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軍裝的戴安娜─
媒體、民意與科索伏戰爭

※迷走〈文化瞭望〉 ( 泰 晤 士 左 岸 )



在科索伏戰爭中,西方新聞 媒體一直扮演一 個重要的角色。交戰雙方無不使出渾身解數來爭取對己方有利 的報導。南聯是一邊進行 新聞控管,一邊又開放記者拍攝北約誤炸平民與使館 的事件。北約則是運用西方選舉政 治的公關宣傳手法,來強調人道出兵的正當 性及轟炸策略的成效。

新聞媒體在 這場戰爭中之所以如此受重視,主因在於北約各國出兵需要國內 民意支持,否則對執政 黨不利;民調起伏便成為政策指標。大眾傳播因其即時 性、普遍性及影像的感染力,對 歐美民眾的觀感有強大影響,從而成為兵家必 爭之地。

有樂觀的評論者認為這 個現象代表著國際政治的一大進步。民主政治加上媒 體的監督,使西方領袖不得不把人 道因素列為對外政策的重要考慮。他們舉十 九世紀歐洲列強為解決巴爾幹問題,而由俾 斯麥召集的柏林會議為例。會前土 耳其的民兵與散兵遊勇屠殺了數萬名保加利亞平民, 然而這一點也沒有影響到 奧圖曼帝國在會議中分得的地盤與利益。當時歐洲列強的外交 協商是依照實力 原則來分配勢力範圍,所謂人道因素根本上不了檯面,政治人物也不會 讓族群 屠殺這類「枝節」,來影響政策與協商。拜現代傳播媒體之賜,這種完全置人 道 不顧的政治,在今天解決巴爾幹衝突的努力中,已不可能再發生了。

 然而上述說 法只看到事情的片面。固然公關考量使得各國領袖必須把人道理 由唱入雲霄,但這並不 表示實際的政策與作為就依循此一原則或是能達成此一 目的。要拯救科索伏的阿裔居民 ,要嘛就是要循外交協商與幫助南國民主力量 ,走條緩慢而困難的途徑;要嘛就是要出 動地面部隊、坦克開進貝爾格勒,走 一條高風險高代價的道路。北約選擇投機怯懦的空 襲政策,既難令米洛塞維奇 屈服,也幫不了阿裔難民。此外電視媒體訴諸視覺感官的特 性,加上目前多數 電視新聞將事件片段化的報導方式,並不見得能提供完整資訊與周延 分析。例 如科索伏的情況,其實是在非武裝觀察員撤出、轟炸展開後才急劇惡化的。之 前,雖發生不少違反人權事件,但規模與情況要輕微多了。照理說發生這種狀 況,應該 會使歐美民眾質疑其政府的政策。然而由於發生種族肅清,新聞媒體 每天大量播報難民 的悲慘狀況,結果反而使得更多的民眾因同情而支持軍事行 動。要等到戰事拖延、誤炸 連連之後,支持度才下降。這種刺激反應模式,並 不利於民眾做出健全的判斷。

 此外,英相布萊爾與美國柯林頓都是極重視公關手腕與民意趨向的政治人物 ,這兩個 帶頭主戰國家政策隨民調走的傾向,反而為這場衝突埋下不確定的變 數。在英國國內反 對這場戰爭,除了部份傳統左派之外,還包括一些右冀的政 治人物、評論者與退休將領 。後者反對的理由當然不是反戰,而是認為這場戰 爭目標與戰略界定模糊不清,人道目 標,太過高遠空洞,動用地面部隊的選擇 又受所謂民意的牽制,因此是個變數太多利益 不明的戰爭,危險而不值得進行 。

過去英國人素以冷靜而不露感情的「繃緊上 唇」(stiff upper lip)作風聞 名,然而近年來卻普遍出現從眾、感情外放且易受媒體 感染的集體社會現象。 這點在戴安娜葬禮時大批民眾致哀的場面中表露無遺。有評論把 英國民眾對科 索伏戰爭的反應,稱為「穿上卡其軍裝的黛安娜主義」。在這套媒體公關 與民 調政治中,穿軍服的黛安娜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卻令人不得不思之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