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ta Donald

HarBin Troop

ChaoZhou Jestival Herbal cook Noodle@Flour Shanghai-Old ManXample Hunan Sichuan Mitosis HuBei Food Development xhangHei KeJia Various Specialz GzhouSalon Pepper@Red Cook Skill Dumpling@Beijiang Tofu Kungfu@GuangZhou North-East of Ching Old Restaurant Tradition

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3省,面積約82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億。所謂東北菜,即利用東北特產與主產原料和特有烹飪工藝而烹製的風味菜,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而又引領綠色消费潮流的創新菜。 中國東北中部屬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地之一,土質肥沃。東部長白山縱橫綿延,素有"林海"之稱。在這優良的自然生態環境中,盛產松茸蘑、猴頭蘑、榛蘑、榆黄蘑、蕨菜、薇菜、黄瓜香、刺嫩牙等名贵食用菌和山野菜。特產人參、鹿茸、田雞油、靈芝、不老草等珍貴藥膳原料和調味品。在享有"天然牧塲"之譽的長白山區,人工飼(馴)養繁殖着梅花鹿、黑熊、飛龍、山雞、哈士蟆等山珍野味。中部沃野千里的松遼平原盛產玉米、大豆、高粱、谷子、水稻、紅綠小豆等五谷雜糧。出產油豆角、旱黄瓜、蘋果梨、山葡萄等高品質的鮮果佳蔬。慈禧太后的故鄉---梨樹縣葉赫鎮出產的白蘑更是稀世珍品。據《吉林烹飪原料集》記載,僅吉林省可用於烹飪的常用原料就有11大類共400餘種。東北自古還有漢、朝、蒙等民族在這裡繁衍生息,延邊州是朝鮮族的聚居地。朝鮮族素有喜食冷麵,酷愛狗肉、牛羊肉的飲食習慣。東北農產豐富,烹調原料種類齊全。人們稱它"北有糧倉,南有漁場,西有畜群,東有果園,"一年四季食不愁。該地區日習3餐,雜糧和米麥兼備,一'黏"二"涼"的黏豆包和高粱米飯最具特色。主食還愛吃窩窩頭、蝦餡餃子、蜂糕、冷麵、藥飯、豆粥和黑、白大麵包;以餑餑和薩其瑪為代表的滿族茶點曾是《滿漢菩翅燒烤全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名重一時。蔬菜則以白菜、黄瓜、蕃茄、土豆、粉條、菌耳為主近年來大量引種和採購南北時令細菜市塲供應充裕。肉品中愛吃白肉、魚蝦蟹蚌和野味嗜肥濃喜腥鮮口味重油偏鹹。製菜習用豆油與葱蒜或是緊燒、慢熬,用火很足,使其酥爛入味;或是鹽漬、生拌只調不烹,取其酸脆甘香。由於興安嶺上多山珍,渤海灣內出海錯,故市場上的筵席大菜檔次偏高,名肴玉食琳琅滿目。還因為氣侯嚴寒,居家飲膳重視火鍋,"白肉火鍋"、"野意火鍋"等頗有名氣,在清官盛極一時。喝花茶愛加白糖,還有樺樹汁、人參茶和湯崗礦泉水;抽水烟或關東烟,"十八歲的姑娘叼根大烟袋",曾是"關東三怪"之一。由愛白酒與啤酒;飲啤酒常是論"扎"、論"瓶"、論"提"(一提為8瓶),酒量驚人。愛'白俄'食風影響,好友相聚,常以大紅腸、扒雞、花生米、茶葉蛋和麵包佐餐,一次"小酌"往往幾小時。由於清代山東人"闖關東"的較多,魯菜在這兒有較大的市塲,不少的名店均系山東人所開設或由魯菜的傳人掌作。再加上緊鄰俄羅斯,與南北朝鮮交往頻繁,亦受日本食風影響。"羅宋大菜"、"南韓燒烤"和"東洋料理”也傳播到一些城市,部分食餞也帶點"洋味"。在民族菜中,朝鮮族和滿族的烹調水平較高。前者的"三生"(生拌、生漬、生烤)、牛肉菜、狗肉菜、海魚菜和泡腌菜;而後者的阿瑪尊肉、白肉血腸、白菜包、芥末墩和蘇葉餑餑,均有濃郁民族風情。清真菜在此亦有口碑,《全羊席》和國民麵攤膾炙人口。至於蒙古族的"白食"和"紅食";鄂倫春族的《狗子宴》和老考太黏粥;赫哲族的《鰉魚全席》和"稠李子餅";鄂温克族的"烤犴肉"和"馴鹿奶";達斡爾族的"手把肉"和"稷子米飯",也都是民族美食廊之中的精品,令人齒頰留芳。從飲食市塲來看,東北地區更是珠璣山積,紅火興旺,可以開出很長一串清單。如----菜肴類:白肉火鍋、雞絲拉皮、猴頭飛龍、紅油犴鼻、冰糖雪蛤、冬梅玉掌、鏡泊鯉絲、游龍戲鳳、兩味大蝦、烤明太魚、人參烏雞、紅燒地羊、烹大馬哈、牛肉鍋貼、鹿節三珍湯、酒醉猴頭黄瓜香、神仙爐;小吃類:薩其瑪包、馬家燒麥、熏肉大餅、老邊餃子、參茸餛飩、稷子米餅、冷麵、打糕、豆餡餃子、海城老山記餡餅、馨香灌腸肉、創花魚片、松塔麻花、燜子、蘋果梨泡菜、辣醬南沙參;筵席類:《蓋州三套碗》、《關東全羊席》、《大連海錯席》、《長白山珍宴》、《管口九龍宴》、《沈陽八仙宴》、《錦州八景宴》、《本溪太河宴》、《鐵嶺銀州宴》、《洋河八八席》、《天池鞭掌席》、《撫順山蔬宴》、《燕翅鴨全席》、《龍江三寶宴》、《松花湖魚宴》、《野意火鍋宴》等。這些肴餞的特色.可用一首小詩來概括;山珍海錯取料廣,火鍋白肉美名揚。燒扒爛(火靠)各有別.芥未葱蒜多辛香。鹹甜分明油醬重,焦酥脆嫩質滑爽。明油亮芡外觀美,葷素相宜耐品嘗。了解了這一些,就可以明白為甚麼東北民間這幾年能夠進華北、過長江、下嶺南。別看只是"小雞燉蘑菇"、“"肉熬粉條"、"松仁炒玉米"、"雞絲拌拉皮”那幾道家常菜,它卻凝聚着東北烹飪的深厚功力,閃射出"白山黑水"的奪目光彩。東北人人對飲食的要求是豐盛、大方,以多為敬,以名為好;喜歡迎賓宴客,豪爽、直樸、熱誠、瀟灑;性情如長白紅松般剛直,襟懷如松遼平原般坦蕩。山珍海味:是產自山野和海洋的名贵珍稀食品,是食物中的精品的部分,熊掌、燕窩、魚翅、海参等,在古人食譜上常充主角。熊掌---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煮好的熊蟠,酥爛滑潤,自有其耐人尋味處。扒熊掌是古食譜上的名菜。駝峰---以駱駝驼的肉峰作原料,可以蒸食或烤食。唐杜甫《麗人行》詩:"紫駝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盤行素鱗",就是以駝峰和銀鱗這兩道菜作例子來描給唐玄宗和楊貴妃飲食生活的精美。鹿尾---古人視為珍食;明清兩代北京宴飲,最重鹿尾。《紅樓夢》寫庄頭鳥進孝向賈府交年租年禮,所開單子的第一宗是大鹿(全鹿)三十隻。鹿尾、鹿舌、鹿筋、鹿肉、鹿血、鹿鞭既是美食,又是大補劑品。燕窩---金絲燕在閩粵海濱縣崖上筑起的巢叫燕窩,這是金絲燕吞食魚蝦、海藻經胃液消化後吐出的黏液築成的,供人食用,營養豐富。魚翅、海參---魚翅是加工乾製後的鯊魚鰭,海參是海裡一種棘皮動物;古代隆重的喜慶筵席以魚翅、海參作為主菜,稱為翅子席(魚翅席)和海參席。鰣魚---春夏之交,一年一次的鰣魚上市。鰣魚生活在海洋中,春季到長江、錢塘江產卵,大的三尺,是我國魚中美味。我國古時著名的的山珍海味,尚有魚肚、魚唇、乾畋、對蝦、野雞崽子、鳧脯、哈士蟆(黑龍江林蛙)、猴頭蘑、銀耳等。至於官延食譜的"龍肝鳳髓"之類,不過是極言帝王飲食的名貴珍異罷了。"龍肝"是用白馬的肝臟代替的,鳳髓是錦雞骨髓充當的。

朝鮮族的主食以冷麵和米糕見長。盛夏,朝鮮族家家都吃冷麵,即使是冬天冷麵也會得到許多人的青睐。這種冷麵是用蕎麥粉和澱粉軋成的,有的也用白麵或米麵。麵條壓成後,直接放到開水裡煮熟,然後用涼水浸涼撈出紋加上牛肉、狗肉、蛋絲、辣椒、芝麻、香油、蘋果梨絲等,再澆上一些狗肉湯。吃起來甜裡有酸,香裡透辣,清涼爽口。米糕的種類很多,有打糕、切糕、片糕等。打糕是朝鮮族逢年過節,紅白喜事招待賓客時所不可缺少的主食。打糕,顧名思意,就是用手工打出來的。打糕的具體製作方法是,先把糯米蒸熟,然後用木棰在木臼裡打成糕團,有兩人打的,也有一人打的,一般要打上半小時左右,然後取出切成片狀,放上小紅豆沙蓉,再蘸上蜂蜜或白糖,吃起來嘖嘖有味。米酒,是朝鮮族愛喝的一種飲料。米酒是他們招待客人的佳品,如有客人來訪,主人總要端上來一碗自家釀製的米酒。這種酒比黄酒的色稍白一點,而且還略帶甜味。不過千萬不能貪杯,這種米酒開始喝的時候度數不大,但它卻後勁十足。而且和長辈一起喝酒時,要把頭移到旁邊去喝,徹不可面對着長輩舉杯飲酒,否則就是對長輩的不尊重。辣白菜,是朝鮮族最喜歡吃的一種菜,它是冬季的主要副食品。每年冬天,大白菜下來後,他們就開始製作辣白菜了。此時無論是農村還是城鎮,家家都要做,少則幾百斤,多則上千斤,因為要持續吃到第二年的春天。辣白菜,清香爽口,有解腻解酒、助消化、增食慾之功效,既是平日家中的常菜,又可以上宴席。因此它倍受歡迎,成了朝鮮族日常飲食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道菜。與滿族的習俗相反,朝鮮族是一個愛吃狗肉的民族。他們認為吃狗肉可以清熱解毒。用狗肉來烹製菜肴,是朝鲜族烹飪中的一大特色。

冰雪飲食文化是生活在冰雪生態環境的早期人類,在擺脫了動物式的自然飲食狀態,進入調製飲食過程以後,在隆冬季節採取,並適應冰天雪地的惡劣環境的飲食制度。它包括飲食結構和飲食方式等。在冰雪飲食中,"凍食"最代表它的意思。 遼代的契丹人就有食凍梨的習慣。據龐文英《文昌雜錄》記載,契丹人將已凍硬的梨"取冷水浸良久,冰皆外結,已而敲去,梨已融釋"。這是契丹人將秋季野果、水果採摘後置於寒冷的户外這一習慣的證明,也是原始人採摘時代的遺留。從營養學的角度看,這不失為冬季攝入維生素的好方法。冰雪飲食中,還含有大量的生食肉、菜的方式,這與攝取维生素有關。還是遼代的契丹人,"出兔肝切生,以鹿舌醬拌食之"。契丹人的生吃兔肝,與愛斯基摩人的生吃海豹肝又是多麼相似。其實,生吃肉是出於在冬季獲取維生素的不得已的方法,在没有凍野果的情况下,如果一味吃熟食,維生素攝取量不足,就容易得壞血病。為了消除生食肉的不良後果,先人們常以"芥蒜汁渍沃",現代的東北人在吃菜時,由其吃肉時,多數人近喜歡吃生葱、蒜,人們說話所帶的恶味常使人不舒服,甚至厭惡,這是文化積澱的差異造成的。據科學分析,生食蒜、葱,有預防多種疾病的功能。冰雪飲食中,高熱量特徵非常明顯。史料記載,金初以來,上京地區女真人燕宴時,"以木碟盛豬、羊、雞、鹿、兔、狼、獐、麂、狐狸、牛、驢、犬、馬、鵝、雁、魚、蛤蟆等肉,或燔、或烹、鹹生脔,多以芥蒜汁漬沃",可見先人們吃的多為高脂肪,高蛋白的肉。還多嗜酒,飲到醉時才罷休。有記載:"醉則縛而侯其醒,不然殺人,雖父母不能辩也"。還有記載:"每夜酣飲,達旦乃寐,日中方起"。由於酒可驅寒、舒筋、活血,所以北方人好飲酒與氣候寒冷有關。另外北方人冬季好吃炖菜,也是攝取高熱量造成的。所謂炖菜就是將肉與菜和而炖之,肉已爛、菜已爛,這到便祚消化。先人有"以肉和菜搗臼中糜爛而進",這恐怕就是炖菜的雛形或來歷吧。冰雪飲食中,腌菜、泡菜佔了相當大的比重,這與在冰雪環境中,獲取維生素有關。京地區女真人,冬季食米飲,菜肴有"野蒜、長瓜皆鹽漬者",這就是腌鹽菜的早期記載,現在的東北人家所吃的腌酸菜、泡菜、鹽黄瓜之類都是這種歷史遺留。只是到了近代,冰雪飲食才更顯露出冰與雪的潔白、自然、剛勁、瀟灑的文化特質來,如油而不滯、清爽可口、晶瑩剔透、營養豐富的食品,這是冰雪飲食的進化,也是冰雪飲食的發展方向。本世紀30年代,隨着哈爾濱市這座現代化城市的興起,以冰雪命名的飲食出現了,當時的福泰樓所經營的菜譜中就出現了"冰雪蝦仁"、"冰凌魚翅"以及"雪花銀耳"等。這時,冰雪飲食以冰雪符號為文化特徵浮出了民俗的小溪,並匯入了冰雪文化的大河中。到了80年代,在哈爾濱第三届冰雪節期間江南春飯店為冰雪節專門舉辦了烹飭技術大獎賽,先後推出"冰城八景","雪花冰點"等180多種冰雪飲食食譜。這時的冰雪飲食文化開始發展起來,並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中國古代的原始啤酒:可能也有4000至5000年的歷史,但是市場消费的啤酒是到十九世紀末隨帝國主義洋槍洋炮一起進來的。在中國建立最早的啤酒廠是俄国人在哈爾濱八王子建立的鳥盧布列夫斯基啤酒廠,此後五年時間內,俄國、德國、捷克分別在哈爾濱建立另外三家啤酒廠。1903年英國和德國商人在青島開辦英德釀酒有限公司,生產能力為2000噸,這就是現在青島啤酒廠的前身。1904年在哈爾濱出現了中國人自己開辦的啤酒廠----東北三省啤酒廠;1914年哈爾濱又建起了五洲啤酒汽水;同年北京建立了雙合盛啤酒廠;1935年廣州出現了五羊啤酒廠{州啤酒廠的前身}。1958年中國在天津、杭州、武漢、重慶、西安、蘭州、昆明等大城市投資新建了一批规模在2000噸左右的啤酒廠,成為中國啤酒業發展的一批骨幹企業。到1979年,中國啤酒廠總數達到90多家,啤酒產量達37.3萬噸,比1949年前增長了50多倍。然而,中國啤酒業真正的大發展發生在1979年後十年,中國的啤酒工業每年以30%以上的高速度持續增長。80年代,我國的啤酒廠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遍及神州大地。到1988年中國啤酒廠家發展到813個,總產量達656.4萬噸,僅次於美國、德國,名列第三,{到1993年躍居第二}。短短十年,中國啤酒廠家增長9倍,產量增長17.6倍,從而中國成了名副其實的啤酒大國。啤酒的種類9千中國最新的國家標準規定:啤酒是以大麥芽[ 包括特種麥芽 ]為主要原料,加酒花,經酵母發酵釀製而成的、含二氧化碳的、起泡的、低酒精度(2.5----7.5%)的各類熟鮮啤酒酒醴------中國古代的啤酒:啤酒生產是採用發芽的谷物作原料,經磨碎醣糖化、發酵等工序製得。按現行國家產品標準規定,啤酒的定義是:"啤酒是以麥芽為主要原料,加酒花,經酵母发酵釀製而成的,含有二氧化碳氣、起泡的低酒精度飲料;"在古代中國,也有類似於啤酒的酒精飲料,古人稱之為醴;大約在漢代後,醴被酒曲酿造的黄酒所淘汰;清代末期開始,國外的啤酒生產技術引入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其是80年代以來,啤酒工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到現在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啤酒生產大國;像遠古時期的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和古埃及人一樣,中國遠古時期的醴也是用谷芽釀造的,即所謂的法釀醴。《黄帝內經》中記載有醪醴,商代的甲骨文中也記載有不同種類的谷芽釀造的醴。《周禮·天宮·酒正》中有"醴齊",醴和啤酒在遠古時代應属同一類型的含酒精量非常低的飲料。由於時代的變遷,用谷芽釀造的醴消失了,但口味類似於醴,用酒曲釀造的甜酒卻保留下來了。在古代,人們也稱之為醴。故人們普遍認為中國自古以來就没有啤酒,但是,根據古代的資料,中國很早就掌握了的製造方法,也掌握了自製造飴糖的方法。酒和醴在我國都存在,醴後來被酒所取代。華夏第一啤:中國最早建立的啤酒廠是1900年由俄國人在哈爾濱開辦的烏爾盧布列夫斯基啤酒廠[《哈爾濱歷史編年》]。清末的啤酒廠基本上都控制在外國人手中。到1915年,才先後在北京建立了由中國人投資的雙合盛啤酒廠及廣東五羊啤酒廠。1949年前,中國只有七、八個啤酒廠,絕大多數由外國人所控制,酒花和麥芽主要從國外進口,啤酒的銷售對象也主要是在華的外國商人及軍隊,還有一部分"上層社會"的人士。普通老百姓幾乎無法享受。1940年,全國啤酒產量達到4萬噸,其中大多數為日本侵略者罷用。到1949年,全國的啤酒年產量僅達到七千餘噸。還不足目前一個小型啤酒廠的年產量。 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啤酒工業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53年到1962年,是啤酒工業的調整和發展階段,新建了一批新的啤酒廠,啤酒年產量的平均增長速度為38.2%。1963年至1972年,速度雖有所放慢,但啤酒產量仍增長1.4倍。到1978年,中國的啤酒年產量達到40萬噸。在這一階段,在啤酒科學研究、教育、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工作為啤酒工業的今後的發展打下了基礎。第二階段:1979年後,啤酒生產全面發展。全国除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區都建立了啤酒廠,全國除輕工系統外,其他部們如商業、農業、機械、國防、冶金等都建立了啤酒廠。一些啤酒廠的规模也越來越大,如在1980年,中國共生產啤酒68.8萬噸。第三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國的啤酒工業高速發展,其主要特點是擴建和新建的啤酒廠如雨後春筍,啤酒生產規模也逐步擴大,在有的省份,幾乎每個縣市都有啤酒廠。據1987年的統計,在浙江省就有啤酒廠104個。由於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從國外引進技術,裝備,人才,加快了啤酒工業的發展,如從國外引進了啤酒生產綫,由其是啤酒灌裝綫。產量翻一番的時間縮短,如1982年,全國啤酒產量為117萬噸,到1985年,啤酒產量就達到310.4萬噸。1988年,啤酒產量又翻了一番,達到654萬噸。第四階段:這一階段可說是中國的啤酒工業進入了旺盛的成熟期,一方面,啤酒工業繼續以高速度發展,在高速發展的同時,開始對啤酒的質量,啤酒工業的經濟效益更加重視,啤酒工業的规模按照國際上的慣例,開始向大型化,集團化方向發展。一些中小型啤酒廠被大型啤酒廠兼併。

啤酒--------夏日餐桌上常備的飲料之一,有許多美食方法,下面介紹8種供選用。

啤酒冰淇淋:先倒大半杯啤酒,再放入一個冰淇淋,富含泡沫,別有風味,為提神開胃、清暑之佳品。

啤酒咖啡:將咖啡煮好後放入少許白糖,涼後冲入啤酒,回味甘醇幽香,是極富"刺激"的飲料,同樣有提神、開胃的作用。

啤酒燜牛肉:用啤酒代水燜燒牛肉,能使牛肉肉質鮮嫩,異香撲鼻,為餐桌上不可多得的佳肴。

啤酒炒肉:用啤酒調澱粉拌肉片,按常法炒做即可。由於碑酒中的酶能使肉中的蛋白質迅速分解,故炒出來的肉片更加嫩滑爽口。

啤酒炖魚:將魚洗淨,放在啤酒中浸泡10分鐘,撈出調味炖製。炖時,再加入少量啤酒,可减少腥味,味道更美。

啤酒蒸雞:將雞放在20%的啤酒水溶液中浸泡20分鐘,然後依常法蒸或煮,雞肉嫩可口,味道純正。

冰鎮紅茶啤酒:先將整瓶啤酒放入冰箱或冰塊中冰鎮,再把冷卻的紅茶汁冰鎮,把茶沖入啤酒中,其味清淡,且茶香、酒香兼備,是夏季消暑解渴之上品。

啤酒麵餅:做葱油餅或甜餅時,在麵粉中摻一些啤酒揉和,製作好後的葱油餅或甜餅既脆又香,還有點兒肉的鮮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