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總統接受德國之聲專訪全文


  ︵中央社十日台北專電︶  李總統總統登輝先生
昨天接受﹁德國之聲﹂錄影專訪。總統分別就兩岸關係
、港澳問題、我國對外關係及未來發展等,作深入而明
確的答覆。
  ﹁德國之聲﹂總裁魏里希︵Dieter Weirich︶與亞
洲部主任克納伯︵Gunter   Knabc︶及記者西蒙嫚索︵
Simone de Manso Cabral︶昨天下午由行政院新聞局局
長程建人陪同,到總統府專訪總統。
  ﹁德國之聲﹂是世界第三大廣播公司,昨天下午的
訪問內容將於德國當地時間今年七月二十五日晚間九時
在﹁德國之聲﹂英語衛星頻道向全球播放,隨後將陸續
以其他語言,在電台的廣播頻道向全球播送。此外,專
訪內容也將在國﹁周日世界報﹂︵Wcltam Sonntag︶刊
登。
    總統答問內容為:
    問:台灣的經濟成就為舉世所欽羨,另一項印象深
刻的成就則是近年來台灣成功的民主化。然而北京政府
卻視台灣為﹁叛離的一省﹂,這也正是兩岸關係長期緊
張以及中共對台造成嚴重威脅的主因。您如何因應這項
危機?
  答:我要就歷史及法律兩方面來答覆。中共當局不
顧兩岸分權、分治的事實,持續對我們進行武力恫嚇,
的確是兩岸關係無法獲得根本改善的主要原因。歷史是
事實是,一九四九年中共成立以後,從未統治過中華民
國所轄的台、澎、金、馬。我國並在一九九一年的修憲
,增修條文第十條︵現在為第十一條︶將憲法的地域效
力限縮在台灣,並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陸統治權的
合法性;增修條文第一、四條明定立法院與國民大會民
意機關成員僅從台灣人民中選出,一九九二年的憲改更
進一步於增修條文第二條規定總統、副總統由台灣人民
直接選舉,使所建構出來的國家機關只代表台灣人民,
國家權力統治的正當性也只來自台灣人民的授權,與中
國大陸人民完全無關。一九九一年修憲以來,已將兩岸
關係定位在國家與國家,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
而非一合法政府,一叛亂團體,或一中央政府,一地方
政府的﹁一個中國﹂的內部關係。所以,您提到北京政
府將台灣視為﹁叛離的一省﹂,這完全昧於歷史與法律
上的事實。面對台海兩岸的情勢發展,我們將持續慎重
推動兩岸間的交流,積極促成彼此對話與協商;並繼續
促進我們民主制度的完善,追求穩定的經濟成長;同時
積極加強與國際社會的接觸,以保障我們的生存發展。
    我們相信從交流中凝聚互信,從互信中營造穩定的
關係,是化解危機的最有效途徑。台灣與大陸應當發展
出互惠與互利的雙贏關係。
    問:宣佈台灣獨立似乎並非實際可行,而北京﹁一
國兩制﹂模式則不為台灣人多數人民所接受。在以上兩
種路線間,是否有折中的方案?如果有,其內涵為何?
    答:剛才已經說得清楚,中華民國從一九一二年建
立以來,一直都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又在一九九一年的
修憲後,兩岸關係定位在特殊的國與國關係,所以並沒
有再宣佈台灣獨立的必要。
    解決兩岸問題不能僅從統一或獨立的觀點來探討,
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在於﹁制度﹂的不同。從制度上的統
合,逐步推演到政治上的統合,才是最自然、也是最符
合中國人福祉的選擇。現在,中華民國可說是華人社會
中首先實現民主化的國家,我們正努力在中國邁向現代
化的過程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因此,我們也希望中
共當局能早日進行民主改革,為民主統一創造更有利條
件,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我們要維持現狀,在現狀的
基礎上與中共維持和平的情況。
    問:香港在回歸中國大陸後,成為一﹁特別行政區
﹂的處理模式,以及今年十二月澳門由葡萄牙交還中國
大陸,都可能被中共視為是和平接收台灣問題的預演。
就世界其他國家觀點看來,這似乎不失為一個可解決中
國問題,以避免區域危機的可行方案。您認為如何?
    答:中國問題影響區域安全的根本原因,不在於港
澳的回歸,也不在於台灣是否回到中國,中華民國在台
灣並不是任何一個國家的殖民地,這是與港澳不一樣的
地方,關鍵的問題是,大陸過份強調民族主義,在制度
上沒有施行民主。大陸不僅曾對我文攻武嚇,且從未放
棄以武力犯台,並在國際上處處打壓我方,此種蠻橫霸
道的作風,無助於推動和諧的兩岸關係,也不利於保持
亞太地區其他鄰近國家的疑慮。長久的解決之道應該是
以民主取代極權,這樣才能化解地區的緊張。
    大陸對港澳所承諾的﹁一國兩制﹂模式,對台灣並
無絲毫的吸引力。主要原因是﹁一國兩制﹂互相矛盾,
違反民主的基本原則,又否定中華民國的存在。大陸雖
想將﹁一國兩制﹂的港澳模式套用於我方,但台灣不是
港澳,港澳原為殖民地,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
兩者有根本的不同。未來兩岸只有分別施行自由、民主
,才能真正確保亞洲的安全與和平。
    問:海峽兩岸的緊張關係倘不慎導致雙方採取軍事
行動,您將以何種方式,以及依靠台灣本身之外之何國
,以為防禦?
    答:兩岸之間的問題,我們強調應當用和平的方式
解決,不要用武力。這是我們一直努力的目標與堅持的
立場,也是國際社會的期望,中華民國在一九九一年已
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不再以武力方式來達成國家統
一的目標,我們要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但大陸當局
始終不原放棄以武力解決的企圖及準備,這是造成兩岸
緊張,區域安全受到威脅的關鍵所在。國際社會應當督
促中共放棄對台使用武力,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共同
維護這個地區的穩定。
    台海情勢與亞太地區安全及和平是密不可分的,因
此,本人於今年四月八日在國家統一委員會中提出﹁建
構兩岸和平穩定機制﹂的理念,希望兩岸透過協商及交
流方式,達成良性互動,並推展雙方關係,進而確保兩
岸及區域的和平與安全。
    除了強調台海安定與亞太和平不可分的關係外,我
國也非常重視與美國的合作。這些年來,美國一直提供
台灣防衛所需要的軍事裝備,兩國在經濟、文化和科技
方面的交流也不斷路成長。在可見將來,台灣與美國的
安全合作關係仍然是維持台海安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問: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都十分垂涎於中國大陸的
市場,也因此無可避免的降低他們對台灣的支持。這是
否代表台灣的未來將因此而更加黯淡?
    答:近年來世界各國基於本身的利益考量,而與中
共加強經貿往來的關係,我們可以理解。但台灣與美國
及其他西方國家的經貿關係,也十分密切,不容忽視。
如以美國為例,台灣是美國第七大貿易伙伴,也是美國
第七大出口市場。截至目前為止,台灣向美國購買的商
品總額,是大陸向美國進口總額的一.三倍到一.六倍
。此外,從大陸內部的發展來看,也有很多問題存在,
內部結構性的經濟問題接連發生,因此,其未來整體發
展仍具有相當的不確定性,值得注意。
    相對於大陸的不確定性,台灣的發展相當穩健。台
灣的重要性在於兩方面:一是對民主與人權的維護;二
是西太平洋的重要戰略地位。現在大家普遍重視民主與
人權,對大陸的期望也是如此。而﹁民主﹂、﹁人權﹂
是世界各國所追求的目標,也是國際社會對大陸的普遍
期望。近年來我們推動民主政治、積極參與國際社會、
努力改善兩岸關係,贏得國際的肯定。因此,台灣經驗
在催化大陸現代化、民主化過程中可以發揮積極的功能
。此外,台灣的地理位置正如控制西太平洋的海線交通
,對於美國、日本及東南亞國家非常重要。所以,台灣
不論在兩岸關係或區域穩定上都扮演重要的角色。
    問:雖然台北和北京雙方在政治上存在巨大鴻溝,
但台灣在中國大陸的投資卻有數十億美元之譜。如此多
的投資將使台灣有被北京在經濟上勒索的可能。您如何
避免北京領導階層採取此種行動?
    答:我國企業在大陸的投資正逐漸形成上、中、下
游的體系,對我國經濟確已造成若干競爭壓力。因此,
如此在發展兩岸經貿的過程中,維持台灣經濟的優勢與
自主性的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一個根本的問題是,台灣與大陸的經濟不是競爭性
的,而是互補的。本人曾經提出兩岸關係應﹁戒急用忍
、行穩致遠﹂的政策方向,主要以理性且溫和的態度,
針對大陸投資做合理的規範,包括限制高科技、基礎建
設等項目的投資,以及對五千萬美元以上的大型投資做
更謹慎的評估審查。
    另一方面,我們也加強科學園區的硬體建設,促進
台灣內部產業的升級。目前,我們出口品中,高科技產
品已佔百分之四十以上。同時,政府更進行國營事業民
營化,及鼓勵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投
資機會。希望能使企業﹁根留台灣﹂,以壯大台灣的經
濟發展。
    問:中共正為大量失業人口所導致的經濟及社會問
題所苦,因此北京政府可能被迫必須將人民幣貶值,以
解決其經濟困難及社會問題。人民幣貶值是否會嚴重影
響台灣經濟?
    答:在中共對外匯仍有各種管制的情況下,即使人
民幣貶值,應不致出現失控的現象。因為兩岸的經濟關
係,處在互補關係並不是競爭關係,雖然人民幣貶值可
能會使大陸某些產品與台灣低價競爭,但整體而言,由
於大陸出口增加後,對台灣中間產品的需求會增加,因
此,對我出口的影響並不會很顯著。
    此外,人民幣貶值可能引起台灣將跟著貶值的預期
心理,直接或間接影響我國匯市及股市的安定。對於這
一點,我們將積極加強宣導,使民眾了解,人民幣的貶
值與否,對台灣的經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台幣與人民
幣的走勢並無必然的關連性。不過有一點值得擔心的問
題是,人民幣的貶值是否會影響大陸台商的財務問題,
連帶的影響到台灣,對此我們也有充分的準備。
    問:貴國是否仍有意願購買德國的潛艇?
    答:這個問題已經和貴政府討論很久,不過,貴國
政府考慮到中共的態度始終不敢批准售予我國潛艇。中
共在東海佈署了一百多艘新舊潛艇,在這廣大的海域中
,我們如果採取潛艇對潛艇的方式來防禦台灣,所購買
的潛艇數量是否足夠是一個問題;同時,潛艇對潛艇的
防衛策略是相當辛苦的,是否能夠充分發揮效用,需要
再作檢討。

This page is prepared by CICC

 

中文 / German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