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
UNIVERSITY OF OXFORD
Academic Secretary (Postgraduate), Management & Industrial Relations, Applications Committee
Templeton College
Kennington, Oxford, OX1 5NY
England, United Kingdom
牛津大學是現今全世界英語系大學中最古老的一所大學,創校於十三世紀初,目前大學與研究所一共有三十五個學院,加上近年來新增加的管理學院(Templeton College),一共有三十六個學院。
一九六五年,牛津大學的學者們開始感覺到管理的重要性與其所代表的時代使命,所以著手籌擬牛津的管理學院。他們相信,憑牛津大學長久以來的教學與研究品質,一定能將這個管理學院辦得有聲有色。
在牛津傳承了至少五百年以上的師徒學院制度,對教學與研究的確有卓越的貢獻,但對於現代化管理講求的實際性與效率而言,似乎並不是那麼理想。試想一個導師( tutor)面對一個學徒( pupil)噴十年的煙,用力想出一百條偉大的管理理論,倘若不能直接應用到企業界,並且有立即的成效,這樣的管理理論與管理學院也只能自嘆『生不逢時』。
二十年後(1984 年)英國的一個爵士 Sir John Templeton 捐贈了一批財產給牛津管理學院,使得改革的腳步加快了,現代化、事事講求效能的理想也能逐步地被實踐。牛津管理學院的師生走出『好學深思』的象牙塔,開始學習『經世致用』之術。牛津管理的第一步,跨向企業的中級主管,牛津人稱 Executive Education。從此,牛津的『學與名』和英國企業界的『術與實』有了結合的管道,並且可以相得益彰。
目前牛津的管理教育漸漸走上現代化的軌道,只是礙於牛津一向處於教育與研究的世界性領導地位,要他回過頭與只有一百年歷史的美式 MBA競爭(或學習?)似乎不太可能。因此,牛津人喜歡強調這裡不賣MBA,只分享管理的概念與想法,由大學部到博士班,學位的名稱都以Management Studies稱之,儘量避免用Business這個字。
在牛津大學管理學院,負責教學與行政的是社會科學學部(Social Studies Faculty),但招生時,卻仍是由學院(College)與學部(Faculty)共同來決定錄取標準與名額。目前牛津管理學院中執教的師資共二十名,與任何一個美國的商學院相比,都顯出它的『小而精緻』。在碩士課程方面,目前牛津管理學院提供四種學位,每年共招收五、六十名學生,這四種碩士課程裡,並不包括MBA。而與 MBA最相似的碩士課程是M.Phil. in Management Studies,修業年限兩年,內容包括三部份:第一部份以修課的方式瞭解管理中最基本的、功能性的領域,例如:會計、行銷、財務、等等;第二部份則要求學生自選兩個功能領域深入探討,也就是用選修課程的方式,在自選的兩個主修範圍內多修一些課程;第三部份則要求學生執行一個Project,題目可定在管理的任何一個功能領域中,最後並將研究的結果撰寫成論文,論文的字數不得少於三萬言。
牛津人十分強調 M.Phil.學位與一般MBA學位的不同。雖然,在一般人的眼裡,除了牛津要求的論文在長度上確實長了一些、提供的學位名稱: M.Phil.(哲學碩士)也的確玄了一些之外,其他的部份卻沒有比MBA學位更創新的地方。下面,是牛津人列出他們認為 M. Phil.與 MBA 最大的不同處:
•同時強調管理的理論與實際(emphasis on manage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深入分析管理上各領域的功能(rigorous analysis of fundamental subjects)
您是否覺得牛津人特別強調的這兩點,在所有MBA學校的簡介中也都能看得到?
除了兩年全職的 M.Phil學位,牛津管理學院還提供一年全職的工業關係碩士(MSc in Management Industrial Relations),和兩種以研究為主(by research)的碩士學位課程。
顯然,牛津管理學院仍在起步的階段。但是每年衝著『牛津』老字號而來的申請者仍絡繹於途。每年十月份開學,碩士學位課程也未設明確的截止日期,但早在同年的二月以前,牛津管理學院就由全球各地收到大量的申請函,這些申請者個個優秀,來者不善,競爭不到六十個錄取名額,激烈的程度可想而知。
入學資格?大學畢業且成績優異、GMAT/ TOEFL考到很高的成績、三封強而有力的推薦函、兩篇文情並茂又有深度的散文(類似美國B School 的essays)、以及任何你認為可以突顯自己應該唸牛津大學、值得被『 牛津管理』錄取的文件。至於GMAT/TOEFL 要考到什麼樣的程度才叫做『很高』?這是『好學深思』的牛津管理者認為在管理的理論上,不應該被問到、也不應該被回答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的本質就像:如何才是『 高品質』的管理?一樣很難完整又客觀地被回答。
外國學生與本國學生一樣,都要繳兩筆學費:一筆給學部(University fee),外籍生是英國學生的2.5倍,每年大約£5,000;另一筆給學院( College fee),外籍生與英國學生相同,每年約£2,000。在學費上,牛津管理學院不必做太多的『好學深思』,直接『經世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