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學術本土化

  樂器聲學的研究對象以西洋樂器佔絕大多數,在亞洲的國家中,以日本的學者對於自身的民族樂器較有研究,如尺八、笛、太鼓等等。印度及印尼的音樂向來受到西方音樂學者的重視,相對的,也有西方學者專門研究其樂器的發聲原理,尤其是打擊樂器。

  西方學者對中國樂器的聲學研究,亦集中在打擊樂器方面。曾侯乙墓的編鐘出土之後,中國學者做了許多的測量、錄音與描述,對於鐘的聲學原理頗為專精的Rossing,則提出編鐘能敲擊出兩個音高的聲學解釋。享譽國際的京劇也曾引起樂器聲學專家的注意,Fletcher研究京劇打擊樂中的大鑼與小鑼,以非線性振盪來解釋大鑼聲下降(鑼鼓經發音為ㄘㄤˋ)及小鑼聲上揚(鑼鼓經發音為ㄊㄟˊ)的現象。

  縱觀中國音樂界的樂器聲學研究,大致可以看出:實驗重於理論,而台灣音樂學界則是連實驗都付之闕如。由於樂器發聲的定量分析與模型的計算需要相當的物理與數學程度,許多樂器的研究便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現象敘述,若研究者具備足夠的數理背景知識,中國樂器的聲學研究應該大有可為。以胡琴家族樂器為例,共鳴箱造型、琴板(或皮革)材質、弓與弦等各方面的變異都非常大,研究材料極為豐富,但這方面的聲學研究卻與西方的提琴家族不成比例。在管樂器方面,如嗩吶與笛具有極為豐富的音色變化與特殊的演奏技巧,曾令西方人感到驚奇,我想其關鍵應該在於嗩吶的哨子與笛的笛膜,它們的非線性振盪與空氣柱的耦合,造就了該樂器特殊的音色與不凡的表現力,這方面的聲學研究將會牽涉到許多演奏技巧的細節。

  在聲樂方面,中國戲曲、曲藝或少數民族的歌唱方式都異於西方聲樂,各個口語系統(漢語或原住民語言)也尚待語音學、生理學與音樂聲學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未來也許能對於聲樂教學法的改良有所挹注。現任教於東吳大學的呂鈺秀教授,其博士論文以京劇旦角的發聲為題,是少數在音樂聲學的本土研究上使用先進科學技術的學者。

  總之,音樂聲學的本土研究,一方面可以從樂器的構造來分析,一方面也可以從演奏技巧及生理回饋上著手,先進的儀器(雷射干射儀、高速攝影機、核磁共振儀)提供了研究的利器,而豐富的理論方法(固有振動模式分析、有限元件分析、非線性振盪、混沌)也待有志者去善加運用。姑且不論這類研究對於樂器性能、演奏技巧的改良或電腦音樂是否有所幫助,在學術上,音樂聲學原本就是音樂學的基石,蓋因無論研究何種音樂,都不能避免的要回歸到聲音的本質、樂器(或人聲)的發聲等根本問題之上,這類的研究仍有待音樂學界與物理學、醫學、心理學、語言學、電子學等領域,做更多的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