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教育 et al

李偉儀

《可以真實感受的愛-瑞典性教育教師手冊》,愛瑞克.先德 沃爾編,劉燕君譯,台北市: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女生愛男生-兩性平等教育》,施守青著,台北市:臺灣商 務,1998年

香港的女性主義者一宜很支持推行性教育,但擁有龐大資 源的教育署及家計會等,其守舊因循的性教育方針卻難免令 人失望。同樣面對官方保守、缺乏資源的台灣,最近出版了 兩本學生性教育書籍,以民間力量推動真正的兩性平權教育。

瑞典的性教育歷史上向來扮演運動先驅的角色,1942年在 小學推行自願性的性教育,1945年編製第一本性教育教師手 冊,1955年起於中小學推行強制性性教育。更重要的是,在 方針與內容上,瑞典的性教育教材完全沒有一些「中學生心 智未成熱,故不應談戀愛或發生性行為」、「愛是純潔的, 故女生在拍拖時應設法克制自己和男朋友的性慾望」、「墮 胎是殺人的行為,也會令妳一生盡毀」的反性和操控式的成 人論調。反而對一些青年人實際要面對的情慾思考作出積極 的引導,叫成人反省自己一直的性向、性別假設,同時讓年 青人(尤其是女性)知道自己的基本權利,包括生存、個人安 全、性傾向、免受性別歧硯、擁有私人生活、教育及資訊、 醫療照顧如避孕墮胎,及選擇的權利等。

由於瑞典的性教育指引頗具參考價值,故臺灣有關人士把瑞 典l996年最新出版的教師性教育手冊翻譯成中文,當中引用 了不少當地兒童及青少年實際生活案例,探討年青人踏進青 春期後通常要面對的性關係、戀愛、情慾、性傾向以致避孕 墮胎等問題,並作出多元性及開明的討論,是一本值得推介 的路文化性別教育參考書籍。

《女生愛男生-兩性平等教育》一書的第一個吸引處,是作 者稱之為「全國第一本兩性平權教材」。(相信作者深諳台灣 幾十年來從沒有出現過一本實用的教材而寫出這個既鼓舞又 諷剌的賣點罷!) 此書共有八章,均以簡明的文字敘述八個發 人深省的兩性平權故事。當中的主角包括在家寫作的爸爸、 任職婦產醫生的媽媽、哥哥正凱和妹妹正瑜,還有支持兩性平 等的韓阿姨。加上張妙如的活潑漫畫,小朋友不難代入正凱和 正玲的男女孩子角色。

本書主題包括:「母親節的家庭作業」說明女性因生育而淪 為第二性的由來;「正瑜的體育課」說明女性並非天生體弱, 而是父系對女性生理及心理雙重制約的結果;「打開中國婦女 史」說明中國男尊女卑制度的由來;「她的故事」談到中西方 的婦女運動史;「我們都是這樣長大」說明男女有別是社會制 約造成;「大野狼vs.小紅帽」探討性暴力防治;「媽媽的同學 會」-講述台灣婦女處境;「MEN'S TALK」討論男孩子的性別 自覺。

書中鼓勵小朋友體會別人的生活,如建議孩子把大西瓜掛 在肚子上來體會媽媽懷孕時的辛勞等。故事也加插了不少時 事,如彭婉如、白曉燕遇害案等,著重教導小朋友以女性角 度分析事件,如出夜街遇襲不是當事人的錯等。本書值得孩 子家長一起閱讀,踏出性別教育的第一步。§

(轉載自《女流》,第 30 期,1999年1月,新婦女協進會)

 

※另附加本網推薦

《性/別校園-新世代的性別教育》,何春蕤等著,台北市: 元尊文化,1998年 (新台幣 NT$250)

《設計的歧視-「男造」環境的女性主義批判》,列絲麗• 坎尼斯•威斯曼著,王志弘、張淑玫、魏慶嘉譯,台北市: 巨流,1997 (新台幣 NT$280)

《性/別校園-新世代的性別教育》

目前台灣官方和民意代表大力推動兩性平等教育,背後有什 麼目的和權力佈局? 會不會只是另一種心靈改革,另一種舊 道德主義教育? 這是一本深入淺出的性/別教育入門讀本, 兼顧理論與實務,對當前校園的重大性/別議題,例如:黃 色書刊、黃色笑話、校園選美、性侵害、性騷擾、師生戀、 同性戀、未成年懷孕等等,提出突破性的說法,更為前線教 育工作者提供進步思想和實踐的具體資源。

本書內容嶄新,擺脫庸俗化女性主義的刻板論調,是新世紀 老師必讀的教師手冊,也是女性主義教育思想的參考書。對 於香港社會普遍仍流於隨意說說男女平等,而還沒有深刻反 省女性在不同階層所接受的性別角色同化的境況下,這本書 可以說是給教育工作者的一服清涼劑。

《設計的歧視-「男造」環境的女性主義批判》

女人為何覺得城市裡危機四伏? 為什麼產科醫院的設計對於 女人是種折磨? 無家可歸者為什麼寧願睡在街上,也不願意 住進市政府經營的收容所? 大廈、辦公室、百貨公司、購物 中心和公共住宅的設計,透露了什麼樣的社會階層化訊息與 意識型態? 如果要促進性別、階級與種族的平等關係,公共 建築的設計看起來會是什麼樣子? 以上只是《設計的歧視》 探討的部分課題。

這本書清晰易讀,為決策人、建築師、規劃師、都市研究者 與社區工作者,提供了實用的指引。關心營造環境如何塑造 日常生活經驗,以及蘊含其中的文化預設和社會關係的人, 本書是必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