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ta Donald

CowHim

ChaoZhou
Jestival
Herbal cook
Noodle@Flour
Shanghai-Old
ManXample
Hunan
Sichuan
Mitosis
HuBei
Food Development
xhangHei
KeJia
Various Specialz
GzhouSalon
Pepper@Red
Cook Skill
Dumpling@Beijiang
Tofu
Kungfu@GuangZhou
North-East of Ching
Old Restaurant
Tradition

Hello!

被譽為亞洲美食之都的香港,無論想吃的是中國菜、亞洲菜、西菜抑或是國際菜,絕不會令你失望。沒錯,這裡的飲食業除了種類繁多,競爭激烈亦令水準得以維持,確是嘗盡世界各地美食的好地方。不過,也訐令更多觀光客好奇的是,在蕓蕓各國高級餐飲食肆的背後,美食天堂的廣大子民平常究竟是吃甚麼的? 由於位處廣東省,所以香港的主流飲食以粵菜去主。然而,無論是粵菜裡的哪個種類,香港不但一應俱全,而且常常出類拔萃,突出的例子就有點心、海鮮、粥麵等等。創新方面,香港的飲食業從未休止地向中國各地、東亞以至西方取經,將新原素注入本地菜式之中,這方面則以海鮮、甜點和茶餐廳食品最為明顯。以下主要介绍香港的地道食品和食肆特色:  
廣東點心:起源於廣東的中式點心,早已在世界美食殿堂中佔一席位。點心份量少、造工細,它的哲學其實就是讓人在一顿餐的時間內,品嘗最多種類的食物和多種不同的味道。蝦餃、燒賣、腸粉、蒸排骨和各式糕點都是點心中較著名的。
與其他廣東菜一樣,點心著重用料的新鮮和清新的口感。烹調方法以蒸熟和稍微煎炸为主,務求保留食物本身的原味。上茶樓吃點心,香港人稱之為「飲茶」,在早上或午飯時間上茶樓品茗和吃點心,是不少香港人每天的例行習慣。順帶一提的是,茶樓在晚市一般是不供應點心的,改為經營晚飯小菜或承辦酒席宴會為主,一些名貴珍饈如魚翅和燕窩等便於此時登場。

鮮:香港人實在喜歡吃海鮮,而且他們必會告訴你,來到香港,不能不吃海鮮。原因很簡單,這裡不但海鮮種類多,烹調方法之花樣百出,也是別處無法比拟的。海鮮宴上最常見的菜式清蒸大海斑,就只加一點薑葱和醬油,保持了海魚的原始鮮味。螃蟹和海蝦從水族箱撈上來還活跳活跳地,蒸、炒、焗、炸隨你喜歡,就只聽從你對厨師說應如何「法落」。扇貝、螺、蜆、蚌、還有許多不知名的海產,未選已看得你眼花缭亂。海鮮中的珍品像魚翅和鮑魚,在一般宴席上是必備菜式而已,此地還有專門的高級食府滿足老饗們的刁鑽要求。香港一般酒樓和酒家都供應海鮮,而且水準不錯。不過,有更多人喜歡特地前往海鮮食肆的集中地如香港仔、西貢、鯉魚門大快朶頣,南丫島、長洲等離島也有不少專門供應海鮮的風味餐廳。  
粥粉麵:粥粉通常是小规模或家庭式經營,是十分平民化的食店。中國人吃粥(稀飯)的歷史源遠流長,可能比吃米飯還要早。廣東人吃粥由其講究,粥要煮得细滑如绵,並加入各種肉類和蔬菜,成為不同的粥類款式,如及第粥、艇仔粥等。麵
也是中國人的主食之一,而廣東麵食中最著名的,當然首推雲吞麵。雲吞與中國北方的餃子相似,做法是以麵粉皮裹著鲜蝦和豬肉碎等餡料,材料必須新鲜。除了雲吞,麵店另一必備食品是肉丸:如魚肉丸、牛肉丸、豬肉丸、墨魚丸等。肉丸除了味道要好,還講究「爽口彈牙」(咬感有彈性、肉不黏牙)。雲吞和肉丸均可以單獨吃,或跟麵、河粉、米粉等同吃。
  
茶餐廳食品:想試試真正「地道」的香港食品,可要到「茶餐廳」了。茶餐廳是100%的香港發明,屬於本地最平民化的飮食場所。事實上,茶餐廳的特色也正正體現了香港人的精神取向和價值觀----速度要快、配搭要多變、價錢要實惠、行事方式中西合壁,總之,要用最快捷妥當的辦法把事情弄好。茶餐廳的出現源於半個世紀以前,殖民地的香港受西式生活習慣影響,一些華人喜歡上「飮西茶」(喝咖啡奶茶),但當然不會光顧為外國人而設、收費昂贵的西餐廳,茶餐廳於是應運而生。依此發展而来的茶餐廳食品,自然是中西特色兼收並蓄:咖啡和奶茶的口味跟西洋標準不很同,還發明了洋人所沒有的「鴛鴦」(咖啡混奶茶)。
香港人觀念裡的「西式麵飽」,其實都是他們自己發明的─包括沒有鳳梨的「鳳梨包」、跟雞尾巴和雞尾酒都沒啥關係的「雞尾飽」,只是外型酷似而巳,兩種都在傳統茶餐廳門外的麵飽店有售。意猶未盡,再來一客「乾炒叉燒意」(醬油炒義大利粉拌廣東叉燒),或「鼓油皇炒公仔麵」是不折不扣、此地獨有的「香港風味」。
  
涼茶及甜品:香港有不少專門賣涼茶和甜品的店,堂食和外賣均可。人們通常習慣在一日的正餐之間喝涼茶、吃甜品。中國的南方人深信凉茶、菊花茶和其他植物茶有不同的保健養生功效,例如清熱氣、幫助消化等等。涼茶店還有一種著名食品「龜苓膏」,味道雖然畧帶苦澀,但據說可以分解人體內的毒素。如
果說涼茶的性質是防治紆緩的話,甜品則是有補助作用的食品。中式甜品如紅豆沙、芝麻糊、蓮子茶等大都是糊狀,主要取材自豆類、硬殼果、果子、雞蛋、牛奶等,有助提高人體內的水份,保持内臟健康,而且能令頭髮皮膚潤澤

街頭小食:魚蛋、牛雜、燒香腸、豉油王雞翅、生菜魚肉湯、花生醬薄餅,各種小食的香味在街上随風飘散,很少香港人可以抵擋得住這股誘惑的。這類街頭美食風景,通常于下班时间在鬧市地區如銅鑼灣、旺角、深水埗等出現。流動熟食小販用只有簡單設備的手推車,當眾炮製這些在高级餐馆也吃不到的街頭美食,心裡除了希望生意興隆外,也是半自覺的厨藝表演。食客都不介意站著,用最原始的餐具─竹簽和紙袋,吃得津津有味,這裡沒人會怪別人的吃相難看

                 軒華庭之龍粥粉麵篇

"食、色,性也。"既然是人類的本能,大可堂而皇之而好之。不過中國社會很大程度上是一個社會學上的"他人取向社會",對道德倫理規範對個人行為有很大的約束力,他人的意見往往能影響個人的一舉一動,如果個人言行超越約定的規範,會因為他人異樣的眼光而產生不好意思的感覺。這大概是所謂的"恥感"文化。因而談"色"也許會有或多或少的羞澀;講"食"則不然,大可以眉飛色舞,即使口水花噴噴,大抵都能引起他人共嗚。為温飽而飲食還是為品味生活而飲食,那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境界,雖然我們大部分時間是為了生理而飲食,也不妨偷閑品味飲食人生。在番禺石基有一個叫傍西村的地方,沿江排着一溜兒專食河鮮的大排檔,起碼有十數家之多。找一個靠近江邊的地方,點上一斤白灼河蝦{如果是野生的,食起來鮮甜肉實},蒸一條鮮活剝皮牛,捉幾隻毛蟹{最好是原隻蒸},稱半斤跳跳魚用豆腐芫茜滾湯,再來一支啤酒或二両白酒下菜,必可大快朶頤。這地方的另一情趣處是當地農户划着小艇叫賣香蕉、木瓜之類的東西。不妨花十元八塊買串香蕉或木瓜作飯後水果,那就更妙了。其實中國人有一個講究,甚麼東西可以入畫或者叫詩意,甚麼束西不能入畫或者說無味,這似乎是一個"雅"、"俗"問題。所謂以斜陽江風伴餐,鮮蝦活蟹下酒,時疏鮮果消滯,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入畫或者叫一種詩意情趣的意境?

粥粉麵飯,從排名先後可見粉的地位舉足輕重。有人說:南粉北麵----粉就像南方人的胎記,是南方人飲食細致而講究的寫照。它雪白如凝脂的"肌膚",粗細如雲髮的"外形",忽而爽忽而韌的口感,都叫人着迷。粉是用米漿做成,做法簡單,變化郤五花八門,除了沙河粉外,桂林米粉、雲南米綫等等都是中式粉家族中的重要分子。不同地域孕育出不同形狀、不同食法、不同味道的粉,食法層出不窮,甚至連烹調也各顯神通------過橋、即拉等,各自精彩。香飄四溢的沙河粉:河粉有150年歷史,以大米和水做成,看似簡單,實質大有文章。大米要選優質的隔年晚造米,做出來的河粉爽而韌,至於水,用的是"白雲水",河粉一定要新鮮才好吃。沙河粉村位於白雲山腳下,各種沙河粉的食法多達百種。

炒桂花沙河粉:沙河粉首先要靚,質地爽勒。上乘的炒沙河粉要乾身,不油膩,吃完後,碟上要幾乎沒油績,味要淡,太濃太油是一般的炒法。而豉油要上色均匀,如果沙河粉仍有白色部分,原因有二:一是炒功不到家,二是懶散的表現,所以炒沙河粉前一定要抖散開來,炒得好的河粉,條條分明,不得重叠,清爽而不膩口。爆炒功夫也非常重要,先燒紅了鍋,然後下適量的油搽匀整鍋,用文武火爆炒沙河粉,加入本地的土芹、金華火腿絲、瑤柱等等各種調料配料,一兜一炒,前後不過幾分鐘,看準沙河粉軟身時才加雞蛋漿,讓沙河粉吸盡配料的香氣和鮮味。沙河粉色澤分明,入口不油不膩,有絲絲瑤柱的清香,十分清爽,若想味道更佳,不妨加點辣椒醬,吃起來清爽開胃。

乳豬果醬沙河粉:食法上近似片皮鴨,材料上用現點現烤的脆香乳豬皮,切成精細均匀的長方形狀,彩色的沙河粉薄片中有蔬菜汁的綠河粉、紅蘿蔔汁的紅河粉、點點棗紅的蝦子粉,再加入秘製的果醬,口感層次分明,啖啖新鮮。

正宗桂林米粉:五山鎮岳洲路的桂林芬連鎖店,店面不大,每逢飯市人頭動。去年在赤崗路開了分店,生意依舊紅火。這店所用的桂林米粉和香料全部由桂林運來,米粉外表光亮、細滑、柔韌。它的製作方法是用清純的漓江水,將桂林優質大米泡漲,磨碎化為漿並濾乾,揣成粉團煮熟,然後壓榨成根根米粉,再在水中團成一團即成。因為它經過反反復復揉搓,因此,其結構緊密異常,筋力極好。吃米粉離不開鹵水,桂林米粉之所以久負盛名,最主要的是鹵水鮮美。鹵水的製作是將桂皮、陳皮、甘草、小茴香、八角等熬製而成,別具風味。米粉本身淡而無味,關鍵是要與濃香的鹵水摻拌,才顯濃淡相和、味美色鮮。粉俘圓細而柔韌,鹵水鮮美芳純,肉菜香鬆而爽口。桂林芬厨帥演繹創造出涼拌粉、酸辣粉、三鮮粉、牛腩粉等等,給米粉注入了無限活力。還有酸辣粉,酸笋泡在紅辣的湯裹,酸中帶辣,辣裏帶甜,邊吃邊哈氣那才叫過癮!一樣色厚味濃,但吃過的人都覺得桂林芬的酸辣粉不僅細柔糯香,而且在香辣之餘還透着那麼一份桂林山水難舍的甜意和靈氣,更讓廣州的食客欲罷不能。最吸引人的是,這裹可以品嘗到"你千萬莫講,一講口水就流"的馬肉米粉。

過橋米綫:南米綫細長,潔白,柔韌。廣州的大班雲南米綫是根據廣東人的口味作過改良的米綫,以製湯考究,吃法特別、多樣,滋味鮮甜清香,鹹淡相宜而有名。在這裏吃過橋米綫,要用大湯碗盛雞、豬骨、藥材熬成的濃湯,湯表面有一層油,作用是保持湯汁高温,然後將切成薄得透光的肥牛片、魚片等放入湯內,用筷子輕輕攪動,使之燙熟,再放入菇菌、青菜等,最後放入米綫在碗裏翻騰,再加入一點辣椒油,一把米綫一碗湯入肚,當嘴巴被香醇的湯汁辣得火燒火燎時,便會呈現一臉的舒坦和滿足。不過雪花牛肉才最有真味,肉質細嫩緊密,入水一浸就得,吸收湯汁的精華,如此一碗米綫才得以渾然一體,美味不可言喻。雪花牛肉過橋也便成了來這裹必點的招牌米綫,伴着一陣混合香味,每每看到端上來的大碗裹極為豐富誘人的"内容",總是十分滿足。浸過的肉片色澤粉潤,米綫潔白潤澤,湯汁濃香喜人,幾點綠色隱約其間,如此濃墨重彩,讓你眩目得只想立刻舉起筷子,大快朵頤。肉片極為鮮嫩,米綫入口爽滑,吹開熱油喝口肉湯,鮮、香、燙等鮮美滋味讓舌頭不由得打顫

燴麵:洛陽的水席、開封的飽子、鄭州的燴麵,是河南齊名的三大名小吃。在河南滿大街上都是燴麵館,好吃不好吃,全在你的經驗和細心觀察。每家店的裝飾都似乎一样,燴麵館裝飾是否正宗,熟行者一眼就能識破其好壞。找尋廣州的正宗河南燴麵館也有訣竅,河南朋友進店聞聞空氣中的氣味是否一致,就知其一二。在永福路豫新大酒店的"燴麵大王",是一間新鄉人開的河南傳統燴麵館。店主王先生說,河南燴麵是從西安泡饃中演變過來的,西安的泡饃是清朝年間傳到河南的,因為河南人不喜歡吃饃而喜歡吃麵,就把它演變成了燴麵。現在燴麵中所喝到的湯都能依稀聞到西安泡饃的味道,湯用羊肉、羊骨一起煮五個小時以上,其中下入七八味中藥,煮出來的濃湯。燴麵用的麵叫做扯麵,其特點就是滑爽、勁道。在河南本地,鄭州以"合記燴麵"最出名;新鄉以"原陽燴麵"最出名,而廣州"燴麵大王"的燴麵在原陽燴麵的基礎上,糅和了合記燴麵的做法,味道更"正"。羊肉燴麵以清湯[又叫白湯]為主,近幾年又出現了鹵湯,新鄉"小北街"的羊肉鹵,像廣州燉牛腩一樣。羊肉燴麵的羊肉湯用有羊肉、羊骨若干(在燴麵大王店裡,每天都要用幾十斤的羊骨頭、羊肉來煲湯,輔以粉絲、海帶絲、枸杞、香菜等。燴麵厚度如百合瓣,外滑內韌,咀嚼有張力,分為一段段地吃。吃去尺長,再喝湯。羊肉燴麵便助羊肉湯,海鮮燴麵便助海鮮湯,以此類推。紅燜羊肉:紅燜羊肉產自河南新鄉,是新鄉一絕,還獲過國内級的大獎,在北京更是發揚光大....曾有"紅燜羊肉紅了半個中國"一說。在黄河以北,通常都是以火鍋的形式出現。切斷羊排,加紅棗、辣椒、十多種中藥,經過一兩個小時的小火燜[中間不加水],湯色呈金紅色,帶微辣,肉鬆爛,加上配料的温補,適合在冬天進補用。打火鍋時,通常會加入河南粉皮、大白菜、蘿蔔、蒜苗等,而在廣州的夏天通常以砂鍋的形式推出。

"食在廣州"這句話已流傳很久。粵菜之所以馳名海內外,除精心選料和獨特的製作技巧外,還與別有風味的調味品緊密相關。而在眾多的調味品生產廠家之中,致美齋是其中的佼佼者。致美齋生產的調味品歷久不衰,今天,它已成為國内外著名的廠家之一。創業之路:廣州的醬料調味品和全國各地一樣,具有悠久的歷史。由其,廣州是華南地區的經濟中心和對外貿易口岸,酒樓茶室遍佈全市,醬料調味品的生產也隨之發展。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年-----1795年),有部分八旗子弟也參與了此業的經營。乾隆中期,劉守庵在廣州文德路開設了"致美齋醬園"。與此同時,滿族人余、張、黄氏也先後開設了"森森齋醬園"、"安盛隆醬園"、"六和棧醬園"。致美齋醬園創始人劉守庵生於書香之家。他憑藉八旗子弟的特殊身份,便於購買豆、糧及鹽等原料,看準醬料調味行業發展的前景,辦起了致美齋醬園。致美齋鋪址設在廣州有名的城隍廟前,地居鬧市,兼之老板經營頭腦靈活,生意也漸趨興旺。至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致美齋醬園在廣州已小有名氣了。致美齋文德路鋪地,原屬劉家世交好友、高第街金家所有。劉守庵出面向金家借用此地辦醬園,工場部在住所光塔街。至清朝末年,劉家醬園已初具規模,擁有文德路前店鋪後工場及光塔街工場、小市街分棧(1929年小市街分棧遷至惠愛西路)等場店。民國4年(1915年),致美齋第九代傳人劉養年接替其兄劉子登掌管致美齋醬園。劉養年慧眼獨具,結束了在黄沙的私人棚鋪業務,集中財力、物力、人力用以拓展醬園生意。時值文德路一竿修路,劉養年亦趁機擴建工場,重修鋪面。致美齋改建後,聲譽更高,兼之老板經營得法,生意越做越旺。1946年,抗戰勝利後,業主金氏後人要取回文德路產業,擬用2萬元與劉家"打官司":當時致美齋老板提出以惠愛西的致美齋分棧與金家對換,這場官司才算了結。自此,致美齋醬園產權,才正式歸劉家所有。經營之道:大凡經商,都很注重各自產品、招牌的知名度。由其是醬園,都要將其產品冠以字號,改以特有名稱,以廣招徠,擴大銷路。致美齋老板亦深識其中奥妙,故其特色產品如"小磨麻油"、"添丁甜醋"、"天頂抽"等與其招牌"致美齋"一起,風靡時世。老廣州都知道,致美齋醬園真是未到其門,先嗅其香。以前,在致美齋門口正右邊,總看見一對石磨在緩緩轉動,流出金黄色的麻油和咖啡色的麻醬,散發出陣陣的撲鼻濃香,加上醬油的醇香、豬腳薑的醋香、涼果的甜香,確令行者駐步,路人垂涎。致美齋的產品,較著名的還有"添丁甜醋",又是南粵產婦的必需品,三鄉四邑人家,凡有孕婦,也多向致美齋䝼買,以備一時之需。

                                點心

廣州人喜歡飲早茶、下午茶和夜茶,除品茶外,還吃點心。廣州點心又稱為廣式點心,品種有1000多款,為全國點心種類中之冠。其特點是製作精細,鹹甜兼備。如常見的蝦餃、乾蒸燒賣、娥姐粉果、馬蹄糕、玉液叉燒包、糯米雞、白糖倫教糕等富有地方特色。還有餅食,以廣式月餅最為有名。如蓮蓉月餅(蓮香樓),陶陶居上月(陶陶居酒家)等。此外還有老婆餅、成珠樓小鳳餅等;點心雖然不是廣東人發明,但把點心發揚光大的必定是廣東人,更把它傳遍世界各地。"點心"這個詞語,原意是餓時略為進食,後來演變為"畧進食物"的意思。早於二千五百年前的楚辭中已有記載,從一些詩歌或歷代生活記錄中得知,今日的點心,大部份是古時的小吃漸漸演變,不斷改進而來;不過當時所用的名稱並不是現代人所熟識的一套。點心的蓬勃時期則於20世紀廿年代初才真正開始,原因是當時"滿清"後人不用工作,無事可做之餘終日流連飲食塲所,以致酒樓茶室數目激增,在競爭激烈的情况下,各大茶室及酒樓均各自推出不同點心、糕點,令本來已是種類繁多的點心、糕點更見多變。 那時民間更出現有"標準點心餡料分配"說法,就以"蝦餃"為例,標準的餡料應是"八成生蝦肉,兩成熟蝦肉,配合兩成半肥豬肉粒,兩成半荀絲",配以薄皮包裹,當然還要"即蒸即食"才能稱得上是上品。另一款點心"山竹牛肉",則要用"一斤碎牛肉配二両碎肥豬肉,加入陳皮絲、生薑蓉、胡椒粉,荸蕎粉",搓成牛肉球來做,要蒸熟時無汁、陳皮味濃又爽口才為佳品。不過現代人甚麼都要吃好的,材料更要看得到,所以蝦餃早已改用原隻鮮蝦,再不切碎。油炸煎堆是廣州白雲區居民逢年過節、元宵慶了、婚姻嫁娶請客送禮的必備食品。歷代相沿,已成習俗,延續至今。 煎堆以糯米粉、糖、油為原料。做法是將糖加適量水,溶解煮沸,將糯米粉倒人調成熟粉頭,再搓成團,用濕布盖好置30分鐘後,取粉團適量,搓圓,壓扁,捏成口袋形,並用右手虎口收捏成空心包樣,最後,用油炸,待煎堆膨脹如碗口大,皮呈淡金黄色即起成,冷卻後自成扁平狀粉果在清朝光緒年間創製,已有一個多世紀歷史了。說起"娥姐粉果",還有個故事。相傳,西關上九路有一叫"上九記"的小食店,以賣粥粉為主,生意原來不錯。後來附近開了很多小食店,各出奇招,把上九記的顧客都搶去了,上九店的生意日益慘淡,老板只好將店員解僱。這時,店中有一名叫娥姐的店員,對老板說:"解僱不能解决問題,關键是上九記要創造出新的名牌點心來。"好娥姐,日夜苦思,反復琢磨,先將米蒸成飯,晾乾後磨成粉,再加些黏(大)米粉,搓揉壓成皮,最後加一些芫杜茜。這樣一張綠白相間的粉果皮,再包上瘦豬肉和冬筍,加上蟹黄,蒸熟。端出來一看,啊!樣式玲瓏,形似欖核,搖有響聲。再一嘗,肉鮮皮脆、味道鮮美,粉果一炮打響,"上九記"的生意又興隆起來。粉果從此名聲遠揚。很多茶樓食店拿來偷帥,帥傅們各出其招,將其加以變化,發展,有加上蝦仁的,有在形狀上進行改觀的,創做出自己茶樓的粉果。如太昌樓的鮮蝦粉果,用澄麵製作,捏製成雞冠形,外表白如雪,半透明,皮薄爽韌。肉餡加鮮蝦、瘦肉、叉燒、冬菇,味道鮮美,很受大眾喜愛。

China searching machine

                                           廣東風味小食
蝦餃:是廣東茶樓、酒家的傳統美點。廣東人飲茶,少不了來一籠蝦餃。上乘的蝦餃,皮白如雪,薄如紙,半透明,内餡隱約可見,吃起來爽滑清鮮,美味誘人。蝦餃最早出現在廣州郊外靠近河涌集市的茶居。那些地方盛產魚蝦,茶居帥傅再配上豬肉、竹筍,製成肉餡。當時蝦餃的外皮選用黏(大)米粉,皮質較厚,但由於鮮蝦味美,很快流傳開來。城內的茶居將蝦餃引進,經過改良,成為廣州的名點,歷久不衰。蝦餃是用澄麵、生粉做皮,將魚蝦洗淨後吸乾水份,攪拌成膠,再將肥肉切成細粒,用開水燙至剛熟,加入雞蛋白、竹筍絲、雞精、芝麻油、胡椒粉等配料,總之,工藝十分嚴格。從搓麵、壓皮、包餡、造型到蒸製,一環扣一環,每一環功夫要到家,否則會爆皮或吃起來黏牙。近來,很多酒樓銳意改革,不少點心帥傅不斷創新,創造了"蟹黄蝦餃"、"雞粒蝦餃",在造型上出現了象形蝦餃。所謂象形,就是點心像原來物体的形狀。比如熊貓蝦餃,每塊點心的形狀如同熊貓,如果一碟有十二塊點心,每塊熊貓點心的形狀和造型都不一樣,或站或坐,或行或嬉,形體和動作都惟妙惟肖。有的蝦餃還製作成白菜、青瓜、楊桃、蘋果等形狀。畔溪特級點心帥羅坤的傑作"綠茵白兔餃",形象逼真,飲譽海內外。
:是廣州人喜歡的茶楼傳統早點之一。它用薄面包裹半露的肉餡料蒸熟,色鲜味美,爽口不膩。各茶樓、酒家均有出售。干蒸燒賣有豬肉干蒸燒賣和牛肉燒賣兩種。其中牛肉燒賣的歷史有七八十年之久。牛肉燒賣的製作方法是:取牛肉去掉筋絡,用刀刴碎後配以肥猪肉粒、薑汁、酒等拌匀,撻至起膠,擠成一個個丸子上碟。每碟兩粒,放進蒸籠里蒸熟。現在,有配以馬蹄粒、唷粒等爽口配料,使其更加鲜香爽口,肥美不膻。
白雲豬手:是廣東的一道歷史名菜。相傳古時,白雲山上有一座寺院。一天,主持該院的長老下山化緣去了,寺中的一個小和尚乘機弄來一隻豬手,想想嘗嘗它的滋味。在山門外,他找了一個瓦壇子,便就地壘灶燒煮,豬手刚熟,不料長老已化緣歸來。小和尚怕被長老看見,觸犯佛戒,就慌忙將豬手丟在山下的溪水中。第二天,有個樵夫上山打柴,路過山溪,發現了這隻豬手,就將其撿回家中,用糖、鹽、醋等調味後食用,其皮脆肉爽、酸甜適口。不久,炮製豬手之法便在當地流傳開來。因它起源於白雲山麓,所以後人稱它為"白雲豬手"。現在廣州的"白雲豬手",製作較精細,已將原來的土法烹製改為燒刮、斬小、水煮、泡浸、腌漬等五道工序製作,最考究的"白雲豬手",是用白雲山上的九龍泉水泡浸的。九龍泉水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晶瑩澄澈、清醇甘滑、用它浸泡肥膩豬手,能解油膩。據說廣州郊沙河飯店出售的"白雲豬手",仍用白雲泉水泡浸,其色、香、味、形俱佳。
三江鱅魚:增城市三江鎮魚塘星羅棋佈,水產甚豐。這裏,有一個傳統烹魚方法:選肥大鱅魚,劏淨並晾乾魚身,切成塊,每塊約3公分,用生抽、蒜茸及花生油拌腌15分鐘,然後倒入燒紅的鍋內,鋪平,蓋好,直至煮熟為止,自始至終不加水,以油作水焗成。此菜鮮香嫩滑,可當主食飽餐而不覺膩。廣東人食魚講究一個"鮮"字,但"鮮"度如何,卻是有層次之分的。死了不久的魚,其鰓尚紅,於中原一帶的人而言,已認為是鮮的了;但對於廣州人來誰,活蹦亂跳的魚才叫鮮;而最講究魚之鮮者,要算順德人,他們認為魚被捉的時間長了,盡管游泳不已,仍屬不鮮,把這類魚叫作"失魂魚",蒸熟之後"得碟水"{這是視覺},"肉削"{這是味覺,所謂"削"者,瘦削也,沒有了魚味的肥甘。}他們要吃那種即捕即殺即蒸的魚,未被恐怖主義折磨的魚,才叫"鮮"。因為它尚有魂在,並未魂飛魄散。嘩,魂也有鮮味的。辨別鮮與不鮮,聽舌頭的。舌頭辨別力是靠鍛練出來的,就像陸羽能辨出烹茶之水是江水上游的還是中游的一樣。順德人辨魚的鮮度那種敏感,是真實有据的。18世紀法國有位思想家叫布賴特----薩夫林,說古羅馬的美食者能"通過香味斷定出魚是產於城裡的橋下還是產於河流的下游",順德人與羅馬人一樣,是分別代表東西方的頂尖食魚家。
包:稱為東江魚包,一般以秋風起時開始至明年3月為最佳。用純鯪魚肉製成,以魚膠、臘味、香菇、鮮肉作餡料,再配上湯,味道極為鮮美、爽滑可口,很受食家推崇,為白雲區的羅崗、黄埔區的南崗、增城市的新塘一帶最為盛行的美食。南崗魚包在製作上極為講究,先將鯪魚削去魚鱗,起魚脊後,用布抹乾、刮肉、用魚衣去皮作配料,再加上冬菇、瘦肉、臘腸等製成魚包餡;再將刮出來的魚肉搗爛,並將其反復撻成膠狀,壓成薄塊製成魚包皮;然後用魚包皮將制好的魚包餡包好并放在鍋中用湯煮熟。南崗魚包歷來受四方食客的稱讚。新塘魚包的製作方法是選秋後的鯪魚,開肚除骨,用刀輕輕把魚肉中最幼滑的部分一層層刮下來,經過反復搓打至韌透明,富於彈性,再均匀地用力壓成紙一樣的薄片,就成了魚包皮。餡料則用瘦豬肉、臘腸、臘鴨腎、冬菇、雞蛋等拌和打碎而成。製成魚包後用甲魚上湯或其他料湯煮熟即吃。入口香甜爽滑,風味獨特,餐後餘味無窮。新塘魚包遠近聞名,每逢秋冬季節,到新塘品嘗魚包的人擠滿酒樓食肆。
燒鵝:是廣州傳统的燒烤肉食。燒鵝源於燒鴨,鵝以中、小個的清遠黑棕鵝為優,去翼、腳、內臟的整鹅,吹氣,塗五香料,縫肚,滾水燙皮,過冷水,糖水匀皮,晾風而後腌製,最後掛在烤爐裡或明火上轉動烤成,斬件上碟,便可進食。燒鵝色澤金紅,味美可口。廣州市面上燒鵝店鋪眾多,最為有名的是長堤的裕記燒鵝飯店的燒鵝和黄埔區長洲島上的深井燒鵝。
:越秀公園東門旁邊有兩條相鄰的巷子,一個叫九兜、一個叫接龍。名字雖然這樣叫,卻是九兜巷里有"接龍"----只要一家包子店的包子出籠,不知哪兒擁來那麼多的人,一個接一個排着長龍買包子。現在,附近的居民是"一人買包子,全家早餐不愁",整個巷子裡的小商鋪店員大早上也都拿着包子啃。這是廣州為數不多的老麵飽子了。因為不用發酵粉,老板顧先生半夜起床發麵,再睡個回籠覺,天蒙蒙亮就預備上了。這兒天天氣乍寒,麵又要發得久些。因為麵發得恰好,所以包子皮既不黏牙,也不會像發粉催得那樣没有嚼勁兒。至於肉餡,是整個的一團,肉汁潤到飽子皮裡,但一咬肉餡,團裡面也是多汁的,不乾不腻。顧老板說那是因為他的肉餡是三七分,太瘦則乾,太肥則腻。另外,盡可能地少放葱薑,餡裡加點雞精,突出豬肉的口味。顧老板是合肥人,在上海一包子店打了8年的工,一時間得不順心就落腳廣州,繼續做他的飽子。而奇怪的是,老板才來廣州不多久,"鑊氣"一說已是振振有辭,畢竟行行出狀元,這算是他對麵粉的講究。他現在只用山東產的麵粉,據說是因為北方的小麥是晚上開花,而南方的小麥是白天開花,吃了用南方小麥做的麵食就容易上火,而北方的小麥吃多少都沒事。就這樣,夫妻檔加上一個小工項起來的包子店每天要賣上千個飽子,每天預備40斤肉。想想一屜飽子20個,顧老板每天要做上起碼500屜,從早站到晚六七點手不停。現在小店這沒個名字,偏偏顧老板還就怕店子出了名,因為"自己做不及",恨不得要多長出雙手來。
湯丸:重慶有賴湯圓、成都有郭湯圓、上海江浙一帶也有自己的小湯圓那麼廣州呢?除了雞蛇和老火湯以外,廣州有没有自己的湯圓呢?廣州人最喜歡吃的是帶湯的甜湯圓,特別是麻蓉湯圓。位於前進路蘭亭穎園有一家以做湯圓出名的"佳叔湯丸王",不禁大喜過望,如今以手工製作的美食越來越少,傳統工藝恐不多見矣!到了前進路才得知,"佳叔湯丸王"已有了幾十年的歷史,稱得上是廣州湯圓的一塊招牌。有眼不識湯圓:據店家介紹,"佳叔湯丸王"是祖傳的招牌,至今已經有好幾十年的歷史,當年中山三路總店里用徐小鳳的一首《賣湯圓》作為廣告宣傳,在坊間一度傳為美談,鼎盛的時候在廣州開設了五六家分店,後來隨着内環的建設逐漸拆遷,現在碩果僅存的只有江南西路和前進路這兩家了。和其它街邊燈光昏暗地板油腻的小檔口不一樣,"佳叔湯丸王"紿人的感覺倒有幾分像西餐的連鎖店,乾淨整潔,格調高雅,容易使人產生好感。現在台灣的"甲天下"和"海霸王"湯圓已經在超市裡面獨當一面了,傳統的手工湯圓還能與之競爭嗎?黄小姐堅定地羅列出了手工湯圓的三大優勢,首先,傳統的工藝在口味上更有自身的價值;其次店中湯圓全部新鮮現做,和超市裡的速凍湯圓比起來更有久煮不爛的優點:最後厨帥的現場手工操作遠比機械操作能保證質量。店雖小,可是下雨天來幫襯的街坊還是絡繹不絕,算下來每天也能賣出上千只湯圓,"湯丸王"的稱號果然名不虛傳。
裹蒸糭是由原"梁英記"店主梁禮英帥傅創製,以用料請究、製作精良、質優價廉而深受當地人歡迎。選用新鮮的綠豆除去豆衣,再用優質的原料配製,使裹蒸粽味道可口、香濃鮮美
田螺:是廣州傳統小吃;俗話說:"三月田螺滿肚籽,入秋田螺最肥美。"中秋前後,廣府人喜食炒田螺,這是由來已久的習俗。清人寫下的竹枝詞曰:"中秋佳節近如何,餅餌家家饋贈多,拜罷嫦娥斟月下,芋頭啖過又香螺。"田螺有"盤中明珠"之美譽,一經巧手烹飪,即能成為席上珍品。。田螺生長於池塘、水田和小溪中,入秋後最肥美。肉中含有豐富的維他命A、蛋白質、鈣、鐵等,民間有可治夜盲症之說。田螺價廉,以中個大小為佳。購回以清水浸養一、二天,食時剁去頂部尖端,加蒜蓉、豆豉、鹽、糖、紫蘇葉和辣椒炒熟。逐隻吮吸而吃,別有風味。廣州人有中秋賞月時吃炒田螺的習俗。舊時西壕路集中有不少小爐攤檔專賣,成為廣州一個品嘗田螺的專門去處,現在不少大排檔、小食店都有售賣,並也登上賓館、酒家的"大雅之堂"
荔灣艇仔粥荔灣一帶有小販用小艇經營粥品,傳統的做法是將處理好的魚片、蝦仁、海哲絲、炒花生、炸粉絲、薑絲、葱絲等粥料放入碗內,然後撈取煮沸着的白粥沖入碗內而成。艇仔粥快捷便當,饒有風味,鮮香味美,解渴充飢,深受人們歡迎。
牛肉此小食由解放初期的吳銀帥傅所創,她得名帥傳授,用精製大米磨成米漿,蒸製成拉腸粉,用新鮮牛肉配以薑汁、燒酒、生抽、生油、麻油、雞粉、糖、鹽、胡椒粉等調料作餡,再澆上特級生油、豬油、生抽、糖、開水、梘水配製的醬油,就製成香濃爽滑,白如雪、薄如紙的可口腸粉,深受食客歡迎。早在50年代銀記牛腸已馳名廣州,成為婦孺皆知的西關名小食。1983年還獲"廣州名小食"稱號。在荔灣區文昌北路167號的老店和上九路79號新開的分店裡都可嘗得這一名牌小食。
鹹煎餅:包括有鹹的油炸鬼(油條),甜的牛脷酥、笑口棗,鹹中帶甜的鹹煎餅(油香餅)等。其中以德昌鹹煎餅最負盛名,在海外華僑中亦有美譽。德昌鹹煎餅以鮮明的色澤、獨特的風味而聞名,它的創製人是廣州龍津中路德昌茶樓的點心帥譚祖。鹹煎餅製法實源於回民的油香餅,1938年,譚祖在調味、火候中嘔心瀝血,終於製出色鮮、皮脆、心軟、香酥而味美的鹹煎餅。其用料有麵粉、生抽、白糖、紅糖、南乳、小蘇打等,炸時用中火。其時廣州到處都有鹹煎餅出售,唯獨均不及德昌的味道與口感,因此德昌鹹煎餅日漸揚名。1947年,一位姓趙的越南華僑回廣州品嘗到德昌鹹煎餅,讚不絕口。他离穗前,到德昌賣了幾個剛從油鍋撈起的鹹煎餅,用鐵罐密封後,即坐飛機回越南。結果,到家後鹹煎餅仍然香酥脆軟兼備,其家人品嘗後見人便讚。此事傳開,德昌鹹煎餅名聲大振。1957年,廣州市人民政府舉辦廣州市名菜美點評比,德昌鹹煎餅榮獲美點第一名。是年,剛滿50歲的譚祖帥傅,收了年僅22歲的陈盡為徒弟。可是後來因生油缺乏,德昌鹹煎餅也便銷聲匿跡了,一直到改革開放後,才重現光彩。80年代中期德昌每天生產400個鹹煎餅,仍供不應求。
油角:廣州地區和珠江三角洲部分縣市居民年節食品之一,分"脆角"和"軟角"兩種。 脆角用麵粉製成角皮,碾碎炒熟的花生米,加入白炒糖、芝麻,有的再加入椰絲,摻匀作為餡子。把麵皮碾成薄片,用圓型小器皿蓋卉成三四厘米直徑的圓片,逐片放進餡子包成半月型角子,圓邊捏緊並扭上花紋,最後放進油鑊炸成金黄色。如果在開角皮時加進雞蛋、豬油等、則成"酥角"。
煎堆:是廣州白雲區居民逢年過節、元宵慶了、婚姻嫁娶請客送禮的必備食品。歷代相沿,已成習俗,延續至今。 煎堆以糯米粉、糖、油為原料。做法是將糖加適量水,溶解煮沸,將糯米粉倒人調成熟粉頭,再搓成團,用濕布盖好置30分鐘後,取粉團適量,搓圓,壓扁,捏成口袋形,並用右手虎口收捏成空心包樣,最後,用油炸,待煎堆膨脹如碗口大,皮呈淡金黄色即起成,冷卻後自成扁平狀
粉果:在清朝光緒年間創製,已有一個多世紀歷史了。說起"娥姐粉果",還有個故事。相傳,西關上九路有一叫"上九記"的小食店,以賣粥粉為主,生意原來不錯。後來附近開了很多小食店,各出奇招,把上九記的顧客都搶去了,上九店的生意日益慘淡,老板只好將店員解僱。這時,店中有一名叫娥姐的店員,對老板說:"解僱不能解决問題,關键是上九記要創造出新的名牌點心來。"好娥姐,日夜苦思,反復琢磨,先將米蒸成飯,曬乾後磨成粉,再加些黏(大)米粉,搓揉壓成皮,最後加一些芫荽。這樣一張綠白相間的粉果皮,再包上瘦豬肉和冬筍,加上蟹黄,蒸熟。端出来一看,啊!樣式玲瓏,形似欖核,摇有響聲。再一嘗,肉鮮皮脆、味道鮮美,粉果一炮打響,"上九記"的生意又興隆起來。粉果從此名聲遠揚。很多茶樓食店拿來偷帥,帥傅們各出其招,將其加以變化,發展,有加上蝦仁的,有在形狀上進行改觀的,創做出自己茶樓的粉果。如太昌樓的鲜蝦粉果,用澄麵製作,捏製成雞冠形,外表白如雪,半透明,皮薄爽韌。肉餡加鮮蝦、瘦肉、叉燒、冬菇,味道鲜美,很受大眾喜愛。
雙皮薑撞是分別源於順德大良、番禺沙灣的南粤特有鮮奶製品。40年代在廣州第十甫開設的南信甜品店(今荔灣區第十甫路45號),就是製作雙皮奶、薑撞奶這一廣州名小食的馳名店家。雙皮奶、薑撞奶都選用新鮮的優質水牛奶製成,具有品質軟滑、奶味清香、營養豐富的特點。前者用優質水牛奶、鮮雞蛋白、白糖等原料以特殊製法燉成,使一碗牛奶有兩層奶皮,奶皮甘香誘人,有洞肺養顏之作用;後者將老薑磨成茸榨汁後,用煮開後的牛奶沖製,奶香和薑味濃郁芬芳,有驅寒暖胃之功效。這兩款奶類甜品自1956年以來均獲"廣州市名小食"稱號,在1997年更獲全國首届"中華名小食"稱號。
山楂:杏花樓原來位於光復南(打銅街)橫巷口,是一座木結購樓宇的跨街建築,以經營山楂奶皮卷、奶杏蛋糊等小吃而著名,後乘遷到第十甫繼續經營至今。杏花樓山楂奶皮卷的製法是先將鮮奶用文火煮煉,等到奶面上呈現一層凝固的奶皮後,取出涼凍,再裹以山楂膏。其味道酸甜嫩滑,奶味濃郁,甘香可口。
 
綠豆:是極受廣州人喜愛的甜品。位於荔灣區龍津東路889號"開記"甜品店製作的"陳皮脱殼綠豆沙",則以其香滑清甜、清熱解暑、別具一格的風味而獨樹一幟,飲譽羊城。老板葉健開還因此被人戲稱為"豆沙開"。開記綠豆沙選用顏色新鮮、品質優良的綠豆為原料,再加入適量的香草、陳皮,助以白糖黄糖調味,以適當的火候熬製,將綠豆煲至起"沙"而成。近年開記更在全市開設了8間分店。
麻香:是百年老字號榮華酒樓的特色名小食。是用麵粉、豬油、白芝麻等主料製成,製作講究,用料精良,品種特點是甘香酥脆,美味可口,過齒留香。可與廣東著名的杏仁餅、盲公餅相媲美。有位茶客曾贈一對聯:"榮譽麻香頤陸羽,華筵珍味醉劉伶。"
:有詩曰:"細切香滑馬蹄糕,畔塘五秀樣樣好。"身在廣州,大概沒有人說沒吃過馬蹄糕吧!它是廣東最普遍又最有特色的糕點之一,而畔塘馬蹄糕又是廣州的名牌點心之一。畔塘五秀是甚麼?就是蓮藕、馬蹄(北方稱為荸薺)、菱角、茨菇、茭筍這五種水生植物。廣州西關的畔塘鄉,就是以出產這五種植物而出名,當時鄉下人說這是瘦田下的農果,俗稱"五瘦"。廣東名人陳夢吉聽後,認為說"五瘦"不好,不如换一同音字,稱為"五秀",從此"畔塘五秀"就這樣傳開了。據說,畔塘馬蹄糕創製於清朝同治年間,畔塘鄉一李姓的家族。到了20世紀40年代,李氏後人李文倫、李聲鏗合資在畔塘村口搭起一酒樓,取名為"畔溪酒家"。開業的第一天,李氏後人親自蒸了兩大盆馬蹄糕,眾人嘗後大為叫好。從此,畔塘馬蹄糕美名遠揚。傳統的馬蹄糕有兩種:一種是清製,用片糖加馬蹄粉蒸製,微帶蔗糖的焦香。另一種是生磨馬蹄和粉而蒸,名"生磨馬蹄糕"。現在的酒樓不斷創新,蒸制的馬蹄糕變化多樣。南方大厦餐廳的"透明馬蹄糕",一反傳統做法,用的是白糖,文火煮成金黄色糖漿,徐徐沖入馬蹄粉漿中,邊沖邊攪拌,成為半熟的稀糊,然後放去蒸製,這樣製出來的馬蹄糕晶瑩通透,特別爽口。小孩和老人來這飲茶,大多會點上這味糕點。有的酒樓創造出三色馬蹄糕、油炸馬蹄糕和透明馬蹄糕,也有加入鮮奶、巧克力等,有的茶樓還按春夏秋冬四季變化製作不同款式的馬蹄糕,如春季製桂花馬蹄糕,夏季製果汁馬蹄糕,秋季製芝麻馬蹄糕,冬季製蔗汁馬蹄糕
倫教:因始產於廣東順德倫教鎮而取名。該糕在選料和制作方面較為講究,一般採用優質大米,洗淨浸泡後磨成米漿,重壓去水,再用白糖水、雞蛋白等與米漿一同攪匀,待發酵後入籠蒸製而成。其特點是,質地晶瑩柔軟,糕面油亮有光澤綿軟,糕身橫直有十字眼,折叠不斷,清甜爽滑,口齒留香
廣式月餅:是我國民間傳統應節食品---中秋月餅的一個形式。其特點是皮薄鬆軟、油光閃閃、色澤金黄、造型美觀、圖案精致、花紋清晰、不易破碎、攜帶方便,群眾喜歡用作中秋節送禮佳品。廣式月餅分為鹹、甜兩大類。月餅餡料的選材十分廣博、除用蓮子、杏仁、欖仁、桃仁、綠豆、芝麻等果買料外,還選用鹹蛋、叉燒、燒鵝、冬菇、冰肉、糖冬瓜、蝦米、桔餅、陳皮、檸檬葉等材料多達二三十種,近年又發展到用瑤柱等較名貴的原料。在廣式月餅中以蓮香樓、廣州酒家、畔溪酒家、陶陶居、趣香饼家等幾間名家生產的月餅最有代表性,產銷量也比較大。如蓮香樓的蓮蓉類月餅、陶陶居的"居上月"等品種很早就馳譽省港澳、東南亞等地區。蓮香樓生產的月餅自1982年首次銷往美國後,現已打入歐美國際市場。蓮香樓的"雙黄蓮蓉月"、"五仁鹹肉月"和陶陶居的"五仁鹹肉月"最有代表o
豆腐由上等豆類、蔗糖和高百丈天然山泉,採用傳統工藝和現代科技精製而成,不含各類色素和防腐添加劑,是純天然無污染、無公害的綠色食品,其特點是鮮甜嫩滑、清潤爽口,高蛋白低脂肪,富含人體所需的18種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具有減肥、美容、降血壓三大功效,是老少咸宜的上佳保健食品,也是花都市旅游定點產品,深受廣大消賣者歡迎。該產品在4℃的冰箱裡能存放10天,梯面鎮山水豆類食品廠、梯面鎮金源大酒店和新華鎮花城路58號設有門市部供貸,在花都市各大酒店亦可品當。
伊府相傳三百多年前,明代汀洲(今福建長汀縣)府伊府大人宴客,厨帥在忙亂中誤將煮熟的蛋麵放入沸油中,撈起以後,只好用上湯浸泡過才端上席用。誰知這种蛋麵竟獲得賓主齊聲喝彩。此後人們爭相仿製,並把它叫做伊府麵。雲園麵店前期老帥傅黄裕把製作伊麵的過程作了規範化的生產,使這一傳統小食更加完美。該美食品種自80年代以來,多次被評為"名牌小食",琨在,人們把這一品種稱為長壽伊麵,壽筵喜慶很多人把它作為送禮佳品,又在1994年廣州美食節獲"金牌小食"稱號。
雲吞麵二三十年代,廣州有不少在街頭擺賣的雲吞麵擔,以敲竹板作"獨得獨得"聲為招徠,生意頗佳。其中在西關三聖社橋頭設檔的池記,其名氣竟在茶樓麵店之上。池記以賣圓眼雲吞髮菜麵馳名。圓眼雲吞,指雲吞小如桂圓(即龍眼,又稱圓眼);髮菜麵,形容其麵條如髮菜般爽而有韌性。池記的麵條是全蛋銀絲細麵,選用上等麵粉,按1斤粉5個雞蛋的比例搓匀後,用擔杠反復彈壓,人稱吃起來有"彈牙"之感。至於雲吞餡,池記必用鮮豬後腿肉,嚴格按瘦八肥二比例,並加鮮蝦仁,一起刴成細粒,再加雞蛋黄、調料拌和為餡料。雲吞皮則其薄如纸(一両麵團可開32塊皮),包好的雲吞可見餡紋,煮熟呈鮮肉色。雲吞麵的上湯,以大地魚、蝦子、冰糖熬製。因此,即煮即賣的池記雲吞麵,雖然價錢是人家的三倍,卻因色香味形俱佳,仍大受食客歡迎。盡管他擺攤在路邊,不設桌椅,但食客蹲在地上吃也吃得高興。還有人專門開汽車來吃其麵。30年代初,廣州《前鋒日報》有詩讚道:池記雲吞麵有名,此名不獨響羊城,澳門香港皆稱讚,路渠邊亦有興。檔口規模唯一擔價錢比率用三乘,汽車賣客如流水,夜夜奔來共食清。原來,池記有個原則,就是限定每天的製作量,决不為多做生意而降低質量。有時身體欠佳,寧願停止營業也不勉強開檔。因此,池記的雲吞麵每晚必售清,其絕活至今尚為人回味
乾炒牛河:廣州的茶樓酒家、粉麵食檔,有一味價廉物美的大眾化食品,叫"乾炒牛河"-----不加芡汁的牛肉炒沙河粉。原料簡單,製作亦不複雜,但卻焦香美味,爽滑可口。近年來小商販復業,遍佈市内大街小巷的夜宵食檔,幾乎都標出這款食品招徠顧客。熾烈的爐火,油亮的鐵鑊,牛肉和沙河粉在鑊上翻騰,肉香、葱香夾東着粉的焦香在空間擴散,隨炒隨吃,確是誘人食慾!然而,說到"干炒牛河"的來歷,卻有一段辛酸故事。它的始創人,就是現在五羊地下餐廳的大厨帥許彬。 40多年前日寇侵華,廣州在1938年淪陷之後,衡陽又遭敵機轟炸。離鄉別井在衡陽西園酒家謀生的許彬,眼看百業凋零,酒家門庭冷落,日子越來越難過,只好咬緊牙南回廣州,與雙親一起在楊巷路經營雲吞麵食糊口。但是那時生意冷淡,獨經營雲吞麵亦難以維持,便兼營炒粉。從前炒沙河粉都用滑炒,炒後打芡上面,所用的芡頭離不開生粉(豆粉)水。有一晚,攤檔的生粉剛剛用完,要去購買又被日寇設的卡口攔截不許通行,無計可施。恰巧這時來了一名日偽偵緝員,抽完大烟要宵夜吃炒河粉。許彬的父親許伯疇有個脾氣,就是料頭不足决不製作,於是便回絕說原料不足炒不成。可是這名偵緝寇爺卻蠻不講理,執意要吃,最後竟拔出手標來威脇。爭持不下,許彬的母親出來打圓場,並打發許彬去炒粉。小伙子人急智生,想出個不施芡頭干炒的辦法來應付:先落油下鑊爆葱頭,炒芽菜,加粉炒拌,然後才把拉過油的牛肉投入鑊中一起炒製。結果那偵緝老爺以後每晚都來指明要吃這種炒粉。那時,要掙多幾角錢買生粉也不容易,許家父子樂得把買生粉的錢省下來,專門炮製"干炒牛河",還助以桂林辣椒醬,兼賣去濕粥。一時顧客大增。後來,洞天酒家的老板看中這種美食,拿到酒樓銷售,各茶樓酒家也爭相仿效。從此,這種廉價的街頭小食便登上"大雅之堂"。
 
陳村粉(薄、爽、滑、軟):跟老牌的小食沙河粉相比,陳村粉屬後起之秀,只有70多年的歷史。1927年,順德陳村人黄但借鑒了南海西樵人的經驗,經過精心改進,創製出一種以薄、爽、滑、軟為特色的米粉,當地人稱之為"黄但粉",外地人則以"陳村粉"名之。製作陳村粉有十幾道工序,道道工序都有秘訣。例如,新米要放半年才能用,製成的粉才別爽;洗米也有講究,要把米放在盆內狠搓十多分鐘,然後再泡------,就連磨米的石磨都要選用特別的石料特製。由於製作精細,陳村粉產量不高,一天只能產粉幾百斤,因而顯得格外"矜貴",外地人不易享此口福。經厨帥們的不斷革新,陳村粉的烹製方法已由傳統的幾種,激增至近四十種,而且風味各異。蒸着吃糯,妙着吃爽,滾着吃韌,據食客反映,以蒸煮最佳。把粉切段,蒸熟後澆上用熟油、醬油、酸薑絲、烤芝麻調成的配料,吃來香軟無比。近來,以陳村粉為材料的菜式也逐漸增多,陳村鎮金蘭軒酒店的"白玉藏珍寶"傾倒了許多中外食客。此品是以粉包海肉後蒸製,上碟後配以海鮮醬油,鮮美軟滑,造型獨特,名字雅致,確是妙品。如今陳村粉已作順德風味小吃,成為順德人招待貴賓的特色食品之一,花鄉陳村還舉辦過"陳村粉美食",使陳村粉與陳村花卉相輝映
黄埔蛋:是一款價廉物美的傳統名菜,狀如一塊光亮金黄的布,因出自黄埔船民之手,故名之。這道菜的用料是雞蛋、精鹽、白糖、胡椒粉、煉豬油,用料簡單,但製作很講究。它的做法是:先將雞蛋打入容器內,加適量的白糖、精鹽、胡椒粉、煉豬油攪拌成蛋漿;然後燒紅鑊,放適量豬油,待油滾熱時便澆上一湯匙雞蛋,待蛋半熟又澆入豬油,再淋上一湯匙雞蛋,如此重復製作,至蛋剛熟時鏟起上碟便成,其特點是鮮、嫩、滑、甘、香。目前,在黄埔的大沙酒家有名菜"鴛鴦黄埔蛋"。
鯪魚:是由釀豆腐演變而來的菜肴。據說,大批從北方移民到廣東省一帶的客家人,他們在北方生活時,逢年過節有吃餃子的習慣,來到南方之後麵粉缺乏,要保持此習俗甚難。於是有人用餃子餡釀人豆腐塊中,代替餃子,以解鄉愁,品嘗之下亦覺得別有風味,於是逐漸成為一種傳統菜式。此菜傳遍整個廣東客家人住的地區,後來從釀豆腐的製法得到啓發,又有釀辣椒、釀苦瓜、釀鯪魚的出現。釀鯪魚,先小心將魚身的肉挖出,且要保持魚皮完好,再將牛肥瘦豬肉或臘肉、蝦米、馬蹄、葱白為主料,加上豉油、白糖、生粉、生油、精鹽為調味料,把主料剁爛為調味料混匀為餡,釀入鯪魚皮中,盡量恢復魚的形狀,然後可煎、可炸、可蒸,上檯前勾芡即可
豆腐:田釀豆腐是從化呂田地區頗具特色的傳統美食,因用山水製作,豆腐嫩滑,煎製方法獨特,味道香濃,食之難忘。炮製方法:用當地出產的黄豆,去殼浸透磨成漿,用山水特製成豆腐。將豆腐切成小塊,用半肥瘦的豬肉、魚肉、葱頭、陳皮(少許)刴成肉餡,釀進豆腐內,煎成金黄色,加葱花、老抽、生粉、打芡即成。呂田人家家都會製作釀豆腐,逢年過節,招待親朋,都以傳統的釀豆腐待客。呂田鎮各食店、從化城區酒店和各旅游區飯店,都如法炮製,作為地方特色菜招待夾客。
蘿蔔燜牛腩:一般順德的女人都通曉烹調之道,但精通的就鳳毛麟角了。在順德的上流社交圈就極需既可以掌管工廠伙食,又可以替有錢人家的舞會宴會、家庭晚餐掌勺的厨帥。1982年林太太在原海珠南創辦了"林記牛腩粉店"。林帥傅的母親林太太不僅精通食譜,而且還有拿手的絕技,林太太成了當時順德上流社會圈子的紅人。到80年代,"個體户"成了當時最拽的詞根。林太太决心借"風"駛船下海。"林記"剛開始只賣牛腩、牛腩粉,做街坊生意。但酒香不怕巷子深,很快食客們紛紛慕名而來,小小鋪頭常人頭湧湧。有的甚至從東山軒來,只為拿些牛腩汁回家。林帥傅從小就很聰明,很快接下母親的小店,擴展業務,推出獨創的牛雜湯、牛三星湯,還研製了兩種經典的獨門武器":一、林記牛腩汁-----除了傳統的配料外,還加進了三十多種藥材,按照一定的比例熬製。味道鮮而不騷,濃而不膩,牛雜和珍貴藥材的配搭恰到好處,使你在食用的時候宛如在品嘗一客極品牛肉羹。二、林記辣椒醬。許多辣椒醬特辣,很刺激,無法下咽,獨生子烹飪的大忌-----奪味。而林記的辣椒醬入口芳香,畧帶甜酸,稍停一下,讓人先完全感受牛雜的味道,再辣汁滲透,令食家欲罷不能。
燒肉:史悠久,1400年前,《齊民要術》中稱為"炙豚"。在清代"滿漢全席"上亦為上菜之一。此品選肥瘦均匀中豬為料,宰淨後,以五香粉、精鹽、腐乳等醬料、糖、蒜、汾酒腌製入味,明爐燒製而成。白雲區太和、龍歸兩地燒製的燒肉,燒前將豬皮刺穿,用木炭燒成,稱為麻皮燒肉,以其入口酥脆,肥而不膩、甘香味美而遠近聞名。
呂田喃肉:又稱呂田大肉,是良口以北的本地人、客家人在春節時的傳統菜色。有的人家在過冬至節時也食此味菜肴。其烹調方法是將洗淨的半肥瘦豬肉,最佳是五花腩肉,切成火柴盒大小的肉玞,鍋中炒過,放入瓦盤中,加進適量鹽、糖、酒、小茴、八角、豆豉、蒜苗、芹菜等配料,在鍋中隔水蒸約半小時停火,再蒸、再停火、再蒸,反復多次而成。呂田喃肉,入口甘滑,味道香濃,肥而不膩。
清遠雞:清遠雞,準確點叫"清遠麻雞"。其特點是三黄、二細、一麻,又有一楔、二細、三麻身的說法。選清遠麻雞,最好是150天左右出欄的,因為通常160天左右產蛋,產蛋後雞肉變得疏鬆,纖維變粗,肉質有所下降。因此在其腹中悵卵而未產之際食用,雞質特別好。如能在洲心農户中選購自養的走地家雞,那更是上上之選。雞有很多種食法,食清遠麻雞首推白切,因為白切雞可以保持原汁原味。將雞吊乾,煮滾湯水( 如能放幾片火腿、瑤柱熬成上湯則更佳 )。將雞放入上湯後慢火浸熟,再用清淨冰水冷卻,絕對是一味食指大動的白切雞。清遠麻雞,肉質嫩滑、皮爽骨軟,可能是眾所周知,但食用時的感覺就見仁見智。食用時不如慢嚼細品,令雞汁原味充分溢出,讓味蕾充分感覺雞汁的香味,食後自有一種喉舌甘潤、回味香醇的感覺。廣東人有一句土話,叫做"無雞不成宴"。生活水平提高了,閑時提隻靚雞品味一番,不亦悦乎。廣東人吃雞無外白斬、蒸、燉、豉油爛幾種,再多的做法也不過鹽焗或燒製。"泉水浸雞"菜名很直白,給人一看就明白:用熱泉水直接把雞浸泡熟。如果不下甚麼重的調味料,泉水的乾淨程度以及質量都附直接决定這道菜是否好吃。"泉水浸雞"滿滿的一大鍋,撈一塊蘸着薑葱油就着吃,難肉結實,很有雞味。此雞的做法有點像白斬雞,但又有別於白斬雞,因為湯底的原因,雞肉清香又清甜,野味十足。如果覺得這雞太肥了接受不了,可以在烹製時去掉雞皮,這樣整鍋雞就會清爽很多。
香芋:是良口以南的從化人的傳統菜肴,冬至節、春節幾乎家家都用香芋蒸全鵝。烹調方法是用五香粉、醬油、蒜、糖等作配料塗於鵝肚內,窩底放香芋片,將鵝置於其上,加水蒸熟即成。香芋蒸全鵝,鵝肉嫩滑可口,五香味濃,香芋味更佳。如今從化城區和各旅游景區的食館,都有傳統的香芋蒸全鵝待客。

禾蟲:南方土特產。它營養豐富,味道鮮美,不僅是家庭食譜中的珍品,而且成了酒樓食肆的高檔菜肴。珠海斗門濒臨南海,河涌縱橫,沙田連片,盛產禾蟲。當地有一首禾蟲詩:"小蟲出禾根,潮退游莘莘;誤投薯莨网,農家席上珍。"概括了禾蟲成為席上珍的過程。禾蟲因形似毛蟲、生於沿海稻田而得名。學名是疣吻沙蚕。個體細小,其貌不揚。清人檀萃所著的旅游見聞錄《楚庭稗珠錄》描寫它"其狀可惡,似百節蟲、螞蝗、蚯蚓",比較逼真。但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說"夏暑雨,禾中蒸郁而生蟲,或稻根腐而生蟲"就不夠確切了。至於說禾蟲"大者如箸(筷子)許,長至丈,節節有口,生青熟紅黄。霜降前,禾熟則蟲熟,以初一二及十五六,乘大潮斷節而出,浮游田上,網取之,得醋則白漿自出,以白米泔濾過,蒸為膏,甘美益人...."倒基本屬實。禾蟲的出現有明顯的季節性。每年四月和八月是禾蟲出海的高潮期,稱為春造和秋造。斗門民諺云:"天紅紅,漚禾蟲。""燈光閃閃似火音色,清明夤夜裝(即捕撈)禾蟲。"《廣東新語》中"採者以巨口硤尾之網系於木,逆流迎之。綱尾有囊,囊重則傾瀉於舟,正是水上人家捕撈禾蟲的寫照。邊有一首《竹枝詞》描寫捕賣禾蟲的情景:"夏雲積雨暮天紅,落網安兜趁晚風;晨早埋街爭利市,滿城挑擔賣禾蟲。"從前禾蟲當造時,叫賣"禾蟲"之聲響遍街市。稱讚禾蟲之美味,詩人黄廷彪有《見食禾蟲有感》。織曰:"一截一截又一截,生於田隴長於禾;秋風鱸魚尋常美,暑月鰣魚亦遜之;庖製味甘真上品,調來火候貴中和;王侯佳馔何曾識,讓與農家鼓腹歌。"品嘗過巧製的禾蟲,方知其甘美確非鱸魚鰣魚可比。據傳有個嗜食禾蟲的農婦,夫初喪,遂循俗捧盆到河邊"買水",回途忽聞"禾蟲"叫賣聲,竟置禮法於不顧,馬上潑掉所"買"之水以盆載買禾蟲,旁人勸阻,則答:"老公死,老公生,禾蟲過造恨唔返!"( 恨唔返,粵語方言,意為後悔莫及 )故事的真實性無從考究,但此語已然成了極讚禾蟲美味的俗諺。

街邊牛雜車仔檔:最讓人垂涎三尺的牛雜往往不是出自星級賓館、名厨 之手,反而是大街小巷中那一檔檔的小攤走鬼更能煮出惹味飄香的牛雜。
芳村老字號:地鐵芳村站有一檔牛雜店在廣州非常出名,已經經過了兩代人的經營以前是一位老婆婆,現在則輪到她的媳婦接班,據說生意興隆得很,有時候想要買上一串牛雜得排20分鐘的隊。於是慕名前往,遺憾的是,沿街繞了幾圈始終都無法找到。無奈之下,只好在國泰商場旁的一家看起來賣相最好的攤鋪坐下,點了一串牛腸來吃,卻意外發現味道與阿婆做的牛雜竟然驚人相似,就連醬料也與阿婆的獨家秘方做出來的一模一樣。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這家的阿姨與原來的阿婆帥出同門,故材料的運用、火候的調控等都差不多。經營的品種與普通牛雜店無二:有牛肺、牛腸、牛肚、牛膀、牛筋、韮菜、麵筋、蘿蔔等,價格都是5亳或一塊錢一串,抵食夾大件。而這裡最最令人回味的還是讓人猛吞口水的醬料,分麻辣、甜辣、酸辣三種。地址:地鐵芳村站,國泰商場旁
川路推車仔:倍受食家推荐的牛雜檔口在河北也有一間。東川路靠近白雲路的地方有條河涌,這條涌向前數第二個巷口里就有一檔賣牛雜的,每到下午4點就推部不銹鋼的小車出來,準時得很。車子上一溜有5格,不斷冒泡的老湯裹煮着牛雜、牛腩、牛骨、麵筋和蘿蔔。旁邊還放着一大筐青菜,牛雜湯灼青菜,那是最正點的。青菜吸收了肉汁,分外的香甜。牛雜一向是越煮越入味的,咬一口,一股香味兒隨着熱氣騰騰地冒出,軟韌中帶爽,蘸着掛在車邊的醬料,有辣椒醬、柱侯醬、芥辣幾種,最受歡迎的是辣椒醬和柱侯醬。牛軟骨也不錯,硬硬的最耐吃,直嚼得雙頰發酸,加上一飯盒的青菜,就頂這麼一頓。最有意思的是,就在旁邊有個士多,吃牛雜的人就在這裡買罐啤酒和飲料,坐在士多前面的爛梳化上,一個小時就消磨過去了。不過這一家的牛三星就做得不好吃,煮得太軟太粉,酸蘿蔔也太甜了點。地址:東川路靠近白雲路,河涌向前數第二個巷口。

冬瓜盅:將原個瓜雕刻成盅,或用透明器皿造型。再將配料北茹、火鴨件、鮮雞腎、鮮蓮子、乾元貝等各自滾煨人味後,集成一盅,文火燉熟。這道菜根據不同季節選用瓜果,春夏清鮮,秋冬香濃,造型美觀,華貴大方,美味可口,宜湯宜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