的色彩偏差,都可以自動修正。 必須借助於濾光鏡片,尤其是正片,無法事後利用暗房修正,一定得備有多種濾光鏡,在拍照時修正。
直接輸入電腦,然後可以校正、修改、匯入其他軟體,對於文稿、報告的編輯整合十分便利。 需要利用掃瞄器將影像轉換成數立資料後,才能繼續後面的工作。
沒有複雜的機械結構與組件,比較輕巧。 結構比較複雜,整具相機比較粗重。
利用 Internet 快速傳輸,特別有利於分秒必爭的新聞工作人員。 經過沖冼放大之後才能利用,遠距離立即傳輸,得先轉換成數立資料。
建立一個個人的簡易數位暗房,只要有電腦,須增添的設備不多,簡易的入門級影像處理軟體也容易上手。 傳統式的彩色暗房,使用與設立的要求很多,設備昂貴,業餘的個人使用者很難建立。

最後再強調一下,要享受數位影像所帶來的樂趣,絕不意味著你要放棄目前所擁有的一切。尤其是已擁有很多昂貴的傳統器材,更不值得這樣做。

手邊有收藏多年的老照片與老底片嗎?好好把它們整理好,收藏好,放在乾燥的地方存放。這些珍藏是進入數位時代的好資源可以好好利。我個人的經驗顯示,存放良好的彩色負片,15 年仍然良好;彩色幻燈片,尤其是 Kodachrome (現在已不多人使用,需寄國外沖洗),20年依然艷麗如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