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排名 | 1 |
錄取者GMAT平均 | 650 |
學術排名 | 3 |
錄取者GMAT範圍 | 520-800 |
學生人數 | 1522 |
錄取者GPA平均 | 3.4 |
女性百分比 | 27% |
錄取者GPA範圍 | 2.4 - 4.0 |
外籍百分比 | 30% |
錄取率百分比 | 23% |
兼職學生 | none |
錄取者註冊率 | 70% |
平均年齡 | 27 |
平均年起薪(美金) | $89,930 |
學費(一年) | $21,050 |
生活費(一年) | $8,000 |
TEL:215-8986183 | FAX:215-8980120 | ||
學制:兩年,四個 quarters 加兩個 semesters。 | |||
教學方式 | |||
LECTURE | 55% |
SIMULATION | 15% |
CASE STUDY | 30% |
明星教授與熱門課程(領域) | |||
Jeremy J. Siegel / macroeconomics analysis, public policy | |||
Peter Knutson / accounting | |||
William C. Tyson / legal studies, accounting, taxation | |||
Jamshed K.S. Ghandhi / theory & structure of capital markets | |||
Bruce Allen /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 |||
Anjani Jain / operations management | |||
Michael Useem / management | Franklin Allen / finance | ||
Erin Anderson / marketing | Pete Fader / marketing |
- 我們是可憐的華頓MBA,我們心浮又氣躁,
- 我們到處面試求職,他們都說非哈佛不要!
- 秀出商業道德的密碼、獻上天高的成績;
- 他們還是說非史丹佛不要!
- 如此慘絕人寰的事,
- 竟發生在我們華頓MBA的身上;
- 天啊!我懷疑自己畢業自 Penn State!
這已是一九九0年的陳年往事。世界在變,華頓學院也在變,五年後的華頓,已蛻變成全美國商業排名第一的B-School!夾在一東(哈佛)一西(史丹佛)一中(西北)三個超強的 B- Schools 之間,華頓學院在畢業自M.I.T.的教務長 Thomas Gerrity 的帶領下,走出了廣闊的一片天。
再也沒有人會認為華頓是一所B-School,現在大家都知道他是一所 B-University!華頓學院中光是終身職的教授就有一百八十位,比達特茅斯(Dartmouth College Tuck School)或卡耐基•美隆(Carnegie Mellon U)B-Schools一年內畢業的學生還多!以全職的MBA學生來說,目前只有哈佛企管學院比他多一班(約九十名學生)。而在『華頓大學』中,由四十多位終身職教授組成的財務系(Department of Finance),號稱天下第一的美譽多年不墜,全美國財務金融與銀行界名人,或多或少都擁有一些華頓血統。
華頓能順利躍上一九九五年MBA商業排名第一的地位,主要來自課程的全面創新。新生入學提前在八月初,一開始就是一個為期四週的暖身課程(pre-entry program),無論你入學前是電腦奇才(但不善外交詞令)、是社交高手(但數理白癡)、還是演說專家(但從未修過會計),這四週的課程已足以使每個被錄取的新生擁有『立足點的平等』。四週的暖身運動在完成一個為期兩天的團隊模擬遊戲後圓滿結束,所有的新生站在平等的起跑點上,整裝待發!
第一年的課程已將傳統一年兩個學期(semester)的學制拋在一旁,換上更機動性、更有效率的四個學季(quarter),每個學季修課的部份只有六週,其餘的四週則用來做更彈性的國外遊學、參與計劃研究、公司實習、等等。授課的部份也不再是傳統的分科講課,而是採用類似歐洲所謂module的方式,每一門課都是由一群教授共同設計課程、共同授課。例如在行銷的必修課中,有營運管理(operations management)、財務(finance)、微體經濟(microeconomics)、與統計(statistics)等數名教授聯合授課,因此你能從每個教授專門的那一個觀點上出發,來瞭解形銷(marketing)這個功能,最後得到對行銷(marketing)更透澈、更通盤性的認識。
第一年的四個學季結束後,學生可以選擇性地參加一個海外研習課程(為期四週,稱為global immersion program),返校之後接著還要上六個禮拜的課程。這十週暑期進修與畢業與否和取得學位並沒有關係,但卻能讓你對日後有興趣前往發展的第三國(日本、南美洲、中國大陸、蘇聯、等等)之企業界與市場,做一個有系統的認識與初步的瞭解。
華頓第二年的課程仍然維持傳統的學期制(一年兩個學期),學生可以在兩百多門課中任意選修,也可選定某一個系(department),專門選修該系的課。所有學生在畢業前都要參加一個為期十二週的project,這是你認識企業界、真槍實彈在企業中工作的開始。而公司裡指揮作戰、或和你並肩作戰的經理人(managers),也就是最後要決定你成績的人。
華頓兩百多種課程,使MBA學生從第一年的必修課中得到商業知識的廣度,由第二年的選修課中再得到它的深度。和哈佛與史丹佛不同的是,華頓的學生在第一年裡可以抵免掉一些必修,用其他選修來取代。這表示一位有經驗的CPA在哈佛和史丹佛可能會在初會的課堂上無聊得半死,到了華頓,卻可在國際貿易的選修課中如魚得水!
華頓的人也像華頓的課程一般多才多藝、多彩多姿。一百多種由MBA學生所組成的社團,表示你即使一週參加一個學生社團,也無法在兩年內走遍所有的社團。若你有心向國際貿易發展,華頓的海外交換學生機會多得一蹋糊塗,僅次於位在世界民族大融爐爐心的紐約大學(NYU)。荷蘭、法國、倫敦、西班牙、義大利、斯德哥爾摩和東京,都有教學合作的學校或廠商。而每年的春假期間,華頓學生與教授組團到日本訪問,已經成了慣例。為期一週的日本之旅,由參觀東京證券交易所、Nissan 廠、一直到日本境內的美商,例如:Procter & Gamble和Exxon。
說到華頓人的多彩多姿,除了期望中的常春藤式投資銀行家之外,你還能遇上音樂大師、法律顧問、專科醫生、足球明星、甚至世界級的溜冰好手!這些人在華頓的第一年內個個急著展現自己的風采,然而,在一個年級的學生超過七百五十人次的大場面中,除了擁有世界級水準的大師之外,想要吸引大眾的眼光,又談何容易?可想而知,任何社交大王都無法在兩年之間與這一大群天下精英結為莫逆。好在,在華頓學院中,每六十個學生被編為一個讀書會,並由學生自取會名,因此諸如:“謀殺者B”“特別的K”..... 等前衛新潮盡出。讀書會的制度使得在『華頓人海』中載浮載沉的學生找到了回家的感覺,畢業後,這個制度又使這種感覺被延續成『回娘家的感覺』!
華頓的『MBA商業排名第一』絕非浪得虛名,即使在不景氣的一九九四年,他仍然吸引了一百四十三家大公司親臨費城做校園徵才,除此,『事求人』的廣告信函也將近一千封!其中包括所有MBA的第一志願廠商:麥肯錫(McKinsey)錄取了29名、Coopers & Lybrand錄取了22名、A.T. Kearney、Booz Allen & Hamilton、與Goldman Sachs各錄取了21名、Electronic Data Systems錄取15名、Bankers Trust、Deloitte & Touche、Merrill Lynch、與Morgan Stanley等等各錄取了14名。
顯然,在MBA的終極目標:求職之路上,華頓人已走出五、六年前因販賣垃圾債券而被起訴的校友Michael Milken之陰霾,並再次成為美國企業界的最愛。
校友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