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過去北京是座千年古都。現在,經過北京史專家的考證,遠在三千多年前,北京就已經是燕國的都城了。時下人們常說中國是世界上的"烹飪皇國",而殊不知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烹飪史得從北京寫起。因為早在一萬七八千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區的山頂洞人就發明了人工取火的熟食法,是北京人揭開了中國烹飪史的篇章。悠長的歷史、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勤芬智慧的北京人,創造了先進的北京文化。這北京文化中首要的就是北京的飲食文化。提起飲食文化,人們往往就想到"吃"。不錯,飲食文化中包含着"吃",可"吃"並不能代表飲食文化,並不能概括飲食文化的整體。飲食文化是人類在飲食方面的創造行為及其成果,凡涉及人類飲食方面的思想、意識、觀念、哲學、宗教、藝術等等都在飲食文化的範圍之內。因此,一個小小的'吃"字,包含不了上述博大精深的內容。在這裡概括地談一下北京的歷史和飲食文化的定義是不是離題太遠了,北京小吃怎麼扯到歷史和文化上去了?其實不然,因為光談物化的小吃而抛開文化的創造,就只能是時下經常重復的那一套'廣告詞兒"。北京小吃原本是深蘊於這樣一種歷史文化背景下的一項重要的文化成果。它的每一個品種的製作方式和食用方式等等,都蘊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北京人特有的審美意趣。它既是物化的北京都城史的一塊"活化石",又是文化的北京人美學意識的象徵。而集北京各種小吃之大成的小吃譜或小吃書,就是一部小吃的文化與文化的小吃的畫卷。
餃子原名"嬌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東漢末年,各地災害嚴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陽有個名醫叫張機,字仲景,自幼苦學醫書,博采眾長,成為中醫學的奠基人。張仲景不僅醫術高明,甚麽疑難雜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醫德高尚,無論窮人或富人,他都認真施治,挽救了無數的性命。張仲景在長沙做宮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築起大鍋,捨葯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他心裏非常難受,决心救治他們。張仲景回到家,求醫的人特別多,他忙的不可開交,但他心裏總掛記着那些冷壞耳朶的窮百姓。他仿照在長沙的辨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捨藥治傷。張仲景的藥名叫"袪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袪寒藥材在鍋裏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来砌碎,用麵皮包成耳朶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藥的病人。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渴。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暢通,兩耳變暖。吃了一段時間,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張仲景捨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捨藥和治愈病人的日子。張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袪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們吃着餃子,心裏仍記掛着張仲景的恩情。今天,我們用不着用嬌耳朵來治凍爛的耳朵了,但餃子卻已成了人們最常見、最愛吃的食品。
狗不理飽子是天津的風味名點:它色白面柔,大小一致,底面厚薄相同,一咬起來直流油,但又不感肥腻,味道十分鮮美。它為何有此特色呢?原來它在用料和製作上皆有講究。具體是用肥瘦鮮豬肉3:7的比例加適量的水,助以排骨湯或肚湯,加上小磨香油、特製醬油、薑碎、葱碎等,精心調拌成飽子餡料。飽子皮用半發麵,和麵時水温一般要求保持在15℃左右,在搓條和放料之後,壓成直徑為8.5cm左右薄厚均勻的圓形皮。包入餡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時用力將褶捻開,每個包子有固定的15個褶,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然後上爐,用熱氣蒸5分鐘即可。
傳說在清朝的時候,天津附近武清縣楊村住着一個少年人,名叫高貴有,他自小性格倔强,出了名的牛脾氣,如果逆了他的性子,九頭牛也拉不回來,任何人也不理;有一天,高貴有的牛脾氣又發作了,父親嚇他不睬,母親勸他不理,就是擰着脖子,一聲不嚮,母親嘆了口氣,說道:"你這種牛脾氣呀,真是個狗不理啊!"意思是說他脾氣壞得連狗也不願搭理。"狗不理"的綽號就這樣傳開了。轉眼間,高貴有長到14歲,脾氣依然十分暴躁倔強;父親害怕他在村子裏惹是生非,就托人把他帶到了天津,去學點手藝,去找點事做。恰好坐落在天津南運河邊上的劉家蒸吃舖需要小伙計,高貴有就被介紹進去打工;劉家蒸吃舖主要經營蒸食和肉飽,供應那些在運河上討生活的船工和䊹夫以及小商販,活計十分繁重,高貴有雖然脾氣壞,但從小吃慣了苦,所以幹活很勤快,店裏的帥傅們都很喜歡他。高貴有人又十分聰明,甚麼事情一得就像,一學就懂,因而店裏就專門讓他學做包子,由於高貴有勤奮好學,加上帥傅們的精心指點,高貴有做包子的手藝不斷長進,很快就小有名氣了。三年滿帥後,高貴有已經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種手藝,於是就獨立出來自己開辨了一家專營飽子的小吃舖。由於高貴有手藝好,做事又十分認真,徙不弄假,所以做出來的飽子特別好食,名聲很快就嚮了起來,來吃他飽子的人越來越多;由於人們叫慣了他的綽號"狗不理",順帶也就把他做的飽子稱為"狗不理"飽子。没想到這個特别的名稱竟使得他的生意更加紅火了。高貴有生意越做越好,就越來越感到"狗不理"的綽號難聽,就給自己的店鋪取了個雅致的牌號,叫做"德聚號",這個牌號雖然好聽,但人們還是"狗不理"不離口。有一天,幾位外埠客商專程來品嘗"狗不理"飽子,一進門就問:老板!"這兒是
狗不理嗎?"高貴有一聽,立刻惱火起來,強着脖子,粗着嗓子說道:"我這兒有招牌,是德聚號,你們没長眼睛嗎?狗不理在那邊,要去趁早。"
客商們一看,果然不是"狗不理",轉身出門去找了一圈,又轉回來了,對高貴有說道:"你就是狗不理
呀!怎麽開這種玩笑呢!"高貴有一看,這個綽號是怎麽也摔不掉了,現在連外埠人也知道了,沒有辦法,只好任人家去叫。就這樣"狗不理"的名號越轉越廣;"狗不理"飽子也越來越被人們喜歡,成了中國著名的傳統風味點心。
羊眼兒飽子是回民飲食中的佳品:回民很講究飲食衛生,智慧勤勞的回族婦女能做出許多獨具風味的特色食品,大家知道的有饊子、牛肉拉麵、油香、手扒羊肉、"夾板"等等,如果您能在回族人的三大節日開齋節、宰生節和聖紀節到回民家中做客,定能一飽口福,大開眼界。相傳,清朝康熙皇帝,曾喬裝打扮到前門外,品嘗回民羊肉包子鋪的羊眼兒包子。康熙皇帝走進羊肉包子鋪,殷勤的回民掌柜用小托盤送來了兩杯蓋碗茶。向康熙皇帝問安後,陪着笑臉說:"不怕爺惱,爺在旁裹邊(官廷)甚麼山珍海味没嘗過,還屈駕來嘗羊眼兒包子,小的實在不敢孝敬。"康熙明知自己的身份已被識破,還是佯裝要吃包子。掌柜的無奈,只好說:"爺賞臉,一定要吃,那請少等會兒。"不一會兒,便送來了熱騰騰的小包子。康熙用筷子挾一個放在碟子裡細心地觀察。只覺陣陣香味撲鼻,放到嘴裹一嘗,果然昧道鮮美,質地不一般。但是,康熙帝左找有找也未看見"羊眼兒",便問掌柜的:"為甚麼看不見羊眼兒?"掌柜忙回答說:"回爺的話,有罪不敢欺瞞:餡肉没有羊眼兒,只是做的精細些,包的個頭小一點,像羊眼兒,就給起了個'羊眼兒包子'的名字。"康熙嘗了兩個覺得非常可口好吃,便傳旨:"朕覺得羊眼兒包子很好,可經常送到官中,找內務府開銀。" 從此,羊眼兒包子名聲大噪,譽滿北京城。於是,四城各處的回民都做起羊眼兒包子,遂成了回民喜食美味。羊眼兒包子做法並不太難。一種做法是把發好的白麵切好,再加入適量的白糖、鹼,揉和均勻。選用肥嫩綿羊的上腦刴成餡加入水發乾貝丁、玉蘭片丁、葱、薑汁,把餡打成後,再加入香油和少許鹽,現包現蒸,每個包子的個頭兒如"羊眼兒"一般大小。另一種做法是把發好的精白麵粉和好,不放白糖,放適量鹼,攪和勻適。羊肉餡同上,加配料水發蝦仁丁、水發木耳塊、葱末、薑汁、鹽、麻油等和攪均勻。包的大小與蒸發和前一種完全一樣㊣
冰糖葫蘆:酸甜適口,老少皆宜,它不僅好吃,而且還十分好看,紅彤彤的山植果按大小排列穿在竹簽子上,外面裹着晶瑩透明的糖稀,出售它的人往往把一只只糖葫蘆串插在特製的木棍上,像一顆結滿碩果的小樹,煞是誘人。早些年在北京春節的廟會上,廠甸里,還時常看到串得長長的糖葫蘆最頂上貼着一面小彩旗,一串上足有百十來個山植果,被紅紅的果實壓彎了的竹簽子,拿在手中一顆一顆的,更增添了節日的熱鬧氣氛。提起冰糖葫蘆的來歷,還得說說南宋的宋光宗皇帝呢。宋光宗,名趙停(公元1147—1200年),是宋孝宗趙慎的第三個兒子。公元11對年,孝宗立他為皇太子,任臨安府尹。公元1187年10月受孝宗内禪而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紹熙"。 趙伸長期生活於深官,不達世務。即位時,他43歲,卻已滿頭白髮了。臣下獻上何首烏,說服後能使頭髮變黑,但他不肯服用,說:"我頭髮已白,可叫天下人知道我是老成的。"即位後,他被李皇后所左右,罷免周必大、辛棄疾等主戰派大臣,起用留正為宰相,朝政為主和派所操縱。趙倍和大上皇孝宗的關係長期不和,孝宗死後,他不去服喪,至使喪禮無法進行,滿朝大為騷動。知樞密院事趙汝愚和知閣門事韓化胄上奏,建議太皇太后下詔令趙停退位,傳位於其子趙擴,由趙擴主持孝宗喪禮。太皇太后同意趙停禪位,稱大上皇,閑居壽康宫。他每回憶在位時的事情,總要自言自語地咒罵,有時還會痛哭。公元1200年春,皇帝趙擴從郊外祭禮回來,鼓樂之聲傳入深官。趙停問是甚麼事,左右回答說是街上百姓在奏樂游戲。趙悼大怒道:"你們這些奴才也如此欺騙我!"一拳擊去,因收掣不住而跌倒在地,從此不起,8月辛卯日,病死於:陽安壽康官。葬於永崇陵(今浙江省紹興縣東南35里處寶山)。 那是紹熙年間,趙停最寵愛的黄貴妃有病了。她面黄肌瘦,不思飲食。御醫用了許多貴重藥品,皆不見甚麼效果。皇帝見愛妃日見睢淬,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後無奈只好張榜求醫。一位江湖郎中揭榜進官,為黄貴妃診脈後說:"只要用冰糖與紅果(即山植)煎熬,每頓飯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見好。"開始大家還將信將疑,好在這種吃法還合貴妃口味,貴妃按此辦法服後,果然如期病愈了。皇帝自然大喜,展開了歡眉。後來這種做法傳到民間,老百姓又把它串起來賣,就成了冰糖葫蘆。原來,山植的藥用功效很多,它能夠消食積、散淤血,驅綠虫,止痢疾,特別是助消化,自古為消食積之要藥,由長於消肉積。也許是黄貴妃所食山珍海味積住了食,做下的病,小小山楂解除了病痛。明代傑出的醫藥學家李時珍也曾經經過:"煮老雞硬肉,入山植數顆即易爛,則其消向積之功,蓋可推矣。" 今人研究證明,山植還有降血脂、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因此而更加受到人們的青睐,山植食品也花樣翻新,品種繁多。但酸甜香脆的冰糖葫蘆直至今日仍是受人們喜愛的吃食。
叫化雞:京菜中有一道名菜,其菜名很有趣,叫"叫化雞"又叫"富贵雞",用截然不同的贫富两极詞匯來命名這道菜是有來由的:"叫化雞"原出於浙江杭州,是一些窮苦難民即"叫化子"或偷或討來的雞,經過燒熱的土包裹熟而成,本是不登大雅之堂街頭菜。當年那位清乾隆皇帝微服出巡江南,不小心弄得破衣爛衫流落街頭。其中一個叫化子頭看他可憐,便把自認為美食的"叫化雞"送給他吃,乾隆困餓交加,當然覺得這雞異常好吃,急問其名,叫化頭不好意思說這雞叫"叫化雞",便胡吹這雞叫"富貴雞"。乾隆就說"富貴雞"好吃。 事後才知道這個流浪漢就是當今皇上。這"叫化雞"也因為皇上金口一開成了"富貴雞"。成為名菜。
汽鍋雞:為雲南獨有的傳統風味菜,它以烹製特殊,雞塊滋嫩,湯汁鮮美,芳香撲鼻,富於營養,風味別一格而廣為流傳,並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據說此肴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相傳,早在公元1700多年的清乾隆年間,汽鍋雞便在滇南地區民間流傳,不過起初是以厨帥為名,稱"楊瀝鍋",繼後又在楊瀝鍋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把用火燒煮為用蒸氣蒸。因滇南建水縣所產陶器歷史悠久,式樣古樸、特殊。有一種陶器蒸鍋,外形扁圓,鍋中心有一個空心管子,從鍋底通至上邊蓋子附近。蒸雞時,先將鮮雞塊放入鍋內,再加配料,然後蓋上蓋子,把汽鍋放在一口盛滿水的湯鍋上。水沸後,蒸氣從空心管子冲入氣鍋,經過鍋蓋冷卻滴入鍋內,成為雞湯,待蒸3---4小時左右,雞塊成熟便可食用。汽鍋雞由於味極鮮美,因而,這一美肴便很快廣泛流傳開來。現今還可加用蟲草、三七、紅參、杜仲等名貴中藥分別製成汽鍋雞,且其營養食療價值更高,對人體有補益。故常食可延年益壽,為不可多得的滋補珍品。
平遙牛肉太谷餅:據《平遙縣志》載,從漢朝開始,此地就開始"賣劍買牛,賣刀買犢",形成了畜養黄牛的風習,名貴的中藥材牛黄,很早就成了這裹的特產。那麼,平遙五香牛肉始於何時?據民間傳說,清朝嘉慶年間,有個叫雷金銀的人,在平遙城文廟街開設"興盛雷"屠宰作坊,因熟識解牛技巧,又摸索出獨特的一套加工方法,使自己燒製的牛肉鮮嫩味香,深受民眾歡迎;從此這家牛肉店便世代相傳下來。歷史上,平遙城加工五香醬牛肉的著名作坊還有"自立成","隆盛旺"等。平遙牛肉之所以聞名全國,深受人們喜愛,這與它獨特的加工方法和用料很有關係。平遙牛肉的製作工序,概括起來有三個字:殺、腌、煮。-----殺用的是"平刀大拉法",先在牛的脖頸上來一刀,割斷兩根主動脈血管,讓牛血盡快噴湧,全部放盡。在瞬間宰牛放血的好處,一是不讓牛血滲入體內,保持色澤鮮嫩;二是使牛在屠宰前不過分受驚嚇而緊張,防止了肌肉纎維迅速收縮而造成的堅勒。好的宰屠帥,往往眼明手快,手起刃落,殺牛、剔骨及切割牛肉塊,前後僅用一刻鐘,那利索勁兒真如古代名厨庖丁再世。------腌,把牛肉切成16塊到26塊,在每塊肉上划開幾條刀痕,揉入硝鹽,然後放入大缸,再用當地井中的鹼水浸泡,並用牛胃蒙住缸口。使用的鹽,以平遙西大街寺廟後所產的硝鹽最佳,用鹽數量,依季節不同而不等,每百斤肉冬季用鹽6斤,夏季10斤,春秋兩季各8斤。浸泡的時間也因季節而異,天熱則短,天冷則長,一般說來冬天一月,春秋兩季半月,夏天五至七天。------- 煮,關鍵是要掌握好火候,正如當地俗語所說:"水深要把肉漫到,湯沸鍋心冒小泡。"具體說,就是把浸泡過的牛肉撈出,用冷水洗淨,再放入筒式大鍋,用當地的鹼水和硝鹽烹煮,不加任何配料。水不能盛得太多,以剛把牛肉蓋住為宜。初煮火大,漸次減弱,肉熟八成,把火爛住,使之慢慢熟化,一般每鍋煮12小時。肉鍋不加蓋,飄浮在湯上面的牛油會形成自然的鍋蓋,既保温又透氣,還能使牛肉中的腥味和水分散發。平遙牛肉與其它各地醬牛肉的不同在於:一般加工醬牛肉不用老牛,而平遙醬牛肉卻是牛越老,做出來的醬牛肉越香,保存的時間越長。隨着腌煮工藝的不斷提高,平遙牛肉在1956年北京名產食品展覧會上,被評為全國名產之一。乘同蒲綫南下的火車,越過烏馬河鐵橋後,旅客們就會看見一座高聳的白塔和用黄琉璃镶嵌的鼓樓,這便是太谷餅的產地太谷"縣城。當列車剛剛停穩,旅客們總是紛紛下車,爭相購買太谷餅。太谷餅是麵製爐烤的實心餅,當地俗稱"乾餅"、"燒餅"。餅呈圆形,直徑三寸半,厚約六分,邊與心的厚薄均勻,表皮為茶黄色,黏有脱了皮的芝麻仁。冷食此餅,酥而不硬,軟而不皮,具有香、甜、軟、脆的特點。而且,儲存時間長,久儲味道不變,既可作茶點,也可旅行食用。於是,太谷餅還是人們相互饋贈的上好禮品。太谷餅的生產歷史悠久,清朝末年已行銷京、津、西安、蘭州、包頭、張家口等地。它的生產和明清太谷商業經濟的發展有直接關你。有個傳說:明末清初,太谷縣由於交通便利,物產豐富,成了全國的商業中心,有幾家票號,還掌握了全國金銀樞紐,給本地各行各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各商業資本家富裕起來之後,生活驕奢淫逸,揮霍無度。在太谷城東南溝子村有個富户太太,半夜想吃餅子,就派傭人四處選購。賣回的餅子不是嫌油膩,就是嫌乾硬,咬上一口便扔掉了。到哪裹去賣太太喜歡吃的餅子呢?這可難為了她家的傭人。消息傳到一個燒餅舖內,掌柜的為了賺錢,就讓老帥傅設計出一種甘餅,其主要原料是精白麵、白糖、胡油芝麻、蛋清。製作方法是用蛋清將六成上等白糖和四成上等白面調成糊狀,用勺子盛在扣爐內,糊狀自然融流成圓形。成熟後,上撒芝麻,下抹胡油,再用慢火烤熟。這種餅子又甜又酥,不膩不硬,頗受那位富婆的喜愛。這就是後來享有盛譽的太谷餅。現在的太谷餅,繼承並發展了傳統的製作技藝,行銷範圍也更廣泛,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歡迎。
GuanDong culture
|
|
糭的故事與變遷
《本草網目》,有"古人以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梠葉之形,故曰糭"的記載。關於糭子最早的記載是1600年前西晉新平太守周處所寫的《風士記》曰:"仲夏端午,烹鶩角黍。" 200 年後南朝梁文学家吳鈞在《續齊偕記》中說:"屈原五月五日投泊羅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於是以訛傳訛,相沿成俗。可見人們對忠義之士感情之彌篤了。糭子並非源自祭奠屈原之死,它的起源說法很多。最讓人信服的是"包烹"之說,就是50萬年前發明用火熟食時,為了適口,用樹葉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後剝葉而食,這雖不叫糭子,卻已有糉子的雛形。經過40萬年的春秋更迭,進入石烹時代,先人們已能在地上挖坑,坑中墊獸皮,再注水其中,投入燒燙的石子使水沸騰,煨煮用植物葉子包裹的原料,直至成熟,這就更像現在的糭子。
糭葉用香蕉葉或乾荷葉:如廣東糉子。用於竹葉或新鮮青竹葉:如台灣糭子。鹼水糭通常是用青竹葉。鹼糭則兩種竹葉都有使用,但一般商家多使用乾竹葉,較節省成本。 (1)廣東糉子:是所有糉子中用料最豐富的,體積特大,做法費時最久。
鹹肉糉的內餡有火腿、鹹肉、蛋黄、燒雞、叉燒、燒鴨、栗子、香菇、蝦子等。
甜餡糭有蓮蓉、綠豆沙、紅豆沙、栗蓉、棗泥、核桃等。
(2)北平糭子:多為甜糭,主要分為兩種:
其一為純用糯米包成的白糉子,吃時需沾白糖,並加上一點玫瑰汁木樨鹵,味道香氣宜人; 另一種為在糯米中包入兩三顆紅棗,稱小棗兒糭子,吃前需冷藏,吃時會有冰涼的快感。 (3)台灣糭子:台灣肉糭有南北之分。
北部糭是先將糯米用紅葱頭、醬油、鹽、胡椒等炒至八分熟,再包以炒過的內餡如豬肉、豆乾、竹筍、鹵蛋、香菇、蝦米、蘿蔔乾等,置蒸籠蒸熟,具有嘴嚼感,不會太黏賸。
南部糭則是將糯米與花生畧為炒過,不加醬色,所包内餡有豬肉、紅葱頭、栗子、豆乾、芋頭等,再將包好的糭子以水蒸煮至糯米熟透,吃時蘸調味料,南部粽香糯性黏,較無嚼感。
(4)湖州粽子:屬江浙口味,可在江浙點心館中嘗到,也分甜鹹兩種。
甜者是以油脂紅豆沙為內餡,鹹者是以醬油腌過的豬肉為内餡,且每個糭子只包一块肥肉及一块瘦肉,並無其他材料,而糭子的包法也很特别,是一頭凸出一頭扁平的鏟子頭形狀。
月餅的故事與變革
相傳中國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當時有人經商的吐魯蕃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嘗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中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月餅象微着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糉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微。每逢中秋,皓月當空,闔家團聚,品餅賞月,談天說地,盡享天倫之樂。月餅,又稱胡餅、官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傅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帥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帥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帥,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太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官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宋代的文學家周密,在記敍南宋都城臨安見聞的《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之名稱。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帥,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覧記》曰:"八月十五日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清代,月餅的製作工藝有了較大提高,品種也不斷增加,供月月餅到處皆有。清代詩人袁景瀾有一首頗長的《詠月餅詩》,其中有"入厨光奪霜,蒸釜氣流液。揉搓細面塵,點綴胭脂跡。戚里相饋遺,節物無容忽------兒女坐團圓,杯盤散狼藉"等句,從月餅的製作、親友間互贈月餅到設家宴及賞月,叙述無遺。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微,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 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着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 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所替代。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着團圓。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 。看來當時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為甚麼八月十五要吃月餅,說法不一,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便父母雙亡,在舅舅家生活。他舅舅是富户,讓他給放牛。他飯量大,吃不飽,便宰牛充飢,把牛尾巴塞到山縫裹,回家告訴舅舅,說牛鑽到山縫裹去了。他舅舅不相信,來到山上,抓住牛尾巴就往外拽。朱元璋胆擅心驚,心裹說:可不敢讓拽出來,果真就拽不出來,他心裹說:要是能叫一聲就好了,果然山縫裹使傳出了一聲牛叫。這樣幾次,他舅把朱元璋趕了出去。朱元璋没法,進寺院當了和尚。寺院裡泥塑的神像夏天潮濕,得曬,老和尚動動嘴,朱元璋就得搬神像。天長日久,朱元璋心中不樂意,氣不能往老和尚身上出,便只有拿神像出氣。一天老和尚不在跟前,他用小棍在神像身上一敲,嘟濃着:"你就不能自已出去!"這本是氣話,誰知他這麽一說。神像果真走了出去,朱元璋高興了,挨着個兒敲一下說一句,敲完了,神像也出完了。把神像弄出去,朱元璋便到一邊玩耍,一會天上下了雨,朱元璋只顧貪玩,却把神像忘記了。老和尚看見,急了,趕忙叫朱元璋,朱元璋過來大喊一聲:"這不給我進去!"神像一個一個進了屋,各就各位。老和尚大驚,不敢收留朱元璋,把他趕了出了寺,朱元璋只好四處要飯。後來他長大了,便聯絡普天下受苦人,準備暴動反擊。這當兒,他結識了劉伯温。劉伯温也不是凡人,他是諸葛亮再生,深通謀畧,據說有一次他游至深山,見有一碑,上有孔明寫的碑文:"除了我無人到,下傳劉伯温"。朱元璋一切準備就緒,只等擇日而起了,可是元朝皇帝怕人造成反,禁止使用鐵製工具,就是菜刀也用鐵鎖鎖着,三五家合用一個,人們坐在一起說話,便被視為謀反,怎樣才能聯絡暴動之事,卻是一個難題。朱元璋和劉伯温商量,劉伯温給他出了個主意:八月十四傳送月餅,月餅内帶個紙帶,寫上八月十五起事。八月十五朱元璋率衆起義,推翻了元朝統治,建立了明朝。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個推翻元朝的日子,每年八月十五都要吃月餅。椒鹽月餅:椒鹽月餅是屬於大陸的北方月餅,所使用的餡料,多屬北方農產,所以大家如果吃膩了南方月餅的紅豆沙和蓮蓉等等餡料,可以試試椒鹽月餅,獨特的味道。過中秋食月餅,成為一種習俗,現今的月餅已經成為一種商品,失去了原來的意義,過節送禮成為雇員想升職的一種手法。月餅的品種也有很大的變遷,中國內地因經濟騰飛有魚翅官燕加金鉑的月餅,用來作升官發財的指標;香港也有冰皮月餅等比較健康的月餅,但形式與原來的已截然不同了。
烤鴨和填鴨的關係
烤鴨始於南宋。《夢樑錄》和《武林舊事》裹記载的杭州沿街叫賣的"炙鴨"就是最早的烤鴨。明成祖定都北京後,烤鴨傳到北方,它就由民間小吃變為宫廷美味。清朝滿族官員更喜歡吃烤鴨,烤鴨是宴席上不可少的珍品。咸豐五年
(1855年) ,前門外開設了專售燜爐鴨的便宜坊飯館。同治年間一本類似旅游指南的書叫《都門匯纂》,專門向遠省客商介绍了這家飯館,當時便宜坊飯館開設在觀音寺前路南。同治三年
(1864年) ,前門外肉市又開設了掛爐烤鴨的全聚德飯館。燜爐烤鴨是憑爐牆熱力烘烤鴨子。爐內温度先高後低,烤出的鴨子外皮酥脆,內層豐滿,肥而不膩。掛爐烤鴨是用棗、桃、梨等果木燒烤鴨子。所烤鴨子也是外焦內嫩,而且有一種特殊的香味。烤鴨必須用填鴨。嘉慶時曾任左都御史的姚元之在《竹葉亭雜記》一書中已經記載了填鴨的方法:"朱孝廉雲錦,客楊州,雇一庖人,王姓,自言幼時隨其帥役於山西王中丞壇望署中。------鴨必食填鴨,有飼鴨者,與都中填鴨畧同,但不能使鴨動矣。蓄之之法,以紹酒壇齒去其底,令鴨入其中,以泥封之。使鴨頭頸伸于壇口外,用脂和飯飼之,壇後仍留一窟,俾得遺糞。六七日即肥大可食,肉之嫩如豆腐。"這是一種古老的填鴨方法。《光緒順天府志》記載了另一種填鴨方法:"有填鴨子之法,取毛羽初成者,用麥麵和硫磺拌之,張其口而填之。填滿其嗉,即驅之走,不使之息,一日三次,不數日而肥大矣。"五十年代,便宜坊飯館的填鴨,和上面兩種說法不同:幾十隻鴨子在一間小屋內密密麻麻地擠着。帥傅捉起一隻鴨子的脖子,塞進一個用紅高梁等飼料做成的長圓形食物,鴨子直着脖子咽下去。當一隻鴨子被捉起時,露出了一块隙地,於是旁邊的鴨子就蹣跚地動起来;當這隻填灌了食物的鴨子重新落地時,大家又一動不動地"排排坐"了。三十幾年過去了。聽說填鴨的方法也有了變化。到鴨子長到一定分量後,就被趕到鴨棚內一個挨一個地擠坐着,每天定時有人填食,把鴨子用自來水喉式的填鴨机填滿。夜晚電燈徹夜不熄,成千上萬隻鴨子就是這樣餵肥後,送到城裹製成烤鴨。
涮羊肉和東來順的變遷
東安市塲北門內迤東的東來順飯庄,自從光緒年間丁姓在此擺粥攤兒開粥鋪算起,已有上百年歷史。如今,東來顺的涮羊肉名揚中外。涮羊肉的季節性較强。過去,立秋之後到翌年端午是涮羊肉旺季。東來顺堅持秋季分批選羊,先在城外栈上半月二十天,經過精料飼養,把羊圈肥了才送進城應市。那時,賣涮羊肉不用凍肉,也不用機切,切肉片全憑手藝。切肉時先用白布將鮮肉裹挺實,每斤肉竟能切成八九十片,肉薄如紙,抻起來能照見人兒,見熱就熟。碼盤時肥瘦適量搭配,紅白相間引人食慾。再配上幾片羊肝,三色輝映更加好看。好肉更需好助料。東來顺有獨家秘方自釀的醬油,有加入配料腌製的韭菜花、上等純芝麻醬、南醬豆腐、鹵蝦油、辣椒油,以及葱末、香菜末、糖蒜等。顧客根據自己口味,用哪樣盛哪樣,吃多少盛多少。隨烙隨上桌的芝麻燒餅,香酥適口,有的顧客還要帶上幾個回家。東來顺的涮羊肉專選西口大羊的上腦兒、磨檔等鮮嫩部位。切肉片剩下不同的肉,用來包餃子、蒸包子、烙餡餅、爆羊肉和雜碎湯等,經濟實惠,在檯底一層放置的白碴長桌、係板凳待客出售。東安市塲內的攤主兒、附近商號的伙計有時來這裹解解饞。每當飯口,一說去"大板凳",指的就是這兒。隨着東來顺而後興起的又有西來顺、南來顺,各有特色。作家端木蕻良在他的一首即興詩中有"東西南來都有顺,獨欠北來顺一家"之句。
清真風味的烤肉季
舊時北京城專賣烤肉的有三大家,即"烤肉宛"、"烤肉季"和"烤肉王";現在只有烤肉宛和烤肉季仍保持着老字號的傅統優勢,成為馳名中外的北京清真風味特色飯館。
烤肉季飯莊坐落在風景如畫的什刹海邊,周圉是北京民俗旅游區,這給了這家百年老字號更增添了歷史的貴重。相傳,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北京東通州的回民季德彩,在什刹海邊的"荷花市場",擺攤賣烤羊肉,打出了"烤肉季"的布幌。季家在此經營烤羊肉多年,有了積蓄後,買下了一座小樓,正式開辦了"烤肉季"烤肉館。烤肉季所處位置,正是"燕京八景"之一的"銀錠觀山"處,面對一波碧水,遠望西山夕陽,品味烤肉,實在是一佃好去虔。北面咫尺之遙的鼓樓又是京城著名的商業繁華之地,八方客商,四處游客,給烤肉季帶來了空前的發展機會。吃烤肉時的那一種"野氣",及烤肉吃法的"野味",吸引着各界食客。烤肉季店堂内,沒有鐵炙子,下面燃旺着鬆塔鬆柴,氣味芳香。吃烤肉時,皆圍爐而立,一脚踏在長板凳上,一腳踩地。一手托調料碗,碗內是醬油、醋、薑末、紹酒、鹵油、葱絲、香菜茱混成的調料。一手拿長竿竹筷,將切成薄片的羊肉,蘸飽調料,放於火炙子上翻烤。待肉熟,就着糖蒜、黄瓜條、熱牛脷餅吃,也可暖酒喝。特別是寒秋冷冬,吃得大汗淋漓,渾身通泰。烤肉本是草原上游牧人的美食,隨着滿族入關,傳入城市。雖然食用方法變得請究細緻了,但其餘存的野風野氣,會令已變為都市人的滿族兒女引起某些懷舊思緒。其他民族也覺新奇,到此品嘗一番者趨之若騖。烤肉季成為京都名館,生意十分火爆。
烤肉季的興隆,還在於它的精工細做,用料考究。其所烤羊肉,選自西口綿羊,且只用鮮嫩的後腿和上腦部位,剔除筋膜,壓去水份,切成薄片,呈半透明狀。烤肉季調料齊全,均為本店精選之定點所產,顧客可根據口味,自行選配。一百多年來,烤肉季仍保持着傳统風味,各界名人,如:老舍、梅蘭芳、馬連良等,均曾為這裹的常客。
隨着時代變遷,烤肉季不斷發展,如今這裹已是明樓大厦,可同時供150人用餐。除傳統烤羊肉外,還增添了雞、鴨、魚、海鮮等各種美味燒烤,它的名列"中華小吃"之榜首的芝麻燒餅,更是佐餐佳品。烤肉季已成為中外游客頜畧中華傳統美食的首選之地,成為什刹海風光中獨特的一景。
Wrapping |
|
History of traditional food |
|
|
中國古代有十個名人,又是十個名厨。伊尹,為商朝輔國宰相,商湯一代名厨,有"烹調之聖"美稱,"伊尹湯液"為人傳頌千年不衰。易牙,也名狄牙,為春秋時期名巫、著名厨帥,精於煎、熬、燔、炙,又是調味專家,得寵於齊桓公。太和公,為春秋末年吳國名厨,精通水產為原料的菜肴,由以炙魚囿名天下。膳祖,為唐朝一代女名厨。段成式編的《酉陽雜俎》書中名食,均出自膳祖之手。梵正,為五代時尼姑、著名女厨帥,以創製"輞川小祥"風景拼盤而馳名天下,將菜肴與造型藝術融為一體,使菜上有山水,盤中溢詩歌。劉娘子,為南宋高宗宫中女厨,歷史上第一個官廷女厨帥,稱為"尚食劉娘子"。宋五嫂,為南宋著名民間女厨帥。高宗趙构乘龍舟西湖,曾嘗其鱼羹,讚美不已,於是名声大振,奉為膾魚之"帥祖"。董小宛,明末清初秦淮名妓,善製菜蔬糕點,由善桃膏、瓜膏、腌菜等,名傳江南。現在的揚州名點灌香董糖、卷酥董糖,為她所創製。蕭美人,清朝著名女點心帥,以善製饅頭、糕點、餃子等點心而聞名,袁枚頗為推崇她,《隨園食單》中盛讚其點心"小巧可愛,潔白如雪"。王小余,清代乾隆時名厨,烹飪手藝高超,並有豐富的理論經驗。袁枚《隨園食單》有許多方面得力於王小余的見解。
"石烹"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原始的烹飪方法,其歷史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它是利用石板、石塊(鹅卵石)作炊具,間接利用火的熱能烹製食物的烹飪方法。一種是外加熱,將石頭堆起來,燒至熾熱後扒開,將食物埋入,包嚴,利用向內的熱輻射使原料成熟;一種是内加熱,是將石頭燒紅後,填入食品[如牛羊内臟]中,使之受熱成熟;另外還有一種是燒石煮法,取天然石坑或地面挖坑,也可用樹筒之類的容器,內裝水並下原料,然後投入燒紅的石塊,使水沸騰煮熟食物。遠古時代,傣族在舉行剽牛儀式時,先在地上挖一個坑,把剝好的牛皮墊在坑内,盛足水、放好肉,然後往水中丟下燒紅石頭。一塊接一塊,直到肉煮熟,大家便圍坐而食。這便是一種用燒石煮水的"石烹法"。遠古時代還有一種石燒菜,不用水煮,而是像{禮記}中記載的一樣:"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漢人鄭玄注:"古者未有釜,釋米捭肉,加於燒石之上而食之耳。今北狄猶存。"這種直接在石頭上烙炕成熟的方法,是中國最古老的"石上燔谷"法。除此之外,還有唐代湖北應城的"砂子饃"。其製法獨特,用麵粉、油、鹽、糖或生豬油製成餅坯,再將餅還置于加油炒熱至滾燙冒烟的小鵝卵石上製成。其特點是:色澤微黄,形呈凹凸,香酥鬆軟,易於消化,攜帶方便,經久耐貯。還有元代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的名菜"柳蒸羊",清代陝西的"天然餅","天然餅"的名字是因為是"用天然石子作襯饃成餅"而得來的。利用石烹的方法至今仍在一些地區流行,形成獨特的石烹飲食文化。 在西藏拉薩市東南部的門巴族到今天還習慣在燒紅有薄石板上烙蕎麥或烙肉。西雙版納地區的布郎族,在野外勞動,不用帶鍋灶,做飯時臨時在沙灘上挖一個坑,在坑內鋪上數層芭蕉葉,然後倒進清水,把從河裹捕來的鮮魚放入水中,燃起篝火,把燒紅的鹅卵石投入這個"芭蕉鍋"内,待水沸魚熟,放入少許鹽,便煮成一鍋美味的卵石鮮魚湯,然後用蚌殼盛着吃,別有滋味
"火鍋",甚麼叫火鍋?其實只要是底部有火,上有鍋子,就是火鍋了。至於是使用什麽樣的鍋子?何種燃料?自古以來的演變,可是多姿又多彩。最早的火鍋是用鼎煮的
大約一萬年前,我們的老祖宗發明了最早的容器─陶製的鼎,那可說是非常大的鍋子,無論是三足或四足的鼎,在當時,只要是能吃的食物如肉類為主,通通都掉入鼎內,然後在底部生火,讓食物煮熟,成為一大窩的食物,當時叫做"羹",這就是最早的火鍋了。
不過仔細一想,當時並没有所謂的鹽,也没有調味料,更没有沾醬,只是把一堆肉煮熟而已,會好吃嗎?加上鼎太大,不能移動,只能固定陳列在一定的地方,不方便隨時享用。於是,聰明的老祖宗,到西周時代,不但發明了銅與鐵,且各種陶器品也改良製作成較小型的器皿,適合一般人使用。
銅與鐵的產生,不慬形成了器皿的革命,同時也與近代的鍋子非常相近,銅製的鍋子與陶製的砂鍋,到现在還是最實用、最普遍的火鍋器皿,而大的鼎最後則延伸為權力的象微了。
三國五熟釜 鴛鴦鍋的始祖
火鍋的發展亦如同餐飲史的發展是漸進式的,完全是依據當時的器皿、社會的需求與原物料的發現引進,而加以變化的。就像"花椒"在沒傳進中國前,怎會有麻辣鍋?"辣椒"在沒進入中國前,又怎麽會有辣的調味出現呢?
三國時代,魏文帝所提到的"五熟釜",就是分有幾格的鍋,可以同時煮各種不同的食物,和現今的"鴛鴦鍋",可說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到了南北朝,"銅鼎"是最普遍的器皿,也就是現今的火鍋。演變至唐朝,火鍋又稱為"暖鍋"。
"浪涌晴江雪,風翻晚照霞 "
撥霞供是南宋火鍋之美名
在整個火鍋歷史的演變上,描寫火鍋最為傅神的是南宋時代,在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裏所說的涮兔肉片。在當時,林洪前往武夷山拜訪隱士止止帥,止止帥住在武夷山九曲中之第六曲仙掌峯,當林洪快到山峰時,下起大雪,一隻野兔飛奔於山岩中,因剛下雪岩石很滑,滚下石來,被林洪抓到,林洪想烤來吃,而問止止帥會不會燒兔肉,止止帥回答他說,我在山中吃兔子是這樣的,在桌上放個生炭的小火爐,爐上架個湯窩,把兔肉切成薄片,用酒、醬、椒、桂做成調味汁,等湯開了夾著着片在湯中涮熟,沾着調味料吃。
利用這樣涮熟之吃法,林洪吃了覺得如此的吃法甚為鮮美,且能在大雪纷飛之寒冬中,與三五好友團聚一堂談笑風生,隨性取食,非常愉快,因而為這樣一種吃法取了個"撥霞供"的美名,取當時"浪涌晴江雪,風翻晚照霞"的美麗光景。隨後發展到今天,無論是各種肉類或蔬食,皆可如此涮食。
喂!茶樓齊共上,良朋談動向,花雕嗲幾両,整番煲佛都有火鍋!-----火鍋!認真無得Fight!
米貴! 亞懵婆就啼!老董,咪懵懵閉,焗着!就要殺自己啦,D錢係會繼續嚟!慘、慘、慘、慘!嚟啦!啦-------!啦------啦!----啦!水鬼升城皇靠老細!
|
|
|
|
Mp3 Download place
餛飩:雲吞、抄手、清湯、包麵
一到香港,首先想到的是吃淨雲吞。在廣州,傅統的雲吞已經很難尋覓,但令人遺憾的是,在香港與時俱進的茶餐廳和大排檔供應的雲吞與傳統也漸行漸遠------- 中國古代並無餛飩餃子之分。餛飩、餃子都是用薄面裹餡或蒸或煮而食,大概我們的祖先發覺用麵皮把肉餡包裹,不漏一絲縫、不透一點洞,没有"七竅"的"包子"才美味。於是就把這種"包子"稱為"渾沌",後來改為餛飩,一直沿用至今。據說,在唐代餃子和餛飩分離後,餛飩成了考究的餃子,慢慢有了獨立的風格。北方的餃子,千百年來,從形式到內容,没有質的變化,風格比較固定,而南方的餛飩,卻在不斷推陳出新。名稱叫法在南方各省也百花齊放。四川叫抄手,廣東叫雲吞,湖北稱包麵,江西叫清湯,其他省份的餛飩在近代五十年來也基本不變。但廣州的雲吞卻一天不如一天,早已走味變調。究其原因,有人認為是粵式雲吞的製作技藝已經斷代,新手大多來自北方,對粤式雲吞没有任何感性認識,也不得祖傅,自然無法把握個中真諦。至於香港云吞也日渐衰微,可能是近年香港市道蕭條,市民生活節奏加快,在麵食店內消費的市民大多來去匆匆,把品嘗雲吞變成了將就吃快餐,市民吃的不是滋味,為的只是充飢,而充飢是不會講究滋味的。失去了行業的專業監控,香港雲吞也逐漸失去了保質和發展的平台。近日翻到明朝高濂《遵生八箋》中有"餛飩方"一文,文内介紹了餛飩製作的奧秘與粵式雲吞頗為相似,其中提到:"下鍋煮時,先用湯搞動,置竹條在湯内,沸,頻頻灑水,令湯常如津樣滾,則不破,其皮而堅滑。"這是製作粤式雲吞的核心技藝,願同行能牢記以上操作,共同維護粵式雲吞之正宗。粵式雲吞何處覓?廣州荔湾區歐成記上湯鮮蝦雲吞使用蝦子、大地魚、豬細骨等原料精製,用很薄的皮包起來,煮熟後呈肉色,被譽為"玻璃雲吞"。而越秀南的"有粥麵子"的雲吞,使用鮮肉、鮮蝦仁、鮮雞蛋等原料拌製,不僅價廉而且鮮爽味香。"應記"麵家,位於福賢路。臨街一長溜舖面,門口一張小方檯,後面坐着一個瘦臉大眼的"姆記"。有人進門了,她会大聲問,"食乜耶",典型的佛山土話,和純正的廣東官話相比顯得某些突兀和低沉。來人照例說"雲吞麵",然後安静地坐着,單等那令人食指一動的香味襲來。這是只有本地人才能找到的麵家。這裹凡俗、隨意、自然。除了雲吞麵,還有著名的及第粥、艇仔粥、蠄蟝粥和乾炒牛河。這發源於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前的小吃,使空氣蕩漾着淡淡的懷舊氣息。隔着玻璃,可以看見馬路上的車水馬龍,還可以看見對面正在拆除的樓房,那是帶騎樓的小二樓古舊房子。騎樓是南國建築特色,上樓下廊,遇着刮風下雨太陽天,走在騎樓就像家裹。這,是不是禪城最後的騎樓呢?"應記"麵家回蕩着舊日的味道;"應記"的麵條是禪城一絕,聽說始創於上世纪的三十年代。"其製作沿用傳統過扛方法巧製,麵條切性均匀,條子粗細適中,入口爽滑,蛋香濃郁"?也許,就不一樣了,幾十載風雲流轉中,"應記"麵條像一個獨具風情而深居簡出的女子,没有跟着外面世界的改變而修正自己,但光明經過篩子漏下的一點一滴,仍執着地撒在她的臉上身上。顏色,許是更黄或更深了,條子粗了遲是幼了呢。味道,是漁家在船上烹飪出來的新鮮,還是家裹嫲嫲熬芝麻糊的馥郁?禪城有很多家"應記",經營的品種都一樣。七十多年前的過扛麵條創始人,無論怎樣的想象力,也想不到如今麵條仍大受歡迎。吃遍了山珍海味,一碗雲吞麵,可能就慢慢淡泊了上緊發條的意志,瓦解了神經,趨向於現狀的滿足、豁達和平和。"應記"麵家,就像這個城市的印記,滄桑了人事,蹉跎了歲月,物換星移,仍悄然而立,在某一條繁華馬路背後,在某一個娛樂場所旁邊。
|
|
|
|
|
|
|
|
滿漢全席產生的歷史背景:"滿漢全席"起源於清太祖努爾哈赤關於滿、漢兩族和睦相處的進步政策。1618年,努爾哈赤以"七大恨"誓帥,公開反明。由於在薩爾滸一戰大獲全勝,逐步據有遼沈。據《滿洲秘檔》,努爾哈赤進入遼沈地區後,滿洲人與關內北遷於此的漢民肘有摩擦,以至出現"今闻满洲以漢人之牛車,执汉人令運糧草,並索取儲物"的事件。對此,努爾哈赤在天命七年(1622年)下了一道旨諭,說這事件"豈令漢人給滿洲為僕乎"?漢人"因其遠處遷來,無住舍食糧耕田",故令"滿漢等合居一處,同住同食同耕-----計口合糧而食。所有田地,滿、漢人等務宜各自耕種。若滿洲人欺索漢人故違此諭,則漢人可扭而告之執法之官;而漢人亦不准因降此諭任意誣誑滿洲人,因爾等,同為一帝之民故耳"。 不僅如此,在努爾哈赤的政權中,對滿、漢官員[包括蒙古官員]也執行平等的政策,在編制、禮儀,甚至在飲宴和娛樂中,都注意保持均衡。以至"漢之小官及平人前往滿洲地方者,得任意徑入諸貝勒大臣之家,同席飲宴,盡禮款待"。《滿洲秘檔》由此可見,因努爾哈赤的旨諭,使得大批從關內遷此的漢人人長期和睦相處,這不僅有益於生產的發展,也把關內的飲食習俗和制食技藝傳播過來,無形中使滿、漢民間的烹調互相影響和促進。也由於滿、漢官員之間的和睦共事,不僅有益於政權的鞏固,在飲食習俗上也會互相影響,滿、漢官府之間的烹飪技藝有了廣泛交流的機會,為滿族烹飪更多地吸取漢族烹飪的特長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為清中葉"滿漢全席"的產生營造了特定的背景和環境。應該說,清初的遼沈地區是"滿漢全席"的策源之地,它滋生於努爾哈赤實行的"滿漢一體"的政策之中。乾隆是"滿漢全席"的倡導者:"滿漢全席"的產生,並非偶然,它是清朝處在上升時期,其國勢興隆在飲宴上的一種體現,而它又是通過乾隆的膳事活動和巡游活動被引發出來的。分析"滿漢全席"產生的原因,大體有如下諸種社會因素:
- .乾隆時期,史稱"盛世"。由於經過康熙、雍正兩朝對政權的培植芟理,國家形勢穩定,經濟繁榮。這被認為是清廷對漢族實行緩靖政策的成功,是貫徹努爾哈赤"滿漢一體"思想的結果;"滿漢一體"的積極意義在朝野被廣泛認同和稱道。而"滿漢一體"的產生則是對這種政局意識的迎合。
- .歷史上國泰民安、經濟繁榮的時期,也是筵宴發展的昌盛時期。大唐盛世,出現了曲江宴、燒尾宴等名宴;乾隆盛世,則產生了千叟宴、滿漢全席。這是社會發展反映在飲食上的一種規律。
- .乾隆為盛世之君,有恃無恐,在膳食上大為講究起來。這時期的官廷御膳,較之前幾朝有了顯著的發展:"御茶膳房"始設膳事檔案處;官內宴式種類增多,如"新正筵宴"、"茶宴"、"大蒙古包宴"等;也由于乾隆喜食南味,蘇揚烹饪进入宫廷,致使清宫御膳中的"漢食"部分大灼增加,這對滿、漢食風的進一步交融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 乾隆時期,大力倡導漢學開博學宏詞、經濟、孝廉方正等科,編纂《四庫全書》等。這種倡導漢族文化運動的措施,對漢族飲食文化的興盛和發揚起到連鎖作用,致使官府和民間的漢族食俗禮儀得到增加,這對"滿漢全席"的產生起到了促進作用。
- 出於政治上的需要,也出於乾隆本人的喜游好覽和尋求天下美味的需要,在他執政期間,東巡盛京,朝聖曲阜,南游蘇楊西謁五台,視察京都-----所到之處膳事盛况空前。地方官府既要順應乾隆的民族進食方式,又要迎合他尋求地方汉食美味的願望,所以迎皇筵宴自然趨於一種滿、漢食風合璧的形式。這種筵宴形式,在官府和民間也產生了隨附的作用。
由於上述官內和社會的諸種"飲食氣候",使"滿漢全席"的形成有了"水到渠成"的條件。乾隆時期,"懷柔郝氏,膏腴萬頃,純廟(乾隆)尝驻跸其家,進奉上方水陸珍錯百餘品,王公近侍及與抬奴隸,皆供食饌,一日之餐,費至十餘萬"[《嘯亭雜錄》)。可以想見,郝氏能將乾隆請入家中赴宴,是件光宗耀祖的盛事,因此他不惜巨資,意欲乾隆"賣賬";郝氏也必然會趨於"滿漢一體"的政治社會意識,在飲宴上做到滿、漢肴饌並陳,以博乾隆的進食逸興。疑這是没有寫明的"滿漢全席",是"滿漢全席"出現的最初形式。如果這個引証不夠確實,那麼還有一例可以佐証。乾隆在第五次巡游山東時,同皇后到曲阜祭孔,並將女兒下嫁孔府後代,"陪嫁品"中有一套"滿漢宴·銀質點銅錫仿古象形水火餐具"。這套餐具共計408件,可盛裝196道菜,出自廣東潮城[今潮州]"顏和順正老店"的潮陽銀匠楊義華之手。也許正因為乾隆賜給孔府這套"滿漢全席"餐具表達了他尋求"滿漢一體"的"聖意",人們也就從中領悟到了甚麼。祚是,也就在這個時期,官府和市肆上開始盛行"滿漢全席"。乾隆這個舉措,是"滿漢全席"形成的引發點,乾隆本人也成為"滿漢全席"
的倡導者。
光祿寺的宴制是嬗變滿漢全席的基礎:清官光祿寺是專門管理國家筵宴的机構,乃沿襲明官膳事機構的體制設立,始於順治元年[1644年]。清定都北京後,面對統治全國的形勢,官中膳事活動驟增。這樣,完善、健全官廷膳事體制便被清統治者們接受。清官光禄寺的宴制嬗变为后来的"滿漢全席",其原因大體有如下四種:
- 光祿寺的宴制分媽"滿席自一等至六等;漢席自一等至三等;又有上席、中席"[《欽定大清會典》卷七十四)。可以想見,"滿席"由滿厨主掌,"漢席"由漢厨主掌。"上席、中席"一類,大可值得研究。它既没有標明是"滿席",又没有標明是"漢席",介於"滿席"和"漢席"之間。從用料上看,既有用麵定額[做餑餑用],又有"漢席"中的肉類菜肴,既有燒方、羊方這類滿式菜肴,又有"漢席"中的蒸食、蔬食;而且,還特別寫明有關陳設和席面安排。其實,這是將滿、漢食俗和烹飪加以聯結和交融的一類筵宴。由於政治原因和清廷統治者的民族心理意識,以及官規食制的束約,"上席、中席"不便用滿、漢聯結的名稱出現,而籠統地以"上席、中席"謂之。但在實際内容上已經滿漢交融。由此窺測,清官中的"滿漢全席"已經在特殊的政治環境中隱形地運作着。這是研究"滿漢全席"與清官御膳之間的承襲關係和嬗變特微的一個重要切口。
- 清官光祿寺的宴制,以滿族規制為主。出於清朝統治者的政治需要和民族意念,當時朝廷中最重要的筵宴,均為"滿席"食制所主宰。另外,清朝統治者在朝政、祭祀、婚喪嫁娶、生活等方面所反映的飲食現象,承襲祖制,已成固有習俗。因此,後來的"滿漢全席",以"滿"字當頭,這都是可以理解的歷史原因。
- 光祿寺的"漢席"被規定在傳經講學、文武會試、修書編典等文化活動的應用之內,反映了漢族飲食與漢族的文化一樣,被清廷所接受和認定。"漢席"現象的存在,即清官御膳中的山東飲食風味和康、乾時期引入官廷的蘇揚飲食風味,則是後來"滿漢全席"中"漢菜"部分的基礎。
- 清入關後的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其官廷食制的實際內容已經隨着清朝政權的延伸而潜移默化地受到漢族食俗禮儀及烹飪技藝的濡染和滲透,特別是乾隆朝以後,這種跡象更為明顯。清官光祿寺在筵制上劃分為"滿席"、"漢席"、"上席、中席"的特殊作用,以及清官御膳在向漢族食俗、烹飪的貼近發展,是導致乾隆時期嬗變、衍生"滿漢全席"的蓄積和啟領階段。
滿漢全席:滿漢全席始於清代中葉,是我國一種具有濃郁民族色彩的巨型筵宴。既有官廷肴饌之特色,又有地方風味之精華,菜點,精美,禮儀講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獨特風格。滿漢全席原是官場中舉辦宴會時滿人和漢人合作的一種全席。最好的公開使用場合,是科舉考試結束後地方官史宴請主考官的時候。主人是地方上最高官員,客人是欽差大臣;主客之間往往又是"門生故舊",因此滿漢全席上的菜點都是菜其精細而豐盛的。入席時大小官員一律頂戴朝珠,身着公服就座。筵席的場面、規模、等級、陪宴人員的職位、供應筵席用的烹飪原料及果、酒的品種和數量等等。都有嚴格的規定。官府中舉辦滿漢全席時首先要奏樂,鳴炮,行禮恭迎賓客入座。客人入座後由待者上進門點心。進門點心有甜、鹹兩種,並有乾、稀之別。進門點心之後是三道茶,如清茶、香茶、炒米茶,然後才正式入席。滿漢全席上菜公冷菜、頭菜、炒菜、飯菜、甜菜、點心和水果等,一般起碼一百零八種,一般分三天吃完。漢全席取材廣泛,用料精細。山珍海味無所不包。烹饪技藝精湛,富有地方特色。突出滿族菜點特殊風味,擅於燒烤、火鍋、涮鍋,又顯示漢族烹調特色,扒、炸、炒、溜、燒等皆備,菜品口味也極豐富。又名"滿漢大席"等。我國的一種巨型宴席。以肴饌繁多精美、場面豪華、禮儀講究而在國内外享有盛名。據研究,起源於清代康熙時在官中開設的"滿席"與"漢席"。當時,官中筵席,滿席分六等,漢席分三等。其時官府來往,滿族官員請漢官用漢菜,漢族官員請滿官用滿菜。後來,滿、漢肴饌逐漸有選擇地匯於一席,以示不分彼此。以後,在流傳中不斷吸取各地民間宴席及蒙、回、藏等民族食品精華,因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宴會形式。嗣後,又有"大滿漢"、"小滿漢"及"新滿漢"之分。滿漢全席的筵生地在北京。其中,滿族肴饌為主,多燒烤菜,因而又有"燒烤席"、"滿漢燕翅燒烤全席"之稱。以豬為原料的菜肴有:全豬、烤乳豬、燒小豬、野參七星肘子、白哈爾巴、燒哈爾巴等,又有乾鮮果品、蜜餞甜肴、火鍋類、砂鍋類、涮鍋類菜肴。早期的滿漢全席中,多用東北出產的原料,如熊掌、飛龍、猴頭、人參、鹿尾、鹿筋、駝峰等,甜點與粥品,也多而精。在乾隆時期,滿漢全席主要用於新親上門及上司入境。嘉慶以後,民間各地的滿漢全席皆不同程度地漢化,形成了以當地烹飪特色為主的滿漢全席。京、津、東北、豫、川、魯、粤等地今日的滿漢全席,實際是中國各路菜系傳統名菜精華的薈萃,其工藝難度很高的名賣肴饌,非第一流的名厨高手不能烹製。近幾十年,香港及海外中式酒樓也舉辦滿漢全席,往往場面極盡豪華、菜點名目多借題發揮,令人觀之炫目。徐珂《清稗類鈔.飲食類》:"燒烤席,俗稱滿漢全席,筵席中之無上上品也。烤,以火乾之也。於燕窩、魚翅諸珍錯外,必用燒豬、燒方,皆以全體燒之。酒三巡,則進燒豬,膳夫、僕人皆衣禮服而入。膳夫奉以侍,僕人解所佩之黏刀脔割之,盛於器,屈一膝,獻首座之專客。專客起箸,簉座者始從而嘗之,典至隆也。"清代滿漢全席共有三種版本,一為北京版的全席、一為廣東味的全席,再有就是川味的滿漢全席。但真正操辦過四川滿漢全席的大厨為"榮樂園"的創始人蘭光,他一共做過三次,均是在清代"科場"之後,酬謝主考官。之後,蘭光將手藝傳給榮樂園主厨孔道生、張松雲,但孔、張二人雖能單獨烹飪全席的各式菜肴,但卻從未操辦過整檯全席。後來,四川滿漢全席再也無人擺過,幾年前成都有的酒樓關於"滿漢全席"的話題也均為炒作,至今無人嘗過真正傳統的四川滿漢全席。瀕臨失傳的傳統四川滿漢全席近日首次亮相龍泉驛某酒樓。此席由"榮樂派"第三代傳人、中國烹飪大帥肖鏡明及其弟子親手製作。令人遺憾的是,全席只有36款菜,是在原來108款的基礎上濃縮而成的。滿漢全席是清代中葉興起的一種規模盛大、程序繁雜、極盡奢華的宴席,隨着時代的變遷滿漢全席中部分菜肴已被淘汰,本滿漢全席保留了其中的精華部分,以代表四川滿漢全席的傳統精粹。而上菜程序則基本按照滿漢全席的程序來進行。第一道程序是上瓜杏手碟、四朝擺
[ 時令水果 ]、四蜜餞。之後,開始上主菜。首先端出的是涼菜"四對鑲",即宣威火腿與芹黄冬筍對鑲、榨板羔羊與凍子雞絲對鑲、紅鹵鴿脯與醬汁豆筋對鑲、桶鴨片與南糟螃蟹對鑲。席上的大菜為魚翅燒鳥雞白、紅燒填鴨、糊碟海參、箭頭雞、灌耳子雞、佛座子、揚州大魚、哈什蟆羹等,一共36款菜。這36款菜全都是從傳統四川滿漢全席菜譜裹裹挑選出來的,這些菜也是老帥傅親手所傳,没有做過任何改編。
滿漢全席,民稱滿漢席。是清代中葉興起的一種規模盛大、程序繁雜、由滿點和漢菜組成、滿漢兩族飲食精粹合璧的筵席,其中包括紅白燒烤、各類冷熱菜肴、點心蜜餞、瓜果及茶酒等,入席品種多時達200餘品。乾隆甲申年間(1764年)李門所著《揚州書舫錄》中記有一份滿全席食單,可謂關於滿漢全席的最早記載。乾隆年間詩人袁枚所著《隨園食單》中說:"今官場之菜
又有滿漢席之稱,用於新親上門,上司入境。"
滿漢全席是中國烹飪技藝發展的一個高峯,是中國古代烹飪文化一項寶貴的遺產,在世界飲食文化中,堪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
清入關前,滿族在白山黑水嚴寒的自然條件下,即已形成獨特的飲食傳統和習慣。清皇朝統治中國後出現滿漢近處的局面,為滿足不同生活習慣,在玉膳房中既有滿族厨帥,又有漢族厨帥,使滿漢菜初步合為一席,官中開始出現滿漢席並用的局面,從而為滿漢全席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滿漢席有官內席與官外席之別,官內所用的滿漢全席僅供當朝天子、皇父、皇戚、皇兄及皇太后、皇后、妃子、貴人等享用,此外近親皇族子系、當朝宰相、功臣,也有資格參加官內朝廷的滿漢大席。
蒙古親藩宴:此宴是清朝皇帝為招待與皇室聯姻的蒙古親族所設的御宴。一般設宴天正大光明殿,由滿族一、二品大臣坐陪。歷代皇帝均重視此宴,每年循例舉行。而受宴的蒙古親族更視此宴為大福,對皇帝在宴中所例賞的食物十分珍惜。《清稗類钞*蒙人宴會之帶福還家》一文中說:"年班蒙古親王等入京,值頒賞食物,必之去,曰帶福還家。若無器皿,則以外褂兜之,平金繡蟒,往往湯汁所沾需,淋漓盡,無所惜也。"
茶台茗敍:古樂伴奏--- 滿漢侍女敬獻白玉奶茶
到奉點心:茶食刀切 杏仁佛手 香酥蘋果
合意餅 攢盒一品:龍鳳描金攢盒龍盤柱
(隨上乾果蜜餞八品)
四喜乾果--- 虎皮花生 怪味大扁 奶白葡萄
雪山梅 四甜蜜餞--- 蜜餞蘋果
蜜餞桂圓 蜜餞鮮桃 蜜餞青梅 奉香上壽:古樂伴宴-----焚香入宴 前菜五品:龍鳳呈祥
洪字雞絲黄瓜 福字瓜燒里脊 萬字麻辣肚絲
年字口蘑髮菜 餑餑四品:御膳豆黄
芝麻卷 金糕 棗泥糕 醬菜四品:官廷小黄瓜
醬黑菜 糖蒜 腌水芥皮 敬奉環漿:音樂伴宴-----滿漢侍女敬奉貴州茅台 膳湯一品:龍井竹蓀
御菜三品:鳳尾魚翅 紅梅珠香
官保野兔 餑餑二品:豆麵餑餑 奶汁角 御菜三品:祥龍雙飛
爆炒田雞 芫爆仔鴿 御菜三品:八寶野鴨
佛手金卷 炒墨魚絲 餑餑二品:金絲酥雀
如意卷 御菜三品:繡球乾貝 炒珍珠雞
奶汁魚片
御菜三品:乾蓮福海參 花菇鴨掌
五彩牛柳 餑餑二品:肉未燒餅 龍鬚麵
燒烤二品:掛爐山雞
生烤狗肉 隨上荷葉卷 葱段 甜麵醬
御菜三品:山珍刺龍芽 蓮蓬豆腐
草菇西蘭花 膳粥一品:紅豆膳粥 水果一品: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別香茗:信陽毛尖 廷臣宴:廷臣宴於每年上元後一日即正月十六日舉行,是時由皇帝親點大學士,九卿中有功勛者參加,固興宴者榮殊。宴所設於奉三无私殿,宴時循宗室宴之禮。皆用高椅,賦詩飲酒,每崴循例舉行。蒙古王公等皆也參加。皇帝籍此施恩來攏絡屬臣,而同時又是廷臣們功祿的一種像徵形式。 麗人獻茗:獅峰龍井 乾果四品:蜂蜜花生
怪味腰果 核桃黏 蘋果軟糖 蜜餞四品:蜜餞銀杏
蜜餞樱桃 蜜餞瓜條 蜜餞金棗 餑餑四品:翠玉豆糕
栗子糕 雙色豆糕 豆沙卷 醬菜四品:甜醬蘿葡
五香熟芥 甜酸乳瓜 甜合錦 前菜七品:喜鵲登梅
蝴蝶暇卷 薑汁魚片 五香仔鴿 糖醋荷藕
泡綠菜花 辣白菜卷 膳湯一品:一品官燕
御菜五品:砂鍋煨鹿筋 雞絲銀耳
桂花魚條 八寶兔丁 玉筍蕨菜 餑餑二品:慈禧小窩頭
金絲燒麥 御菜五品:羅漢大蝦 串炸鮮貝
葱爆牛柳 油仔雞 鮮蘑菜心 餑餑二品:喇嘛糕
杏仁豆腐 御菜五品:白扒廣肚 菊花里脊
山珍刺五加 清炸鵪鶉 紅燒赤貝 餑餑二品:絨雞待哺
豆沙蘋果 御菜三品:白扒魚唇 紅燒魚骨
葱燒鲨魚皮 燒烤二品:片皮乳豬
維族烤羊肉 隨上薄餅 葱段 甜醬 膳粥一品:慧仁米粥
水果一品: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别香茗:珠蘭大方 萬壽宴:萬壽宴是清朝帝王的壽誕宴,也是內廷的大宴之一。后妃王公,文武百官,無不以進壽獻壽禮為榮。其聞名美食不可勝數。如遇大壽,則慶典更為隆重盛大,系派專人專司。衣物首飾,裝潢陳設,樂舞宴飲一應俱全。光緒二十年十月初十日慈禧六十大壽,於光緒十八年就頒佈上諭,壽日前月餘,筵宴即已開始。僅事前江西燒造的繪有萬壽無疆字樣和吉祥喜慶圖案的各種釉彩碗、碟、盤等瓷器,就達二萬九千一百七十餘件。整個慶典耗費白銀近一千萬両,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 麗人獻茗:廬山雲霧
乾果四品:奶白棗寶 雙色軟糖 糖炒大扁
可可桃仁 蜜餞四品:蜜餞菠蘿 蜜餞紅果
蜜餞葡萄 蜜餞馬蹄 餑餑四品:金糕卷
小豆糕 蓮子糕 豌豆黄 醬菜四品:桂花辣醬芥
紫香乾 雜香菜 蝦油黄瓜 攒盒一品:龍鳳描金攒盒龍盤柱隨上
五香醬雞 鹽水里脊
紅油鴨子 麻辣口條
桂花醬雞 蕃茄馬蹄 油燜草菇 椒油銀耳
前菜四品:萬字珊瑚白菜 壽字五香大蝦
無字鹽水牛肉 疆字紅油百葉 膳湯一品:長春鹿鞭湯
御菜四品:玉掌獻壽 明珠豆腐 首烏雞丁
百花鴨舌 餑餑二品:長壽龍鬚麵
百壽桃 御菜四品:參芪燉白鳳 龍抱鳳蛋
父子同歡 山珍大葉芹 餑餑二品:長春卷
菊花佛手酥 御菜四品:金腿燒圓魚
巧手燒雁鳶 桃仁山雞丁 蟹肉雙筍
餑餑二品:人多果 核桃酪 御菜四品:松樹猴頭蘑
墨魚羹 荷葉雞 牛柳炒白蘑 燒烤二品:掛爐沙板雞
麻仁鹿肉串 膳粥一品:稀珍黑米粥 水果一品: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别香茗:茉莉雀舌毫
千叟宴:千叟宴始於康熙,盛於乾隆時期,是清官中的規模最大,與宴者最多的盛大御宴。康熙五十二年在陽春園第一次舉行千人大宴,玄樺帝席賦《千叟宴》詩一首,固得宴名。乾隆五十年於乾清官舉行千叟宴,與宴者三千人,即席用柏梁體選百聯句。嘉慶元年正月再舉千叟宴於寧壽官皇極殿,與宴者三千五十六人,即席賦詩三千餘首。後人稱謂千叟宴是"恩隆禮洽,為萬古未有之舉"。 麗人獻茗:君山銀針
乾果四品:怪味核桃 水晶軟糖 五香腰果
花生黏
蜜餞四品:蜜餞桔子 蜜餞海棠
蜜餞香蕉 蜜餞李子 餑餑四品:花盞龍眼
艾窩窩 果醬金糕 雙色馬蹄糕 醬菜四品:官廷小蘿葡
蜜汁辣黄瓜 桂花大頭菜 醬桃仁 前菜七品:二龍戲珠
陳皮兔肉 怪味雞條 天香鮑魚 三絲瓜卷
蝦籽冬筍 椒油茭白 膳湯一品:罐爛魚唇
御菜五品:沙舟踏翠 琵琶大蝦 龍鳳柔情
香油鱔糊 肉丁黄瓜醬 餑餑二品:千層蒸糕
雜錦花籃
御菜五品:龍舟鱖魚 滑溜貝球
醬燜鵪鶉 蠔油牛柳 川汁鴨掌 餑餑二品:鳳尾燒麥
五彩抄手 御菜五品:一品豆腐 三仙丸子
金菇掐菜 溜雞脯 香麻鹿肉餅 餑餑二品:玉兔白菜
四喜餃 燒烤二品:御膳烤難 烤魚扇
野味火鍋:隨上圍碟十二品
鹿肉片 飛龍脯 狗子脊 山雞片
野豬肉 野鴨脯 魷魚卷 鮮魚肉
刺龍牙 大葉芹 刺五加 鮮豆苗 膳粥一品:荷葉膳粥
水果一品: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别香茗:楊河春綠 九白宴:九白宴始於康熙年間。康熙初定蒙古外薩克等四部落時,這些部落為表示投誠忠心,每年以九白為貢:白駱駝一匹、白馬八匹。以此為信。蒙古部落獻貢後,皇帝高御宴招待使臣,謂之九白宴。每年循例而行。後來道光皇帝曾為此作詩云:"四偶銀花一玉駝,西羌歲獻帝京羅。"
麗人獻茗:熬乳茶 乾果四品:芝麻南糖
冰糖核桃 五香杏仁 菠蘿軟糖 蜜餞四品:蜜餞龍眼
蜜餞萊陽梨 蜜餞菱角 蜜餞檳子 餑餑四品:糯米涼糕
曇豆卷 鴿子玻璃糕 奶油菠蘿凍 醬菜四品:北京辣菜
香辣黄瓜條 甜辣乾 雪里蕻 前菜七品:松鶴延年
芥茉鴨掌 麻辣鵪鶉 芝麻魚 腰果芹心
油爛鮮蘑 蜜汁蕃茄 膳湯一品:蛤什蟆湯
御菜一品:紅燒麒麟面 熱炒四品:鼓板龍蟹
麻辣蹄筋 烏龍吐珠 三鮮龍鳳球
餑餑二品:木犀糕 玉面葫蘆
御菜一品:金蟾玉鮑 熱炒四品:山珍蕨菜
鹽煎肉 香烹狗脊 湖米茭白 餑餑二品:黄金角
水晶梅花包 御菜一品:五彩炒駝峰
熱炒四品:野鴨桃仁丁 爆炒黃麗明魷魚
箱子豆腐 酥炸金糕 餑餑二品:大救駕
蓮花卷 燒烤二品:持爐珍珠雞 烤鹿脯
膳粥一品:蓮子膳粥 水果一品: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別香茗:洞庭碧螺春 節令宴:節令宴系指清官內廷按固定的年節時令而設的筵宴。如:元日宴、元會宴、春耕宴、端午宴、乞巧宴、中秋宴、重陽宴、冬至宴、除夕宴等,皆按節次定規,循例而行。满族雖有其固有的食俗,但入主中原後,在滿漢文化的交融中和統治的需要下,大量接受了漢族的食俗。又由於官廷的特殊地位,逐使食俗定規詳盡。其食風又與民俗和地區有着很大的聯系,故,臘八粥、元宵、糭子、冰碗、雄黄酒、重陽糕、乞巧餅、月餅等儀器在清宫中一應俱全。
麗人獻茗:福建烏龍
乾果四品:奶白杏仁 柿霜軟糖
酥炸腰果 糖炒花生 蜜餞四品:蜜餞鴨梨
蜜餞小棗 蜜餞荔枝 蜜餞哈蜜杏 餑餑四品:鞭蓉糕
豆沙糕 椰子盞 鴛鴦卷 醬菜四品:麻辣乳瓜片
醬小椒 甜醬薑牙 醬甘螺 前菜七品:鳳凰展翅
熊貓蟹肉 蝦籽冬筍 五絲洋粉 五香鱖魚
酸辣黄瓜 陳皮牛肉 膳湯一品:罐煨山雞絲燕窩 御菜五品:原殼鮮鮑魚
燒鹧鸪 芜爆散丹 雞絲豆苗 珍珠魚丸
餑餑二品:重陽花糕 松子海愛貓扑,愛生活 御菜五品:猴頭蘑扒魚翅
滑熘鸭脯 素炒鱔絲 腰果鹿丁 扒魚肚卷
餑餑二品:芙蓉香蕉卷 月餅 御菜五品:清蒸時鮮
炒時蔬 釀冬菇盒 荷葉雞 山東海參
餑餑二品:時令點心 高湯水餃 燒烤二品:持爐烤鴨
烤山雞 隨上 薄餅 甜麵醬
葱段 瓜條 蘿葡條 白糖
蒜泥 膳粥一品:臘八粥 水果一品: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別香茗:楊河春綠
官外的滿漢全席是由官內傳出去的,但有等級上的差別,一般使用在由滿族一二品大員主持的科考和地方會議中,都是由各方官吏承辦高貴滿漢全席招待欽差大臣。入席時要職位排列位次。乾隆年間,市井上有滿漢合一的局面。多用於上司入境或新親上門。到了清代末朝,滿漢全席越来越奢侈豪華,且盛行一時。由於京官赴任各地,使滿漢全席廣為流傳,並融合了一些當地風味菜肴,又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地方滿漢全席,因此滿漢全席除通行格局外,其規格層次,茶點品種與數量在各地都有所不同,滿漢全席兼用滿漢兩族的菜肴,用料上多取漢食的山珍海味,重滿食的點心及捏式技藝,禮儀隆重,嚴謹規範,有的菜品豐富多彩,常常分多次進餐,並以名貴大菜帶出相應配套菜品,席面多數按大席套小席設計,有席席相連的排塲,既有主次又有統一的風格。再來一版,東北的,比較正宗:滿漢全席第一台菜譜 時蔬大雕刻
百鳥朝鳳
膳前乾果 開心果子 大杏仁
核桃仁 怪味酥 膳前酒果 杏仁 蜜棗
話梅肉 啊膠棗
敬奉瓊漿
酒水 前菜八品 金飽戲珠
水晶雞 鹵水金錢肚 芥茉鴨掌
涼拌海帶結 五香薰豆絲 金鉤瓜條 蜜汁茄餅
膳湯一品
飛龍燕菜 御膳二品 龍舟魚餃
百福當朝
御膳三品 金錢扒魚翅
鳳凰歸巢百鳥靜 百味山珍 餑餑四品
御膳蝴蝶酥 滿族番八瓣 豌豆黄
喇嘛糕 御膳三品 鮑花海參
斑龍送酒鞭花 香酥烤雞 御膳三品
珍珠扒駝掌 碧波龍舟蝦卷 手把一品香 御膳一品
冰糖哈什螞油 御膳一品 湯板栗燜烤鴨 御膳點心
御膳桂花雜錦飽 滿族蒸餃 御膳醬菜四品
雜錦拌菜 火腿雲卷 鹵水鴨舌 鹽水猴頭菇
膳粥一品 花生紫米粥 水果一品
大拼盤
送客香茶 紅茶
百年前滿漢全席中的奇品:百年前,前清時代,廣州市的貴聯升酒館製作 滿漢全席最有名。那時吃一席滿漢全席是不能硬定日期的,因為菜式中有許多材料是愴悴難求的。要等菜辦齊全後,才通知主人定期宴客,滿漢全席不只是一頓吃喝,而是全日聚宴,甚至分兩日、三日吃,山珍海味俱備,飛潛動植俱陳。其中有幾種令人驚聞的奇品:第一位奇品是猴腦,吃猴腦的桌子要特製,中間開一洞,其大小恰好可穿進猴頭,先縛其手足,再緊緊系於桌底,衹將猴頭伸出洞外,猴頭的毛早以剃淨,吃時主人手持銀錘,敲破猴頭骨,再用銀刀撬開猴子的天靈蓋,露出腦漿,客人各用銀勺取吃,吃完為止。第二味奇品是在第二次撤席客人離座後,堂倌用漆盤捧着一碟碟小點心,用麵粉製成,形如花卷,旁邊放着一小碗蜜糖,這花卷的餡不是雞、鴨、火腿,而是一隻剛出世未到三天的老鼠,既未長毛也未開眼,先將花卷蘸過蜜糖,然後慢慢咀嚼,據吃過的人說非常可口,如果有客人不敢嘗試,就揮手叫堂倌拿走。如果食客不為意,當做包子劈開吃,立時看見蠕動的小鼠,難免感到肉麻,要是粗心的拿起就吃,咬來"唧"的一聲,更會嚇得跳起來。第三味奇品,更是不可思議,這東西是生蜈蚣(百足),要每一條
5寸長才合用,上席時用一個紅紙封套密封,每客两條,封套放在一個大瓮碟上,因為蜈蚣能咬傷人,所以由有特殊技能的堂倌捧進,並向客人說明是百足,請問客人吃不吃。如果要吃,堂倌即待客動手,取起封套,放在桌上,用手按下,使蜈蚣在封套內擺直,並摸其頭尾,以熟練的手法按住頭部,用手一扭,頭即斷開,再一扭尾節,這時封套已有一洞,用手輕輕一拉,蜈蚣肉即脱殼而出晶瑩有如蝦肉,去其頭後奉客,嘗過都說其味鮮美。
孔府宴:孔府是孔子誕生和其後人居住的地方。典型的中國大家族居住地和中國古文化發祥地,孔府既舉辦過各種民間家宴,又宴迎過皇帝、欽差大臣,各種宴席無所不包,集中國宴席之大成。孔子認為"禮"是社會的最高規範,宴飲是"禮"的基本表現形式之一。孔府宴禮節周全,程式嚴謹,是中國古代宴席的典範。孔府宴分三六九等,單就較高級的兩等來說,其數量之多、佳肴之豐美,是頗為驚人的。第一等是招待皇帝和欽差大臣的"滿漢宴,是滿、漢國宴的規格。一席宴,光餐具就有404件。大部分是象形餐具,有些餐具的名就是菜名,而且每件餐具分為上中下三層,上層為蓋,中層放菜,下層放熱水。滿漢宴要上菜196道,全是名菜佳肴,如满族的‘全羊帶燒烤",漢族的駝蹄、熊掌、猴頭、燕窩、魚翅等。另外,還有全盒、火鍋、湯壺等。第二等是平時壽日、節日、婚喪、祭日和接待貴賓用的"魚翅四大件"和"海參三大件"宴席。菜肴隨宴席種類確定;甚麼席,首個大件就上甚麼:大件之後還要跟兩個配伍的行件。如魚翅四大件:開始先上八個盤:[
乾果、鮮果各四 ],而後上第一個大件魚翅,接着跟兩個炒菜行件;第二個大件上鴨子大件跟兩個海味行件;第三個大件上鮭魚大件,跟兩個淡菜行件;第四個大件上甘甜大件,如蘋果罐子,後跟兩個行菜,如:冰糖銀耳、糖炸魚排。少傾,上兩盤點心,一甜一鹹。接着在上飯菜四個[
四個瓷鼓子,如果上一品鍋,可代替四個瓷鼓子。因為鍋內有四樣白松雞、南煎丸子加油菜、栗子燒白菜、燒雜錦鵝脖。在後四個素菜,緊跟四碟小菜,最後上麵食。若是海參三大件,也是先上八盤乾鮮果,然後上海參大件,第二、三個大件是神仙鴨子、花籃鮭魚[俗稱季花魚]或詩禮銀杏。每個大件也要跟兩個行菜,如粹活蝦、炸榴魚、三鮮湯等,飯菜仍是四個,如元寶肉、黄爛雞等。如果是燕席四大件,就要有帶燒烤的菜了。如烤鴨、烤豬、繡球魚翅、珍珠海參、玉帶蝦仁等。在飯菜方面,秋天是菊花火鍋,兩火鍋一葷一素,冬天是雜燴火鍋、雜錦火鍋和一品鍋。孔子是長期受到人們推崇的傑出人物,他倡導的飲食觀,對後世影響深遠。"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意思是說,食物原料要選擇優質的[
精食 ],肉要切得細細的[細膾],做飯菜應該講究選料、刀工和烹調方法,飲食是不嫌精細的。"割不正不食"意思是說,宰殺豬、羊時割肉不合常度,是失禮的,食物形態也被弄壞了,所以不吃。"席不正不坐"意思是說,筵席的四邊應與屋子的四邊保持相應平行,鋪放端正,如果席子擺得歪歪斜斜的,有損於飲食的形制,那就不能入席了。"有盛饌必變色而作”意思是說,在人家用豐盛的肴饌招待自己時,必须肅然起立,向主人答謝致意。[
以上見《論語.鄉黨》];在孔子生活的"三禮時代"[ 三禮指儒家經典《周禮》、《儀禮》、《禮記》],烹調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官廷裏已能烹製"八珍"美食;這時期的飲食禮儀也制度化了。(
禮記 ) 所載"進食之禮",連座位怎樣排,盤碗怎樣放,吃飯時不許"反魚肉"[
不許把咬嚼過的魚肉放回到共食的食器中],不許"揚飯"[
不許用手散其熱氣],不許大口喝湯,不許剔牙齒等細微末節都作為禮儀加以規定。孔子玩提倡"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他自己卻崇尚儉約,反對貪食。他注重美與善的統一,即使是一餐飯的時間,也不能背離"仁德"[《這就是所謂"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 論語.里仁} ]。"精食細膾"不能實現的時候,寧可飯蔬食飲水,也不能"違仁"。正是這樣,孔子稱讚他的學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飲"的安貧樂道風格尾翎和二十両銀子。
全鴨席:首創於北京全聚德烤鸭店。特點是宴席全部以北京填鴨為主料烹製各類鴨菜肴組成,共有一百多種冷熱鴨菜可供選擇。用同一種主要原料烹製各種菜肴組成筵席是中國宴席的特點之一。此外,全國著名全席還有:天津的全羊席、上海全雞席、無錫全鱔席、廣州全蛇席、蘇杭全魚席、四川豆腐席、西安餃子宴、佛教全素席等等。
文會宴:文會宴是中國古代文人進行文學創作和相互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形式自由活潑,內容豐富多彩,追求雅致的環境和情趣。一般多選在氣候宜人的季節和風景優美的地點。席間珍肴美酒,赋詩唱和,鴛歌燕舞。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文學和藝術作品都是在文會宴上創作出來的,著名的《蘭亭集序》就是王羲之在蘭亭文會宴上寫成的。王羲之既是東晉時的大書法家,也是位老饕。他會吃,善吃,這還與他一生的功名成就大有點關係哩。這裡說說他三次吃的故事:
- 吃牛心炙:使少年王羲之成為知名人士;王羲之是山東臨沂人。父親王曠當過淮南太守。他的伯父王導是東晉著名的宰相,歷事元帝、明帝、成帝、乃正格的三朝元老。在王羲之13歲的時候,被帶去謁見當時任尚書左僕射的老酒罐周。周知道王羲之7歲就開始學習書法,12歲就已讀過前人的書法論述,年紀雖小,卻很有才學,因而刮目相待。當時的人,很重視吃牛心炙,說吃了牛心炙可以補心。此品是燒烤而成的。在座的客人都還未動箸,周便親自先割了一塊給王羲之吃。於是,同時被邀請的客人都對王羲之敬羡不已。一個13歲的娃娃,一下子成了知名人士。此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晉書王羲之傳》皆有載。
- 吃胡餅:王羲之得千金小姐郗睿為妻,事情是這樣的;晋太尉郗鍳想選女婿。他知道王導門下的幾個子弟都是俊才,便想從中選一個做他的乘龍快婿,寫了一函給王導,光明了他的意思。王導覆信,同意讓郗鑒派人去選,送通知了幾個小伙子準備一番。屆時,幾個小伙子都收拾打扮停當,準備迎接挑選,惟王羲之没有打扮,仍是原先自在隨便的樣子。選婿的人來了,個個目測過,見王羲之還敞開衣服,露出肚皮,坐在胡床上吃胡餅,根本沒把能不能入選當回事。結果郗鍳派出的差使如實回禀,出人意料之外,郗鍳聽後很高興地說,此正吾佳婿也!差使問看中的是哪一個,得到回答,選中的是王羲之;現在我們使用的成語"東床坦腹"、"東床嬌婿"、"東床嬌客",故事就來自王羲之的東術坦腹吃胡餅之事。
- 愛鵝及吃鵝:使王羲之的書法更趨成熟;由於王羲之在書法上的成熟和貢獻,後世人譽他為書聖。而王羲之的書法,是與他性愛鵝及一次吃鵝大有關係。王羲之的書法最先是從衛夫人
[ 東晉女書法家衛鑠 ] 所珍藏的蔡邕書法貼那兒起步學的。王羲之年輕的時候,雖然書法也有名氣,但尚不及庾翼、郗愔等人水平高。這對於一個自強不息的人說,無疑是一件難堪的事情。好在王羲之有一個特殊的嗜好:愛鵝。他常常觀察鵝的行走姿態,把學習書法與觀察鵝的習性結合起來,書法水平日趨成熟。(晉書.王羲之傳)記下這樣兩件事:"性愛鵝,會稽有孤居姥養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遂攜親友命駕就觀。姥聞羲之將至,烹以待之,羲之嘆惜彌日。"没有看到那只善鳴的鵝,嘆惜了好一陣子。但吃過了老姥親手烹飪的鵝就更愛鵝了。還有一件事:"山陰有一道士,養好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 王羲之的書法,其筆勢飄若浮雲,矯若騖龍,與他觀察鵝大有關係。他的隸書,史書稱"為古今之冠"。{
晉書 } 作者房玄齡等對他的書法作過如下評論:"詳察古今,研精篆素,盡善盡美,其惟王逸少乎!裁成之妙,烟霏露結,狀若斷而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翫之不覺為倦,覧之莫識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餘區區之類,何足論哉!"王羲之愛鵝及吃鵝之事,傳至宋代時,沈括(
夢溪笑談) 遼記江南一帶有稱鵝為"右軍"的。原因是王羲之曾為右軍將軍,會稽內史,後人稱他為王右軍。現在我們所用的成語"以書換鵝",其故事亦本此
燒尾宴:古代名宴。專指士子登科或官位升遷而舉行的宴會,盛行於唐代,是中國歡慶宴的典型代表。"燒尾"一訴源於唐代,有三種說法:一說是獸可變人,但尾巴不能變没,只有燒掉;二說是新羊初入羊羣,只有燒掉尾巴才能被接受;三說是鯉魚躍上龍門;必有天火把它的尾巴燒掉才能成龍。此三說都有升遷更新之意,故此宴取名"燒尾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