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nta Donald
|
Hunan culture
|
|
|
湘臨天下
湘菜是由湘江流域,洞庭湖區和湘西山區地方菜發展而成。其口味偏重於鹹、辣、酸;料多是豬、牛、羊、雞、鴨、河鮮和湖產品;烹法以煨、燉、臘、蒸、炒、熏、爛為主,吉祥文化是大於湘菜文化的概念,之間並無種屬關係,但關聯卻也不少。仰吉慕祥應是人類的共通心理,不過在亞洲,在東亞、在中國人看來更加集中凝聚。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神,人們的共同心願是: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大清王朝官庭用語,老佛爺慈禧太后最願聽的就是"太后吉祥",藏民歡呼"扎西德勒"更是直接祈求"吉祥如意"。長沙人便喜"一路吉祥"。
米粉拌長沙人成長:計劃經濟時代,著名的粉店有二馬路的和記粉店、北正街教堂口對面的春和粉店,黄興路楊裕興和甘長順等麵店的粉,也下得非常地道。此外飲食公司在市內開了不少粉店,那時人們最喜歡吃的是肉絲粉和酸辣粉。肉絲粉幾角錢一份,那肉絲長約兩寸,里脊肉上帶着少許的肥肉,煨得酥爛鮮香;酸辣用上好的烟筍做原料雜着嫩嫩的乾菜葉,澆上香濃的湯汁,那個時代吃一碗肉絲粉,比今天吃一餐海鮮還要過癮。隨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各種飲食的追求已不可同日而語,湘菜也好、川菜也好、粤菜江浙菜也好,不怕它們變着花樣地衝擊市民的胃口,可以說没有一種平民飲食,像米粉一樣不可或缺、深入人心!長沙人愛米粉,就像天津人愛狗不理飽子、香港第一任特首愛膠質食物、上海人愛陽春麵、西安人愛羊肉泡饃一樣,愛就是愛,没有道理講!長沙現在粉下得好的一些店子,名牌老店有黄春和、楊裕興,這些店的粉麵皆為自製,碼子味道好,品種多。不足的是因連瑣店開得多,有時難免影響質量。反倒是一些民營崛起的粉店,如解放路"日落大道"西邊的"一家粉店"(現已搬到"王府井"附近),它的腰片粉和牛腩粉就下得十分有特色:腰片都是當天新鮮的腰花煸炒而成,助以薑絲、葱段、韮白、紅椒絲,十分爽口。北正街頭卡子附近曾有一個"辣塔粉店",裹面舊桌爛椅,生意郤好得不行,他的榨菜肉絲粉和雪里蕻肉泥粉十分著名,後據說"辣塔"二字有悖市井文明遂責令改之。相比之下,位於某老街的"無名粉店"就幸運多了。這店子從一個十幾平米的破舊小店做起,因湯料清冽鮮香,粉料柔滑爽口,粉店的碼子也做得十分精致到味,據說一天光肉絲粉就能賣掉好幾百份,去吃粉的人常常没有座位。如今粉店老板在"XX地標"花巨資購下一百多平米的面積,正式用霓虹燈打出"無名粉店"的招牌,店内嵌一對金匾:"雖說無座郤有座,莫道無名竟有名"。如果没有長沙人的"好米粉"情結,他能有今天的風光嗎?
有個笑話說中國人打架:西藏人是光打不罵,看着你不順眼就打,打後揚長而去;上海、江浙人是光罵不打,雖然口口聲聲說老子揍你,但罵幾個小時就是不動手;山東人是先打後罵,開始打了一塲,後面要求對方報上名來,報名後馬上跳下馬來,雙手抱拳,口呼:久仰大名,如雷灌耳,有點不打不相交的味道;湖南人是邊罵邊打,兼有南方人的嘴和北方人的手。
湖南歷來自然災害不斷,憂患意識强,屈原、賈誼、范仲淹等在湖南成名的外省人都有濃烈的憂患色彩,無疑給湖湘文化留下了深刻的憂患文化的底蘊。氣候潮濕,氣候惡劣而極端:冬天濕冷(北方人感到湖南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難過];夏天炎熱[長沙是四大火爐之一],脱下棉衣穿背心,自然災害頻繁[水災是湖南的最大隱患],養成特殊的憂患意議。
喜歡吃甜食可能是人類(特別是兒童)的天性,特別是江浙及上海人喜歡吃甜食,可能是歷史上也只有這些地方有吃甜食的條件[別的地方連苦菜都吃不飽]
。但就像王朔所說,太舒服的生活就像糖一樣,快感止於口腔,第一口很容易接受,吃下去,一直吃,就不免發腻,嘴裡發黏,唾液變酸,胃口也倒了。太甜的文化是没有嚼頭的,能產生通俗小說,但就是產生不了名著。能使大人成瘋的東西都不是甜的,烟酒茶辣椒什麼的,總要帶一些刺激性。小孩喜歡吃甜食,代表小孩的膚浅。
湖南食物辛辣無比,文化也有辣椒的味道,開始口感可能並不好,但久後就會覺得辣得過癮。近代中國内憂外患,湖南文化才異軍突起,有人說:"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大多是湖南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又有幾個不是湖南人"?確實,自從曾國藩、左宗棠以來,湖南一直人才輩出,邵陽的魏源呼吁"師以夷技以制夷",瀏陽譚嗣同變法殞身;新化陳天華想以“猛回頭"、"警世鐘"喚醒國民,後來乾脆在日本投海自殺,以此激烈的行為喚醒國民;辛亥革命的二號人物黄興,7歲騎在父親頭上考秀才、推翻袁世凱的帝制的邵陽蔡鍔將軍,也與陳天華一起魂留岳麓山;辛亥革命的另一功臣、曾任總理的熊希齡,以及首次當試在中國實行議會制的宋教仁等也是湖南人;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的湖南精英更是舉不勝舉(如劉少奇、彭德懷、粟裕、賀龍等);抗日戰爭時當時中國將亡,國際社會一片悲觀,但一位美籍華人撰文說中國决不會亡,因為湖南人還没有死光,只要有一個湖南人中國就不會亡。台灣義士連恒(台灣副總統連戰的爸爸)寫詩:楚雖三户能亡秦,後來果然日本是在湖南被打敗的,抗日的最後一戰
( 非常關鍵一仗 ) 是湘西一支地方武裝打的;這次參選台灣總統的宋楚瑜也是湖南湘鄉人,台灣國民黨未來希望所在、現任台北市長馬英九也是湖南衡山人。中國歷代好戰的地方是楚國和秦國,清末起一直就有"無湘不成軍"之說現在軍中湖南軍官佔了相當比例。並且以後是現代化戰爭設在湖南的中国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將解釋重大影響。有人說是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將湖南人性格寫死火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並且這句話剛好愍在湖南的北大門的風水門檻上(岳陽樓上)。改革開放之初,湖南瀏陽胡耀邦在鄧小平支持下摧亂反正,現在敢為人先的也是湖南人朱鎔基。湖南三面環山,只有北面是平原,形似簸箕,連水的流向都與外省相反,湘、資、沅、澧都從西南流向東北。北方的政治氣候顷刻即到湖南
[中間的河北、河南、湖北可能都没有覺察到],南方的改革致富的春風卻遲遲吹不到湖南,現在湖南人都還是靠到沿海打工賺點小錢。中國四大書院之一的長沙岳麓書院的大門上有一副對聯:"唯楚有才,于斯為甚"。但詞典上也有"楚才晉用"一詞,確實湖南人很少有在湖南本地成名的。湖南人性格驃悍,需要有所監督(或者民主監督,或者上級監督
)才能充份發揮否則可能導致獨斷專行,毛澤東和朱鎔基就是兩個相反的例子。
|
|
湘菜歷史悠久,早在西漢時期,湘菜的烹調技術就已達到一定水平,馬王堆漢墓就出土有竹簡菜譜,其中名貴菜有103種,烹調方法有九大類。遂和魯、粵、閩、蘇、浙、川、徽菜一起,被列入中國八大菜系。湘菜最大的特色一是辣,二是臘。有三个比較大的流派:湘江流域、洞庭湖區和湘西山區。湘江流域以長沙、衡陽、湘潭為中心,是湘菜的主要代表,其特色是油重色濃,講求實惠,注重鮮香、酸辣、軟嫩,由以辣味菜和臘菜著稱。洞庭湖區的菜以烹製河鮮和家禽家畜見長,特點是量大油厚,鹹辣香軟,以燉菜、燒菜出名。湘西菜擅長製作山珍野味、烟熏臘肉和各種腌肉、風雞,口味側重於鹹香酸辣,有濃厚的山鄉風味。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湖南人的嗜食辣椒名聞天下,幾乎達到無椒不能下飯,無椒索然無味的地步,湖南人也由此赢得辣椒性格、辣椒勁頭、辣椒情誼,並養成了熱情、激烈、奮進、拼博、强悍和堅毅的品格。很難說到底是誰影響了誰,但提到近代湖南土特產,少不了一句话:一出辣椒,二出名人。"湖廣熱,天下足","赴湯蹈火"的湘菜孕育出耐人品“辣”的湖南文化,而雄渾瑰丽的湖南文化和熱情豪邁的湖南人民又共同孕育着熱辣辣、香艷艷的湘菜文化。於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吃遍東南西北,不辣不革命,無湘不成軍!
湖南菜的特色:湘菜講究大盤、大碗、長筷子、雙並桌面,一桌可以坐十七八個人,雖然因風土氣候關係,而偏重辣味,然而一般菜餚也都濃郁香醇。湘菜不僅有北方的鹹,還有南方的甜,是為各地的匯合,具有中和性。湘菜取材多用當地的農產,以新鮮價廉物美為原則,依四季不同的材料,所烹製的菜餚亦隨之便化。湖南盛產辣椒,因此湖南人共同的嗜好是辣,對辣椒珍愛有加,故湖南菜一向以辛辣著稱。
湖南菜的烹調特點:湖南菜以燻和煙為主,烹調法以燻、蒸、乾炒為重,味道濃而多辛辣,辣味菜色及煙燻臘肉可謂是湘菜的共同風味。湖南菜有濃烈的調味料,其中較特殊的有豆鼓,豆油、茶油、辣油、辣醬,辣椒粉、胡椒粉、花椒、紫蘇、茴香、桂皮…等,使得湖南菜因此增色不少。湖南菜口味而言,常與川菜並稱,但不及川菜麻辣,湖南盛行生吃辣椒,甚至當主菜食用,四川責作為菜的配料,辣味溶合在菜餚裡。
湘菜作為我國八大菜系之一,以其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内涵和濃郁的地方特色而享瞿海内外。湘菜之文化:湖南自古鐘靈毓秀,人才辈出。戰國時期屈原創作的《楚辭》,展現出丰富浪漫的想象和激情;唐代書法家懷素的草書,飄逸瀟洒,從容不迫;近代毛澤東、蔡和森等人更在革命生涯中將湖南人的豪情和堅毅揮洒得淋漓盡致。雄渾瑰麗的湖南文化和熱、豪邁的湖南人民共同孕育出熱辣辣、靚艷艷的湘菜文化,而湖南豐饒的沃土更為湘菜文化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澧縣大溪文化出土的陶釜和7000年前的水稻遺跡,證明了湖南農耕文化和飲食文化之早。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墓中,不僅發現有魚、牛、豬等遺骨,還有醬、醋及腌製的果菜遺跡。其中一份竹簡菜單,記載了103種菜肴和9大類烹調方法,也表明了湘菜菜系的初具雛形。正如毛澤東善於將馬列主義思想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湘菜烹飪也善於將傳统原料和技法與時代飲食風尚相結合,不斷推陳出新,創造流行菜品。"湘臨天下"的口號"天天與食俱進,日日開拓創新",正是深得此中真意。湘菜之多元: 湖南三面環山,中有丘陵,一面平原的獨特地貌,構成了湘菜烹飪的三大風味流派。
居於代表地位的湘江流域菜以長沙、衡陽、湘潭為中心,菜肴制作精細,用料廣泛。口味以香鮮酸辣軟嫩為主,烹調方法以煨、燉、臘、蒸、炒諸法見稱。講究微火長時間燉煨,使菜肴或軟糯汁濃,或湯清如镜。
洞庭湖區菜肴以烹制河鮮和家畜、家禽見長,善用燉燒臘的技法,燉菜常用火鍋上桌,民間則用蒸鉢燉魚。燒菜色澤紅潤而汁濃,並以腊味熟炒著稱。
湘西少數民族菜肴擅長製作山珍野味、烟熏臘肉和各種腌肉,口味側重於鹹香酸辣,常以柴炭作燃料;腌肉方法也十分特殊,有拌玉米粉腌制肉類的,大都腌後臘製。 豐富的原料和多樣的菜式使湘菜南北皆宜,廣泛適合各地居民口味,即使在世界範圍內也具有相當的知名度。"東安仔雞"等名菜在歐美地區大受歡迎。長沙火宫殿的臭豆腐還曾被美國前總統老布殊寫入回憶錄中。湘菜融通:
在長沙永慶街上,有一座詹王宫:它是清朝末年由湘菜行會興建的湘菜祖帥廟宇,也是湘菜技藝的比武擂台。
清代中葉,長沙城內陸續出現了對外營業的湘菜館,並分為軒幫和堂幫兩種,軒幫以經營菜擔為主,上門承接酒宴;堂幫則經營堂菜,開市招客。隨着經濟的繁榮和交通的發展,客商日益增多,使得堂幫生意興隆,發展很快,並逐漸形成了十大菜館(時稱"十柱")。長沙"十柱"的高厨們自家研製佳肴,定期到詹王宫較量厨藝,切磋琢磨,不旦創做出"花菇無黄蛋"、“松鼠活桂魚"等一大批頗具特色的名菜,也開創了湘菜厨界交流融通,在競爭中求新求變的優良傳統。
|
|
在中國古代,辛辣的調料十分多,重要的有花椒、薑、茱萸、扶留藤、桂、胡椒、芥辣、辣椒等,在明代末年辣椒傳入中國前,花椒、薑、茱萸使用最多,是中國民間三大辛辣調料。花椒在中國古代的辛調辣調料中地位重要,歷史上又稱川椒、漢椒、巴椒、秦椒、蜀椒等,在中國種植和使用都曾十分普遍。早在《詩經》中便多處提到花椒。特別值得說的是中國古代普遍有煮茶加薑、椒、桂的傳統。歷史上常用的"五味",其中花椒在其中居第二位。而所謂"三香"為花椒、薑、茱萸,其中花椒又為首。過去使用的"五香"也是由大小茴香、丁香、桂皮、花椒組成。有研究表明,清代以前,花椒在中國長江流域上中下游、黃河流域中下游都有大量種植,在中國的東中西部都有大量種植分佈。這種花椒出產的分佈,與漢代至明代全國的飲食品種中較多用川椒可以互為證明。這種在民間菜系中普遍使用川椒的風氣,現在顯然是不存在的,因為除四川人外,現代的中國人幾乎都是談"麻"色變了。當然,歷史上四川地區是花椒最重要的產地,食用也最為普遍。中國古代平均有四分之一的食品中都要加花椒,與今天中國菜譜中花椒入譜比例相比,這個比例十分大了。從北魏開始到明代,使用花椒的比例是在逐漸增大,最高的唐代達五分之二,明代也達三分之一。但從清代開始,花椒在食譜中的比例大大降低,降至五分之一。這可能與番椒(辣椒)的傳入、侵奪辛辣調料有關。同時,清代胡椒的大量使用,可能也侵奪了花椒在飲食中的份額。於是,清代以前在全國流行十分廣的花椒麻味被逐漸擠到四川一角,使川菜形成麻辣兼備的格局,中原地區惟有山東等地還有一定食麻的傳統。在中國歷史上,茱萸也曾扮演十分重要的辛香角色,但清代以後随著辣椒的傳入,茱萸逐漸退出辛香料的歷史舞台。只有薑這種東西辛香了兩千多年,經久不衰。這樣,近代以來,傳統的花椒、薑、茱萸三香,演變成了辣椒、薑、胡椒為主的格局。
生物入侵───辣椒的革命威力
: 辣椒是在明末從美洲傳入中國的,但起初只是作為觀賞作物和藥物,進入中國菜譜的時間並不太長。進入中國後,辣椒才有了蕃椒、地胡椒、斑椒、狗椒、黔椒、辣枚、海椒、辣子、茄椒、辣角、辣、秦椒等名稱。現在最新研究表明,辣椒可能最先傳入江浙、兩廣、貴州、湖南等地,後又流佈於西南等地區。清初,最先開始食用辣椒的是貴州及其相鄰地區,鹽缺乏的貴州,康熙年間(1662年─1722年)"土苗用以代鹽",辣椒起了代鹽的作用,可見與生活之密切。從乾隆年間(1736年─1795年)開始,貴州地區大量食用辣椒了。乾隆年間與貴州相鄰的雲南鎮雄和貴州東部的湖南辰州府也開始食辣子。嘉慶(1796年─1820年)以後,黔、湘、川、赣幾省辣椒種植普遍起來,嘉慶時有記載說,江西、湖南、貴州、四川等地已經開始"種以為蔬"了。道光年間(1821年─1850年)貴州北部已經是"頓頓之食每物必蕃椒",同治時(1862年─1874年]貴州人是"四時以食"海椒。清代末年貴州地區盛行的包谷飯,其菜多用豆花,便是用水泡鹽块加海椒,用作蘸水,有點像今天四川富順豆花的海椒蘸水。湖南一些地區在嘉慶年間食辣並不十分普遍,但道光、咸豐、同治、光緒之間,湖南食用辣椒已軟普遍了。據清代末年[清稗類鈔]記載:"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湘鄂人)喜辛辣品","無椒芥不下箸也,湯則多有之",說明清代末年湖南、湖北人食辣已經成性,連湯都要放辣椒了。
四川地區食用辣椒的記載稍晚。雍正[
四川通志 ]、嘉慶[ 四川通志 ]都没有種植和食用辣椒的記載,目前見於記載的最早可能是在嘉慶年間。從四川嘉慶年間種植和食用辣椒的地區來看,主要在成都平原和川南、川西南和川、鄂、陝交界的大巴山區。道光、咸豐、同治以後,四川食用辣椒開始普遍起來,以至辣椒在四川"山野遍種之"。光緒以後,四川食用辣椒更為普遍,除在民間廣泛食用外,經典菜譜中已經有了大量食辣椒的記載。清代末年傅崇矩[
成都通覽 ]記載,當時成都各種菜肴達1328種之多,辣椒已經成為川菜中主要的作料之一,有熱油海椒、海椒麵等,特別是川菜中的回鍋肉正式見於書面記載了。在清代末年,食椒已經成為四川人飲食的重要特色,徐心余[
蜀游聞見錄 ]記載:"惟川人食椒,須擇其極辣者,且每飯每菜,非辣不可。"
雲南在甚麼時候開始食辣?鄰近貴州的雲南鎮雄在乾隆时期食辣椒,但在乾嘉時期雲南食用辣椒並不十分普遍。到光緒時期的[雲南通志]中也無辣椒的記載,但民間早在光緒年間,便開始大量食用辣椒了。據清代末年徐心余[
蜀游聞見錄 ]記載,他的父親在雅安發現每年經四川雅安運入雲南的辣椒,"價值近數十萬,以滇人食椒之量,不弱於川人也"。故清末徐珂[
清稗類鈔 ]稱:"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
據[植物名實圖考]記載,嘉慶年間江西已經種植食用辣椒了,光緒時期,江西地區食辣椒已經較普遍了,今江西南康辣椒醬便十分著名。
辣椒傳入中國約400年,但這種洋辛香料很快紅遍全中國,將傳統的花椒、薑、茱萸的地位搶佔,花椒的食用被擠縮在花椒的故鄉四川盆地內,茱萸則幾乎完全退出中國飲食辛香用料的舞臺,薑的地位也從飲食中大量退出。辣椒的傳入及進入中國飲食,無疑是一塲飲食革命,威力無比的辣椒使傳統的任何辛香料都無法與之抗衡。只是這塲革命,由於那時的交通和信息的制約,顯得有些緩慢而已。
誰最不怕辣:在人們的傳統觀念裏,南方人食辣比北方人歷害,俗話說:"湖南人不怕辣,貴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湖北人不辣怕。"說起來,以往對中國飲食食辣區域的比較,是一種純感性的認識。現在看來,南方人不一定比北方人食辣厲害;湖南、四川、貴州、湖北人也難分誰食辣更重。最新的計量研究表明,現在中國在飲食口味上形成了三個辛辣口味層次地區:即長江上中游辛辣重區,包括四川[含今重慶]、湖南、湖北、貴州、陝西南部等地,辛辣指數在151至25左右;北方微辣區,東及朝鮮半島,包括北京、山東等地,西經山西、陝北關中及以北、甘肅大部、青海到新疆,是另外一個相對辛辣區,辛辣指數在26至15之間。東南沿海淡味區,在山東以南的東南沿海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為忌辛辣的淡味區,辛辣指數在17至8間,其趨勢是越往南辛辣指數越低,人們吃得越清淡。細分起來,吃得最辛辣的還是四川人[指數在129],然後是湖南人[指數為52],湖北人[指數為16],貴州缺統計資料,但估計與四川、湖南不相上下。
四川盆地已經有近二千年的辛辣傳統了,早在距今1600多年晉朝的[
華陽國志 ]中就記載蜀人"好辛香"。作為飲食花椒的中心,四川已經是麻了二千多年的地方。四川人接受了辣椒後,將其融入川菜,發揮得淋漓盡致。論吃辣的精細,湖南和貴州人不能望其項背。以辣椒論,川菜中有辣椒粉、辣椒油、辣椒醬、渣辣椒、乾辣椒、糊辣椒、泡辣椒、糍粑辣椒等。將辣椒與其他調味品配合,可製成紅油味、麻辣味、酸辣味、糊辣味、陳皮味、魚香味、怪味、家常味、荔枝味、醬香味等,吃辣之精細,堪稱世界一流。再者,四川人吃辣椒請求收斂和中庸,將其炸香或放糖,收斂辣味而有餘味,猶如專家所稱的做到了辣而不燥,辣得有層次,辣得適口,辣得舒服,辣得有韻味。作為四大菜系之一,川菜在世界和全國的影響,可能最大且悠久。"辣不辣,家鄉人",吃辣成為鑒別四川人的一個重要標準了。
湖南、貴州人吃辣,從感性上講一點也不弱於四川人。湖南人與辣椒的關係可稱密切,湖南人嗜辣成性,無辣不香,故民間有"糠菜半年糧,海椒當衣裳"之稱。湖南人吃辣從不吹牛,决不硬裝,房前屋後往往掛上一串串鮮紅的辣椒,吃辣椒遠比四川人吃得乾脆,可以白口吃乾辣椒麵、乾辣椒、油炸辣椒,飯店桌上往往都放上一碗或一盅辣子,而不是一小碟油辣子,自由取用,不像四川人飯店裏的油辣子往往放在厨房裏,要使用時才開樽口。
貴州地區食辣也明顯,特別是食用辣椒時間之早在雲、貴、川、湘幾省中為最,吃海椒在百姓生活中根深蒂固,現在許多居民用餐時必備辣子碗,民間的遵義羊肉粉、腸旺麵、戀愛豆腐如果没有辣椒,黔味便不成其體系了。
吃得最清淡的反而是中國最南面的廣東人,早在清代便有"粵人嗜淡食"的記載,現在辛辣指數最低,只有8。
辛辣文化傳播與辣椒革命:以往傳統認為食辣僅主要是去濕驅寒,現在最新研究表明,冬季日照少、濕潤而寒冷是形成辛辣重區的主要環境因素。辣椒因環境而具有生命力,而辣椒又賦與了食辣者革命情懷。歷史就是這樣怪,辣椒傳入中國並在飲食中流行,也只有清代乾隆、嘉慶以來的200多年時間,也正是在食辣核心圈裏的湖南、四川地區,近代卻辣出了一大批在中國近代史上叱吒風雲的人物,請看:劉光弟、鄒容、楊銳、馮利先、黃麗明、向菊先、李利興、陸志成、宋育仁、向楚、張潤、彭家珍、蒲殿俊、吳虞、郭沫若、鄧小平、朱德、陳毅、劉伯承、聶榮臻、張愛萍、陳獨秀、魏源、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陳寶琛、黄興、蔡鍔、宋教仁、陳天華、焦達峯、毛澤東、彭德懷、羅榮恒、任弼胜、林伯渠、李富春、鄧中夏、何叔衡、李立三、陶鑄、胡耀邦。毛澤東說:"不吃辣子不革命來"辣椒與革命看來還真有關係了。近些年來由於交通發達各地經濟文化交流加快,菜系之間的互相兼容加快,川菜和湘菜傳遍全中國,走向全世界,川菜館、毛肚火鍋、湘菜館、毛家菜風行全國。特别是毛肚火鍋,肩負著承傳辛辣革命的重任,闖南走北,一下紅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特別是在年輕一輩人中間,食辛辣的比重開始加大,吃海椒已經不是單純的驅寒壓腥,也不僅僅是作為第二味精,而幾乎是變成了一種革命,一種時尚。應該看到這種革命和時尚,由於民間川菜和湘菜中江湖菜的發展,辛辣度有增加的趨勢,如近20年流行於四川民間的毛肚火鍋、酸菜魚、燒雞公、烏江魚、芋兒雞、啤酒鴨、郵亭鯽魚、麻辣魚片等,辛辣度比傳統川菜都高,對週邊地區的影響可能會更大。而湘菜中毛家紅燒肉已深入到畏辣如猛虎的一個個"白色統治區",建立了數不清的紅色湘菜基地,一個新的辛辣革命已經開始。不過,革命是要流血的,辛辣革命也如此。據有則報道稱某地某君嗜辣成性,吃得過量,引起胃大出血,為"革命"獻出了生命。因此,這種革命是需要獻身和革命的鐵胃鋼腸的本錢的,勸君量力而行。 自從宋祖英的[辣妹子]這首名揚海內外的歌典流傳之後,湖南的潑辣熱烈風味特點更加令世人耳熟。最近,蔣祖烜先生仰強烈的文化責任感和獨行的文化認同感,旁搜遠紹,博採羣籍,篳路藍縷,潜心研究,歷時二載,數易其稿,推出了一部詮釋辣椒文化新概念的湖湘文化圖書精品[辣椒湖南],全方位地介紹和闡釋了辣椒文化的素權和雅趣。
辣椒原本是源自南美洲的舶克來品,植根湘壤的歷史也不過只有三百餘年,卻已與湖南人締結了不解的情緣。辣椒的辣味滋養了湖南人豪爽率直、熱情奔放、樂觀開朗的性格和不畏艱難、力争上游、敢為人先的精神。懷一份虔誠之情,揣一枝流利之筆,度一部辣椒之書,深入靈動地介紹了辣椒及其入湘簡史與湖南辣椒的品種、科研、生產、加工及貿易。辣椒是湖南人必不可少的綠色食品,可以從科研、生產、加工到貿易形式一條完整的具有規模效益的亨業鏈,來充分探究湖南辣椒的發展之路。對辣椒具體地條分縷析成就了湖南"惟楚有材,于斯為盛"的聲威與霸氣。由其是後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紅色革命的先鋒群体以及文化科教頜域的名人羣體,前者以其革命英名及事跡,代表了湖南人忠貞、正直、剛烈、勇敢的血性與如火似荼、鮮紅熱情的辣椒品格;後者以辣椒一般的辣勁,執着而堅定地追尋着獨立思維和科學思想,寫下了百年中國文明史上最有個性與不可或缺的篇章。就這樣,濃縮湖南辣椒的經濟前景和知識涵養形諸文字。 湖南辣椒與湖南人的血肉關係:辣椒文化與湖湘風格的融合,匯成了一曲曲正氣浩然的"辣椒歌"。一系列風流俊傑在湖南的辣椒文化中孕育、成長、奮鬥:陶澍、魏源、曾國藩、董狗子、左宗棠、譚嗣同、蔡鍔等近代湖湘的前三代人才羣體。與此同時,還對"湖南辣椒與湖南菜"、"湖南辣椒與湖湘文化"進行了一番有效的詮釋。一邊在羅列辣椒湘菜經典時,提煉辣椒的調味入藥的特殊功用,鞏固和提升湘菜的地位,拓展辣椒市塲的數重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一邊以辣椒為湖湘文化的一種圖騰,深入研究辣椒在湖南的更為現實和普遍的富有象徵、表意的文化意義,思考辣椒在嵗月中累積的厚重的歷史尺度和文化內涵,仔細品評和玩味湖湘文化譜系中隱形而暫時未引起足够重視的瑰寶----辣椒文化,其中有文、有史、有畫、有歌,還有偏愛辣椒的湖南人。"湖南人能吃辣椒會出書"不是一句空口號,這是湖南人知書識禮與銳意進取的特性的高度概括和完美結合,鮮紅火熱的辣椒實物與圖飾展示了"出版湘軍"的強烈的煽動性和衝擊力。"文藝湘軍"與"電視湘軍"也不斷地在其心血佳作中渲染一種強烈的辣味。為湖南辣椒寫書,期待把辣椒研究納入湖湘文化的系統工程,鮮明地提出:"湖湘文化為文化的辣椒根系提供豐澤而深厚的土壤,辣椒文化則為湖湘增添新的內涵。如果能把辣椒視為重要的文化因子,並於以深厚的發掘和研究,相信一定能够為湖湘文化增添新的光彩"。活着,每一個人都希望有些東西作為生命的亮點和價值的凸顯。辣椒與湖南,在蒋祖烜先生的筆下,發生成了一種區域文化和經濟視點,為網者提供了視覺上的欣悅,也撩撥了網者成為食者在味覺上過一把癮的慾望。《辣椒湖南》立足于湖湘熱土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性情,着眼於辣椒文化的概念提出和系統研究。不但在理論視角上古今融會、參考透析,而且進一步以時代視角補充理論視角的静止呆板。作者在著述中突現的"辣椒既然是湖南人必不可少的食物,更使湖南人情有獨鐘,在吃、喝、玩、樂和一切生活食物中,湖南人都離不開辣椒,所以不可不無《辣椒湖南》一書,這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經濟繁榮的需要,是文化邁進的需要"[《辣椒湖南·何序》]。辣椒文化是湖湘文化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的空白地帶。
The cooking skills employed in the Hunan cuisine
reached a high standard as early as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giving it a history of more than 2,100 years. Hunan is located
in south eastern China along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north of the Five Ridges. It contains rivers, lakes,
mountains, rolling hills, plains, and pools, which provide abundant delicacies, such as game, fish, shrimp, crab, and turtle.
Making full use of these rich resources, local people created a wide variety of delicacies. Hunan cuisine consists of more
than 4,000 dishes, among which more than 300 are very famous. Hunan food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hot and sour flavor, fresh
aroma, greasiness, deep color, and the prominence of the main flavor in each dish. It consists of regional cuisines from the
Xiangjiang River Valley, the Tongting Lake region, and the western mountainous area. Human food is hot because the air
is very humid,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for the human body to eliminate moisture. The local people eat hot peppers to help
remove dampness and cold. The Xiangjiang River Valley is represented by Changsha, Xiangtan, and Hengyang. The region has good
transportation, talented people, and abundant resources. Local dishes require meticulous care of the raw materials and stress
cutting skill, length and degree of cooking, color, and appearance. Cooking methods include stewing, simmering, curing, steaming,
stir-frying, frying, and quick – frying. The flavors are pungent, chili, fresh and fragrant, and thickly fragrant. Such
dishes as fried chicken with hot and spicy sauce, stir – fried tripe slivers, tripe in duck’s web soup, dried
scallop and egg-whites, and dog meat in hot pot are all typical foods. The Dongting Lake region, surrounded by Changde, Yiyang,
and Yueyang, is a tourist area. The Story of Yueyang Tower, written by Fan Zhongyan, a man of letters and a statesman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stressed the beauty of the landscape, and gave a cultural aspect to the making and naming of local dishes.
Representative dishes are Xiaoxiang Turtle, Wuling snake in its own soup, mashed shrimp in lotus pod, Tongting wild duck,
jade – belt fish roll, and fish fillet in velvet. Deep color, hot and salty flavor, aroma, softness, and beautifully
shaped and patterned serving dishes characterize these famous local dishes. Jishou, Huaihua, and Dayong represent the western
mountainous area. Because this area is mountainous, it has abundant game, mushrooms, and fungi. Its dishes are simple, rich,
and pure. The mountain dwellers also make smoked, cured meats that are salty, fragrant, hot, sour, and delicious. For example,
steamed cured meat, Double Ninth Festival could fungi, deep – fried loache (a fish similar to a carp), and hot and spicy
frog legs all have the rich flavors of this mountainous region. Hunan cuisine stresses a pungent flavor, and dishes made of
cured products also mak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Hunan .
竹最適宜在亞熱帶的潮濕地區生長,湖南就是全國著名的竹木之鄉。竹跟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除竹筍可供食用外,竹的各部份可製成樂器、家具、文具、盛器和其他日用品;建築工程用竹搭的棚,既便宜又安全,也令人嘆為觀止!湖南竹藝有二千多年的歷史,聞名中外。這地所產的竹背後也有很多動人的神話傳說,其中最著名的要算又稱「湘妃竹」的斑竹。相傳帝舜南征,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和女英因思念夫君,不顧艱辛緊追其後,來到湖南洞庭湖時被風浪所阻,滯留君山。她們常到山上撥開翠竹遠望,盼可見到丈夫歸來,可是她們等到的只是帝舜的死訊。娥皇和女英傷心欲絕,淚水灑遍竹林,滿山的翠竹也染上點點淚斑,從此成為著名的「斑竹」。
端午又稱端五、重午、重五、端陽。端是開始的意思,「五」、「午」同音,因此端午又叫端五。端午節在農曆五月五日,所以又稱重五、重午。古代以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五為陽數,故端午又稱端陽。端午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常聽的說法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但近代學者的研究證明,端午節的許多活動在屈原之前已經存在。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是源於古代南方少數民族龍圖騰的祭祀節日,也有人認為是源於祭祀水神或龍神的儀式;亦有人認為是紀念伍子胥投錢塘江,還有一說是紀念曹娥救父。端午節的來源說法五花八門,但不爭的是此節日已有超過兩千年的歷史,是中國最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和賽龍舟外,還有避五毒的習俗。五毒是指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和蜥蜴。農曆五月盛暑即將來到,草木茂盛,各種蟲害病毒容易滋生,因此,民間一直認為五月是惡月。民間傳統避五毒的方法很多,有在門外插上菖蒲和艾草,佩帶天中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
) 與五毒相克 , 掛鍾馗像以驅鬼除瘟,兒童佩帶避邪的香包、穿五毒裹肚、戴五毒帽子和小絨老虎、在額上用雄黃酒畫
「 王 」 字,稱之為「畫王老虎」。因為人們認為虎是萬獸之王,可克制五毒蟲。其他避毒的方法還有躲午(新生嬰兒不能在家中過端午,要躲到祖母家去)、彩絲繫臂(用五色絲線又稱長命線,繫在兒童臂上)、成人飲雄黃酒、沐浴闌湯等。總之端午節除了祭祀和紀念外,還是一個講求預防疾病、袪邪除害的節日。
|
|
|
|
|
80年代以來,毛澤東的日常生活報道的禁區被打開了,大家都知道,他的生活簡樸,律已極嚴,特別是對於飲食,並不講究,江青說他是"土包子",這類材料很多,說法也大同小異。[新文學史料]1997年第一期周而复所寫的[往事回憶記錄]第九章:"毛主席會見秘魯哲學家",敘述了毛澤東留客吃飯的一份記錄,這是迄今為止對於毛澤東飲食的一份最完整的資料。周而复是寫長篇小說的大作家,曾任國務院對外文化委員會秘書長、副主任、主任等要職,在一段時期中,他是對外文委的常務主管,凡是國際上知名人物民間訪問要求毛澤東接見的都由他陪同。
某年[應是60年代]秘魯哲學家門德斯來華訪問,門德斯熟讀了毛澤東的[實踐論]和[矛盾論],專程拜逸謁,毛澤東在中南海的會客廳接見他,原定接見時間不長,但是,哲學家碰到哲學家,話匣子打開了,毛澤東暢談了黑格爾、費爾巴哈與馬克思辨証唯物主義的關係。這不是禮儀性的訪問,而是兩位學術討論,談起來就遠遠超過預定的時間了,到了下午五點多鐘,毛澤東搖了一下放在茶几上的鈴,秘書走了進來;周而复這樣寫:"準備飯菜,留客人吃飯。"秘書應聲準備,立即通知厨房;毛澤東說:"不要讓客人饑肚子"。
"知道了," 毛澤東又說:"也不要讓我饑肚子啊!"
"是,"秘書說。毛澤東說:"請客吃飯別管什麼清規戒律吧。""明白了"。周而复寫到:"毛主席喜歡吃紅燒肉,保健人員怕毛主席吸收過多脂肪一般有所限制,這就是清規戒律,有朋友自遠方來,當然要破戒了。"周而复詳細地寫了這一餐“便飯"。
秘書進來,報告飯菜已經準備好了。毛澤束說,肚子叫了,鬧革命了,該吃晚飯時候了。他陪客人一同走進餐廳,在主位坐下,讓外賓坐在他右邊,要我坐在他左邊譯員坐在他對面,指着桌上八樣菜說,今天晚上也没有好飯好菜招待客人,但是保証可以吃飽,不要客氣,隨便吃點。桌上的八樣菜是湖南臘味,炒蝦仁、素炒乾貝、魚香肉絲、醋溜魚片、紅燒獅子頭、魚頭豆腐湯、冬菇白菜、紅燒肉,最後這道菜放在毛主席面前,緊靠這道菜的是一大盤紅艷艷的涼拌辣椒。毛主席敬客人酒以後,又敬臘味和蝦仁,介紹說:"這臘味是我們湖南菜。湖南'幾乎每家'都有臘味,我說的幾乎每家不完全確切,應該說幾乎每個有錢人家都有臘味;如果貧無立錐之地,日愁三餐,夜愁一宿,飯都吃不上,就學不上臘味了。"
"那倒是的,要先有飯吃,才能談到菜。"
"這個毛主席夾了一筷子的拌辣椒送到嘴裡,一邊咀嚼,一邊說,"湖南有錢人家和貧窮人家都喜歡吃,不吃點辣椒,仿佛甚麼菜也没有味道。"
"南美洲一些國家的人,也有喜歡吃辣椒的,巴西有一種辣椒,非常小,和四川朝天椒差不多,我訪問巴西的時候,嘗過這種小辣椒,只嘗了一點,渾身都是汗了。"我插了兩句。
才能談到菜。""看來你沒有吃辣椒的習慣,這要鍛煉。"毛主席指着我說,"我小的時候,最初開始吃辣椒也怕辣,不敢吃,一點一點吃,慢慢就習慣了。到後來,不但不怕辣了,還怕不辣哩。"客人見毛主席不斷夾辣椒往嘴送,欽佩地說:"主席先生真能吃辣椒,就我所接觸過的各國領導人當中,您是最能吃辣椒,一點也不怕辣!"
"你說的對,四川人吃辣椒,不怕辣;江西人吃辣椒,辣不怕,我們湖南人吃辣椒,怕不辣!"毛主席又夾了一筷子往嘴裡送,津津有味地說。"主席先生妙喻,把'怕'字的位置一顛倒,就可以看出三省的人對辣椒的不同態度,言簡而意賅。毛主席夾了筷子魚香肉絲送給客人,說:"你嘗嘗這道菜,有點辣,不是很辣。"客人嘗嘗,讚嘆地說:"味道又鮮又辣,但不太辣。秘魯也有一些人喜歡吃辣椒,有的吃得很厲害,不怕辣。""吃辣椒三種態度,表現三種不同的性格。一般地說,寒帶和熱帶的人喜歡吃辣椒,但我要補充一句,是喜歡吃辣椒的人,可以說,基本上都是革命的,就我們共產黨和紅軍來說,當然也包括八路軍在內,四川人、湖南人、江西人最多,現在的高級幹部也大半是這三個省的人。所以我說,喜歡吃辣椒的人大半是革命的。"毛主席說到這兒,自己笑了笑,似乎感到這說法有些勉強。"馬克思和恩格斯也喜歡吃辣椒吧?"客人温和地問。"我沒有做過調查,沒有發言權。聽說,德國人也有喜歡吃辣椒的,他們兩人可能也吃辣椒,喜歡吃辣椒,或者喜歡吃類似辣椒的東西,如芥末一類。"毛主席夾一塊紅燒肉送到客人面前,轉了話題,說:你嘗嘗這紅燒肉,是我最喜歡吃的一道菜。"客人嘗了,讚不絕口:"這道菜油而不腻,香甜雋永,吃下肚去,感到渾身舒暢,妙極了!"
"這是一道好菜,百吃不厭。有人卻不讚成我吃,認為脂肪太多,對身体健康不利,不讓我天天吃,只同意隔幾天吃一回,解解饞。這是清規戒律。革命者,對帝國主義都不怕,怕甚麼脂肪呢!吃下去,綜合消化,轉化為大便,排泄出去,就消逝得無影無踪了!怕甚麼!""主席先生綜合消化能力強,這樣健康的身體是少見的......"客人用筷子夾了一些紅辣椒送到嘴裡,品嘗了一下,說:"這辣椒很辣,但是味道很好,裡面是不是放了甚麼佐料?"
"有,只是用鹽腌了一下。""好吃。"客人又夾了一筷子辣椒吃。"可以說,我們志同道合,不僅在哲學觀點上接近,在飲食習慣方面也在靠攏。秘魯和中國雖然距離萬里之遙,正像唐朝詩人王勃所說的那樣:"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鄰。"客人向毛主席告別。毛主席今天的興趣特別濃,心情十分愉快,親自送到門口,依依告別。這裡星斗闌珊,長安街上行人稀少,已過了夜晚十二時了。毛主席單獨接見一位外賓,暢談這麼久的時間,並共進晚餐,精神這麼愉快,據我多年接近主席並陪主席接見外賓來看,豈止是少有的。是絕無僅有的一次吧毛澤東遇到有人與他討論哲學的機會,講到他飯碗裡來了,趁機會飽啖一餐紅燒肉,談論一下辣椒與革命之道.所謂:"酒逢知已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紅燒肉即"東坡肉"並不是毛澤東的家鄉菜,毛澤東在家鄉韶山湘鄉東山學校讀私塾和小學時,有砣子肉。[帶皮肥肉,到七成熟,不放醬油,放幾粒豆豉,加白辣椒或乾蘿蔔絲下鍋炒一下,炒出油,二大碗算是待客佳肴,毛澤東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提到的蛋糕席就有兩大碗這樣的肉};毛澤東愛上紅燒肉是1914年進了湖南第一師範以後,第一師範是一種免費並供給學生膳食的中等師範學校,膳食水平並不太低,周打一次"牙祭",據毛澤東的同班同學周士釗和蔣竹如的回憶,時間是星期六的中餐,是用湘潭醬油
(老抽) 加冰糖、紹酒,大茴 (八角) 慢火煨成,肉用帶皮的"五花三層",八人一桌,足有四斤肉,從這時起,毛澤東就愛上了這道菜,他確實對於烹飪並無研究,甚至一竅不通,但他認為這道菜可以補腦,現代研究者聶鳳喬先生據一些資料分析,豬肥肉、瘦肉、肉皮為原料的"東坡肉",經過紹酒、冰塘的烹製,脂肪的性質,產生了質的變化,確實是美味佳肴,保健食品。毛澤東是湘潭人,但他的家鄉韶山是湘潭、寧鄉、湘鄉三角地帶,他母親是湘鄉人,他的口味基本屬湘鄉型。周而复所說的"涼拌辣椒"是不對的,毛澤東吃的叫"剁辣椒",用新鮮的"五爪朝天椒",手工剁碎、加鹽腌漬,放在質量極好的雙釉習水壇子裡,可以保存一年,又辣、又鮮、又脆,現在長沙市的商"剁辣椒",加了防腐性的添加劑(安息香酸鈉),做工又粗糙,風味全失了。毛澤東吃的剁辣椒,顯然是自製的,香而畧帶鮮味。周而复所說的巴西辣椒,中國海南省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名叫米椒,生吃的,極辣,又叫斷腸椒,即是吃多了可以把腸子辣斷。
|
|
湖南不僅山川秀麗而且文化傅統悠久。湖南地方戲劇以其奇異的風姿,高聳於中華藝林。湘劇、祁劇、辰河戲、衡陽湘劇、武陵戲、荊河戲、巴陵戲、湘昆、長沙花鼓戲、邵陽花鼓戲、衡州花鼓戲、常德花鼓戲、岳陽花鼓戲、永州花鼓戲、陽戲、花燈戲、儺戲、苗戲、侗戲等19個湖南地方戲劇戲種,如同19朶藝術奇葩,綻開在中國的戲壇。湖南,周代為荊楚南境,春秋戰國時期屬楚。作為楚文化之一脈,湖南地方戲具有悠久的藝術傳統,經歷了源遠流長的發展與改革。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綺麗神奇的楚文化便滋養出湖南戲戲藝術的萌芽。其時,楚國的沅湘之間盛行信鬼喜祀之風俗,巫風尤盛,祭祀之時必以歌舞來娛神。流放沅湘一帶的愛國詩人屈原,曾汲取這些歌舞的營養,寫出了詩篇《九歌》。從中不僅可以看到當時沅湘之間巫帥娛神歌舞的内容,還可以頜略祭祀的盛况。湖南地方戲藝術,便是在這巫帥的妝神弄鬼和神秘的祭神歌舞中萌生的。春秋戰國之際,出現了用歌舞表演和詼諧滑稽來為統治階級取樂的職業藝人----優。他們不僅能歌善舞,還會扮演人物諷刺表演。《史記》上記載,楚國有一個藝人叫優孟,常以談笑、表演來諷刺政事。說明其時戲曲藝術的發展已從祭禮歌舞進入到藝人扮演的新層面。至漢代,楚地歌謠盛行,著名的"楚風"為朝廷所重視。這些歌謠為湖南地方戲劇的劇本創作、音樂曲調以及表演風格奠定了基礎。唐代,傀儡戲在湖南民間流行。宋代,湖南的歌舞、百戲演出活動頻繁。公元1172年,南宋官吏范成大到廣西赴任途經湖南時,便在南岳廟見到北宋畫帥所繪的戲曲壁画。南宋咸淳十年,文天祥在湖南衡陽應官員們的邀請與老百姓一起歡度上元佳節,作《衡州上元記》一文,記載了當時當地百戲及民間歌舞演出的盛况和觀眾的熱烈情緒。元朝統一南北之後,中國戲曲最成熟的形式-----元雜劇,隨着通達的水陸交通進入湘天楚地。元人夏庭藝在《青樓集》中記載了當時一些雜劇表演藝術家到湖南演出並受到歡迎的情况。這些歷史材料說明,元代湖南陽不僅有了頻繁的戲曲演出活動還有了深受觀眾歡迎的戲曲演員。明代以來,弋陽腔、青腔、昆腔等重要的戲曲聲腔傳入湖南,對湖南地方戲劇藝術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弋陽腔,通過明初的江西移民、江西商人邀班來湘演出等途徑進入湖南,與湖南各地的語言、民間音樂以及某些宗教音樂相結合,形成了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高腔音樂。明中葉以後,安徽商賈進入湖湘,與江西商人競爭,也邀家鄉戲班來湘演出。如此,便將青陽腔帶到了湖南,大大豐富了高腔音樂刻畫人物、表現戲曲情緒的藝術手段,提高了高腔演唱藝術的表現力。明萬歷年間,昆山腔進入湖南,與湖湘語言和音樂交融,不僅形成了具有湖南民間特色的戲曲劇種----湘昆,而且還與其他地方劇種的聲腔音樂相結合,成為湖南地方戲曲的重要聲腔形式。清代,是湖南地方戲劇藝術的興盛時期。眾多的戲曲聲腔進入湖南,豐富了各地地方戲曲的音樂表現力。在湖南農村中早有的鬧花燈、唱採茶、田歌、山歌、秧歌、船歌等民間娛樂形式的基礎上,形成了地花鼓、花燈等民間歌舞演唱形式和一些民間小戲劇種。這些民間小戲,主要是歌頌勞動、愛情,藝術上生動活潑,健康明快,受到廣大農民和城市平民的歡迎。也是在清代,湖南湧現了一批較有影響的戲劇作家和戲劇劇本。湖南湘潭人黃周星,曾作《人天樂》等戲曲劇本,他著有戲曲理論著作《制曲枝語》,在我國戲曲史上居於重要地位。長沙人楊昌壽所著《桂枝香》等戲曲劇本,和《詞餘叢話》、《續詞餘叢話》等戲曲論著,對中國戲曲發展具有比較重要的意義。衡陽人王夫之,湘潭人張九鉞、張聲階、夏大觀,常德人朱景英,長沙人熊超、毛國翰,新化人陳天華等,分別著有一批有影響的戲曲劇本。其他由不知名的文人和戲曲演員創作的戲曲劇本,更是數不勝數。通過歷代藝術家們的創造性勞動湖南地方戲劇藝術,吸取了中華大地和湖湘文化的生命養分,歷經久遠、艱難的歷史發展,逐漸形成了具有不同風格和特點的19個劇種。這些流淌着楚文化血胝,展現着湖湘傳統異彩的藝術奇葩,在中國大地裹,開放得更加鮮艷奪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提出了"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戲劇改革方針。1951年創作了花鼓戲[雙送糧],在北京世界民主青年聯歡選拔演出中,獲得好評。1952年成立了湖南省文化藝術事業管理局,進一步加強了對湖南戲劇事業的統籌。整理改編了[琵琶上路]、[劉海砍樵]等劇目,推動了湖南的戲曲改革。1953年,推出了[姑嫂忙]、[三里灣]等現代花鼓戲。1955年12月,湖南舉行全省第二届戲曲觀摩演出,推出了[祭頭巾]、[昭君出塞]等藝術精品。湖南省湘劇院改編演出的[拜月記]拍攝成戲曲藝術片,湖南戲曲第一次登上了銀幕。60年代初,湖南各劇種挖掘了劇目571個,曲牌595支,上演了[地下火焰]、[山花頌]、[送糧]等一批創作劇目,改編上演了不少優秀傳統劇目。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批優秀傳統劇目和創作改編的歷史劇重新與觀眾見面。現代戲劇目的創作和演出活動蓬勃開展,湧現了一批如苗劇[帶血的百鳥圖]、常德漢劇[發霉的鈔票]、[姻緣錯]、[巧婚記],花鼓戲[碧螺情]等好劇目。陳蕪創作的花鼓戲[牛多喜坐轎],陳健秋創作的話劇[梅子黄時],水運憲創作的話劇[為了幸福,乾杯],甘征文創作的花鼓戲[八品宮],獲全國劇本獎。85年以後,湖南戲劇更為興盛,有12臺大型劇目晋京演出,11個劇本在[劇本]月刊發表,葉一青、吳傲君[喜脈案]、陳亞先[曹操與楊修]、馮伯銘[深宫慾海],由省文化廳指導和扶持、陳健秋任社長的谷雨戲劇文學社於1985年10月成立,成為全省劇本創作的旗幟和核心;戲劇演出方面,幾年中舉辦了全省戲劇季、歌話劇觀摩演出等多種演出交流活動,特别是1987年在長沙舉辦的全省首届"洞庭之秋"藝術節,共推出專業藝術、業餘戲劇等10個項目,28臺演出,180多個劇節目,2800多人參加演出、展映等,可谓80年代湖南藝術的大匯聚、大展示。80年代末,湧現了優秀戲劇劇目[山鬼]、[鎮長吃的農村糧]、[桃花汛]、[琵琶記]、[從前有座山]等。
湘劇:早期主要流行於"長沙府十二屬"(即長沙、善化、湘陰、醴陵、湘潭、湘鄉、寧鄉、益陽、攸縣、安化、茶陵)及江西與湖南毗鄰的北起修水、南至吉安的各縣。當時民間習稱為"大戲班子"、"長沙班子"或"湘潭班子"。"湘劇"名稱最早見諸民間9年(公元1920年)長沙印行的《湖南戲考》第一集。因它是用中州韵、長沙官話演唱的,故一度稱為"長沙湘劇"。湘劇有高腔、低牌子、昆腔和彈腔(南北路及一些雜曲小調)四大聲腔、現有傳統劇目682個,其中彈腔劇目有500個以上,高腔劇目近百個。經整理、改編、創作的劇目中,有[琵琶上路]、[打獵回書]、[五臺會尼]參加第一届全國戲曲觀摩演出,還有[拜月記]、[追魚記]、[金丸記]、[百花公主]、[李三娘]、[金印記]等傳統劇目和[山花頌]、[郭亮]、[瑪麗娜一世》等現代戲影響較大。
祁劇:舊稱"祁陽班子"。民國年間稱為"祁陽戲"。江西、福建等地稱祁陽戲為"楚南戲"。新名為"祁劇",分永河、寶河兩大流派,流行於本省衡陽、邵陽、零陵、郴州、懷化5個地區以及桂北、粵北、贛南、閩西等外省區,兼有高、彈、昆3咱聲腔,保留各類曲牌達1079支,唱腔素以高亢、激越見稱。永河派彈腔戲較多,寶河派高腔戲較多。演唱高腔,永河派以人聲幫腔,寶河派以嗩吶幫腔。表演風格以粗獷見稱,帶有濃郁的山野氣息。保留傳統劇目941個。50年代以來,以整理、改編的[昭君出塞]、[鬧嚴府]、[牛臬毀旨]、[訪賢記]、[包公坐監]等傳統劇目及創作改編的[黄公畧]、[燕子與蘭蘭]、[送糧]、[松坡將軍]等現代戲有較大影響。歷代名藝人,生角有胡德孝、李玉亮、朱文才、李榮禎、唐福耀、桂松茂、田連祿、鄒鎮喜、鄭浯濱等,小生有顏雲瑞、何翠福、郭品文、傅梓林、唐清蘭等;旦角有劉福滿、蘇榮蘭、黃雅雯、蔡玉英、王淑德、錢福芳、筱玉梅、颗颗珠、吕淑貞等,老旦有廖錦彩、許建晴;花臉有唐三雄、李景新、夏福洪、蕭品龍、張品超、鄧漢葵、殷福傑、羅柱玲、劉浯德等;丑角有周三毛、伍運華、何三保、李榮富、貫相臣、王賽雀等;樂帥有唐睛川、李德軒、劉道生、唐雲卿等;教帥有易月玉等川。
辰河戲:以高腔為主,兼有昆、低、彈腔。流行於今懷地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鄰省貴州、四川,湖北與湖南毗連地區,即沅水中、上游(俗稱"辰河")一帶,故名"辰河班子",又叫"辰州班子"。民國33年(公元1944年),"辰河戲"名稱首見於沅陵《力報》。1955年正式定名。瀘溪縣浦市鎮是其形成、發展的基地,舞台語言由浦市官話提煉而成。現存曲牌200餘支,唱腔高亢、粗獷,具有湘西地方特色,習稱"浦腔浦調"。表演藝術分下河路子(以浦市為中心,請究詼諧)、上河路子(以洪江為中心,表演藝術嚴謹規范)、白河路子(以永順縣王村為中心,藝人多兼演木偶)4個流派。歷代名藝人,下河路子有米殿臣、楊學英、向代健、陳德生、石玉松、陳依白、楊仕元、康桂卿、陳盛昌等;中河路子有劉子煥、楊世濟、舒洛成、劉德書、楊宗道等;上河路子有安啓家、楊錦翠、向玉翠、李福彩、吳松林、王蘭芳等;白河路子有李剛仄、曾金堂等。辰河戲有高腔劇目183個(其中包括6個連台大本戲),是湖南保留高腔劇目最多的劇種。另有彈腔劇目350個。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目有[破窑記]、[李慧娘]、[爛柯山]、[周仁獻娘]、[金玉記]等,創作的現代戲有[寡婦鍵],影響較大。
衡陽湘劇:民間稱為"衡州班子"或"衡州大戲班子",也有稱"衡陽漢調"的。民國初年,其彈腔劇目興盛。流行於衡陽、郴州和湘南各縣,江西永新和廣東樂昌等地。有昆、高、彈3種聲腔,是一個保留昆腔劇目較多的劇種。藝人祖輩傳說,明代有個江浙馮姓的官員帶來戲班,是為衡陽有戲班之始。又說:明朝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桂王就藩衡州,帶來昆腔戲班。傳統劇目約500個左右。其中昆腔劇目頗具特色,表演動作細腻,舞蹈性強。整理的昆腔劇目[醉打山門],演出,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目還有[雁門關]、[置田庄]、[審假旨]、[打碑殺廟]、[賀府斬曹]、[牛皋招親]等,還演出過王夫之的[龍舟會]。歷代名藝人有王玉祝、蔣壽鈞、譚松雲、周法伯、潭松月、譚保成、譚貴昌、陸金龍、羅金城、曹金彪、王桂枝等。
武陵戲:歷史上只稱戲班名,亦稱"沅河戲"、"漢戲"、"常德戲"。1953年改稱"常德湘劇",1957年又改名"常德漢劇",1986年定名"武陵戲"。主要流行於常德、桃源、漢壽、慈利諸縣市,以及西洞庭湖濱與湘西一帶,並遠及湖北、貴州部分地區。有高、彈、昆3種聲腔,清代末年形成以彈腔為主的局面,採用中州韵與常德方言相結合的統一舞台語言。據60年代抄錄的傳統劇目統計共有劇目450餘個其中彈腔戲佔90%以上。彈腔劇目包括各班共有的"江湖戲"和瑞凝、天元、文華、同樂4大名班各具特長的"一家戲"。整理、改編的一批傳統劇目,有[思凡]、[祭頭巾]、[打督郵]、[兩狼山]等。創作的現代戲中,[發霉的鈔票]、[巧婚記]、[姻緣錯]、[芙蓉女]等影響較大。歷代名藝人,生行有蕭盛保、王文松、艾元松、孫元裕、李福全、萬千元、朱明祿、羅炳泰、雷華祿等;旦行有小癩子、胡春風、李福祥、蕭蘭芳、萬金紅等;淨行有王金奎、毛太滿、羅武剛等;丑行有胡春陽、邱吉彩等;樂帥有蔡春生、劉炎卿等。
荊河戲:主要流行於湘北澧縣、津市、臨澧、石門、大庸、岳陽等地,以及湖北的石首、松滋、公安、監利、恩施和中游的鋼仁,四川的秀山、酉陽,共30來個縣市。曾稱"上河戲"或"大臺戲",1954年定今名。有昆、高、彈3種聲腔,以彈腔為主。舞臺語言用澧州官話。保存的傳統劇目542個,其中彈腔戲500個,昆腔戲15個,高腔戲11個,雜腔小調戲16個。清代咸豐年間,名藝人有"三個半戲子"[田育遠、張春喜、李老五和譚三元]和"五喜搭一侯"[陳興喜、張茂喜、向風喜、計天喜、王賽喜和侯吉生]之說。民國以來有黃績三、許宏海、瞿翠菊、彭化萬、張申華、滕和瑛、胡醉趣、王天柱、余未精、傅丑精等名藝人。50年代以來,整理、改编的傳統劇目有[反武科]、[寒江關]、[雙附馬]等,新編歷史故事劇有[法塲拜相]、[程咬金招親]等,創作的現代戲有[喇叭樹下]、[狀子]等具有特色。
巴陵戲: 原稱"巴湘戲",民間又稱"岳州班",1950年一度稱"岳湘劇",1952年定今名。流行於湘北的岳陽、湘陰、汩羅、平江、臨湘、結容及湖北通城、監利和江西修水、鋼鼓等地。近代的巴陵戲班"岳舞臺"在湘北、湘西、鄂西南、贛西的38個縣市頗有盛名。聲腔以彈腔為主,兼唱昆腔、雜腔、小調。用岳州官話提煉成舞臺語言。清代中葉昆腔在岳陽很流行。楊懋建在[夢華瑣簿》中提到的岳陽徐稚青,便是"工度曲"的"佳士"。清代末葉逐漸以彈腔為主。傳統劇共423個,分整本、半本、折子、小戲4類,以半本戲[演二、三小時]居多。按聲腔分,南北路和小調劇目佔420個,昆腔戲只有3個。名藝人中,乾隆年間的李翠官,馳名湘鄂;稍後見於記載的有高秀芝、賀四、黃升福、倪春美等;近代有楊和風、丁愛田、許升雲、胡永發、蘇來保、李筱風、張義懷、馮利仙、丁艷香、孫艷華、成倩、周揚聲、陳守軒等。整理、改编的傳統劇目有[打嚴嵩]、[九子鞭]、[夜夢冠帶]、[打差算糧]、[三審刺客]等;新編的大型歷史劇[何騰蛟參加了湖南省舉辦的演出。
湘昆:流行於湘南桂陽、嘉禾、新田、寧遠、藍山、臨武、宜章、郴縣、永興、常寧等縣,以桂陽為活動中心,故又稱"桂陽昆曲"。昆曲何時傅入桂陽,暫無確齒史料可考。據昆班老藝人蕭劍昆說:"桂陽最早有集秀班,到過廣東演出。"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廣州[梨園會館上會碑記]上載有"集秀班",可資助證。民國年間,曾一度衰落。1956年以來經政府的扶植,獲得新生。其聲腔,只有昆腔一種吐字行腔,以湘南官話為標準。經常演出的傳統劇目有整本戲40餘個還有一批折子戲。表演藝術既保持了昆曲優美、細致的傳統風格,又具有粗獷豪放的地方特色。名藝人有謝金玉、張宏開、蕭文雄、蕭劍昆、匡升平、彭升蘭、蕭雲峯、蕭燕雲、鄧井石、彭禮文、謝大軍、呂明芳、杜美媚、黃麗明、陸美仙、馮利先、李升豪、米睛、向菊仙等。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目有[武松殺嫂]、[連環記]、[荊釵記]等,創作的現代戲有[騰龍江上]等,均反映較好。近年來,新編古裝戲[一天太守],已拍成彩色影片,改名[瘋秀才斷案]。
|
|
|
|
|
|