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北管歷史的聲音

蔡振家2001.5

  在去年由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發行的「聽到台灣歷史的聲音」,將二○、三○年代的一些78轉的舊唱片整理為雷射唱片重新出版,誠如執行製作者之一江武昌所云,這些有聲資料「必然會引起一些震撼,台灣戲曲發展上的一些立論也可能需要重新思考或改寫」。歷史性錄音的重現提供了許多研究的新素材,以下擬針對此套出版品中有關北管音樂的部份略作評介,就其中的唱腔、伴奏等提出個人的欣賞心得,並試析這些錄音在學術上的價值及傳承上的應用。

  筆者曾經聽過一些北管音樂的老錄音,如遠流出版社的「中國傳統音樂全集」及民間藝人保存的錄音帶或舊唱片等,其中不乏優秀的子弟團及職業團(客家八音團)錄音,平心而論,這套「聽到台灣歷史的聲音」中的北管錄音,演出水準並不是特別的高,不過,最令我驚喜的是發現了「利家音樂團」這個優秀的職業樂團,以及重聞傳奇人物蜘蛛旦的嗓音。

  「聽到台灣歷史的聲音(六)」的末曲「太白送書」,為旦角的唱功戲,台灣亂彈戲中像這種西皮唱腔的反覆演唱,很容易就會流於枯燥乏味,但這個錄音卻十分引人入勝,飾正旦的張阿獅嗓音磁實、咬字清晰,西皮流水板的唱法不俗(內容解說書中未標明該板式),擔任伴奏的利家音樂團,胡琴(吊規子)音色飽滿,無論音準、弓法皆展現出爐火純青的功底,烘托唱腔亦靈活而不踰矩,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其嫻熟的指法與裝飾音,「凡、乙」兩個音的運用與京劇西皮腔中京胡的演奏方式大異其趣(因為使用的指法不同),因而在五聲音階的基礎上帶來豐富的變化,這也是台灣亂彈戲西皮音樂的一大特色。

  吊規子的音色與音準都比殼仔弦難以控制,要拉得悅耳極為不易,至於要拉得流暢且富有特色,更是難上加難,利家音樂團在這個錄音裡的胡琴與三弦演奏,水準遠在一般子弟團之上,特別是吊規子的演奏風格,它讓我想到苗栗陳家八音團在三十幾年前的錄音。利家音樂團擅於多種音樂,在「聽到台灣歷史的聲音(九)」中,這個樂團演奏了客家八音,並擔任客家戲曲歌謠的伴奏,聽得出來該團對於客家音樂極為內行,在「聽到台灣歷史的聲音(二)(三)」中該團亦伴奏歌仔戲,【七字調】中殼仔弦的韻味十足、令人懷念,北三絃更是精神抖擻,流洩出鮮明的北管或客家八音風味。有趣的是,利家音樂團還擔任京劇《太祖托夢》的後場,嗩吶二簧以雙嗩吶伴奏能夠如此的熟練整齊,實屬不易。所謂的利家音樂團究竟是由特定職業樂師組成的唱片公司專屬樂團,抑或凡是由利家唱片邀請錄音的不同樂師或團隊都一律冠以利家音樂團的名銜,這點尚待考證,不過客家八音的樂師常常兼習多種音樂(亂彈戲、歌仔戲、釋道教音樂等),而當年「宜人京班」等本土京班的後場,也可能有客家八音樂師的參與,因此,從利家音樂團的這些客家音樂、亂彈、歌仔、京調等種種錄音看來,該團以客家八音樂師為班底的可能性是相當大的。

  「聽到台灣歷史的聲音(七)」中收錄了福路戲《戲叔》的片斷,演唱者蜘蛛旦與馮添財都是當年赫赫有名的亂彈演員,不過單聽他們的唱腔並不見得十分特別,倒是在末段的【耍孩兒】唱腔中,潘金蓮且唱且斟酒,曲中的拖腔「咿」配上輕盈的鑼鼓,可以想像蜘蛛旦演出此段時的身段必是極盡媚態,也許演技才是她享有盛名的關鍵吧。

  「聽到台灣歷史的聲音(七)」中的《羅成寫書》也是個有趣的錄音,此戲的有聲出版品不少,但這個老錄音的唱腔與潘玉嬌、林阿春都不相同,男聲的唱韻讓我想到宜蘭的子弟團。此錄音中,【慢中緊】只唱了半句就轉為【緊中慢】(內容解說書中未標明該板式),【流水】的過門大幅省略,這些都可能是為了縮減唱段的長度,以因應當時錄音的限制。擔任伴奏的日東北管樂團,整體水準算是這套出版品中北管錄音裡面比較好的。

  「聽到台灣歷史的聲音(五)」中共樂軒的錄音是這些子弟團中水準較高的,《吳漢殺妻》中飾正旦、大花者的嗓音音域游刃有餘,唱到【緊中慢】時進入戲劇高潮,大花的嘶喊頗具劇場真實感,不愧是個具有豐富登台經驗的子弟團,這樣生動而情感豐沛的音樂風格,在今日以排場、清唱為主的子弟團之間,早已不易聽到了。

  「聽到台灣歷史的聲音」中的文化劇、皇民化劇、京調中的梆子戲等,都是極有價值的“出土文物”,相較之下,北管音樂的部份就並未提供太多新的研究素材,此外,「北管�小曲�京調」在整理與文案撰寫上也略有瑕疵。這三張雷射唱片的編排方式是將北管、小曲、京調三者通通歸在一類、交叉排列,如此一來可能會讓聽者感到混亂,若將北管與京調妥善區分,聽者可以比較清楚諸如「二簧 台北 太祖托夢」、「北管 供羊洞」(實際上是京劇)、西皮、梆子、吹腔等曲的真正分類,這樣的整理也才有意義。

  另外,小曲則是一個應該特別提出來加以說明的樂種,在《聽到台灣歷史的聲音》內容解說書中,劉美枝的〈話日治時期北管音樂風華〉一文並未提到藝旦學習北管小曲的文化,而在徐亞湘〈日治時期台灣京劇之發展面向及文化意義〉文中則將小曲與京調相提並論,如此一來,聽者可能會以為,「北管�小曲�京調」中收錄的小曲屬於廣義的京調,實際上,從「古倫比亞發行台灣戲曲音樂唱片總目錄」中的小曲來看,許多曲目不僅在北管手抄本中可以發現,其音樂也與現存的客家歌謠九腔十八調、八音弦索之同名曲調相當類似(如【八月十五】),它們大多是源自流傳於大陸各地區的「明清時曲」,但其傳至台灣的路徑或有不同,有的跟隨北管傳入,有的在客族南遷過程中被客家音樂吸收為九腔十八調的曲目,有的則稍晚隨京班傳入,小曲也因而有了多樣的演出面貌與場合,例如,列在「黑利家唱片總目錄」中的亂彈福路戲《時遷過關》(唱片編號T115),可能就保存了亂彈戲中「過關唱小曲」的戲劇運用。

  藝旦所唱的小曲、北管子弟唱的崑腔幼曲、客家歌謠中的九腔十八調,這些歌曲的形式大多有著一些共通性:它不像亂彈戲福路、西路唱腔為上下句結構的板腔體,而以長短句句格為主,但卻是有間奏(過門)的曲牌體,此外,在演唱這類小曲(或幼曲、九腔十八調)之前,習慣上會演奏「八板頭」之類的器樂前奏,這些特徵都與崑曲、南管等典型的曲牌體不同。藝旦、北管子弟伴奏小曲、幼曲所使用的樂器並不固定,如箏、揚琴、雲鑼等在戲曲舞台很少用到的樂器反而比較常用。

  從「聽到台灣歷史的聲音」的「北管�小曲�京調」錄音中聽起來,當時藝旦唱小曲的咬字近於京調,與亂彈戲截然不同,可知這些小曲或許是來自於京班,但也有可能是藝旦學習京調的唱念之後,自行改變了原來唱北管小曲的方式。北管的幼曲(崑腔)內容包羅萬象,有不少聯綴時曲以敷演故事的講唱體,如「占花魁」、「爛柯山」等,也有文人詠懷或祭儀之作,如「勸友」、「吊詞」等,另外也有像【煙花怨】、【望夫思想】、【十八摸】等“粉味十足”的小曲,可惜關於北管小曲的資料向來只得自於北管子弟或亂彈演員,無法一窺全貌。「聽到台灣歷史的聲音」重現了藝旦唱小曲的風格與形式,在學術上的價值彌足珍貴,其中「女告狀」與「活捉三郎」的錄音中有藝旦與男角的對唱,這不禁令人聯想到,當年在藝旦間裡面唱這類小曲時,男角究竟是由何人所飾,這個有趣的問題,尚待從各方資料加以探討。

  縱觀台灣北管的研究現況,有關社會背景、歷史脈絡的資料耙梳,已經累積了不少成果,相對的,其戲劇與音樂的實際內容仍缺乏專業的研究,針對老藝人所做的傳習與保存雖然似乎是成果斐然,但其技藝方面的分析與評價,則有待以更宏觀的視界去重新衡量。台灣亂彈戲的戲劇面已經是一去不返,但現存的老錄音仍提供了豐富的音樂資料,在老藝人嚴重凋零、技藝大不如昔的情形下,聆聽演出優秀的老錄音總讓我感動無比,那風流蘊藉的音樂就像法帖真跡或武功寶典一樣,其中的奧妙似乎怎麼學也學不完。在「聽到台灣歷史的聲音」中,利家音樂團精湛的技藝與廣博的伴奏曲目令我傾倒不已,由此也進一步聯想到,唱片公司「利家」、「勝利」、「日東」、「古倫美亞」等網羅頂尖樂師所組成的專屬樂團,在台灣戲曲音樂史上可能是空前絕後的夢幻組合,這不但是一個學術上的有趣研究題目,這些唱片公司專屬樂團高超的演奏技藝,在傳統民間音樂的傳承上,更具有莫大的參考價值。

  老錄音中保存了昔日台灣音樂的面貌,我總喜歡把它比擬為大量出土的書法碑刻,或許,就像為數頗多的魏碑一樣,其中的藝術水準縱然參差不齊,但它們仍忠實的呈現出該時代的書風。在班剝殘缺的石碑上不僅滿佈著歲月侵蝕的痕跡,且我們也不易從碑拓上去推測當時書法家運筆的真正方式,這樣的失真情形,跟老唱片中的雜訊與音色扭曲是類似的,但即使如此,「碑」仍有碑的價值,不是墨跡清晰的「帖」能夠完全取代的。

  「聽到台灣歷史的聲音」揭開了老唱片的神祕面紗,縱然音質不盡理想,藝術水準亦高低不齊,但相信經過專業者的整理與研究後,老唱片中的精品自然會脫穎而出,或許,諸如「利家音樂團」這類精彩的演出錄音,未來也可以像魏碑中的「鄭文公碑」、「張猛龍碑」等經典作品一般,成為學習傳統民間音樂者據以臨摩的材料。老錄音中埋藏著許多傳統民間音樂靈動的神韻,其瀟灑處與犀利處是現今從個別老藝人的演出中不易體驗到的,若新一代的演奏者能下一番工夫,在雜訊的干擾之間去補捉這些歷史神韻,或許能夠更貼近於傳統民間音樂的絕代風華,如此一來,出土的文物也才能進一步獲致其實用上的積極意義。

  餘文:((台灣民間戲曲音樂中「活奏」的訓練——來自書法教育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