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ta Donald

Natural food

ChaoZhou Jestival Herbal cook Noodle@Flour Shanghai-Old ManXample Hunan Sichuan Mitosis HuBei Food Development xhangHei KeJia Various Specialz GzhouSalon Pepper@Red Cook Skill Dumpling@Beijiang Tofu Kungfu@GuangZhou North-East of Ching Old Restaurant Tradition

食涼拌菜增免疫力

 

  涼拌海帶絲:將海帶300克洗淨,切成細絲後煮半小時撈出放涼,不需加鹽,加蒜茸、香油、醋等調料後,拌勻即可食用。

海帶是一種海洋蔬菜,含碘、藻膠酸和甘露醇等,可防治甲状腺腫大、克汀病、軟骨病、佝僂病。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吃海帶可增加單核巨噬細胞活性,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抗輻射。

  涼拌蘆荀絲:將鮮蘆荀300克洗淨,削去老皮,然後切成細絲,加入適量的鹽、芝麻醬等調料拌勻,即可食用。  

蘆荀的抗病能力很強,在生長過程中無需打農藥,是真正的綠色無公害蔬菜。蘆荀含有維生素A、B1、B2、烟酸以及多種微量元素;現代藥理研究証賓,蘆荀有調節免疫功能、抗腫瘤、抗疲勞、抗寒冷、耐缺氧、抗過氧化等保健作用。

  涼拌蘿蔔絲:將白蘿蔔300克洗淨,削去老皮,然後切成絲,加入適量鹽、香油等調料,拌勻即可食用。  

籮蔔含有大量纖維素、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和雙鏈稱核糖核酸。纖維素可促進腸胃蠕動,防治便秘。雙鏈核糖核酸能誘人體產生干擾素,增加人體免疫力;白蘿蔔屬十字花科植物,中國盛產,一年四季不斷,白蘿蔔和青蘿蔔有相似之處。胡蘿蔔含有更多的胡蘿蔔素,也可做藥膳用。

      麵食發酵後菅養價值提高3—4倍,酵母還可保護肝臟

同樣是麵食,發酵後的饅頭、麵包就比大餅、麵絛等没有發酵的食品營養更豐富。研究證明,酵母不僅改變了麵團的結構讓它們變得更鬆軟好吃,還大大地增加了饅頭、麵包的營養價值。

酵母可以保護肝臟:讓麵粉發酵有很多辦法,如小蘇打發酵、老麵發酵、酵母發酵等。這些方法原理上都一樣,就是通過發酵劑在麵團中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蒸煮過程中,二氧化碳受熱膨脹,於是麵食就變得鬆軟好吃了。但是前兩種方法都各有弊端,小蘇打會嚴重破壞麵粉中的維生素B,老麵發酵會使麵團產生酸味,只有酵母發酵,不僅讓麵食味道好,還提高了它的營養價值。 酵母分為鮮酵母、乾酵母兩種,是一種可食用的、營養豐富的單細胞微生物,營養學上把它叫做"取之不盡的營養源"。除了蛋白貭、碳水化合物、脂類以外,酵母還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酶類。有實驗証明,每1公斤干酵母所含的蛋白質,相當於5公斤大米、2公斤大豆或2.5公斤豬肉的蛋白質含量。因此,饅頭、 麵飽中所含的營養成分比大餅、麵條要高出3---4倍,蛋白質增加近2倍。發酵後的酵母還是一種很強的抗氧化物,可以保護肝臟,有一定的解毒作用。酵母內的硒、鉻等礦物質能抗衰老、抗腫瘤、預防動脈硬化,並提高人體的免疫力。發酵後,麵粉裹一種影響鈣、鎂、鐵等元素吸收的植酸可被分解,從而提高人體對這些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

 消化功能弱的人更要多吃:經過後酵的麵飽、饅頭有利於消化吸收,這是因為酵母中的能促進營養物質的分解。因此,身體消瘦的人、兒童和老年人等消化功能較弱的人,更適合吃這類食物。同樣,早餐最好吃麵飽等發酵麵食,因為其中的能量會很快釋放出來讓人整個上午都幹勁充足;但對於要減肥的人來說,晚餐最好少吃饅頭,以免發胖。

自發粉起不到增加營養作用: 發麵時要使酵母充分發揮作用,可加入少量食糖,但最好不要過量,否則反而會抑制酵母菌生長繁殖。一般食糖與酵母的比例為1:1,酵母的使用量為麵粉重量的1.5%----2%時,發酵效果最佳。 很多人喜歡買自發麵粉或發酵粉來代替酵母,這樣雖然方便,但營養就損失多了。因為它們是利用小蘇打來發酵的,不僅不能提高營養價值,反而會破壞麵粉中的維生素B。

山東大葱:葱是山東乃至整個北方人的佐餐之食,由以生食為甚。其記載頗多:"葱,魯人多生食。"(中國實業志)、"葱以章丘為最肥美,男女皆好食之。"(中華風俗志)。究其原因不難發現,與物產有密切關你。:屬百合科葱屬,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又稱菜伯、和事草等。主要以葉鞘組成的假莖和嫩葉供食用。原產於中國西部和俄國西伯利亞,是由野生種在中國馴化選育而成,後經朝鮮、日本傳至歐洲。中國關於葱的記載始見於《而雅》、《山海經》,此後《禮記》、《齊民要術》、《清異錄》等古籍均有詳細記載。葱主要分為:大葱、分葱、細香葱、胡葱、樓葱、韮葱等。大葱,主產於秦岭淮河以北和黄河中下游地區,主要品種有:山東章丘大葱、陝西華縣谷葱、遼寧蓋平大葱、北京高腳白大葱、河北隆堯大葱、山東萊蕪雞腿葱、山東壽光八葉齊葱;分葱,又稱四季葱、菜葱、冬葱,主產於長江以南地區,此類葱便於烹調,辛香味濃;細香葱、胡葱,主產於福建、兩廣地區;而樓葱、韮葱各地均有少量栽培。山東人喜食之葱為章丘大葱。《山東特產風味指南》[ 張廉明編 ]中記敍其特徵為:"莖長而粗,葱白肥大脆嫩,辣味淡,稍有清甜之味。莖粗三至五厘米,重有一斤多。" 大葱入饌方式甚多,如生葱蘸甜面醬卷餅,是最為出名的山東百姓的飲食偏爱;除生食外,鲁菜烹調中有很多以葱為主料的名菜如"葱燒海參"、"葱燒蹄筋"、"葱爆肉"、"葱扒魚肚"等;此外,以葱為調料的食品也相當豐富,如"葱油"、"葱椒泥"、"葱油紹酒"等等。葱的營養價值較高,每100克鮮品約含水分92----95克,碳水化合物4.1---7克,蛋白質0.9---1.6克,還含有維生素C、胡蘿蔔素、磷和硫化丙烯。具有特殊的辛香辣味,是重要的解腥調味品。中醫認為葱味辛、性温,能發表和里,通陰活血,驅蟲解毒,對感冒、風寒、頭痛、陰寒腹痛、蟲積內阻、痢疾等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蘑菇具有藥用價值,不僅有益腸胃,化痰理氣,還具有鎮痛功能,對關節炎等疾病有一定療效。現代研究發現,蘑菇中含有多種抗病毒成分,有些還能增強人體免疫機能,甚至能降低接受器官移植手術的病人產生排異反應的危險。科學家希望能在蘑菇中提煉出有效成分,用於治療慢性疲勞綜合症、丙型肝炎甚至愛滋病;幾乎所有的菌類:包括香菇、草菇、金針菇、木耳等都有降壓的功效,並有防癌和抗癌的作用。常見的香菇就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失眠、過敏等病症有不錯的療效。

香蕉:因為含有豐富的鉀離子,所以不但能通便潤腸,還具有預防高血壓的保健功效;每天吃5根香蕉就能違到高血壓藥物治療功效的50%,每天吃兩根香蕉,能降低10%的血壓。由於高血壓只能控制,不能根治,高血壓患者平日應當多吃一些香蕉、菌類、葡萄乾、土豆、棗子等含有豐富鉀離子的食物,以控制血壓。並且多吃富含礦物質的食物,少吃油脂,這些都有助於减少高血壓的發生。

:"The use of medicine in China dates back as far as 3000 BC. However, the first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such as acupuncture needles and traces of medicine in the bones, dates from the period of the Shang dynasty (B.C. 1766 - 1122), which marked the true beginning of Medicine in China. This developed from Taoism beliefs and observations that are related to the natural world behavior which reveal the "Ying" and "Yang" characteristics. Equilibrium is vital for the healthy human body. Imbalanced "Ying" and "Yang" will lead to diseases and sickness, the causes of imbalance are wind, cold, fire, dryness, dampness and summer heat. We will explain the causes of imbalance in later updates.The traditional Chinese doctor by using 3 fingers, applies different levels of pressure on each finger and monitors the patient's pulse to determine the conditions of the various parts of the body,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age, physical, mental and spiritual aspects of the patient, thereby treating the root of the problem and not the symptom. When the cause of the sickness is determined, the doctor will decide the appropriate treatment such as prescription of herbs, Acupuncture, Acupressure, Chi Kung, or recommendation of a special diet to compensate the imbalance. "

Chinese Herbs:These are found in Nature, namely plants and trees and it can be said that there are herbs at every corner of the earth that can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Chinese medical system. Some medicines are derived from animals, minerals and biological products



雀石Malachite green是有三苯甲烷類化學物,既是染料,也是殺菌劑,可致癌。它是帶有金屬光澤的綠色結晶體,可用作治理魚類或魚卵寄生蟲真菌細菌感染,對付真菌Saprolegnia特別有效,魚場的魚卵會感染這種真菌。「孔雀石綠」也常用作處理受寄生蟲影響的淡水水產。對脂鯉鯰魚等海產來說,「孔雀石綠」有高度毒性、高殘留等副作用,故使用時,通常只下一半份量。「孔雀石綠」屬工業染料,其中的化學功能團三苯甲烷可致癌,更可能令人體基因發生變異,甚至影響生殖能力,很多國家已經禁用,但仍有漁民在防治魚類感染真菌時使用,也有運輸商用作消毒,以延長魚類在長途販運中的存活時間。雖然於20025中國農業部已將「孔雀石綠」列入《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化合物清單》,但於20058,福建江西安徽等地出口的鰻魚產品,被驗出含有「孔雀石綠」,中國質檢總局首次下令全面回收,數日後香港更發現多種淡水魚含有孔雀石綠,中國因此禁止所有淡水魚出口到香港。「孔雀石綠」可用作生物染色劑,把細胞或細胞組織染成藍綠色,方便在顯微鏡下研究。孔雀石綠也用作絲綢皮革紙張的染料。雖然稱作「孔雀石綠」,但其實它不含有孔雀石的成份,只是兩者顏色相似而已。
「孔雀石綠」的其他用途:也有運輸商用作消毒,以延長魚類在長途販運中的存活時間。以往漁民利用「孔雀石綠」治理魚類疾病及除菌,但由於在多項動物研究發現,「孔雀石綠」可引致老鼠出現肝腫瘤,加上漁民可以其他方法替代「孔雀石綠」來殺菌養魚,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歐盟及內地早已禁止向食用魚使用此化學物質。

外國規管:歐美國家多年前曾規定每一公斤魚肉不得含有超過零點零一微克的「孔雀石綠」,"這比重含量幾乎化驗唔到咁滯,即係相等於零,根本上任何食物都唔應該含有呢種化學物質,以免危害人體健康" 理論上若向魚類使用高劑量的「孔雀石綠」,魚類會立即死亡,而且有關魚塘的池水也充斥該化學物質,若再放另一批新魚落個魚塘度,呢批新魚都會吸收到呢種化學物質。

香港淡水魚中的鰻魚首被發現含有「孔雀石綠」
致癌物質孔雀石綠已經嚴重影響本港活魚及魚類製品,食物環境衛生署抽查市面出售的內地鰻魚,二十一個來自多間超市、食肆、食物製造工場及街市的樣本中,有十八個含「孔雀石綠」,其中四個問題樣本是活鰻魚。

 於事態嚴重,當局將抽查範圍擴大至淡水魚;港府化驗本地及進口淡水魚樣本,821日港府化驗的23個樣本中,3個進口大魚樣本中,一個含有「孔雀石綠」;4個進口鯇魚樣本中,2個含有「孔雀石綠」;2個進口魚樣本中,1個含「孔雀石綠」;2個進口桂花魚樣本中,2個都含有「孔雀石綠」;此外,一個鯉魚樣本亦含有該種致癌物。至於香港本地淡水魚方面,抽驗的樣本顯示全部沒有含「孔雀石綠」。而食物環境衛生署這次的抽查及數字公佈,實已使香港市民對進食淡水魚抱有極大的陰謀,而業界即要像禽流感的雞販般面臨一項沒人購買淡水魚的生計考驗。

藥膳是以藥物和食物為原料,經過烹飪加工製成的一種具有食療作用的膳食。它是中國傳統的醫學知識與烹調經驗相結合的產物。它"寓醫於食",既將藥物作為食物,又將食物賦以藥用,藥借食力,食助藥威;既具有營養價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強身、延年益壽。因此,藥膳既不同於一般的中藥方劑,又有別於普通的飲食,是一種兼有藥物功效和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它可以使食用者得到美食享受,又在享受中,使其身體得到滋補疾病得到治療。因而,中國傳統藥膳的製作和應用,不但是一門科學,更可以说是一門藝術。藥膳食品,不是一般的營養食品,是現代所稱的功能性食品。中藥與食物相配,就能做到藥借食味,食助藥性,變"良藥苦口"為"良藥可口"。所以说藥膳是充分發揮中藥效能的美味佳肴,特别能滿足人們"厭於藥,喜於食"的天性。藥膳既是一種功能性食品,也可以說它是中藥的一種特殊的、受人們喜愛的劑型。
藥膳的起源與演變人類的祖先為了生存的需要,不得不在自然界到處覓食;久而久之,也就發現了某些動物、植物不但可以作為食物充饑,而且具有某種藥用價值。在人類社會的原始階段,人們還沒有能力把食物與藥物分開。這種把食物與藥物合二而一的現象就形成了藥膳的源頭和雛形。也許正是基於這樣一種情况,中國的傳統醫學才說"藥食同源"。現代考古學家已發現不少原始時代的藥性食物。現代民族學也發現一些處在原始時代的民族會製作具有藥物作用的食品。這些都証明藥膳確實可以說起源於人類的原始時代。當然,這種原始的藥膳雛形,還不能說是真正的藥膳,那時的人們還不是自覺地利用食物的藥性。真正的藥膳只能出现在人類已經有了豐富的藥物知識和積累了豐富的烹飪經驗之後的文明時代。那麽真正意義的藥膳在中國究竟起源於何時,又是如何發展演變的呢?? 中國自文字出現以後,甲骨文與金文中就已經有了藥字與膳字。而將藥字與膳字聯起來使用,形成藥膳這個詞,則最早見於《後漢書·列女傳》。其中有"母親調藥膳思情篤密"這樣的字句。《宋史·張觀傳》還有"蚤起奉藥膳"的記載。這些記載証明,至少在一千多年前,中國已出現藥膳其名。而在藥膳一詞出現之前,中國的古代典籍中,已出現了有關製作和應用藥膳的記載。《周禮》中記載了"食醫"。食醫主要掌理調配周天子的"六食"、"六飲"、"六膳"、"百饈"、"百醬"的滋味、温涼和分量。食醫所從事的工作與現代營養醫生的工作類似,同時書中還涉及了其他一些有關食療的內容。《周禮·天宮》中還記載了疾醫主張用"五味、五谷、五藥養其病";瘍醫則主張"以酸養骨,以辛養筋,以鹹養脈,以苦養氣,以甘養肉,以滑養竅"等。這些主張已經是很成熟的食療原則。這些記載表明,我國早在西周時代就有了豐富的藥膳知識,並出現了從事藥膳製作和應用的專職人員。成書於戰國時期的《黄帝內經》載有:"凡慾診病,必問飲食居處"、"治病必求其本"、"藥以祛之、食以隨之"。並說:"人以五谷為本","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於腸胃","毒藥攻邪,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蔬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與《黄帝內經》成書時間相近的《山海經》中也提到了一些食物的藥用價值:"櫪木之實,食之不老"。上述醫籍的記載,說明在先秦時期中國的食療理論已具雛形。《黄帝內經》中共有13首方劑,其中有8首屬於藥食並用的方劑,如鳥骨丸,由茜草、鳥、麻雀蛋、鮑魚製成。其製作方法是將前三種食物研末為丸,以鮑魚湯送服。主要用於治療血枯病。說明這時藥膳的製作與應用也較成熟。秦漢時期藥膳有了進一步發展。東漢末年成書的《神農本草經》集前人的研究載藥365種,其中大棗、人參、枸杞、五味子、地黄、薏茨仁、茯苓、沙參、生薑、葱白、當歸、貝母、杏仁、烏梅、鹿茸、核桃、蓮子、蜂蜜、龍眼、百合、附子等,都是具有藥性的食物,常作為配製藥膳的原料。漢代名醫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方論》進一步發展了中醫理論,在治療上除了用藥還採用了大量的飲食調養方法來配合,如白虎湯、桃花湯、竹葉石膏湯、瓜蒂散、十棗湯、百合雞子黄湯、當歸生薑羊肉湯、甘麥大棗湯等。在食療方面張仲景不僅發展了《黄帝內經》的理論,突出了飲食的調養及預防作用,開創了藥物與食物相結合治療重病、急症的先例,而且記載了食療的禁忌及應注意的飲食衛生。漢代以前雖有較豐富的藥膳知識,但仍不系統,為我國藥膳食療學的理論奠基時期。 晉時期為藥膳食療學的形成階段。這時的藥膳理論有了長足的發展,出現了一些專門著述。晉代葛洪的《肘後備急方》、北魏崔潔的《食經》、梁代劉休、的《食方》等著述對中國藥膳理論的發展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其所著的《備急千金要方》中設有"食治"專篇,至此食療已開始成為專門學科,其中共收載藥用食物164種,分為果實、菜蔬、谷米、鳥獸四大門類。孫思邈還指出:"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情爽志以資氣血"、"凡欲治療,先以食療;既食療不愈,後乃用藥耳";並認為"若能用食平疴,適性遣疫者,可謂良工,長年餌老之奇法,極養生之術也"。孫思邈的弟子孟洗集前人之大成編成了《食療本草》。這是中國第一部集食物、中藥為一體的食療學吉著,共收集食物241種,詳細記載了食物的性味、保健功效,過食、偏食後的副作用,以及其獨特的加工、烹調方法。這時還有醫博士昝殷編著的《食療心鑒》、南唐陳士良的《食性本草》,都是在晉唐時期出現的專門論述食療功效的專著,將食療、藥膳作為專門的學科進行詳細論述。宋元時期食療藥膳學全面發展時期。宋代官方修訂的《太平聖惠方》專設"食治門",記載藥膳方劑160首,可以治療28種病症,且藥膳以粥、羹、餅、茶等劑形出現。元朝的統治者也重視醫藥理論,提倡蒙、漢醫的進一步結合和吸收外域醫學的成果,由飲膳太醫忽思慧所編著的《飲膳正要》為中國最早的營養學專著,收載食物203種,除了說到對疾病的治療,首次從營養學的觀點出發,強調了正常人應加強飲食、營養的攝取,用以預防疾病,並詳細記載了飲食衛生、服用藥食的禁忌及食物中毒的表現頗有見解。明清時期是中醫食療藥膳學進入更加完善的階段,幾乎所有關應本草的著作都注意到了本草與食療學的關係,對於藥膳的烹調和製作也達到了極高的水平,且大多符合營養學的要求。明代的醫學巨著《本草綱目》給中醫食療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僅谷、菜、果3部就收有300多種,其中專門列有飲食禁忌、服藥與飲食的禁忌等。朱棣的《救荒本草》記載了可供荒年救饑食用的植物414種,並將其詳細描圖,講述其產地、名稱、性味及烹調方法。此外還有徐春甫的《古今醫統》、盧和的《食物本草》、寧原的《食鍳本草》;其中較為著名的是賈銘的《飲食須知》、王孟英的《隨息居飲食譜》等,它們至今在臨床及生活中仍有較大的實用價值。這一時期的食療學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提倡素食的思想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如黄雲鵠所著的《粥譜》、曹庭棟的《老老恒言》均重視素食,這對於食療、養生學的發展均有幫助。中國藥膳起遠古至現今,源遠流長;自宮廷到民間廣為傳播。據有的學者統計,自漢初到明末,有關藥膳的著作已有300多部。而今有關食療藥,膳的著作更是色彩紛呈,應用空前廣泛,以至出現了一些專門的藥膳餐館。在人們的生活中,藥膳也得到了空前的普及,並在國外也享有盛譽,備受青睞。藥膳是中國傳統飲食和傳統醫學的重要內容。今天,它已成為一門獨具特色的科學、藝術和文化走進千家萬户,傳遍世界各地。
中國藥膳具有以下特點 ● 注重整體,辦証施食 所謂"注重整體"、"辦証施食",藥膳時
,首先要全面分析患者的體質、健康狀況、患病性質、季節時令、地理環境等多方面情況,判斷其基本証型;然後再確定相應的食療原則,給與適當的藥膳治療。如慢性胃炎患者,若証屬胃寒者,宜服良附粥;証屬胃陰虚者,則服玉石梅楂飲等。 ● 防治兼宜,效果顯著 藥膳既可治病,又可強身防病,這是有別於藥物治療的特點之一。藥膳盡這多是平和之品,但其防治疾病和健身養生的效果卻是比較顯著的。如山東中醫學院根據古代食療和清宮保健經驗研製而成的"八珍食品",含有山藥、蓮子、山楂等8種食用中藥,幼兒食用30天後食欲增加者佔97%,生長發育也有改善;再如,萊陽梨香菇補精,是由莱陽梨汁和香菇、銀耳提取物製成,中老年慢性閂病患者服後不僅能顯著改善各種症狀,而且可使高脂血症者血脂下降,並可使免疫功能得到改善。 ● 良藥可口,服食方便  由於中藥湯劑多有苦味,故民間有"良藥苦口"之說。有些人,特别是兒童多畏其苦而拒絕服藥。而藥膳使用的多為藥、食兩用之品,且有食品的色、香、味等特性;即使加入了部分藥材,由於注意了藥物性味的選擇,並通過與食物的調配及精細的烹調,仍可製成美味可口的藥膳,故謂"良藥可口,服食方便"。
藥膳的作用 ● 治療疾病1.以藥膳為主治療疾病 某些疾病或疾病中的某個階段可以用藥膳或食物為主加以治療。例如桂枝湯就是食療方是治療外感風寒,營衛不和的主方;《金匱要略》中的甘麥大棗湯以治婦人臟躁等,都是以食療方為主治病的實例。2.藥食結合以辅助治療疾病 《內經》提出:"藥以祛之,食以隨之",食物療法是綜合療法一種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内容。古代醫家主張在病邪熾盛階段依靠藥物,一旦病邪已衰,在用藥治療的同時,飲食營養亦須及時與保証,以恢复正氣,增强其抗病能力。金元四大家張從正主張攻邪居先,食養善後,這是典型的藥食結合。3.辨証施膳治療疾病 辨証施膳是從辨証論治發展而來的。它是根據食性理論,以食物的四氣、五味、歸經、陰陽屬性等與人體的生理密切相關的理論和經驗作為指導,針對病人的証候,根據"五味相調,性味相連"的原則,以及"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虚者補之,實者瀉之"的法則,應用相關的食物和藥膳治療調養病人,以達到治病康復的目的。病人的膳食基本上分成温補、清補、平補、專病食譜四大類。 ● 養生保健 藥膳用於保健養身方面數量多、範圍廣。近代出現的健康食品和保健食品,是指以增進健康為目的補養食品。當今,中國市場上保健食品頗多,大体有下列數種: 1、滋補膳食 在中藥藥材中可供做滋補品和食療藥膳的達500種之多,約為全部中藥藥材的1/10,而中國政府衛生主管部門頒佈的中藥有70多種。這些特製食療藥膳食品,多出自古代書籍記載或民間經驗流傳以及近代加工改進的製品。其中最常用的藥、食物有:人參、冬蟲夏草、黄芪、山藥、白术、天麻、茯苓、甘草、當歸、首烏、黄精、核桃、芝麻、大棗、熊掌、燕窩、烏梢蛇、甲魚、薏茨仁、蓮子、蜂蜜、枸杞子、银耳、龍眼肉、蜂皇漿等。古代諸如《十藥神書》中的大棗人参湯具有益氣補血,助陽潤腸等作用。《食鑒本草》中的豬腎酒,可治腎虚腰痛,《遵生八箋》中的黄精餅,具有補肺清肺作用,等等。這些豐富多彩的特殊滋補食品和藥膳是中國獨有的特色食品。 2、具有多種保健作用的藥膳佳肴 食藥結合製成的具有多種保健作用的佳肴很多。如具有食療保健作用的藥膳菜肴、點心、小吃、糖果、蜜餞等等,不勝枚舉。如元代《山家清供》中的蜜漬梅花、梅花脯等。藥膳保健飲料有湯、飲、酒、漿、乳、茶、露、汁等。茶類多為單獨的茶葉或與某些藥物混合製成,如枸杞茶、玉磨茶、参杞酒等等,這些都是加工方法獨特,具有多種保健作用的藥膳食品。 ● 豐富人們的飲食生活 日常飲食中加入健身養生防病的食品和美味佳肴深受群众欢迎。由於藥膳食品具有東方特色,富有飲食文化藝術內涵,可在家居、休息、飲宴、娱樂交際、接待賓客、旅游、療養活動中,豐富飲食保健內容、改進烹調技術、美化人民生活、弘揚中國飲食文化等諸多方面產生良好而深遠的影響。
藥膳的分類人類的食物主要是植物和動物,而且需要加工處理。由於人們的飲食習慣與愛好及特殊需要,經過不同的配製和加工,製成形態、風格、營養價值不同,花色繁多的加工品。藥膳的傳統製作是以中醫辨証論治理論為指導,將中藥與食物相配伍,經過加工,製成色、香、味、形俱佳的具有保健和治療作用的一種特殊食品。縱觀古代醫籍文獻的中的分類方法記載,結合現代藥膳加工、烹調技術引入藥膳後所產生的影響,按藥膳食品的治療作用,製作方法和應用及藥膳食品原料等方面進行如下分類。 ● 按藥膳的功效特點分類 1.保健藥膳:主要包括减肥藥膳、美容藥膳、增智藥膳、增力藥膳、明目藥膳、聰耳藥膳、益壽藥膳及防病與抗衰老藥膳等。 2.治病或輔助治療藥膳:此類藥膳是在專業藥膳師或臨床醫師指導下,遵循辨証施膳的原則而遣藥配膳。如解表藥膳、祛痰止咳平喘藥膳、健脾助消藥膳、清熱生津藥膳、益陽祛寒藥膳、瀉下通便藥膳、理氣止痛藥膳、安神助眠藥膳等。 ● 按藥膳的工藝特點分類 (一)流食類:包括 1.汁:如鮮荷葉汁、鮮藕汁等;2.飲:如《聖濟總錄》薑茶飲等;3.湯:如《千金方》葱棗湯等;4.酒:如枸杞酒、木瓜酒等。 (二)半流食類:包括1.膏:如《積善堂經驗方》烏髮蜜膏等。2.粥:如《聖濟總錄》枸杞羊腎粥等。3.糊:如藕粉、菱角粉之類。4.羹:如治療產後乳少的豬蹄通乳羹等。 (三)固体類:包括1.糖果:如《隨息居飲食譜》柿霜糖等。2.飯食:如茯苓餅、八珍糕等。3.菜肴:如香樁魚、冬蟲草鴨等。 ● 按藥膳食品原料屬性分類 1.谷類;2.蔬菜類;3.禽肉類;4.果實類。
中國藥膳發展簡史 藥膳是中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歷經數千年不斷探索、積累而逐漸形成的獨具特色的一門臨床實用學科,是中華民族祖先遺留下來寶貴的文化遺產。 幾千年來,中國傳統醫學就十分重視飲食調養與健康長壽的辨証關係,它包括食療,即用飲食調理達到養生防病治病作用,以及藥膳,即用食物與藥物配伍製成膳食達到養生防治疾病的作用,本文所提到的藥膳即包括食療內容。中醫學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積累了寶貴的藥膳食療保健經驗,形成了獨特的理論體系,因而藥膳學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推行中醫藥膳食療保健,不僅為人民的健康長壽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於促進世界衛生保健醫學的發展,也具有深遠意義。根據史實與現存資料,藥膳的源流可分成以下幾個階段。一、蒙昧時期(遠古)1.《孟子》上說:"食、色,性也",是說人類的本能。"民以食為天"這是一句古話,則指人類為了生存、繁衍後代,就必須"填飽肚子"的重要性,以維持身體新陳代謝的需要。2.原始人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覓食。當時的食物,完全依賴於大自然的賜予。吃的食物種類很多,不可避免的誤食不合適的食物,而引起不良反應。《韓非子•五蠶》說過:"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淮南子•修務訓》也說:"古者民,茹草飲水,採樹木之實,食蠃之肉,時多疾病毒傷之害。"說明了遠古時期的先民,確實曾受到有害飲食所致疾病的折磨和困擾。3.經過長期的生活實踐,人們遂漸認識到哪些食物有益可以進食;哪些有害而不宜食用。《淮南子•修務訓》說是:"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生動地說明了先民在尋找食物過程中,避開有毒的,攝取無毒食物的情况。同時,人們發現有許多種類的食物可以解除疾病所帶來的痛苦,有些食物吃後具有強身健體的作用。於是,許多即可果腹,又可療疾的食物被人們所重視,這就是中醫學中"藥食同源"的理論依据。換言之,人類在發現食物的同時,也就包含了食療藥膳的出現。所謂"藥食同源",應理解為源於同一發現過程,並不是食即是藥,藥即是食。4.原始人利用自然野火到人工製造火(燧人鑽木取火),由於"火上燔肉,石上燔谷",使人獲得更豐富的營養,使食品更符合衛生要求,提高了人體素質和增强了抗病能力,對於人類保健具有積極的保健意義,火在人類進化過程中意義更為重大。以上人們對食物的選擇和加工以及保証身體健康的一些措施,都是生活中不自覺的行動,根本沒有食療藥膳的概念,所以稱為蒙昧時期。盡管處於蒙昧狀態,卻是艱難而漫長的一步,是人類發展史上重要的一步。萌芽時期(夏—春秋) 據文獻記載,我國藥膳食療保健起源可以追溯到夏禹時代。此時已有多種烹調方法,如商代伊尹製湯液,他的烹調技術高明,擔任湯王的厨師。從甲骨文記載看,有禾、麥、黍、稷、稻等多種糧食作物,已能大量釀酒。在商湯之前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址中,已發現有陶制的酒器。酒是飲料並具有明顯的醫療作用,後人認為它有"邪氣時至,服之萬全"的作用。由於它是有機溶劑,能溶解出更多的有效成分,所做成藥酒,後來又發展成麻醉劑。在食療烹調中也經常用酒。 相傳議狄曾作酒獻給夏禹品嘗以健體。《詩經•風•七月》所謂"為此春酒,以介壽眉",是說酒有延緩衰老、益壽強身的作用。至商代,伊尹製湯液,著《湯液經>,以烹調之法療疾。 《呂氏春秋•本味篇》載有:"陽樸之薑,招搖之桂",薑和桂都是辛温之品,有抵御風寒的作用,又是烹調中常用的調味品。以此烹調成湯液,既是食品,又可是湯藥,說明商代已有樸素的飲食療法,這已經具有食療藥膳的雛型了。 周代,人們對飲食已經相當講究。由其在統治階級中已經建立與飲食有關的制度與宮職。《周禮•天宮》所載的四種醫中,食醫居於疾醫、瘡醫、獸醫之首。食醫的職責是"掌和王之六食、六欲、六膳、百饈、百酱、八珍之齊。"可見當時已經明確了飲食與健康的密切關係。 春秋末期的教育家孔子,對飲食衛生提出具體要求,如《論語•鄉黨》中寫到:"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 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等提法,都是從保健的目的出發的。通過講究飲食,以防止疾病的發生,保健食療的目的是明確而自觉的心理和行為。說明食療藥膳的是早期發展,已經進入到萌芽階段。奠基時期(戰國—漢)經過長期實踐所積累的經驗,使食療藥膳的知識逐漸向理論階段過渡。到了戰國時期,終於有了有關食療的理論,標志着食療的飛躍發展,具體的體現在《黄帝內經》的有關章節,書中提出系統的食療學理論,對我國的食養、食療和藥膳的實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飲食營養的重要作用:若飲食合宜,則可健康,"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實則筋骨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靈樞•五味》首先提出飲食對於人體健康的重要意義:"谷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以溉五脏,別出兩行營衛之道"。《靈樞•營衛生會》說:"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說明飲食營養對人體健康重要意義 。在病理情况下,即或借助藥物治療時,也要注重飲食以調治疾病,這是這一時期提出的食療原則。2使用藥物治療疾病,要適可而止,使用藥物不可過分,以免身體受損。當用飲食方法調理使之痊愈。正如《素問•脏氣法時論》所说:"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就是要求將多種動、植物食物互相配合,綜合運用,取長補短,從而充分發揮飲食營養對人体的積極作用,最終達到治愈的目的。3食物的性味:《內經》指出食物也有四性、五味。四性即寒、熱、温、涼;五味是酸、苦、甘、辛、鹹。根據不同性質的疾病,選用不同性质的食物,有針對性的進行調養治療。在五味中,"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鹹味湧泄為陰,淡味渗泄為陽"。食物也分為陰陽兩大類,按治病的要求,選擇不同味道的食物。把食物做為藥物對待,中藥的性味理論對於食療藥膳有着重要的指導作用。4五味對五臟各有所偏:在五行學說的積極引導下,先民發現食物與藥物一樣,對人體內臟各有所偏。《素問•至真要大論》說:"夫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鹹先入腎"。這說明不同性味的食物對不同內臟的親和力,在調治內臟疾病應有所區別,《內經》根據五行生克的理論,分析內臟疾患時,利用不同性味飲食調治的複雜性。在這一階段,根據上述的食療理論,人們把食物的宜忌進行分類。如《素問•臟氣法時論》所說:"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棗、葵。心色赤,宜食酸,小棗、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麥、羊肉、薤皆苦。脾色黄,宜食鹹,大豆、豕肉、粟、藿皆鹹。腎色黑,宜食辛,黄黍、雞肉、桃、葱皆辛。"這是五臟患病時所宜進食的谷肉果蔬。同時《內經》又明確指出多種病証的食物禁忌。如《靈樞•五味》指出:"五味入於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鹹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氣,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惡心"《素問•五臟生成篇》並指出過食五味之害為:"多食鹹,則脈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月芻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髮落。"盡管這些說法含有機械套用五行生克學說之嫌,但原則上指出任何食物都有氣味的偏性,如過食偏嗜都不利於身體健康的哲理,這確是一條應該遵循的食療原則。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古醫學帛書,相傳是戰國前的醫學著作,書中談到了飲料保健的方法,特別強調了酒和韭的延年益壽和滋補強身的作用,其中說:"酒者,五谷之精氣也,其入中散流,其入理也,彻而周",韭"春三月食之,共收載藥物365種,其中載藥用食物50種左右,如酸棗、橘柚、葡萄、大棗、海蛤、乾薑、赤小豆、粟米、龍眼、蟹、杏仁、桃仁等,包括米谷、菜蔬、蟲魚、禽、肉等"食藥物",並記載了這些藥物有"輕身延年"的功效。说明當時對於一些食物的藥用價值已經給于重視和肯定。至於藥膳之提出大抵在東漢時期已有記載,如《後漢書•列女傳》中有"母親調藥膳-----思情篤密"家庭藥膳的記載,可謂藥膳一詞之肇端,下之以往,多有沿用。東漢著名大醫學家張仲景《傷寒雜病论》中不乏有食療藥膳的有關內容,《金匱要略》著有"食禁"專篇,列舉了治少陰咽痛的豬膚湯和治產後腹痛的當歸生薑羊肉湯,以及桂枝湯、百合雞子黄湯等,這些食療方至今還被臨床所常用。張仲景所說:"所食之味,有與病相宜,有與身為害,若得宜則益體,害則成疾",他對食物療法在治療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已經說得相當明確了。這一時期有關食療藥膳專著面世,據《漢書•藝文志》、梁代《七錄》記載,如《神農黄帝食禁》、《黄帝雜飲食忌》、《食方》、《食經》、《太官食經》、《太官食法》,可見這一時期的食療與藥膳已得到相當重視,可惜這些專著都已佚失。漢代以前的食療,是理論奠基期,對於食療藥膳學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與指導作用。形成時期(晉—唐)魏晉以來,食療在一些醫藥著作中有充分反映。東晉著名醫家葛洪著有《肘後備急方》,載有很多食療方劑,如"生梨汁治嗽;蜜水送炙鱉甲散催乳;小豆與白雞燉汁、青雄鴨煮汁治療水腫病;小豆汁治療腹水;用豆豉與酒治療腳氣病等等。他還進一步指出"欲預防不必待時,便也酒煮豉服之"把食療應用到預防疾病方面。 南北朝時期,陶弘景著有《本草經集注》,是中國藥物學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里程碑,記載大量的藥用食物,諸如蟹、魚、豬、麥、棗、豆、海藻、昆布、苦瓜、葱、薑等日常食物及較罕用的食物達百多種。並較深入地提出食物的禁忌和食品衛生。唐代藥王孫思邈所著的《備急千金要方》標志着食療學已經是一門獨立學問,成為獨立的學科。書中除集敍述五臟惡宜忌,食物氣味、歸經以外,還着重論述食療在醫藥中的地位,指出其重要性。他提出:"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血氣。若能用食平疴,釋情遣疾者,可謂良工。"提出能否正確應用食療藥膳治病作為衡量医者技术水平的重要標准之一。並强調:"夫為醫者,當須先調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他把食療藥膳作為治病療疾的首選對策,可見他對食療的重视,把食療學提到相當高的地位。他還列述了可供藥用食物共164種,其中果實類29種、菜蔬類50種,谷米類27種,鳥獸類40種。詳述每種食物的性味、毒性、治療作用、歸經、宜忌、服法等。唐代出現了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以食療命名的藥物學專著《食療本草》,作者陣詵。該書早佚,但其內容被後代有關著作所引用。書中藥用食物227種(包括動物、植物和礦物),對於藥的性味、產地、鑒別、調製都做了敍述。每种藥之下,列有該食物組成的方剂及其治療適應病証。書中還注意到食療藥膳藥具有地區性的差別。上述說明當時已經廣泛應用食療和藥膳治病以及調理身體健康。如孫思邈的羊肉黄耆湯、是治療虚弱的食療要方。這些藥膳已成為中國民間常用食療方劑,在實際生活中普遍應用。唐代中另一重要著作《外台秘要》中也有許多食療藥膳方劑o書中關於食物禁忌敍述由其詳細,對一大多數病症下的治療都列出明確的禁忌,包括忌食生冷、油膩、葷腥、酒等。這些都是通過長期實踐所取得的寶貴經驗。除上述外,隋唐時還有一些食療專著,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的食療藥膳專著,終於使食療藥膳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並為食療藥膳的全面發展打下更堅實的基礎。全面發展時期(宋—清)北宋王朝幾位統治者,對醫學的發展頗為重視,採取了一些積極的措施,如成立整理醫著的"校正醫書局"以及藥學機構"太平惠民和劑局"等。北宋官修的幾部大型方書中,食療學作為一門獨立專科,得到了足夠的注意。如《太平聖惠方》及《聖濟總錄》兩部書中,都專設"食治門",即食療學的專篇,載方160首,大約用來治療28種病種,包括中風、骨蒸癆,三消、霍亂、耳聾、五淋、脾胃虚弱、痢疾等。在藥膳方劑以粥品最多(如豉粥、杏仁粥、黑豆粥、鯉魚粥、薏苡仁粥等),成為食治門中的主流。此外還有羹、餅、茶等劑型。《聖濟總錄》中有酒、餅、面、飲、散等不同形式,且製作方法也較詳。元代的飲膳太醫忽思慧著的《飲膳正要》,是中國最早的一部營養專著,它超越了藥膳食療的舊概念從營養的觀點出發,強調正常人加強飲食衛生,營養調攝以預防疾病。他在書中強調:"夫安樂之道,在乎保養……故善養性者,先饑而食,食勿令飽,先渴而飲,飲勿令過,食欲數而少,不欲頓而多。"在令書三卷內容中,首列"聚珍異饌",作為正常人调摄,强身健體的滋補食品。他在中醫藥發展史上首先從養生預防的觀點出發,提出食物營養的要求。介紹了多種日常飲食的製作,包括湯類16種、粉類6種、麵類8種、羹類4種、粥類4種。至於食療藥譜,治療各門類疾病的方劑也很多,如桃仁粥,桃仁三両去皮尖和入煮粥,治療咳嗽胸滿喘急;黑牛髓煎,用黑牛髓半斤,生地黄汁半斤,白沙蜜半斤共熬為膏,治療腎弱、骨敗,瘦弱等,都是典型的藥膳。其它如香圓煎,枸杞茶,荔枝膏等都是簡便易行的食療方劑。末卷還把203種食品按米谷、獸、禽、魚、果、菜和料物7類,介紹其性味及療效。《飲膳正要》是中醫食療藥膳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它不僅標志着中國食療藥膳的成熟和高度發展水平,同時它還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是主要反映北方地區的飲食習慣,比較符合北方居民的需要;二是民族特色十分突出,為了當時統治階級蒙古貴族的需要,書中收入很多民族食物,如果品中的八檐仁、必思答;料物有馬思簽吉、哈昔泥、回回青等。它基本上反映了當時中國食療藥膳總的水平。此外,還有吳瑞的《日用本草》,婁居中的《食治通說》,鄭樵的《食鑒》等,都從不同側面論述了食療與藥膳,並提高到相當的高度來對待。 明清時期是中醫食療藥膳進入更加全面發展的階段,幾乎所有的本草著作都注意到中藥與食療學的密切關係。如明代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書中除數以百計的可供藥用食物外,還有相當多的食療藥膳方,其中卷三、四"百病主治藥"中,對一百幾十門病症的治療,提供了數百個藥膳食療方,諸如用酒煮食烏雞治風虚;用懷香、赤小豆、豆製品等十多種食物和猪脂為丸治療勞倦;各種米粥治脾胃症等等都是典型藥膳。明代還有一些特殊的本草著作,如朱棣的《救荒本草》,書中所載雖大多非日常的蔬菜水果,但可供荒年救饑拯災之用,有很高的實用價值。這些都表明食療營養學發展到了一個嶄新階段。對食療藥膳的製作,也有新的發展,如徐春甫《古今醫統》90卷中,載有各類飲食如茶、酒、醋、醬油、醬、菜蔬、肉、鮮果、酪酥、蜜餞等等的制作法,多符合營養學的要求。明清時期對特多疾病及年老者的食療藥膳由為重視。其中較有名的高濂的《遵生八箋》,記載了適合老年人的飲食極為詳盡,如粥類38種,湯類共32種。清代曹慈山的《老老恒言》由其注意老年的應用藥膳防病養生,對老年人食粥論述最詳,提出"粥能益人,老年由宜",並將藥粥分為三品,上品"氣味走輕清,香口",中品"少遜",下品"重濁",主張:"老年有竟日食粥,不汁頓,饑即食,亦能體強健,亨大壽"。書中提出上品粥36種,如蓮米粥、薯實粥、杏仁粥、胡桃粥、枸杞葉粥等;中品粥27種,如茯苓粥、赤小豆粥、大棗粥、龍眼粥;下品粥37種,如地黄粥、羊肝粥等等,都是後代常用老年滋補,健脾益腎及一般虚弱的常用藥粥品。 明代時期食療藥膳著作達30種以上,其中有的是重點論述本草的,如沈李龍《食物本草會纂》、盧和《食物本草》、寧原《食鑒本草》、李時珍《食物本草》等;還有從飲食調理、藥膳製作的觀點出發撰成的食譜營養學專著,其中較為著名的如賈銘《飲食須知》,宋公玉《飲食書》、袁牧《隨園食單》、王孟英的《隨息居飲食譜》等,有的至今在臨証中仍有較大的實用價值,是中醫寶貴遺產中的珍品。此阶段的食療學還有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提倡素食的思想得到進一步發展,受到重視。《內經》中載有:"膏粱之變,足生大癘",人們早已注意到偏嗜偏食,由其是高脂的危害,過食油腻已經引起醫家們的注意和關注,因而明清時期強調素食的著作相應增多。如盧和的《食物本草》指出:"五谷乃天生養人之物","諸菜皆地產陰物,所以養陰,固宜食之……蔬有疏通之義焉,食之,則腸胃宜暢無壅滯之患。"這些思想不僅使食療學、養學思想得到深化,也大大推進了養生學的發展。 綜上所述,中國食療藥膳學內容豐富,源遠流長。當今,應用現代科技發展藥膳學這門科學,更好地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務,在醫療保健事業上做出更大的貢獻。
現代藥膳的形成與發展 1949年以後,特别是文革以來,藥膳學也隨着中醫藥事業的不斷提高而進入了全面發展的新時期。中國在迅速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人們的防病意思不斷提高,中國藥膳對疾病的輔助治療作用更加顯示出其特有的優勢。運用其防病治病的療效優勢,已廣泛被國內外醫學界和家庭所重視。現代藥膳的發展是在總結古人經驗的础基上,得以進一步完善,其運用更加附合中醫理論的發展,並注意吸取現代科學理論的研究和應用,具備其理論化、科學化的發展方向。其發展特點更具有多樣化。其一,總結應用前人的經驗而不泥於古,以中醫理論為指導,從中醫的陰陽五行、臟腑理論、中藥藥性及配伍等理論為指導來配製用膳,長期以來,已形成了一套較為系統的理論體系。如遵循中藥藥性的歸經理論,強調"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提倡辨证用藥,因人施膳,因時施膳。其二,注重中藥與飲食相結合,藥膳除了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外,還具有食品的一般特點,強調色、香、味、形,注重營養價值,因此一份好的藥膳,應是既對人體的養生防病具有積極作用,對人體具有良好的營養作用,又要激起人們的食欲,給人以餘味無窮的昧力。其三,現代藥膳的技術操作與特殊應用上,也"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由於藥膳是一種特殊的食品,故在烹製方法上也有其特點 ,除了一般的食品烹製方法外,還要根据中藥炮製理論來進行原料的處理。如成都同會堂的荷葉鳳脯,蟲草汽鍋雞,廣春堂的銀杏雞丁,吉林的參茸熊掌、爆人參山雞片等,都各具其特色而馳名。 綜觀50年代以來有關藥膳、食療書著的出版面世,種類已達50餘種以上,如較具影響的當局屬人民衛生出版社于八十出版的《中華臨床藥膳食療學》,還有如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的中華藥膳食譜系列叢書,中華藥膳防治疾病系列叢書等,為宏揚中國藥膳飲食文化,都做出了大量工作,為推動養生藥膳醫療保健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由其近十餘年来,在人類回歸自然的呼聲下,藥膳這種寓治養於食的天然食品,倍受青睞,藥膳餐馆如雨後春筍,紛紛面世,各種搞高性和普及性藥膳書籍不斷付梓,,專門的藥膳機構成立,藥膳已開始由中國走向世界,藥膳正在向工業化、現代化發展。
藥膳的應用原則 藥膳具有保健養生、治病防病等多方面的作用,在應用時應遵循一定的原則。藥物是祛病救疾的,見效快,重在治病;藥膳多用以養身防病,見效慢,重在養與防。藥膳在保健、養生、康復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但藥膳不能代替藥物療法。各有所長,各有不足,應視具體人與病情而選定合適之法,不可濫用。 1.因証用膳:中醫講辨証施治,藥膳的應用也應在辨証的基礎上選料配伍,如血虚的病人多選用補血的食物大棗、花生,陰虛的病人多使用枸杞子、百合、麥冬等。只有因証用料,才能發揮藥膳的保健作用。 2.因時而異:中醫認為,人與日月相應,人的臟腑氣血的運行,和自然界的氣候變化密切相關。"用寒遠寒,用熱遠熱",意思是說在採用性質寒涼的藥物時,應避開寒冷的冬天,而採用性質温熱的藥物時,應避開炎熱的夏天。這一觀點同樣適用於藥膳。 3.因人用膳:人的體質年齡不同,用藥膳時也應有所差異,小兒體質嬌嫩,選擇原料不宜大寒大熱,老人多肝腎不足,用藥不宜温燥,孕婦恐動胎氣,不宜用活血滑利之品。這都是在藥膳中應注意的。 4.因地而異:不同的地區,氣候條件、生活習慣有一定差異,人體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亦有不同,有的地處潮濕,飲食多温燥辛辣,有的地處寒冷,飲食多熱而滋膩,而南方的廣東飲食則多清涼甘淡,在應用藥膳選料時也是同樣的道理。

:Reflexology is a safe effective therapy free of any side effects, which can help to activate body parts that are related to the feet in order to improve health.

Accumulated Deposit: Normal Blood circulation would not have "Deposit" (sediment) in blood vessels or the connective tissues. On the other hand, poor blood circulation will result in deposition of sedim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osit and the Reflex zone: All organs depend upon each other, when disturbance occurs in one of them creates problems to other organs, that can be traced to the related reflex zones. When pressing on the reflex zones, a "stiff area" is detected, indicating deposit has formed on the related organs.
Prophylaxis: Reflexology is an ideal method to prevent serious sickness since a disturbance usually starts from a small area which is detectable ("stiff area") when one presses on the reflex zones.  
Duration of Massage: Massage the corresponding zone using the thumb for no more than 10 minutes to achieve relief.

NOTE: Drink plenty of plain water after a massage.

Ear-acupoints are similar to reflexology and hand-acupoints, which could help to activate related organs or reflex areas in order to improve heal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activating the meridian energy flow within the body is by inserting acupuncture needles to the related nodes within the ear. Modern methods utilize electrical gadgets by introducing small electrical dosage via the nodes, producing similar effects to those of inserting acupuncture needles.
1) Acupuncture
This method requires an experienced physician to perform.

2) Massage
The massage of the ears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Chi' flow within the body. One can carry out such massage without causing any damage what so ever. The main aim is merely to activate certain energy flow along the meridians. The physical ears are relatively sensitive features that can relay or transmit energy flow readily with ease. At the end of each massage, remember to drink at least 350 ml of plain water, which help to eradicate waste products through the activated system.

Massaging hand-acupoints is one of the safe and effective therapeutic methods similar to reflexology, which could help re-activate related organs or reflex areas in order to improve health. 

Methods of Massage :

1) Pressing
Pressing the area with the finger-tip from light to heavy pressure.
2) Rubbing
Rubbing in a circular motion on the area by using the palm or the fingers.
3) Twisting
Rolling and kneading  to and fro by using thumb and index fingers.
Duration of Massage:
Massage the corresponding area on both hands continuously for no more than 5 minutes.


NOTE: Drink plenty of plain water after a massage.

Methods of Massage :

1) Pressing
Pressing the area with the finger-tip from light to heavy pressure.
2) Rubbing
Rubbing in a circular motion on the area by using the palm or the fingers.
3) Twisting
Rolling and kneading  to and fro by using thumb and index fingers.
Duration of Massage:
Massage the corresponding area on both hands continuously for no more than 5 minutes.


NOTE: Drink plenty of plain water after a massage.

Daisy, Growing

      糖尿病(DM)是一種由遺傳基因决定的,与感染、肥胖等等環境因素促發有關,其臨床以高血糖、高血脂、高黏血症倾向為主要標志的全身慢性代謝性疾病

        Ⅰ型糖尿病: 人類第6對染色體短臂上IICA—D基因損傷。
        Ⅱ型糖尿病:(1)胰島素基因,(2)胰島素受體基因,(3)葡萄糖胰酶基因,(4)線粒体基因損傷。胰島基因損傷,則做成葡萄糖不能被轉化;線粒体基因損傷,則使糖原的氧化被破壞。
           

                        糖尿病葯膳方

糖尿病的主要症狀是口渴多飲,多食而消瘦,多尿或尿渾濁。運用藥物興藥膳相結合的療法,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清蒸茶鯽魚、薏米粥,土茯苓豬骨湯、菠菜根粥、山藥燉豬肚都是適合糖尿病人的藥膳。

山藥燉豬

  功效:滋養肺腎,適用於消渴多尿。配料:豬肚、山藥各適量。

  製作:先將豬肚煮熟,再入山藥同燉至爛.稍加鹽調味。空腹食用,每日服1次。

清蒸茶

  功效:補虛,止煩消渴,適用於糖尿病口渴,多飲不止以及熱病傷陰。

    配料:魚500克,綠茶適量。

    製作:將鯽魚去鰓及內臟,洗淨,腹内裝滿綠茶,放盤中,上蒸鍋清蒸 熟,每日吃1次,淡食魚肉。熟透即可。

筍米

  功效:可清熱,宣肺,利濕,適用於糖尿病人,也適用於久瀉、久痢、脱肛等症。

  配料:鮮竹筍1條,大米100克。

  製作:將鮮竹筍脱皮切片,與大米同煮成粥。每日服2次。

土茯苓豬骨

  功效:健脾氣,利水濕,補眩益髓。

  配料:豬脊骨500克,土茯苓50~100克。

  製作:將豬脊骨加適量水熬成3碗,去骨及浮油,入土茯苓,再煎至2碗即成,分2次服完。每日服1次。

菠菜根粥

  功效:利五臟,止渴潤腸。

  配料:鮮菠菜根250克,雞内金10克,大米適量。

  製作:將菠菜根洗淨,切碎,與雞内金加水適量煎煮半小時,再加入洗淨的大米,煮爛成粥。服,每日1次。

Pills

  頭髮的生長與脱落,潤澤與枯槁,都和飲食有關。由於飲食是人體獲得營養和能量的來源,對於脱髮患者來說,均衡的營養是生髮、美髮的根本之道,平時飲食尤要注意:食入足量的含豐富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瘦 肉、魚類等,因為蛋白質是頭髮的生長要素;食入維生素含量高的蔬菜水果,如菠菜、芹菜、蘋果、枇杷等,因為維生素可促進頭髮生長、使頭髮光澤自然;食入含鋅食物, 如動物肝臟、干果食品,因為鋅可改善頭髮組織,增強頭髮彈性和光澤。

  在注意以上營養物質的同時,選一些葯膳食療方法,可達到事半功倍的療效。祖國醫學認為,頭髮的生長與人體血氣與神經的盛衰有關,選用一些補血、温腎、滋陰的中藥與食物配合製成藥膳,可以促進頭髮生長,防止脱髮。

  1. 何首烏煲雞蛋:何首烏60克,雞蛋2個,加水同煮,雞蛋熟後,去殼取蛋再煮約5分鐘,吃蛋飲湯。本品適用於血虛體弱引起的頭髮早白,脱髮過多,未老先衰,對"虛不受補"者療效更佳。
  2. 羊骨粥:羊脛骨1-2根,搗碎,加紅棗,桂圓各10枚,糯米100-150克,加水適量,煮粥食用。可從當年冬至吃到來年立春。此粥有温腎補血的功效,適合脱髮兼腎虛,腰酸,甄度貪血者。
  3. 生髮黑豆湯:芝麻30克,黑豆30克,枸杞子12克,白糖20克。水煮約半小時後,連湯渣同食,每日1次,連服60天。本品可滋養生髮,對失眠多夢者尤其有效。
  4. 美髮養血果脯:乾品龍眼肉50克,小紅棗30克,桑椹子30克,枸杞子30克,蜂蜜適量。加水適量,用小火煎煮30分鐘,放入蜂蜜,煮至汁液黏稠即可。每天吃大約10克。此方有養血生髮之作用,對面色蒼白、陰血虧損者尤為適合。
  5. 首烏肝片:何首烏60克,枸杞子15克,生豬肝200克,黄瓜200克,油、鹽適量。將何首烏粉碎灼粉末,加水300克熬至約100克的濃汁,放入豬肝片泡2-4小時;黄瓜切片。鍋内放油至五六成熟後,放入肝片過油,下葱、薑末爆香出味,倒入黄瓜片、鹽、少許首烏濃汁、豬肝片、浸好的枸杞子,快速翻炒3-5分鐘即成。本品有補肝、祛風、益精、養腎之功。對頭髮乾枯、早白、早脱均有效,每周宜服用2-3次。
  6. 花生衣紅棗湯:花生米100克温水中泡後,取花生衣與紅棗10枚同放入鍋内,用泡花生米的水,小火煎煮約半小時,加入適量紅糖即成。每日飲3次,飲渴食棗。此方有養血補血之效,適於身體虛弱者的生髮、烏髮。 

愛滋病可以用鷄尾酒(cock-tail therapy)療法醫治,但患者的態度也很重耍,首先必須找醫生老實地講出如何受感染,找出源頭防止更多人受感染;接着來要做的事就是療傷,不要驚恐這病而誇大它的殺傷力,是可以醫好的,針對它的發展而拖慢它的惡化,想信將來的基因工程是可以徹底消滅這致命病毒,現在巳有初步成效,但不普及到普通病症,因很昂貴,所以同志們還須努力!病毒全稱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為淋巴細胞致病性逆轉錄病毒,主存在於血液、精液及子官頸分泌物中。尿液、唾液、淚液和乳汁等分泌物中也可找到。HIV在體外生存力不强,煮沸可滅活,一般消毒劑,如0.3%次氯酸鈉溶液或0.3%過氧乙酸液等均能使其滅活。病人和帶病毒者是主要傳染源。HIV感染後可成為攜帶者,也可進一步轉化為病人。性接觸傳播,是本病的重要傳播途徑,為同性戀者,異性間性關係混亂者傳播機會大。血液HIV病原的各種血液製成品,如血液、血漿、凝血因子等輸入體內感染發病,另外愛 滋 病 ( 後 天 免 疫 性 缺 乏 症 候 群 ) 是 由 濾 過 性 病 毒 引 起 的 , 它 會 解 除 免 疫 系 統 的 功 能 , 讓 身 體 無 力 抵 抗 原 本 可 以 對 付 的 感 染 病, 因 此 , 愛 滋 病 患 都 足 死 於 被 稱 為 「 投 機 者 」 的 疾 病,如卡氏 肺 囊 蟲 肺炎 ---- PCP,使肺 部受損 )卡波濟氏肉瘤 侵犯皮膚 )和各種 散佈 在腸 子 、 腦部和神經組織的病 毒、 黴 菌 及 其 他 感 染 病 。 ,H

症狀:可能經由上列途徑受到感染的人, 絕勿輕忽無因由的咳嗽、高燒、紅疹、持續性頭痛、異常的易怒狀況或其他神經方面的異常徵兆---- 如手臂或腿部無力、脖子僵硬等。 然而體內潛伏著 愛 滋病 毒 的人卻不一 定會顯 出症狀來 。 一 些 人 屬 帶 菌者 ,即 人 體 免 疫 性 缺 乏 病 毒,即 導 致 愛 滋病 的 病 毒已 達 10 年 之 久,卻仍 然 健 康 安 好,一 點 也 沒 有 愛 滋 病 的 徵 兆 。

控制方法:但是 T 細 胞 若 是 有減 少 的 趨 向 ,則 表 示 此 病 快 要 顯 示 出 來 了 。 此 時 建 議 先 服 用 zidovudine ( 即 Retrovir,以 往 被 稱 為 AZT ) ,它 能 阻 礙 愛 滋 病 毒 在 T 細 胞 內 的 繁 殖 能 力 。 對 於 那 些 無 法 忍 受 Retrovir 或 者 服了 此 藥 不 起 作 用 的 人, 許 多 醫 生 會 開 dideoxyinosine (DDI) 的 藥 方 。 亦 會 加 服 trimethoprim - sulfamethoxazole (Bactrim DS, Septra DS ) 一 天兩 錠,每 週 服 用 3 次 。 如 此 雙 管 齊 下,似 乎能 幫 助 減 緩卡 氏 肺 囊 蟲 肺 炎 的 發 病 速 度 。 症狀一旦出現 後,要 看 那一部份的身 體 系 統 受 波 及 ,還 有 是 那 一 種 「 投 機 者 」 疾 病 在 作 怪,才能決定處置 方 法 。舉例來說,如 果是肺部 感 染上卡氏肺囊蟲肺炎,最好以靜脈注射打入 Bactrim 或 是 Pentamidine 等 藥 物 : 如果愛滋病毒以弓型體感染攻擊腦部,則最有效的藥物是 Pyrimethamine 和磺胺 嘧 啶, Sulfadiazine 的 混合劑 :如果黴菌是禍 首 ,則施以靜脈注射法 的 amphotericin B 最為奏效:而到後期會波及口腔和肺部的皮膚癌。卡波濟氏肉瘤, 碰 到了a 干擾素 alfainterferonzidovudine 和 一 些 抗 癌 藥 的 重 組 藥 劑 最 有反應。這 些 藥物都沒有辦法治癒愛 滋 病,但是會 使 病 人 感 覺 舒 服 得 多,並 且 減 緩 病 情 惡 化 的 步 伐 。

雞尾酒會混合療法:目 前 控 制 愛 滋 病 的 最 有 效 療法是 稱 為 ( 雞 尾 酒 療 法 ) ,是 以 一 種 混 合 不 同 葯 物,用 來 對 付 體 內 潛 藏 在 不 同 器 官 的 愛 滋 病 毒 的 療 法, 初 步 結 果 對 於 控 制 愛 滋 病 的 活 動 有 一 定 療 效 。總 之,請 牢 記 在 心:愛 滋 病 雖 然 至 今 還 沒 有 藥 救,而 且 它 的 醫 療 法 仍 不 盡 人 意 ,但 是 我 們 常 常 有 辦 法 阻 礙 它 發 病 的 開 始 和 過 程 。 因 此 請 儘 量 善 加 利 用 現 有 最 新 且 最 好 的 任 何 藥 物 來 對 付 它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