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聲學與音樂學

  在音樂學的範疇中,音樂聲學通常被歸類於系統音樂學裡面。作為一門探討音樂之物理本質的基礎學科,諸如泛音、拍(beat)等觀念,便常常開宗明義的出現在音樂學或樂理教科書的卷首。音樂聲學中最重要的分支,毫無疑問是關於樂器的研究,其次才是室內聲學。以下先對樂器聲學做一個簡介。

  在樂器聲學的基礎理論方面,需從振盪系統開始著手,其中重要的觀念有:受迫振盪(forced oscillation,共鳴現象的基礎)、傅立葉分析(泛音現象的基礎)、一維及二維的波動方程式(弦鳴或膜鳴樂器的基礎)、非線性振盪、耦合系統(多個系統的結合,例如簧片跟空氣柱的耦合、弦與琴身的耦合)、固有振動模式(normal mode)。接著則探討聲波在空氣中的波動方程式、聲波的反射與吸收,較艱深的是關於聲波的輻射與管中的波動方程式(Webster equation),這裡要用到特殊函數(Bessel函數)、變分法(perturbation)等。

  自1930年之後,關於各種管樂、弦樂、擊樂器等的實際研究始有可觀的成果,大部份的論文散見於物理期刊,而非音樂學期刊,其中最重要的是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與Acustica,2000年七、八月的Acustica(Vol.86)甚至整期都是樂器的聲學研究論文,可見此類研究在現今的聲學領域中仍占有重要地位。Neville H. Fletcher 與Thomas D. Rossing所著的The Physics of Musical Instruments(Springer: New York, 1991)書中總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是一本深入的經典著作,適合具理工背景的人閱讀。與此書同等級的著作還有Lothar Cremer的The Physics of the Violin(MIT Press, 1984)。Arthur H. Benade的Fundamentals of Musical Acoustics(Dover, 1990)避免涉及太多的數學及物理理論,內容亦十分豐富。

  樂器聲學研究雖視各個樂器的發聲原理而有所不同,但其中亦有些共通的方法,就旋律性樂器而言,必須把發聲部份與共鳴部份拆為不同的系統研究,再探討彼此的耦合,共鳴部份的物理特性通常由「輸入阻抗曲線」(input impedance curve)來敘述。管樂器的發聲部份可以是(1)氣流噴在平面的邊緣被分為兩股(2)氣流通過平行薄片間的縫隙引起它的快速開合,笛屬於(1)類,單╱雙簧樂器、銅管樂器及人聲屬於(2)類。管樂器的共鳴部份為管身內的空氣柱,以實驗測量它輸入阻抗的方法,是在吹嘴處放置正弦波聲源並以定速氣流吹入管身,測量管口的音量。弦樂器涉及的振動系統很多,以提琴類樂器而言,計有弦、橋、正面琴板、共鳴箱內的空氣、背面琴板等。討論弦的振動要考慮演奏方式(拉弓速度及壓力、撥弦或擊弦位置),以及琴弦異於理想弦的物理特性(縱波、阻尼係數、楊式彈性係數);共鳴部份的輸入阻抗測量,則可以在橋施以微小的正弦振盪,測量該處的速度與加速度之比。

  固有振動模式分析(mode analysis)致力於把系統的振盪分解為固有振動模式的疊合,每個固有振動模式都以其固有頻率(eigenfrequency)及固有形狀函數(eigenfunction)來敘述,這樣的分析在打擊樂器的聲學研究中居於中心地位,而弦樂器的琴板振動也必須用到這個觀念,現今用雷射干射儀(Laser-interferometer)作的固有振動模式分析,其在高頻測量的精密度遠勝從前。此外,有限元件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致力於將複雜系統拆為耦合的幾個系統、無所不在的非線性現象(nonlinearity)深深左右著許多樂器的發聲,以上這些都是樂器聲學進階理論裡最重要的幾個議題。

  由於音樂中以穩定的、周期性的聲音現象為主,故研究的方式常以頻譜分析為主,與頻譜分析相對的是從時間角度作的分析,這兩種切入方式(frequency-domain / time-domain approach)各有所長,傳統的研究偏重於前者,但在非線性現象漸受重視後,諸如啟始鳴響與收束鳴響(starting and finishing transient)的研究,便必須以時間的角度對微分方程式或積分方程式求近似解。

  在實務上,有幾個觀念常用來描述各種樂器的聲學特性,例如樂器的初始鳴響、收束鳴響,以及發聲的方向性等。樂器聲學的另一個核心問題,則是演奏技巧的聲學探討。與演奏相關的還有樂器的製造與改良,像大提琴的狼音(wolf tone)現象困擾著演奏者,便是一個樂器製造者需要致力克服的問題。

在此必須一提的,是律學與音樂聲學的關係。聲學理論可以當作律學的基礎(如泛音列),但在另一方面,個別樂器的聲學研究跟其調音的實務亦有密切關係,例如「管口校正」(end correction)攸關管樂器孔距的校準,而鋼琴調音師通常把高音域調得偏高、低音域調得過低(所謂stretched octave),亦有其聲學及聽覺心理學上的理由。

  一般人會把音樂聲學誤以為只是在研究音樂廳的音響效果,其原因可能是室內聲學的研究在應用上最切實際,事實上,要精確計算室內的聲波卻極為困難,為了蓋出音響效果好的音樂廳,設計師常常要造些縮小的模型來測它的音響效果,70年代之後則發展出以電腦模擬的方式。

  要敘述一個音樂廳或房間的音響效果,最重要的參數是「殘響時間」,它被定義為聲音強度在室內消逝至原來的百萬分之一所需的時間,不同的音樂適合的殘響時間都不同,多數的教堂其殘響時間在3秒以上,最適合管風琴演奏,古典時期音樂約需要2秒,巴洛克音樂約需要1.5秒,若是該大廳也兼具會議廳的功能,則適合交談的殘響時間為1秒,為了因應這樣不同的需求,今日已經可以用麥克風、擴音器及電腦的計算,來造出所要的殘響。另一個室內聲學中重要的參數是「開始時間差」(initial time gap),它被定義為某座位上聽到直接傳來的聲音與反射聲音之間的時間差,這還要考慮反射的聲音來自何方,來自兩側的反射會比來自天花板具有更好的效果。

  科學的發展有時候真的是難以意料,80年代之後的室內聲學研究居然會跟數論及殘形扯上關係,再一次證明“純”數學中常常隱藏著應用上的可能性。依照高斯的「平方餘數理論」製造的反射牆稱作Quadratic-Residue Diffusor,這樣表面有凹凸不齊的長方體的牆,在許多錄音間、音樂教室或音樂廳都可以見到,此外,人們也發現表面有殘形構造的反射牆也具有不錯的音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