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Info

支持與台灣維持務實關係
![]()
聯邦議會 FDP (自由民主黨) 黨團於2002年5月14日提案 |
(表決日期待定,可能等今年九月大選之後) |
支持與台灣維持務實關係 聯邦議會要表決: 聯邦議會確認: 在過去十五年來,台灣發生了徹底的政治及社會變遷,從一個威權的一黨體系變成多黨民主社會.今天台灣履行了民主基本要素的所有前題.公元二千年的大選,前異議份子及反對黨政治人物陳水扁當選總統以及2001年12月1日的國會改選,實現了政權的和平民主轉移.這種變遷成民主的過程也是能提供威權政體的開發中國家及新興國家作為一種良好的示範.更重要的是民主國家的成員,對此不能沒有相關的褒獎就知悉了事.非政府組織對此和平轉移已經給與表揚,如國際自由聯盟<LI>在公元2001年11月頒獎給陳總統,褒揚台灣對自由民主的貢獻.但一些西方國家的政府還在猶豫,導致陳總統無法獲得簽證親自到哥本哈根出席領獎. 在最近的發展中,重新來思考對台灣的關係,正是時候.911恐怖事件引起明顯新的全球性挑戰,導致全球內政新的處境.這好像需將舊的鴻溝瀰補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台灣在最近也接近了些許,像第一次由金、馬直航大陸,以及台商到大陸經濟方面的自由化可茲証明.陳總統在以北京無意對台動武為前題下,除了不提台灣獨立,兩國論外,也將投資上限及對禁止與大陸貿易的限制取消. 2002.1.1台灣正式入會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WTO會員.此事要求兩個新會員要找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互動模式讓兩者之爭端不必經由WTO來承擔.衝突,像最近在上海的APEC高峰會議,台灣代表團的出席人員資格問題,只能說阻礙了世界貿易組織的委員會而已. 重新思考對台關係,並不表示放棄【一個中國原則】.因為還有一連串可想像得到的作法,適合對台灣的關係,在國際公法承認的層面底下,同時基於台,中雙方新的架構,提出更佳的務實方案.這裡有改善的空間.對關係的正常化,如德國對台灣,歐聯對台灣,在政治變遷及日漸增多的經濟方面之錯綜複雜環境下,必須提出具創造性的觀念才行.這必需同時允許一方面保留『一中政策』,另一方面以自主不受束縛的方式與台灣以及她的官方代表交往.美國給與台灣一個更寬廣的自由空間,因此陳水扁能在2001年5月在紐約和朱立安尼市長及21位國會議員會面. 120億歐元的貿易額,使台灣成為德國在亞洲的第三大貿易伙伴.對各界一致期待的增進德台雙方經貿往來,可信賴的週邊條件不可或缺.基於國際公法的台灣定位,無法正式與台灣締結雙邊稅務協定.這使德國在台灣的公司必需在台灣及德國繳稅.一些歐聯國家,如荷蘭、瑞典及不久前英國,經由雙方貿易代表簽署了協定,找到了務實的方案,防止企業增加負擔.德台間的經貿往來,引進這種規範是很迫切的.為此,經濟及文化交流必需經由雙方相關的專業部長的互訪,來成全.同也要像歐聯其他國家一樣,在禮賓規範對待台灣方面,思考出一務實的可行方案. 德國聯邦議會要求德國政府: 1、在歐聯盟友間共同外交及安全政策範疇內,要發出作用,在認定台灣及台灣與中國之關係的正面改變中,重新評估對台關係,對歐聯與台灣的架構關係採行務實方案.
2002.5.14 柏林 (參閱德文原文﹕"Für eine pragmatische Gestaltung der Beziehungen zu Taiw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